浅析《剃头匠》中的民俗叙事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9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匠人》是申赋渔的最新力作,讲述了作者的家乡——申村中一个个手工艺匠人及其家族的命运故事。本文以其中一篇《剃头匠》为中心,分析作品中的民俗叙事,探究作者如何将人物塑造与民俗叙事紧密结合来传递深层次的思想寄托。
  【关键词】:民俗;民俗叙事;剃头匠;故乡
  一、民俗及民俗学意识
  民俗,又称民间文化,是指一个民族或一个社会群体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并世代相传、较为稳定的文化事项。民俗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各个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大和演变,为人民的日常生活服务,它来自于人民,传承于人民,规范人民,又深藏于人民的行为、语言和心理中的基本力量。民俗学作为一门针对风俗习惯、口承文学、传统技艺、生活文化及其思考模式进行研究的学科而存在,在文学创作层面,文学民俗学意识可以分为“感性民俗學意识”与“理性民俗学意识”两种形态。感性文学民俗学意识表现为感知主体对感知客体进行感性的把握,即感知主体感知的是民俗或民俗文化的形式美或形态美。无论是“物质民俗”还是“精神民俗”,都有其表现形式或形态,例如,赛会、迎会、祭祀等。理性文学民俗学意识主要表现为感知主体对客体进行理性的深度把握,既考察民俗的外在形态,又观照民俗的内涵,作家们有意识地使用这些民俗形式负载特定的历史文化内涵,通过民俗来寄托深层次的文化思考。[1]
  王嘉良认为,现代中国文学或“中国新文学”的“民俗叙事”有“批判”与“眷顾”两种视角:“一个是从启蒙文化的角度,以现代理性重新反思中国传统文化,透视民俗背后历史积淀的滞重和国民精神的愚弱,重在改良人性、重铸国人灵魂”,“另一个是引入文化人类学等理论,从更宽泛的意义上审察民俗,并与当时普遍的平民化思想相一致,重在关注人的日常生活和乡间的民俗,既肯定原始文化的价值,又对本民族不无缺憾的历史文化积淀有所偏爱,希图在‘固有之血脉’和并存‘历史惰性’之间找到一条重建民族文化之路”。[1]《剃头匠》是申赋渔《匠人》这部作品中的一篇,讲述了家乡申村的瓦匠、豆腐匠、木匠、剃头匠等手艺人及其家族的命运故事,展现了一个几万人大村落的乡土、生活变迁,追忆失落的故乡,充斥在作品中的物质民俗与精神民俗叙事为其增添了丰富的内涵和深层次的思想寄托。
  二、《剃头匠》中的民俗叙事
  《剃头匠》中的民俗叙事主要有以下两类:一类是关于日常生活乡土风情的民俗描写,钟敬文先生在《民俗学概论》中,明确提出:“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陈勤建教授继续发展了钟先生的理论,他认为:“所谓民俗,就是社会民众中的传承性生活文化……是一种生活相。也就是生活的样子,一种生活的方式。”这一类民俗是比较直观的文字叙述,或者就是我们平时所经历的生活。例如“剃头匠每个月要挨家走一圈,这一圈要走五天。到这一家,如果不巧,有人不在家,等回来了,要打听剃头匠到哪家了,要追过去,让他剪。他是不会回头再来的。这五天里,中饭和晚饭是要轮着在个户人家吃的。我家中饭吃了,晚饭就到隔壁邻居家,......过年前几天是最忙的,每个人都要把头剪得漂漂亮亮,希望来年有个新气象。”[2]“大年三十这一天,剃头匠是不离家的,他要把庭院打扫干净,门上贴春联,掸掉屋梁上的灰,贴上福禄寿的神像,还要用红纸写一个福字,贴到小船的船舷上。这些事情必须在上午办好,申村的每一户人家,都会在这一天下午来拜访剃头匠。有人送刚蒸出来的馒头,有人送豆腐.......。”[2]这是在申村这一区域中的人们约定俗成的风俗习惯,是申村生活的方式,生活的样子,作者用类似的描写展现了申村淳朴和善的民风。这一类的民俗描绘属于理性文学民俗学意识的范畴,既有民俗的外在形态,比如“贴春联”、“贴福禄寿的神像”等,又关照民俗的内涵,申村的人们给剃头匠送馒头、豆腐,这是在传达对剃头匠的尊重和感激。
  第二类是以塑造人物为中心的民俗叙事描写。《匠人》中分别塑造了像木匠、瓦匠、剃头匠等不同的手艺人,这其中有关于各个匠人技艺的叙述,比如,“剃头匠一抽盖子,打开木盒。里面是两把剃刀,一面叠得方正的布单、一把剪子、一条窄长的磨刀布、一把猪鬃刷子、一支装着掏耳工具的小竹筒、一宽一窄两把木梳、一面不太明亮的镜子和一把新上过油的推子......”[2]“剃头匠先挤了一块热毛巾,在他的脸上捂着,而后从盒子里抽出磨刀布,一抖,把一端的绳子套在凳子上,另一端扯在手里,布要扯得紧绷绷的......剃刀从额头到两颊,到嘴唇,到下巴,到喉咙。”[2]这些片段描写突出了剃头匠的民间技艺,而这民间技艺属于物质民俗的一种,作者将剃头匠这一人物形象融于民俗叙事当中塑造。前面提到的剃头匠的民间技艺属于显性的民俗叙事,而在申赋渔《剃头匠》的这篇短篇小说中,隐性的民俗叙事也掺杂其中。《剃头匠》中所塑造的剃头匠是充满独特幽秘色彩的人物,作者申赋渔将其放置在战争年代的背景当中,向读者解释了为什么剃头匠会受到申村人民如此的尊重,程度“甚至超过了村长,我爷爷这样的手艺人”。文章的后半段情节以剃头匠为中心展开,年轻时在北边庙里做杂工的他因为心善手巧而得到方丈的赏识,教给他剃头的手艺,手艺还未满师,日本人打过来了。又凭借他人的推荐,剃头匠有了给日本人剃头的机会,面对着剃刀下的敌人,剃头匠毅然选择了用手里的剃刀结束敌人的生命之后悄然回到自己的家乡。文章的后半段并没有大段的民俗叙事描写,而是塑造了一个有着家国情怀的剃头匠的形象。我认为,作者是基于精神民俗中的家国情怀塑造了这样一个形象。家国情怀属于精神民俗的一种表现形式,甚至可以上升为整个民族共同约定俗成的具有传承性的隐含情感。为了彰显剃头匠这一人物形象,作者站在民间人物这一审美立场之上,隐藏了内在的精神民俗意蕴,淡化了其中的民俗学意识,在人物的背后向我们传递家国情怀这一精神民俗中最重要的内容。
  三、民俗叙事的深层次寄托
  民俗作为特定地域、特定人群的传承文化,是五彩缤纷的社会生活的重要基色,民俗所呈现出的特殊生活文化样式,经过长期的社会实践与人类情感的积淀,蕴涵了特定的文化基质与丰富内涵。《剃头匠》中的显性民俗叙事和隐性民俗叙事相结合,寄托了作者深层次的内涵意蕴。多年前,一个叫做申富渔的年轻人,决定离开申村去城市流浪,当他将自己改名为申赋渔的那一刻,申村就已经成了他再也回不去的地方。2001年,申赋渔结束了十年流浪生涯。这十年间,他尝试过漆工、书店管理员,最后,他成了一名报社的记者。当他再次返回申村,第一眼看到的,是一座业已颓败废弃的老屋。申村的凋敝和申村匠人们的命运转折在《匠人》这部作品中融为一体,一个个手工艺匠人及其家族命运通过作者细腻的笔触向我们娓娓道来,在谈到自己的创作动机时曾说,“写下他们,是怕有一天我会完全忘掉故乡的样子。”正如申赋渔在书中所说:“这些匠人原本是从古至今代代延续的一环,这个环却在今天断掉了。”[3]
  经过作家的营造,作品中的民俗叙事的“言外之意”也逐渐地明朗,无论是本文中分析的剃头匠,还是豆腐匠、瓦匠、扎灯匠等其他手工艺匠人,在作者的心里,他们都是家乡的代表,作者申赋渔借这些匠人们的命运沉浮寄托着自己的美好愿望:铭记故乡,传承文明。
  参考文献:
  [1]王嘉良:《眷顾与批判:民俗叙事的两重视角与两种姿态》
  [2]申赋渔:《匠人》
  [3]赵允芳:一部特殊的记者手记——《匠人》:目睹一种文明的消失
其他文献
【摘要】:《诗经》大量描写了草木鱼虫、山水花鸟等自然物象,同时这些物象又与人类情感相糅合,使其在自然内涵之外更多了思想文化意义。原始农耕时代,人们最根本的诉求便是果腹与繁衍,因而,《诗经》中诸多意象都含有人们对于“多产”的追求,既包括物质的丰收又包括种族的繁衍。  【关键词】:《诗经》;意象;多产  《周易·系辞上》: “子曰: ‘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 圣人立象以尽
期刊
在一个四九天寒冷的季节,我兴致盎然满怀崇敬的心情慕名走进那片心仪的境地。进山的路并不崎岖,但是山路弯弯,路修在陡坡上,驾车格外留神;寒冬腊月的风并不觉得寒冷,气温渐渐地攀升,但各色梅花纷纷怒放;手机导航一直把我引往幽深僻静的深处——西岭雪山。  西岭雪山,富有诗意和内涵的名字,让世上的人梦牵魂绕,不顾长途跋涉、千里迢迢从四面八方赶来见上一面。  群山连绵,沟壑和溪流逶迤延续不断,满山遍野树林,有些
期刊
【摘要】: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是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中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下做出的新决断。五大发展理念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动力理论、发展规律理论、发展目标理论、发展主体理论的新阐述、新发展,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重大创新,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深刻把握五大发展理念,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  【关键词】:五大发展理念;马
期刊
近来和一位朋友聊天的时候谈到我的小舅舅。  我不常提起他,家里人聚在一块儿的时候也很少说起他。关于他的话题,无论在何时提起都一贯格格不入。不是说他不好。他很好,又或许他太好了。所以在提起他的时候,往往让人感觉一种说不出来的别扭。  我小时候很喜欢他,也从不这样觉得。他是我外公的小儿子,和我妈妈差了许多年纪,我小时候在洛林的乡下长大,正好与他的青春年华不期而遇。我妈妈和他似乎从不和睦,他们年纪差了十
期刊
志摩的诗很美,轻灵、飘逸,不夹杂一丝尘垢,似雪中仙子,风中精灵。他的诗本自性灵,不着意于苦心孤诣地生新出奇,任其笔尖流泄就是一等一的好诗。在清新自然中又往往包含着丰富的意蕴,就好像澄澈透明的水晶一样具有多面的美,透过哪个侧面看到的都是诗人坦率的赤子之心。  1对自由的向往  诗歌以“云游”为题,通过描写白云自在飘游的曼妙风神和涧水对云的痴心追求,字里行间流露出了对自由的向往。在诗人看来这云“自在,
期刊
【摘要】:《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著作中极为著名的戏剧之一,其中的很多台词都极具内涵、深入人心,成为经久回味的经典,也表现了哈姆雷特复仇之路上的内心思考与变化。基于此,本文就对哈姆雷特的复仇行为进行剖析,探索其在复仇之路上所表现的痛苦与挣扎。  【关键词】:《哈姆雷特》;复仇之路;痛苦挣扎  一、复仇行动之深层动机  勿庸置疑哈姆雷特的复仇充满正义性与高贵性。二者之间很难分离开来。在哈姆雷特的人格结
期刊
【摘要】:沈从文先生笔下各式各样的人物,多多少少都带有“乡下人”独有的那份力与美。美来自传统,力来自底层和土地。品味人物性格形象与精神,其作品实则在歌赞着传统与底层精神文化。  【关键词】:沈从文;力与美;底层;湘西  一、概论  瑞典学院院士马悦然曾对沈从文先生的逝世深表遗憾:“我个人确1988年如果他(沈从文)不离世,他将在10月获得这个奖(诺贝尔文学奖)。”美国夏志清认为,沈从文是“中国现代
期刊
【摘要】:美籍华裔剧作家黄哲伦的代表作《蝴蝶君》自上演后就引起了剧烈反响,为他赢得了美国戏剧最高奖——托尼奖。男主人公的悲剧结局使得该剧被视为对经典歌剧《蝴蝶夫人》的颠覆,打破了传统认知下的东方刻板形象。本研究将借助爱德华·萨义德的东方主义理论分析《蝴蝶君》中男主人公悲剧命运的成因。  【关键词】:萨义德;东方主义;黄哲伦;《蝴蝶君》  Ⅰ.作家与作品  当代美国知名剧作家黄哲伦1957年出生在洛
期刊
【摘要】:在当今社会欲望活跃与文化焦虑共存的文化语境下,探寻日常个体的生存状态与主体意识一直是张欣关注的焦点。《狐步杀》关注到欲望追逐不断地冲击着都市人的心灵,对高洁人物的操守和追求让位于强势的物质追求,社会人物价值取向和追求发生改变。本文重点论述柳三郎这一人物,从他身上验证张欣笔下欲望主体的特点。  【关键词】:欲望;都市小说;情感  随着时代的发展、改革开放狂潮的推进,在强劲的消费主义引导浪潮
期刊
【摘要】:《妻妾成群》是苏童一部具有影响力的作品,“他揭示了在男权社会的文化秩序中,女性被动的处境,性的压抑导致的心理变态,以及女性之间的相互敌意与残害”。其中,作家营造了一系列绝妙的植物意象,如花园墙角的紫藤、张狂的菊花、满地落叶、一叶浮萍等,这一系列“花”的意象中,呈现出某种隐含的意义,以花喻人,花的命运暗示人最终的宿命。  【关键词】:花;紫藤;菊花;落叶;浮萍;意象  三太太梅珊与四太太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