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渗透传统文化

来源 :吉林画报·教育百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geyi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理学广泛涉及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对青少年的生存态度和人生观教育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在培育学生热爱自然、 热爱生活、 善待生命等方面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把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品质和文化魅力融入课堂教学中,不仅有利于拓展地理教学内容,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还有利于净化学生心灵,提升他们的基本素养。
  一、高中地理课程中对人文素养的诠释
  按《课程标准》界定的教育范畴,地理课程是“人文与社会”学习领域的内容,是人文与社会教育的课程,也自然具备了人文教育的属性。就基础教育而言,许多课程都有培养学生人文素养、进行人文教育的任务,但每门课程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地理课程在人文教育方面的属性最主要的就是直接与科学素养培养的结合。
  传统的教学理念,是重在培养学生的知识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并在这一基础上,有独立解决地理问题的解答能力,这一直是广大一线教师一直遵循的原则。可是,这样的教学理念,忽视了地理教学的另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培养并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因为地理是来源于自然、人文的科学知识,它本身就不只是单纯的知识,而是和人文紧密相连的,教学目标应分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强调学生素质的全面、均衡、和谐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健全人格,克服了以往只重视强化知识技能、忽视学生全面发展的弊端,将地理教育的归宿和落脚点放在了人文教育上。
  二、高中地理课程中提高人文素养的举措
  1、转变教师和学生的意识思维
  教師和学生如果被应试教育的思维紧紧的束缚,那么,什么新鲜的有益的思维都是不肯接受的,因为,应试思维的目的就是考高分,别的都是次要的,更别说什么人文素养了,在这样的问题上下功夫,简直就是浪费时间。不能不说,这是一种急功近利的做法。其实,提高人文素养和地理教学并不冲突,它是为地理学习服务,又是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服务的。它更有利于高中地理教学向着良好的方面发展。因而要鼓励教师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并帮助教师逐渐完善富有个性的教学方法,从而促进地理教师在人文教育专业化成长之路上走得更远。
  2找到地理教学和人文积淀的契合点。
  在讲气候的成因这一部分时,我先让学生会议能表现气候的四季古诗,春天的诗:杜甫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夏天的:朱淑真的“竹摇清影罩幽窗,两两时禽噪夕阳。”秋天的诗句:“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冬天的诗:“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这样首先关于四季,展示给学生的就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词汇,而是和每个季节紧密相连的形象的画面和美好的诗意。地理知识不再是严肃死板,而是充满了宜人的文化氛围。一方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在这一良好的导入之后,我引导学生认识全球气候应该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不是割裂开来的。人的因素在这里起着很大的作用。人类对自然气候的影响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在这一点,我引入庄子的天地万物本是一体的古典哲学,让学生认识到,大自然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和万物都是气候形成的重要因素,比如让学生认识到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而现实也就是这样的,比如人为地滥砍滥伐,会造成森林面积锐减,导致风沙天气泛滥,土地沙漠化等,继而形成现在的危害性很大的沙尘暴天气。还有北京最近的雾霾天气,都是经济发展时为处理好和环境的关系造成的,最终受害的还是人类。引入日本科学家所做的关于的水的实验,告诉学生天地万物的统一观念。这些既增加了学生的知识面,又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加深了学生对气候动态的形成理念,而不只是死记硬背的知识。
  3、通过学习“地球表面形态”,这一部分,学生能体会到泰山的壮观之美,大西洋的广阔之美,学习“天气与气候”的内容,既能联想起风和日丽、万里无云的轻松,也可想象出狂风大作、雷电交加的紧张,海边的惊涛拍岸,沙漠的海市蜃楼,无一不在昭示美的情景。
  三、提高人文素养的意义
  高中地理教学的教育的精神力量最终体现在人文素养的底蕴中,对于人的可持续发展来说,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比数理能力的培养更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人文素养既是是孩子多方面能力发展的总基础,这种基础作用具体表现在学生的思维日趋理性化、思想变得深刻,心胸变得会更宽广、心态日趋健康,逐渐具备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足够的团队意识等等。人文素养的缺乏直接影响了学生的思维深度与广度,以及对问题的洞察力和对事物发展的前瞻能力,而这些能力都是创造能力的重要内涵。
  总之,培养并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本身就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必须落实在课堂教学的一举一动中,落实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里。还需要教师和广大高中生有意识彰显并坚持。在地理教学中,只要教师首先树立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意识,再采用适当的方法,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正确引导,就一定会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人文素养的培养正如春雨的滋润必将伴随学生的一生,必将渗透在我的每一节地理课堂当中,也必将换来桃李的芬芳,参天的栋梁。
其他文献
摘要:激励是指激发人的动机的心理过程,通过激励使人在某种内部或外部刺激的影响下,始终维持在一个兴奋的、积极状态之中。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动机是在需要刺激下直接推动人进行活动的内部动力。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后进生的转化,在教学中,我们物理教师要实施激励性教育,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学的兴趣,使学生在物理学知识的海洋里翱翔。  关键词:新课改 初中物理 激励
我国纺织行业拥有全球第一的生产量、出口量、就业量等。但是,自主品牌在其中所占比重不足10%,没有一个世界名牌。这种现象让我们不得不思考,这么多年来中国纺织行业在品牌战略上
我国的房地产市场自1998年国家取消福利分房以来得到了飞速发展,改善了人民居住条件,同时也较大推动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但由于我国的房地产市场还处在初级阶段,市场发展还不
语文阅读对于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具有独特的优势,文章结合语文阅读教学,挖掘教材中所蕴合的创造性因素,探讨如何通过恰到好处地创设问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摘要: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强调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为学生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在师生平等相待的情境中,师生共同面对的不仅是知识和教材,而是更为广泛的现实生活。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是通过教师的主导作用来实行的,教学中教师的激发作用、启迪作用、组织作用和熏陶作用是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前提,因此教师的角色转换是
多媒体技术的出现为我们教学手段的改进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在作文教学中,可以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既有利于教师的教,又有利于学生的学。笔者结合自身指导初中学生作文的经验认为,在作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应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情境提供了语言表达的对象,而兴趣则对人的行为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作文教学倘能创设适宜的情境,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就会
过去面朝黄土背朝天苦干一年还难以(?)口的平罗县潮湖村人,如今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充分发挥地域广阔、临近城郊的优势,坚持“多轮驱动、多轨运行,园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原则
当前,在谈到加强领导班子的思想作风建设问题时,有的同志认为,加强领导班子思想作风建设主要是针对县以上领导班子而言。在谈到廉政建设时,有的人说,中央文件指的是查处县、
本文试图探讨企业在战略转型期间应如何加强文化建设,怎样改善人力资源管理来激励全体员工积极有效地贯彻实施新战略,以便更多需要战略转型的企业能从中获取经验,不至于走歪路,稳
学位
摘要:音乐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为中国的音乐教育改革增添了浓重的一笔。新课程代表着新的教育理念,突出一个“新”字。“新”是素质教育的灵魂。音乐是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学科,如何在音乐课堂中让学生体验音乐的审美情趣。如何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如何利用现代多种教学手段。达到课堂气氛活跃.愉悦学生身心.开发智力的教学目的。  关键词:新课标 高中音乐 课堂教学  高中新课程标准中对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