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名词化结构是语篇中极为重要和普遍的语言现象,在语篇构建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重点讨论了名词化结构及其功能特点。本文进而提出名词化概念对外语教学的重要性。
【关键词】语法隐喻 名词化 直白式 隐喻式
一、语法隐喻中的名词化现象
隐喻(metaphor)是对生活中常见事物的一种比喻,是一种生动的源自生活的表达方式(胡壮麟,1996)。传统意义上的隐喻常常发生在词汇层面上,即对某些词汇含义的不同理解。如“fruit”一词的原意是指植物的果实,在话语中也可暗指劳动的果实、成果。Halliday在1985年提出了语法隐喻(grammatical metaphor)概念。与传统意义的隐喻不同,语法隐喻不仅作用在词汇层,更作用在语法层面上。语法隐喻影响的是人类经验意义的表达方式,是用某一语法类结构去代替另一语法结构。由此产出的两种不同的语篇结构分别代表了一个给定意义的两种表达变异,即直白式(congruent)和隐喻式(metaphorical)。直白式,从语言的概念意义上讲,就是用名词体现事件过程的参与者,用动词体现过程,用形容词体现事物的性状,用副词或介词短语体现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方式等环境因素,词汇语法的表面意义和话语表达的深层意义吻合。如以下句子:
(1a)The driver drove the bus too fast down the hill,so the brakes failed.(朱永生,2006)
这个句子包含两个小句,其中the driver,the bus和the brakes三个名词短语是过程参与者,两个动词drove和failed体现过程本身,副词短语too fast和介词短语down the hill表明了速度和方向环境因素,连词so表示两个小句之间的逻辑关系。
隐喻式,如句子1a的对应隐喻式1b:
(1b)The driver’s over rapid downhill driving of the bus caused brake failure.(朱永生,2006)
(1a)中的三个参与者和表示环境的短语成了名词词组中的修饰成分,逻辑关系成了过程本身,原句中的过程转化为名词做了过程的参与者。在直白式向隐喻式的转化中,名词化(nominalization)发挥了重要作用。Halliday(1994)指出,名词化是创造隐喻的最有效的方式。名词化指的是将某个过程或特征看作事物(朱永生,2006),体现在句子中就是用名词表达原本由动词和形容词表达的过程或特性等。名词化是正式语篇的重要特征之一,在语篇构建中发挥重要作用。
二、名词化的功能
作为隐喻的重要体现方式,名词化具有浓缩信息、简化语篇、提高语体正式度等功能(朱永生,2006)。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1.浓缩信息、正式功能。在直白式趋向隐喻式的过程中,名词化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实际上,名词化也是也是正式语体的重要特征之一,这是因为名词化有囊括(encapsulation)和浓缩(condensation)的功能(Thompson,2000),即一个名词化的结构浓缩了大量信息。试比较以下两个句子:
(2a)The government investigated the matter.
(2b)The government conducted an investigation into the matter.
直白式往往使用一系列的简单小句,在隐喻式中,这些小句简化为复杂的词组和短语,成为句子结构中的一个成分,这显然增加了“信息密度”。语篇密度增加,使各成分之间的逻辑关系更紧凑明晰,符合理性思维的特点,所以句子(2b)常常出现在正式语体中。
2.语篇客观性功能。朱永生和董宏乐(2006)的研究表明,概念语法隐喻有增加加语篇客观性的功能。在直白式小句中,名词体现过程参与者,动词体现过程。隐喻化之后,这些句子成分都会受到影响。过程名物化后表达为一个事物,原过程参与者常被省,语篇由此显得客观。例如:
(3a)We can improve this machine’s production ability when we use new operating system
(3b)An improvement of this machine’s production ability can be effected by using new operating system
例子[3a]中动词improve体现过程,参与者使语篇带有浓厚主观色彩。例子(3b)中名词improvement做主语,省去了主观较强的参与者we和情态动词can,这样读者会感到语篇并非从作者的角度去组织,客观性和公正性增强,表述更真实。
3.语篇衔接功能。语篇中的衔接手段除了显性的的语法衔接和词汇衔接手段,还有更深层次的的语义基础。系统功能语法认为语篇信息的传递是通过建立“主位-述位”衔接来实现,即前一句的述位或述位的一部分隐喻化后做下一句的主位或述位,例如:
(4)The government(T1)is discussing whether this project should be carried out(R1).This discussion(T2)has aroused more and more pubic argument(R2)…
句子(4)中第二句的主位the discussion将前一句的述位部分is discussing 信息打包,作为下一句的出发点。这样从已知到新信息层层推进,语篇慢慢展开。 4.科技英语中的名词化结构。大量使用名词化结构是科技英语的重要特点之一,科技语篇强调行文简洁、表达客观、信息量大、表述事实是,同时要尽量避免使用第一、第二人称。例如:
(5)Archimedes first discovered the principle of displacement of water by solid bodies.
(6)Television is the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of images of moving objects by radio waves.
除了科技英语外,在法律、商贸等正式度高的语篇中,同样大量使用名词化结构。由于名词化结构信息的高度浓缩性,读者往往产生理解上的困难,只有理解了直白式小句和名词化的关系才能够提高阅读效率。
三、结语
Halliday的语法隐喻理论引发了不少学者的后续研究,语法隐喻理论也被运用到外语教学之中。不少学者发现,中国学生的写作语篇具有口语化倾向,正式度不高,写作质量长期徘徊在中低水平。语法隐喻在语篇构建中具有正式、简练、客观等功能,可有效解决以上问题。因此,培养学生的语法隐喻能力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名词化作为创造隐喻的重要手段,应在教学中强化相关训练。能恰当使用语法隐喻并非一蹴而就,首先教师讲授隐喻的时候要避免照本宣科地将理论复述给学生,而是要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逐步引导,启发学生洞悉西方人的思维方式。这里可采用对比分析法,让学生对比中外语篇,引导找出差距。其次,注重理论的实际应用。教师可设计一些句子改写任务,让学生用名词短语替代原句中的某些结构,达到理论内化的效果。
最后,强调隐喻手段的重要性并不是暗示隐喻越多越好,那样只会只会使人觉得费解,有矫揉造作之感。本文的目的在于唤起教学中对语法隐喻的重视,并最终提高学生的外语水平。
参考文献:
[1]Halliday,M.A.K.1994.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London: Edward Arnold.
[2]Thompson,G.Introducing Functional Grammar[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3]董宏乐.概念语法隐喻与作文能力的提高[J].国外外语教学.2002(3):30-34.
[4]黄国文.功能语法入门(导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5]胡壮麟.语法隐喻[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6(4):1-7.
[6]孙承荣.宋德生.概念语法隐喻与学生英语语篇构建水平关系的实证研究[J].外语学刊.2008(5):127-129.
[7]熊学亮.刘东虹.英语学习中语法隐喻的迁移[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2):100-105.
[8]朱永生.名词化、动词化与语法隐喻[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6(3):83-90.
【关键词】语法隐喻 名词化 直白式 隐喻式
一、语法隐喻中的名词化现象
隐喻(metaphor)是对生活中常见事物的一种比喻,是一种生动的源自生活的表达方式(胡壮麟,1996)。传统意义上的隐喻常常发生在词汇层面上,即对某些词汇含义的不同理解。如“fruit”一词的原意是指植物的果实,在话语中也可暗指劳动的果实、成果。Halliday在1985年提出了语法隐喻(grammatical metaphor)概念。与传统意义的隐喻不同,语法隐喻不仅作用在词汇层,更作用在语法层面上。语法隐喻影响的是人类经验意义的表达方式,是用某一语法类结构去代替另一语法结构。由此产出的两种不同的语篇结构分别代表了一个给定意义的两种表达变异,即直白式(congruent)和隐喻式(metaphorical)。直白式,从语言的概念意义上讲,就是用名词体现事件过程的参与者,用动词体现过程,用形容词体现事物的性状,用副词或介词短语体现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方式等环境因素,词汇语法的表面意义和话语表达的深层意义吻合。如以下句子:
(1a)The driver drove the bus too fast down the hill,so the brakes failed.(朱永生,2006)
这个句子包含两个小句,其中the driver,the bus和the brakes三个名词短语是过程参与者,两个动词drove和failed体现过程本身,副词短语too fast和介词短语down the hill表明了速度和方向环境因素,连词so表示两个小句之间的逻辑关系。
隐喻式,如句子1a的对应隐喻式1b:
(1b)The driver’s over rapid downhill driving of the bus caused brake failure.(朱永生,2006)
(1a)中的三个参与者和表示环境的短语成了名词词组中的修饰成分,逻辑关系成了过程本身,原句中的过程转化为名词做了过程的参与者。在直白式向隐喻式的转化中,名词化(nominalization)发挥了重要作用。Halliday(1994)指出,名词化是创造隐喻的最有效的方式。名词化指的是将某个过程或特征看作事物(朱永生,2006),体现在句子中就是用名词表达原本由动词和形容词表达的过程或特性等。名词化是正式语篇的重要特征之一,在语篇构建中发挥重要作用。
二、名词化的功能
作为隐喻的重要体现方式,名词化具有浓缩信息、简化语篇、提高语体正式度等功能(朱永生,2006)。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1.浓缩信息、正式功能。在直白式趋向隐喻式的过程中,名词化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实际上,名词化也是也是正式语体的重要特征之一,这是因为名词化有囊括(encapsulation)和浓缩(condensation)的功能(Thompson,2000),即一个名词化的结构浓缩了大量信息。试比较以下两个句子:
(2a)The government investigated the matter.
(2b)The government conducted an investigation into the matter.
直白式往往使用一系列的简单小句,在隐喻式中,这些小句简化为复杂的词组和短语,成为句子结构中的一个成分,这显然增加了“信息密度”。语篇密度增加,使各成分之间的逻辑关系更紧凑明晰,符合理性思维的特点,所以句子(2b)常常出现在正式语体中。
2.语篇客观性功能。朱永生和董宏乐(2006)的研究表明,概念语法隐喻有增加加语篇客观性的功能。在直白式小句中,名词体现过程参与者,动词体现过程。隐喻化之后,这些句子成分都会受到影响。过程名物化后表达为一个事物,原过程参与者常被省,语篇由此显得客观。例如:
(3a)We can improve this machine’s production ability when we use new operating system
(3b)An improvement of this machine’s production ability can be effected by using new operating system
例子[3a]中动词improve体现过程,参与者使语篇带有浓厚主观色彩。例子(3b)中名词improvement做主语,省去了主观较强的参与者we和情态动词can,这样读者会感到语篇并非从作者的角度去组织,客观性和公正性增强,表述更真实。
3.语篇衔接功能。语篇中的衔接手段除了显性的的语法衔接和词汇衔接手段,还有更深层次的的语义基础。系统功能语法认为语篇信息的传递是通过建立“主位-述位”衔接来实现,即前一句的述位或述位的一部分隐喻化后做下一句的主位或述位,例如:
(4)The government(T1)is discussing whether this project should be carried out(R1).This discussion(T2)has aroused more and more pubic argument(R2)…
句子(4)中第二句的主位the discussion将前一句的述位部分is discussing 信息打包,作为下一句的出发点。这样从已知到新信息层层推进,语篇慢慢展开。 4.科技英语中的名词化结构。大量使用名词化结构是科技英语的重要特点之一,科技语篇强调行文简洁、表达客观、信息量大、表述事实是,同时要尽量避免使用第一、第二人称。例如:
(5)Archimedes first discovered the principle of displacement of water by solid bodies.
(6)Television is the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of images of moving objects by radio waves.
除了科技英语外,在法律、商贸等正式度高的语篇中,同样大量使用名词化结构。由于名词化结构信息的高度浓缩性,读者往往产生理解上的困难,只有理解了直白式小句和名词化的关系才能够提高阅读效率。
三、结语
Halliday的语法隐喻理论引发了不少学者的后续研究,语法隐喻理论也被运用到外语教学之中。不少学者发现,中国学生的写作语篇具有口语化倾向,正式度不高,写作质量长期徘徊在中低水平。语法隐喻在语篇构建中具有正式、简练、客观等功能,可有效解决以上问题。因此,培养学生的语法隐喻能力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名词化作为创造隐喻的重要手段,应在教学中强化相关训练。能恰当使用语法隐喻并非一蹴而就,首先教师讲授隐喻的时候要避免照本宣科地将理论复述给学生,而是要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逐步引导,启发学生洞悉西方人的思维方式。这里可采用对比分析法,让学生对比中外语篇,引导找出差距。其次,注重理论的实际应用。教师可设计一些句子改写任务,让学生用名词短语替代原句中的某些结构,达到理论内化的效果。
最后,强调隐喻手段的重要性并不是暗示隐喻越多越好,那样只会只会使人觉得费解,有矫揉造作之感。本文的目的在于唤起教学中对语法隐喻的重视,并最终提高学生的外语水平。
参考文献:
[1]Halliday,M.A.K.1994.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London: Edward Arnold.
[2]Thompson,G.Introducing Functional Grammar[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3]董宏乐.概念语法隐喻与作文能力的提高[J].国外外语教学.2002(3):30-34.
[4]黄国文.功能语法入门(导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5]胡壮麟.语法隐喻[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6(4):1-7.
[6]孙承荣.宋德生.概念语法隐喻与学生英语语篇构建水平关系的实证研究[J].外语学刊.2008(5):127-129.
[7]熊学亮.刘东虹.英语学习中语法隐喻的迁移[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2):100-105.
[8]朱永生.名词化、动词化与语法隐喻[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6(3):8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