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记得还在绍兴县的时候,皋埠镇小学的体育已经小有名气。特别是每年一次引人注目的县田径运动会,该学校曾有过“三连冠”的骄人成绩,先后向县、市、省体校输送了10余名体育苗子。行政区域调整到越城区之初,学校在体育竞技比赛中也着实地“火了一把”。在区小学生田径、乒乓球、跳绳、国际象棋等比赛中,我们均取得了令城区学校刮目相看的成绩,赢得了一片赞誉声。但是,我们认为:学校工作一枝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才是春满园。如何充分发掘学校的教育资源,打造学校教育品牌,增强皋埠教育实力,激发皋埠教育活力,彰显皋埠教育魅力,是有待我们深入实践与探索的课题。2004年初,中心校在完小校长例会上提出了“一校一品”的办学模式,要求各个学校根据各自的文化底蕴、教师特长、学生实际、学校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特色项目创建活动,积极引导学校走个性化、特色化的内涵式发展之路,从而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
“一校一品”的办学模式,要求各校根据“建项目、创特色、树品牌”三维目标分步推进。建项目是指学校在现有的基础上,挖掘自身优势,确定特色项目;创特色是指学校加强和深化特色项目,形成鲜明的办学风格;树品牌是指在研究与实践下,学校形成独特的整体风貌和显著的育人效益。其中,建项目中的特色项目包括:学校文化建设、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体育艺术竞赛、学科教学竞赛、科技项目竞赛等。几年来,“一校一品”办学模式的推行,给完小多、规模大的皋埠镇小学教育带来了生机与活力,一个百花争艳的特色教育氛围正在皋埠逐步形成。
一、变普通为特色
在推行“一校一品”的办学模式以前,我们也曾出台过《皋埠镇素质竞赛规程实施细则》,旨在形成系统、规范的竞赛办法,为全面开创皋埠镇教育的新局面奠定基础。但实施一段时间后,我们发现:由于竞赛成绩与学校考评有直接联系,成绩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学校年终考评的等级。因此,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校一些工作的优先发展,但也把学校管理引入到“竞赛成绩就代表学校管理水平”的管理“瓶颈”,对全面开展学校工作带来了诸多不利。实施“一校一品”的办学模式以后,各校有的放矢地选择切合学校实际并能容易开展的工作,打破了过去“一刀切”的局面。学校可以自主选择项目重点训练,给学校创设了自主创新的环境。
二、变分散为集中
原先,每项活动要求各校都必须参加,有的学校苦于没有场地、设备、师资,要出成绩的确勉为其难;有的学校为了在所有活动中取得好成绩,所以各项工作全面开展,到头来浪费了许多的精力、财力,最后还是竹篮打水—— 一场空。实施“一校一品”的办学模式以后,我们集中资源,强力打造,审核、确定一所学校的训练内容,配备相应的师资,确保经费的投入。如原西堡小学,自申报开展学生跳绳特色项目后,这所只有200多名学生的农村完小在去年市属小学生跳绳比赛中获得了团体第二名的好成绩;又如孟葑小学校园活动场地非常小,学校领导根据该校一些教师喜欢钻研的优点,决定开展航空、航模活动,学校连续几年在市小学生航空航模比赛中取得单项第一名和团体优胜的好成绩。
三、变被动为主动
自开展“一校一品”的办学模式以来,唤醒了学校领导的管理智慧,学校领导主动调研学校工作,挖掘教师特长,并积极向中心校申报特色项目。各校还明确要求,制定专人,落实项目,安排时间进行辅导。如我校有两名青年教师,毕业分配拜师结对,总想在课堂教学艺术上有所建树,但两三年下来,虽然自己很努力,师傅也教导有方,但他们课堂教学水平就是没有新的突破。学校领导发现后,就动员他们担任国际象棋和信息奥林匹克竞赛的辅导老师。他们积极参与,不出一年,就打出了牌子,成了区、市闻名的“金牌教头”。
四、变短期为长远
镇中心校要求各个学校创建“一校一品”的工作落实在具体的行动上,为此,镇中心学校每学年对各校的特色项目进行申报、考评、奖励。各校所有申报项目待中心校领导小组同意后方可操作,在年末考评中效果不明显的则责令整改,两年不出成绩的则取消特色项目资格。所以许多学校的申报项目都是经过慎重考虑的,有的特色项目早在几年前就着手准备了,工作有长期性和延续性,克服了“临时抱佛脚”的被动,这也是我们每次参加比赛获奖率高的原因所在。
五、变单一为多元
以往,我们虽然在体育竞技项目中有相当出色的成绩,但难免会使人产生“农村学校的孩子只有发达的四肢,靠的是一股蛮力”的误解。自“一校一品”活动开展以来,各校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确立了学校的办学特色。如新桥完小在国际象棋教育方面走出了一条“以棋兴校、以棋育人”的特色教育之路,师生多次在市、区级比赛中频频获奖;皋北完小注重培养学生的排球运动兴趣,形成了排球运动传统;郦家埭完小以信息技术教育为突破口,学生在全省和全国的小学生网页制作比赛中分获一等奖和三等奖……此外,孟葑完小的羽毛球教育特色、上蒋完小的航模教育特色、攒宫完小的乒乓球教育特色等,在区、市级比赛中也初露头角。实施“一校一品”办学模式以来,我们觉得投入的经费少了,但成绩却提高了。
有句话说得好:“质量是生命,特色是灵魂。”我镇“一校一品”办学模式的推进,不但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品位,而且促进了学校的均衡发展。我们相信:随着皋埠教育人的不断努力,“一校一品”办学模式将会进一步做大、做强、做亮!
“一校一品”的办学模式,要求各校根据“建项目、创特色、树品牌”三维目标分步推进。建项目是指学校在现有的基础上,挖掘自身优势,确定特色项目;创特色是指学校加强和深化特色项目,形成鲜明的办学风格;树品牌是指在研究与实践下,学校形成独特的整体风貌和显著的育人效益。其中,建项目中的特色项目包括:学校文化建设、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体育艺术竞赛、学科教学竞赛、科技项目竞赛等。几年来,“一校一品”办学模式的推行,给完小多、规模大的皋埠镇小学教育带来了生机与活力,一个百花争艳的特色教育氛围正在皋埠逐步形成。
一、变普通为特色
在推行“一校一品”的办学模式以前,我们也曾出台过《皋埠镇素质竞赛规程实施细则》,旨在形成系统、规范的竞赛办法,为全面开创皋埠镇教育的新局面奠定基础。但实施一段时间后,我们发现:由于竞赛成绩与学校考评有直接联系,成绩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学校年终考评的等级。因此,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校一些工作的优先发展,但也把学校管理引入到“竞赛成绩就代表学校管理水平”的管理“瓶颈”,对全面开展学校工作带来了诸多不利。实施“一校一品”的办学模式以后,各校有的放矢地选择切合学校实际并能容易开展的工作,打破了过去“一刀切”的局面。学校可以自主选择项目重点训练,给学校创设了自主创新的环境。
二、变分散为集中
原先,每项活动要求各校都必须参加,有的学校苦于没有场地、设备、师资,要出成绩的确勉为其难;有的学校为了在所有活动中取得好成绩,所以各项工作全面开展,到头来浪费了许多的精力、财力,最后还是竹篮打水—— 一场空。实施“一校一品”的办学模式以后,我们集中资源,强力打造,审核、确定一所学校的训练内容,配备相应的师资,确保经费的投入。如原西堡小学,自申报开展学生跳绳特色项目后,这所只有200多名学生的农村完小在去年市属小学生跳绳比赛中获得了团体第二名的好成绩;又如孟葑小学校园活动场地非常小,学校领导根据该校一些教师喜欢钻研的优点,决定开展航空、航模活动,学校连续几年在市小学生航空航模比赛中取得单项第一名和团体优胜的好成绩。
三、变被动为主动
自开展“一校一品”的办学模式以来,唤醒了学校领导的管理智慧,学校领导主动调研学校工作,挖掘教师特长,并积极向中心校申报特色项目。各校还明确要求,制定专人,落实项目,安排时间进行辅导。如我校有两名青年教师,毕业分配拜师结对,总想在课堂教学艺术上有所建树,但两三年下来,虽然自己很努力,师傅也教导有方,但他们课堂教学水平就是没有新的突破。学校领导发现后,就动员他们担任国际象棋和信息奥林匹克竞赛的辅导老师。他们积极参与,不出一年,就打出了牌子,成了区、市闻名的“金牌教头”。
四、变短期为长远
镇中心校要求各个学校创建“一校一品”的工作落实在具体的行动上,为此,镇中心学校每学年对各校的特色项目进行申报、考评、奖励。各校所有申报项目待中心校领导小组同意后方可操作,在年末考评中效果不明显的则责令整改,两年不出成绩的则取消特色项目资格。所以许多学校的申报项目都是经过慎重考虑的,有的特色项目早在几年前就着手准备了,工作有长期性和延续性,克服了“临时抱佛脚”的被动,这也是我们每次参加比赛获奖率高的原因所在。
五、变单一为多元
以往,我们虽然在体育竞技项目中有相当出色的成绩,但难免会使人产生“农村学校的孩子只有发达的四肢,靠的是一股蛮力”的误解。自“一校一品”活动开展以来,各校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确立了学校的办学特色。如新桥完小在国际象棋教育方面走出了一条“以棋兴校、以棋育人”的特色教育之路,师生多次在市、区级比赛中频频获奖;皋北完小注重培养学生的排球运动兴趣,形成了排球运动传统;郦家埭完小以信息技术教育为突破口,学生在全省和全国的小学生网页制作比赛中分获一等奖和三等奖……此外,孟葑完小的羽毛球教育特色、上蒋完小的航模教育特色、攒宫完小的乒乓球教育特色等,在区、市级比赛中也初露头角。实施“一校一品”办学模式以来,我们觉得投入的经费少了,但成绩却提高了。
有句话说得好:“质量是生命,特色是灵魂。”我镇“一校一品”办学模式的推进,不但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品位,而且促进了学校的均衡发展。我们相信:随着皋埠教育人的不断努力,“一校一品”办学模式将会进一步做大、做强、做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