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学习阅读封面。
2. 认识蝴蝶页及其作用。
3. 了解冲突与故事关系。
《老虎先生来撒野》,这个书名就让我们疑惑:难道老虎是文明的?难道老虎是规规矩矩的?老虎不撒野他们怎么活呢?好吧,还是让我们先了解一下,这本书讲了个什么故事吧!
很久很久以前,动物们都住在房子里,戴礼帽,穿制服,喝下午茶,直立行走,见面打招呼……老虎厌倦了这种中规中矩的生活,他看到小动物乱跑,脑袋里冒出个主意:撒野。于是,老虎开始用四肢奔跑,爬楼房,乱吼叫。老虎感觉越来越好,就更加过分,居然跳进喷水池,脱去了衣服!当他从水池爬出来,裸体站在大家面前,朋友们受不了了,“请”他到野外去。“这个主意真是太棒了!”老虎高兴地来到野外,是真正的野外哦。到了野外的老虎整天奔跑,撒欢,疯狂吼叫……一段时间过去了,老虎感到很孤单,他想念朋友,想念城市,想念自己的家。当他回到城里时,发现大家变得不一样了:其他动物们也都像老虎一样,用四肢走路,到处撒欢,脱去衣服,裸体奔跑……这回,老虎明白了:我终于可以自由自在做自己了。
故事制造矛盾
封面上,老虎的装束很特别。礼帽、领花、制服,活脱脱一个绅士。绅士给人什么印象?不苟言笑,彬彬有礼。是的,老虎的眼睛是圆圆的,很紧张的样子。书名呢?出现了“撒野”两个字。“撒野”是什么意思?1. 说脏话,无理取闹;2. 在野外撒欢儿;3. 找乐子,让自己开心;4. 不受约束,自由自在。你觉得,老虎撒野会是哪一项呢?猜一猜,测一测,不仅有乐趣,还会让自己的大脑动起来,活起来。
让老虎形象与书名产生强烈矛盾,从冲突中去
了解这本书,是作者创作的出发点。在这个冲突中,我们对老虎的形象,和“撒野”二字,会印象深刻。
看到这里,我们不禁要问:老虎为什么撒野?
1. 无论做什么,总被妈妈说“不”;2. 厌倦了眼前生活,缺少新鲜感;3.撒野感觉真好啊;4.朋友们都去撒野,就缺我一个……受压制,生活乏味、单调,感觉实在不好,都可能是“导火索”。那么,本书的导火索是什么呢?
翻到蝴蝶页,前蝴蝶页画的是砖墙,整齐,冷冰冰,我们被挡在外边。后蝴蝶页上绿草茵茵,草叶形态单调,没几个姿态,但却是开放的,欢迎大家进入。
前封闭,后开放。前压制,后徜徉。又在制造强烈的冲突!
老虎形象与书名、前后蝴蝶页之间,一再制造冲突,作者是什么用意?因为有矛盾,有冲突,故事才好爆发呀!爆发的故事,才生动有趣呀。哦,原来作者是为了我们更好地欣赏故事呀!并且,以此作为出发点去思考,你会有一个从表面进入底层的快感,因为,你窥见了作者创作故事的小秘密:以冲突起家!
经过如此分析之后,一个故事的构思雏形渐渐清晰。
第一和第二个跨页,除了老虎之外,每个动物都闭紧了眼睛。闭眼睛意味着什么?是因为大家都很“满意”吗?
在这里,每个动物都戴着礼帽,不用的那个手臂都垂直向下,都像木偶一样,这就是传说中的彬彬有礼吗?
每个动物的动作都是僵硬的,程式化的;说出来的话也是没什么实际内容,仅仅是礼貌而已。
通过这些项目的观察,我们体会到了“站不倚门,话不高声”的氛围,于是,低声细语、遵守时间、整整齐齐、井井有条……一系列词语跳出来。好像这是一群课堂上的动物,他们总也不下课!于是,老虎忍不住了,要自己提前下课!
作者通过这些要素的不断加码,让压抑的情绪越来越浓,厌倦的理由越来越充分。如此情境之中,别说是老虎了,就是一只小兔子,恐怕也会想到“撒野”二字。这正是作者的高明之处:让故事合情合理,让故事的发展,就像箭在弦上一样,不得不发!
老虎撒野的起点在哪里?“‘想’撒野呗”,这是习惯的思路。“想”在“行动”之前,没错。可是,作者偏偏有自己的创意:“想”之前就有神来之笔:图画中,小犀牛、小熊、小猪跑起来了。河马妈妈告诫他们:“好啦,孩子们,请不要表现得像野兽一样!”这里没有用“撒野”一词,但是,翻到下一页,老虎想“撒一下野”。老虎是受到“像野兽一样”小动物的启发了吧?
下面是老虎撒野的过程,情形越来越厉害:像野兽一样→撒一下野→更野→更加过分→像野兽一样,去野外,一环紧扣一环。
通过这样的梳理,我们知道了“像野兽一样”的小动物们,是老虎撒野的起点。这个相似的画面,后边会再次出现,作者通过这样的手法告诉我们:这才是老虎撒野的起因和起点。
从这些分析中,我们有更多新的发现,深切体验了创意的美好和刺激!用创意编制而成的世界,本该就是这样的。
点拨教师
1. 封面畫与书名冲突,让故事发生在封面,是作家常用的创作手法。引导学生体会这种冲突,理解这种冲突,才能更好走进书里。
2. 蝴蝶页即绘本翻开的第一个跨页。蝴蝶页常起暗示作用。本书蝴蝶页对“规矩”和“撒野”作了很好地诠释。
3. 有冲突与矛盾,才有故事发展。本书封面画与书名、老虎与其他动物都有冲突。作者用圆眼睛、闭眼睛,创意性地诠释了系列冲突。
2. 认识蝴蝶页及其作用。
3. 了解冲突与故事关系。
《老虎先生来撒野》,这个书名就让我们疑惑:难道老虎是文明的?难道老虎是规规矩矩的?老虎不撒野他们怎么活呢?好吧,还是让我们先了解一下,这本书讲了个什么故事吧!
很久很久以前,动物们都住在房子里,戴礼帽,穿制服,喝下午茶,直立行走,见面打招呼……老虎厌倦了这种中规中矩的生活,他看到小动物乱跑,脑袋里冒出个主意:撒野。于是,老虎开始用四肢奔跑,爬楼房,乱吼叫。老虎感觉越来越好,就更加过分,居然跳进喷水池,脱去了衣服!当他从水池爬出来,裸体站在大家面前,朋友们受不了了,“请”他到野外去。“这个主意真是太棒了!”老虎高兴地来到野外,是真正的野外哦。到了野外的老虎整天奔跑,撒欢,疯狂吼叫……一段时间过去了,老虎感到很孤单,他想念朋友,想念城市,想念自己的家。当他回到城里时,发现大家变得不一样了:其他动物们也都像老虎一样,用四肢走路,到处撒欢,脱去衣服,裸体奔跑……这回,老虎明白了:我终于可以自由自在做自己了。
故事制造矛盾
封面上,老虎的装束很特别。礼帽、领花、制服,活脱脱一个绅士。绅士给人什么印象?不苟言笑,彬彬有礼。是的,老虎的眼睛是圆圆的,很紧张的样子。书名呢?出现了“撒野”两个字。“撒野”是什么意思?1. 说脏话,无理取闹;2. 在野外撒欢儿;3. 找乐子,让自己开心;4. 不受约束,自由自在。你觉得,老虎撒野会是哪一项呢?猜一猜,测一测,不仅有乐趣,还会让自己的大脑动起来,活起来。
让老虎形象与书名产生强烈矛盾,从冲突中去
了解这本书,是作者创作的出发点。在这个冲突中,我们对老虎的形象,和“撒野”二字,会印象深刻。
看到这里,我们不禁要问:老虎为什么撒野?
1. 无论做什么,总被妈妈说“不”;2. 厌倦了眼前生活,缺少新鲜感;3.撒野感觉真好啊;4.朋友们都去撒野,就缺我一个……受压制,生活乏味、单调,感觉实在不好,都可能是“导火索”。那么,本书的导火索是什么呢?
翻到蝴蝶页,前蝴蝶页画的是砖墙,整齐,冷冰冰,我们被挡在外边。后蝴蝶页上绿草茵茵,草叶形态单调,没几个姿态,但却是开放的,欢迎大家进入。
前封闭,后开放。前压制,后徜徉。又在制造强烈的冲突!
老虎形象与书名、前后蝴蝶页之间,一再制造冲突,作者是什么用意?因为有矛盾,有冲突,故事才好爆发呀!爆发的故事,才生动有趣呀。哦,原来作者是为了我们更好地欣赏故事呀!并且,以此作为出发点去思考,你会有一个从表面进入底层的快感,因为,你窥见了作者创作故事的小秘密:以冲突起家!
经过如此分析之后,一个故事的构思雏形渐渐清晰。
第一和第二个跨页,除了老虎之外,每个动物都闭紧了眼睛。闭眼睛意味着什么?是因为大家都很“满意”吗?
在这里,每个动物都戴着礼帽,不用的那个手臂都垂直向下,都像木偶一样,这就是传说中的彬彬有礼吗?
每个动物的动作都是僵硬的,程式化的;说出来的话也是没什么实际内容,仅仅是礼貌而已。
通过这些项目的观察,我们体会到了“站不倚门,话不高声”的氛围,于是,低声细语、遵守时间、整整齐齐、井井有条……一系列词语跳出来。好像这是一群课堂上的动物,他们总也不下课!于是,老虎忍不住了,要自己提前下课!
作者通过这些要素的不断加码,让压抑的情绪越来越浓,厌倦的理由越来越充分。如此情境之中,别说是老虎了,就是一只小兔子,恐怕也会想到“撒野”二字。这正是作者的高明之处:让故事合情合理,让故事的发展,就像箭在弦上一样,不得不发!
老虎撒野的起点在哪里?“‘想’撒野呗”,这是习惯的思路。“想”在“行动”之前,没错。可是,作者偏偏有自己的创意:“想”之前就有神来之笔:图画中,小犀牛、小熊、小猪跑起来了。河马妈妈告诫他们:“好啦,孩子们,请不要表现得像野兽一样!”这里没有用“撒野”一词,但是,翻到下一页,老虎想“撒一下野”。老虎是受到“像野兽一样”小动物的启发了吧?
下面是老虎撒野的过程,情形越来越厉害:像野兽一样→撒一下野→更野→更加过分→像野兽一样,去野外,一环紧扣一环。
通过这样的梳理,我们知道了“像野兽一样”的小动物们,是老虎撒野的起点。这个相似的画面,后边会再次出现,作者通过这样的手法告诉我们:这才是老虎撒野的起因和起点。
从这些分析中,我们有更多新的发现,深切体验了创意的美好和刺激!用创意编制而成的世界,本该就是这样的。
点拨教师
1. 封面畫与书名冲突,让故事发生在封面,是作家常用的创作手法。引导学生体会这种冲突,理解这种冲突,才能更好走进书里。
2. 蝴蝶页即绘本翻开的第一个跨页。蝴蝶页常起暗示作用。本书蝴蝶页对“规矩”和“撒野”作了很好地诠释。
3. 有冲突与矛盾,才有故事发展。本书封面画与书名、老虎与其他动物都有冲突。作者用圆眼睛、闭眼睛,创意性地诠释了系列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