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世襄与明式家具
王世襄先生学识渊博,涉猎极广,学贯中西,是同时代学者中的杰出代表,是古代家具研究的开创者。他撰写的大型图录《明式家具研究》、《明式家具珍赏》、《明式家具珍萃》,是我国文物研究史上跨时代的标杆性著作,使我国古代家具文化真正走向世界。
1947年,随着抗日战争的结束,人们都开始逐渐走出战时的阴霾,更倾向于接受西方的流行文化,而对于祖国传统器物,则觉得压抑而陈旧,这也是当时的古旧家具失宠的原因。王世襄看到这样的现状,心里的难过是可想而知的,他很快就撰写了《呼吁抢救古代家具》一文,发表在1957 年第6 期的《文物》上,向社会大声呼吁保护和抢救古代家具珍品,但这时整个社会都处在高烧的状态,又有谁注意到这位身微职卑的小人物的呐喊呢?无奈的王世襄只好身体力行,尽自己所能搜集保护古家具,抢救和保护了许多珍贵的家具资料,也为他后来创作《明式家具珍赏》《明式家具研究》两部巨著准备了材料。
王世襄对明清家具的喜爱是发自内心的,他从当初搜集名明清家具开始就准备著书立说,把中国的家具制作当做一门学问来研究,改变国人认为家具只是匠人之作的观点,把古典家具制作工艺从技上升到了道,使这门学问最终变成一门学科。1985年9月,王世襄编著的《明式家具珍赏》经香港三联书店、文物出版社联合出版,填补了此门学问过去只有外国人有专著、中国人却没有研究成果这一令人遗憾的空白。一年之后,该书陆续被翻译为多种文字版本,得到了中外学术界的广泛重视和一致肯定。
王世襄的楠木情缘
2003年,王世襄获得了2003年度荷兰“克劳斯亲王最高荣誉奖”,以表彰他对中国工艺的专业和创新性研究,并获得10万欧元奖金,王世襄将10万欧元奖金全部用于建设一所希望小学,并定名为中荷友好学校。中荷友好学校由五夫中心小学改办而成,教学综合楼建筑面积1800平方米,外观为仿宋结构建筑,包括计算机室、劳计教室、美术教室、语言教室、自然教室、音乐教室、图书阅览室、书法室、多功能厅及办公用房。
学校投入使用后,王世襄准备亲笔题写一个牌匾,题好字后,用什么材料制作牌匾,成为了一个难题,因为这笔奖金是表彰他对中国工艺的专业和创新性研究而获得,牌匾体现这个特色非常重要。正好此时,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研究所准备用天安门金丝楠古建筑木料制作一批明式家具,请王世襄监制。王世襄看过这批木料后,发现木料细腻,温润如玉;木料随岁月积淀和空气接触不断氧化,金丝不断“生长”,堪称移步换景,美轮美奂,品质非常高,于是欣然同意,并决定取一块大板,为中荷友好学校制作牌匾。
2006年10月16日,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研究所李战崎、莫涛、杨术三位专家受王世襄委托,来到朱子故里五夫镇“中荷友好小学”捐赠牌匾。牌匾为明代金丝楠木大板,由王世襄先生亲笔题写“武夷山市中荷友好小学”填绿,手工精制而成,牌匾尤为珍贵。
王世襄最后的监制
楠木家具永远也不可能达到像红木家具那样的普及程度,楠木自古以来在中国就是极为稀缺的资源,为帝王贵胄所垄断,甚至成为帝王专享的奢侈品。现在,楠木是国家严格保护的濒危植物禁止砍伐,只有老料才具有通透的质地和较高的金丝成色,因此,金丝楠木必定是历史存量,不可能存在人为因素去提高产量。金丝楠木永远是历史文物,永远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艺术瑰宝,永远是中国历史长河中最璀璨的明珠。
王世襄监制的这批天安门金丝楠古建筑木料定名为“楠馨室”家具,“楠馨室”家具采用榫卯制作工艺,整套明代书房家具共十八件。其造型优美,光下金丝万缕,木质细腻,清淡无邪,外观自然优美,古相清幽,与紫檀,黄花梨有异曲同工之妙。
“楠馨室”家具由中国文物研究所按照故宫明式书房家具仿造制作,王世襄先生亲自提额匾名称,使这套家具的价值更显珍贵。
王世襄先生学识渊博,涉猎极广,学贯中西,是同时代学者中的杰出代表,是古代家具研究的开创者。他撰写的大型图录《明式家具研究》、《明式家具珍赏》、《明式家具珍萃》,是我国文物研究史上跨时代的标杆性著作,使我国古代家具文化真正走向世界。
1947年,随着抗日战争的结束,人们都开始逐渐走出战时的阴霾,更倾向于接受西方的流行文化,而对于祖国传统器物,则觉得压抑而陈旧,这也是当时的古旧家具失宠的原因。王世襄看到这样的现状,心里的难过是可想而知的,他很快就撰写了《呼吁抢救古代家具》一文,发表在1957 年第6 期的《文物》上,向社会大声呼吁保护和抢救古代家具珍品,但这时整个社会都处在高烧的状态,又有谁注意到这位身微职卑的小人物的呐喊呢?无奈的王世襄只好身体力行,尽自己所能搜集保护古家具,抢救和保护了许多珍贵的家具资料,也为他后来创作《明式家具珍赏》《明式家具研究》两部巨著准备了材料。
王世襄对明清家具的喜爱是发自内心的,他从当初搜集名明清家具开始就准备著书立说,把中国的家具制作当做一门学问来研究,改变国人认为家具只是匠人之作的观点,把古典家具制作工艺从技上升到了道,使这门学问最终变成一门学科。1985年9月,王世襄编著的《明式家具珍赏》经香港三联书店、文物出版社联合出版,填补了此门学问过去只有外国人有专著、中国人却没有研究成果这一令人遗憾的空白。一年之后,该书陆续被翻译为多种文字版本,得到了中外学术界的广泛重视和一致肯定。
王世襄的楠木情缘
2003年,王世襄获得了2003年度荷兰“克劳斯亲王最高荣誉奖”,以表彰他对中国工艺的专业和创新性研究,并获得10万欧元奖金,王世襄将10万欧元奖金全部用于建设一所希望小学,并定名为中荷友好学校。中荷友好学校由五夫中心小学改办而成,教学综合楼建筑面积1800平方米,外观为仿宋结构建筑,包括计算机室、劳计教室、美术教室、语言教室、自然教室、音乐教室、图书阅览室、书法室、多功能厅及办公用房。
学校投入使用后,王世襄准备亲笔题写一个牌匾,题好字后,用什么材料制作牌匾,成为了一个难题,因为这笔奖金是表彰他对中国工艺的专业和创新性研究而获得,牌匾体现这个特色非常重要。正好此时,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研究所准备用天安门金丝楠古建筑木料制作一批明式家具,请王世襄监制。王世襄看过这批木料后,发现木料细腻,温润如玉;木料随岁月积淀和空气接触不断氧化,金丝不断“生长”,堪称移步换景,美轮美奂,品质非常高,于是欣然同意,并决定取一块大板,为中荷友好学校制作牌匾。
2006年10月16日,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研究所李战崎、莫涛、杨术三位专家受王世襄委托,来到朱子故里五夫镇“中荷友好小学”捐赠牌匾。牌匾为明代金丝楠木大板,由王世襄先生亲笔题写“武夷山市中荷友好小学”填绿,手工精制而成,牌匾尤为珍贵。
王世襄最后的监制
楠木家具永远也不可能达到像红木家具那样的普及程度,楠木自古以来在中国就是极为稀缺的资源,为帝王贵胄所垄断,甚至成为帝王专享的奢侈品。现在,楠木是国家严格保护的濒危植物禁止砍伐,只有老料才具有通透的质地和较高的金丝成色,因此,金丝楠木必定是历史存量,不可能存在人为因素去提高产量。金丝楠木永远是历史文物,永远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艺术瑰宝,永远是中国历史长河中最璀璨的明珠。
王世襄监制的这批天安门金丝楠古建筑木料定名为“楠馨室”家具,“楠馨室”家具采用榫卯制作工艺,整套明代书房家具共十八件。其造型优美,光下金丝万缕,木质细腻,清淡无邪,外观自然优美,古相清幽,与紫檀,黄花梨有异曲同工之妙。
“楠馨室”家具由中国文物研究所按照故宫明式书房家具仿造制作,王世襄先生亲自提额匾名称,使这套家具的价值更显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