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佑一方安宁的土地神

来源 :百科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ujh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西游记》中,孙悟空每次遇到来历不明的妖怪时,就会召唤“土地”前来问话;黄梅戏《天仙配》里,土地爷又成就了董永和七仙女的姻缘;民间还传说明太祖朱元璋也出生在土地庙里……我们从这些故事传说中可以看出,土地神与寻常百姓生活的关系十分密切。
  土地神信仰的历史起源
  我们的生活中总是会出现“土地”、土地爷等各种形式的土地神,实际上这种土地神信仰的历史十分悠久。如果一直向上追溯,土地神信仰最初是原始社会万物有灵思想下的土地崇拜。那时,人们土地崇拜的对象只是作为自然的土地,其中并没有神的观念。渐渐地,当人们由土地生养万物联系到女性也具有土地一样的生殖功能时,便出现了“地母”崇拜,出现了土地神的人格化。到这个时候,土地神的观念才真正产生了,并逐渐发展出形式多样的祭祀土地仪式。
  古代人常称土地神为社神,是负责管理一小块地面的神。汉代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社,地主也。”顾名思义,在汉代人的意识中,社就是土地的主人,他们举行的社祭就是对大地的祭祀。那么,古人为什么要祭祀土地呢?《礼记·郊特牲》中进行了明确的解释,书中说“社,所以神地之道也。地载万物,天垂象,取材于地,取法于天,是以尊天亲地也。故教民美报焉”。人们从土地中获得了生存资源,所以要感恩图报,即定期举行土地祭祀仪式。这种感恩土地的思想一直传承下来,如宋代《太平御览》引《礼记·外传》称“国家以民为本,而民以食为天,因此统治国家,首先就要立社祭祀土地”。
  自东晋以后,随着封建国家从中央到基层官僚制度的逐渐完善,土地神也演变成为负责管理本乡本土的小神。东晋的《搜神记》卷五称广陵人蒋子文因追贼而死,东吴孙权掌权后,蒋子文显灵说“我当为此土地神,以福尔下民”,这里所说的“福尔下民”,指的就是土地神拥有保佑本乡土平安、添丁进口、六畜兴旺的神力。同时,民间传说土地神处事公正公道,土地庙常有对联称“公公做事公平,婆婆苦口婆心”。
  土地公与土地婆
  民间供奉的土地神有时只有一个土地公,有时还伴有土地婆,这是怎么回事呢?
  话说土地公即福德正神,本名张福德,从小聪颖至孝。他长大后,在朝廷中任总税官,为人清廉正直,体恤百姓,做了许多善事。张福德活到102岁才去世,死后3天,他的容貌一点都没有变化,当地有一贫户出于感恩,便用4块大石头围成石屋祭祀他。过了不久,这家人由贫转富,老百姓都认为是张福德死后成神、护佑这一贫户,于是合资建了一座大庙,并塑金身膜拜,取其尊名为“福德正神”。
  传说张福德死后,玉皇大帝感念其在人间的善行,将其引入天庭为官,封为土地公,与之前掌管土地的土地婆一起负责管理天下土地。有一天,玉皇大帝委派他下凡,问他有什么抱负,他说希望世上的人个个都变得有钱,生活富裕;可土地婆却反对,她认为世间的人应该有富有贫,才能分工合作。土地公说:“那么,贫穷的人不是太可怜了吗?”土地婆反驳说:“如果大家都变成有钱人,以后我们的女儿出嫁,谁来帮忙抬轿子呢?”土地公无话可说,也因此打消了“人人皆富”的念头,而人间也因此才出现了贫富差别。后来,这件事被世人知道了,人们觉得土地婆自私自利,是一个“恶婆”,便不肯供奉她,只供奉土地公。
  形形色色的土地庙
  土地神可以护佑一方乡土平安,安抚苍生心头痛楚,福佑人们物足年丰,土地庙作为土地神的栖居之处,自然也随之昌盛起来。
  相传汉光武帝刘秀起兵抗击王莽时,有一次,刘秀带兵与王莽的军队作战吃了败仗,他独自沿着一条山路狼狈逃窜。王莽的军队在后面紧追不舍,眼看就要追上了,就在这生死关头,刘秀忽然看到前方田里有一个老农吆喝着牛耕田,就急忙跑过去求救,并说明自己的身份。老农急中生智,把手里的牛鞭使劲一扬,老牛一用力犁出了3尺多深的沟,刘秀赶快趴到沟中。追兵经过这里,只见老农耕田,不见刘秀人影,就策马飞驰而过,向远方追去了。追兵走后,老农把刘秀扶起,刘秀热泪纵横地谢过救命恩人之后才转身离开。
  一晃几年过去了,刘秀重振旗鼓,终于打败了王莽,恢复了汉室江山,当上了东汉皇帝。他大功告成后,没有忘记那位善良、机智的老农,于是就传圣旨四处寻找救命恩人。后经四处查询,才知老农早已被王莽的士兵杀害了。刘秀悲痛之余,认为是土地爷显灵救了自己,就下旨修建一座土地庙,以资永久纪念。土地庙盖多高呢?奉旨建造土地庙的官员奏请刘秀,刘秀心想救命恩人高如天,因此就说:“我手中的箭射多高,庙就建多高。”说罢他开弓射箭,谁知只听得“咔”的一声,弓弦因用力过猛断了,箭没射出去,落在地上。皇帝一言九鼎,所以,土地庙只能盖一箭高。
  土地神掌管一方土地,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人们非常敬重土地神。但在古代神灵系统中,土地神因神格不高,且多为基层信仰,使得土地庙大多造型简单,甚至有依附于树下或路旁,或以两块石头为壁、一块为顶,俗称“磊”型土地庙。俗话说“土地老爷本姓张,有钱住瓦屋,没钱顶破缸”,在一些贫困的村落,人们只用一只瓦缸,将缸近口处敲成长方口倒覆于地上,将土地神牌位供奉于内,以此充当土地神的祠堂,所敲之处就是祠门。
  在老北京城,土地爷是“基层的神明”,各街区多建有土地庙进行供奉,如南城的都土地庙、琉璃厂的土地祠、交道口的土地庙、海淀老虎洞的土地庙等等。据《乾隆京城全图》记载,昔日北京城有40多座土地庙,但实际上北京的土地庙远不止此数,在三圣庙、五圣庙、七圣庙等庙宇中也都有土地神。据说老北京城内最大的土地庙就是都土地庙。这座庙初建于金代,元明时称老君堂,清代改称为都土地庙,为道教庙宇。都土地庙的旧址在宣武区下斜街附近的宣武医院一带,是京城所有土地庙中级别最高的一座:原有大殿3层,共12间殿宇,占地3亩多;庙内祀太上老君、玉皇、关帝、岳武穆、神童、土地爷、观音菩萨等。清光绪《顺天府志》中记载:“每旬之三有庙市,游人杂沓,与护国、隆福两寺并称胜。”光绪年间,每个月初三、十三、二十三开庙市,游人甚多,可列入京城五大庙会之中。那么,老北京城最小的土地庙在哪里呢?据记载,北京国子监的土地祠,比一架自鸣钟大不了多少,也许这就是北京最小的土地庙了。   丰富多彩的祭祀仪式
  土地神主管天下土地,上至天子、下至百姓,都要定期举行一定的仪式来祭祀。
  北京安定门外的地坛是明清两代皇帝每年祭祀土地神的地方。地坛始建于明代嘉靖九年(1530年),是中国现存最大的祭地之坛。坛呈方型,整个建筑从整体到局部都是遵照中国古代“天圆地方”“天青地黄”“天南地北”“龙凤”等传统文化来设计的。明清时期的祭地形式非常隆重,每逢农历夏至或国有大事,当朝皇帝都要亲自到地坛进行拜祭,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整个祭地仪式共分9个环节,即迎神、奠玉帛、进俎、初献、亚献、终献、撤馔、送神、望瘗;各环节中还要演奏不同的乐章,并跳文、武“八佾”舞。清代乾隆七年(1742年)额定地坛设文、武乐舞生480人,执事生90人,可见祭地仪式之隆重。
  每进行一个环节,皇帝作为主祭都要分别向正位、各配位、各从位行三跪九叩礼,从迎神至送神要下跪70多次,叩头200多下,历时两个小时之久。如此大的活动量对帝王来说是个很大的负担,所以皇帝到年迈体衰时,一般不亲自致祭,通常选派亲王或皇子代为行礼。如清代康熙皇帝在位61年,前40年中亲自到地坛致祭26次,而后21年则全部由亲王、皇子代祭。
  皇家祭地仪式中的纪律要求十分严格:陪祭官员必须虔诚整肃,不许迟到早退,不许咳嗽吐痰,不许走动喧哗,不许闲人偷觑,不许紊乱次序,否则,无论何人,一律严惩。祭祀结束后,按制度规定要向有关官员分赐食肉,称为“颁胙”。祭前,由太常寺负责登记造册,并发给胙单(即祭礼后的取肉证)至各衙门。祭毕,各衙门持胙单到祭所领取。当然,祭地对平民百姓并无好处,特别是大兴、宛平两县既要派驻坛户守坛,又要负担多名厨差役夫,还要摊派祭祀所需的杂费银两,压力繁重。
台湾大溪土地庙

  和皇家隆重、严肃的祭地仪式相比,民间祭祀土地的仪式相对简约,但各地习俗不同,仪式活动也异彩纷呈。
  在台湾诸罗(今嘉义),每年祭祀土地的时间是农历二月初二和八月十五,据说二月初二是土地公的生日,八月十五是土地公得道升天的日子。据《诸罗县志》记载,诸罗地方每年农历二月初二和中秋都要举行祭地仪式,不仅“歌吹相闻”,还要摆社戏,以娱地方百姓。
  在台湾还有“田头田尾土地公”的谚语,不论城镇乡村、陌野山林,处处都有土地公庙的踪迹。台湾的土地神还有财神的能力,商家们会在农历的每月初二日和十六日祭拜土地公,称之为“做牙”。其中农历正月初二首度做牙谓之“头牙”,这天晚上,店主要用祭拜土地公的牲醴招待伙计、房东、亲友和老主顾,叫“造福”;农历十二月十六日最后一次则称为“尾牙”。仪式上,人们要以牲醴、金纸祭祀土地公,祈求财利。做牙之后的祭品通常用来犒赏员工,称为吃“尾牙宴”,因此做牙并不仅是商人求财祈福的宗教祭仪,也是主雇之间交流聚会的活动。
  作为土地之神,土地爷护佑一方安宁、福泽地方百姓。在传统农业社会中,上至皇室宗贵、下至庶民百姓,无不对其礼敬有加。到了当代社会,随着社会的转型和诸多历史文化传统的消失,土地爷、土地庙正在慢慢地淡出人们的视野,但我们仍应对生养万物的土地怀有感恩之心。
  【责任编辑】王
其他文献
甘肃康乐县28岁农妇杨改兰杀害4个子女然后自杀,这个事件既让人震惊,又让人悲痛。事后,人们分析了种种原因,其中杨改兰自身的心理状况是一个重要因素。因为,杨改兰可能有心理疾病,如抑郁症,在极度的负面情绪影响下,先杀亲子,再自杀。  正是有病,也即抑郁症,才有可能解释杨改兰的思维,她认为夺去自己孩子的生命是爱孩子的体现,如果她死了还把孩子留在世上也是受苦受难,还不如让他们随自己到另一个世界更为妥善和保
远古时代,人们在生活和生产中发现了事物与事物之间存在着种种数量关系,因此而产生了数学。与此同时,数字又与祭祀、卜算联系在一起。因此,科学和宗教都与数字的使用和普及有关。例如,与天文知识共同发展的是占星术,与化学共同兴盛的是方士道士的炼丹术,数字解决工程和建筑的难题,但也被用于算命。  所以,无论是作为个体还是作为整体的人类,记数和数字都是生活的必须,也是一种知识。  科学与迷信对自然数的解读  较
建筑垃圾是指建筑物在建造和拆除过程中所产生的废弃物。随着我国工业、民用建筑和室内装修的发展,人们的工作和居住条件得到改善的同时,建筑工程引发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据统计,建筑垃圾约占人类活动产生垃圾总量的40%。由于对建筑污染和资源消耗所造成危害的严重性缺乏认识,人们往往错误地将建筑物视为用后即丢的“容器”。频繁的拆除与更新,造成了污染和能源的浪费,使生态环境失衡。  这些建筑垃圾被施工单位运
无论你对理想的浪漫深信不疑,还是抱着怀疑的态度,你八成都深思过灵魂伴侣的含义。一些人认为,最理想的夫妻是灵魂伴侣。据《新牛津美语大词典》释义,“灵魂伴侣”只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作为亲密的朋友或浪漫的伙伴来说是理想合适的人选”。照这个意思来讲,灵魂伴侣很明显是存在的。现实生活中,一些夫妻确实彼此很合适,他们感觉对方是这个世界上不可替代的。但另一些夫妻却总是不和谐,不管他们多努力甚至多么深爱彼此,他们
科技部近日印发《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简称《基准》),来自中科院和高校的8名科学家在科学网和“知识分子”微信公众号上联合署名撰文,指出《基准》存在一些“不严谨、不科学的问题”,其中最突出的一条是第48条中“知道力是自然界万物运动的原因”违反了牛顿第一运动定律。  此外,批评者还认为,《基准》把争议性的内容作为科学素质的基准也是不适宜的,如要求公众“知道阴阳五行、天人合一、格物致知等中国传统哲学思
庙会作为民间一种带有宗教性质的节日,它的形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的宗庙社郊制度——祭祀,所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先人通过将部落族人聚集在一起举行仪式、演奏歌舞等方式,来向祖先和自然界神灵祈福,因此庙会也被称为“社戏”或“庙会戏”。庙会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在全国很多地区都有分布,且内容、风俗各异,像妙峰山庙会、晋祠庙会、吉林北山庙会、泰山东岳庙会、武当山庙会等还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
2015年10月,江西省吉水县醪桥镇黄家边村的一片3000亩水稻田里,金灿灿的稻穗挂满了枝头。然而,面对丰收的景象,当地的干部眉头紧锁,因为他们遇到了一个棘手的问题。  原来,为了提高灌溉水平、促进增产增收,按照立项计划,这片良田在水稻收割完毕后将启动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可就在两个月前,当地农业部门在植物资源调查时发现,这片良田的水沟底部长满了大量的“不速之客”。经鉴定,这批不知从何时起萌生出
假如有人问你:知道山东莱阳有什么特产吗?你一定会脱口而出:甜脆多汁的莱阳梨呗!但是你知道吗,莱阳其实还有很多标志性的特产,比如莱胡参,就是一种历史悠久又极富地域特色的产品。莱胡参是北沙参的一个代表品种,又叫莱阳沙参,因产自莱阳高格庄镇胡城村的莱阳沙参品质最佳,故名“莱胡参”。  其实,莱胡参只是某种植物干燥根的名称,这种植物本身另有一个既美丽又富有特色的名字,叫“珊瑚菜”。  海滩草本分布广  珊
冬天,人们常常喝上几杯酒来暖和身子,认为饮酒可以御寒。这是真的吗?其实,人们喝酒后有热乎乎的感觉,是由于交感神经兴奋,加速机体的代谢,释放出能量所致的。但这是短暂的,这种舒适热乎的感觉是调节体温的中枢发生紊乱的前兆,随着血管扩张,热量大量丢失后,反而会感到寒冷。  (徐风 提供)
民间一直流传关于月亮影响人的情绪和健康的多种说法。日本一项新的研究发现,月亮盈缺(月相)会对奶牛产仔产生影响,目前广泛饲养的荷兰种奶牛更易在接近满月时产仔。而且,和初次产仔的母牛相比,多次产仔的母牛中这种倾向更为明显。研究人员目前还不清楚月亮盈缺影响奶牛产仔的原因,他们还希望知道月相是否会影响人类的生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