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卓越管理者培养计划”是高校培养高素质管理人才,解决管理类专业就业率低下同时无法满足企业对于高素质管理人才需求两难局面的一项新举措,明确培养目标以及改革课程设置是实现卓越管理者培养的有力保障。
关键词:高等教育 卓越管理者 培养目标 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9(a)-0124-02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由精英教育阶段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大学生的数量与日俱增,但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却没能使庞大的毕业生人群顺利就业。出现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高校培养的毕业生无法与社会需求合理匹配,因此,培养本科层次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既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多元发展的必然趋势。“卓越管理者培养计划”是高校根据社会需求培养管理人才,提高管理人才培养质量,更新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一次创新改革,目的是为了解决大学生就业难和企业对高素质管理人才的难求局面。
1 “卓越管理者培养计划”提出的背景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针对高等教育主要提出了两点要求:一是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二是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根据《纲要》的指导精神,高校纷纷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进行改革,其中“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实施尤为引起关注。2010年遵循《纲要》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等战略部署而提出的高等教育重大改革计划。“卓越计划”对高等教育面向社会需求培养人才,调整人才培养结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增强畢业生就业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1]。该计划在高教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领域做出了重大突破,开辟了高校人才培养的新路径。
在“卓越计划”的参照借鉴下,面临毕业生数量多且质量差,学生就业与企业需求严重脱节的管理类专业人才的培养上更需要更新教育观念。目前管理类专业社会认可度偏低且缺少专业针对性和实践性,管理类专业毕业生就业成功率较其他工科类专业持续走低。另一方面,企业对于高素质管理人员的需求是求贤若渴,管理人才不是没有市场需求而是没有做到符合企业的需求。因此,作为承载着培育适应社会需求高质量高素质管理人才使命的高等院校更是责无旁贷,高校提高管理人才质量改革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势在必行。2011年天津工业大学启动了“卓越管理者培养计划”,该计划主动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管理人才的迫切需要,高度重视专门管理人才培养的重要性,积极整合学校现有教育培养资源,树立全面发展、人人成才、多样化人才的教育培养理念,在实践中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管理能力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和造就一批精专业、强管理的高素质卓越管理人才。
2 卓越管理者培养的目标定位
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的基本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培养目标的定位决定了最终培养人才的专向性和适用性。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在于所学的专业知识无法与用人单位的招聘要求达到一致的匹配性,培养目标的模糊性导致了学生就业的不确定性,因此,针对卓越管理者的培养目标主要提出以下两点定位。
2.1 培养中层管理者及基层管理者的目标定位
目前,中国的民营企业正在蓬勃发展,民营企业提供了更大更广的就业平台,也是提供就业岗位的主要承担者,在吸纳广大毕业生就业这方面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民营企业是高校人才输出的主要需求方。与此同时,企业对于中层管理者以及基层管理者的需求也十分迫切,高校和企业在人才供需上能够达到一个平衡点,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无缝对接。另一方面,卓越管理者主要针对本科层次进行培养,很难达到培养出高层管理者的水平,较高的培养目标无益于人才培养和顺利就业。卓越管理者的培养目标定位体现了社会需求适应性和人才发展的合理性,培养目标的明确性将有助于卓越管理者培养和满足社会需求。
2.2 培养“三主体联动式”卓越管理人才的目标定位
德国高等教育领域双元制培养模式是高校与企业或社会组织共同承担培养学生的一种培养模式。高等教育领域双元制培养模式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其中理论学习在高校,实践培训在企业或组织[2]。企业与高校联合办学是实现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此外,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对于卓越管理人才的培养同样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谓“三主体联动式”是指企业、高校以及学生三个主体形成的一个循环系统,卓越管理者是这三个主体相互作用最终产生的结果。企业作为三主体之一主要具备三项功能:一是企业需求为高校人才培养提供了可参考的实际标准;二是人才培养实践环节的主要场所;三是检验人才培养质量,反馈培养成果的直接评估方。高校在与企业的相互协力下,能够在教学内容上有所革新,而且也可以通过聘请企业主管加入师资队伍,促进教师类型多样化。学生同时接受高校和企业的双向培养,增强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运用能力,在学习以及实践的过程中不断自我检验和自我提升,打好管理理论基础并在实际工作中灵活运用,最终达到综合素质提升。企业、高校和学生三方相互作用,外部条件与内部条件交相呼应,完成卓越管理者的培养。
3 卓越管理者培养的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措施和保障,课程设置不是孤立的一部分,而是多因素影响下的产物,如企业需求、学生学习能力、教学目标等等诸多因素。卓越管理者培养的关键也在于课程设置,针对卓越管理者的课程设置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3.1 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课程设置
现代企业普遍认为能够运用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是对大学生的首要要求,因此,在卓越管理者的课程设置上应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应用,夯实管理知识基础和技能,让学生人人做到理论结合实际并学有所用。如设置信息技术管理课程为学生提供信息技术手段[3],采用科学管理方法,提高管理工作效率。此外,企业对于大学生的个人素养也是非常关注的,如积极心态等,可见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专业知识的学习处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袁贵仁在2013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讲话中提出要提升学生身心健康水平,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的心理水平是人才全面发展的基础。卓越管理者不能仅停留在专业水平上卓越,而是综合素质全方位卓越,所以课程设置类型要多样化,增设艺术课程,如音乐及美术作品欣赏等课程,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养成健全的人格。 3.2 以人才成才规律为基础的课程设置
美国大学阶段的培养主要以基础教育为主,对于一些高级专业人才的培养则划分到研究生阶段。课程设置模式是宽口径、厚基础,“树状型”课程结构,即“根底厚,树干精,枝叶多”科学地吻合了学生自身成长成才的生物学原理[4]。顺应人才成长的自然规律才能达到预期培养的效果,过高的培养目标势必会增加学生课业负担,课程数量过多且难度加大必定会导致专业基础掌握不牢,而且也不益于进一步的深入学习,为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埋下隐患。因此,在卓越管理者培养的课程设置上首先就是要以学生成长规律为科学指导,精简课程设置。其次是扩大选修课科目范围,给予学生充分的学习选择空间和个性化的学习空间,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3 以教學方式多样化为要求的课程设置
目前,我国本科教学方式仍大多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下,教学方式的单一化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改革教学方式就是要做到以培养学生能力素质为中心,重实践轻理论,以启发诱导为主加强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引入案例教学法,通过对目前企业真实并且最新的管理成功及失败案例进行有效分析,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分析案例特征,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机。实行小组研讨模式,加强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以及沟通能力,一方面学生之间知识储备能够互补;另一方面小组研讨能够展示出学生的优势以及特性,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培养。举办专业知识技能竞赛,在比赛过程中能够检验学生的专业知识缺陷,教师针对学生学习弱项和知识漏洞有效指导,巩固学生专业知识基础,帮助学生提升专业技能。
4 结论
“卓越管理者”的培养是学习适用于实际操作的优势管理技能,将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融合,培养学生具有自身提升和自我管理意识,具备一定管理知识和管理素质,掌握基本管理技能和管理工具,满足企业对高素质管理人才需求,能够胜任中层及基层管理工作的新型应用型管理人才。“卓越管理者培养计划”是继“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之后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一项新举措,对缓解管理类毕业生就业率低下以及企业管理人才难求局面的脱轨现象具有实际意义。
参考文献
[1] 林健.谈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引发的若干变革[J].中国高等教育,2010(17):30-32.
[2] 高松.德国高等教育领域双元制培养模式发展评析[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2(5):89-93.
[3] 舒波,陆军.美国托利多大学工商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特色研究[J].教学研究,2012,35(1):50-53.
[4] 赵艳丽,陈彦丽.工商管理类本科专业课程设置中外比较研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7(12):48-50.
关键词:高等教育 卓越管理者 培养目标 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9(a)-0124-02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由精英教育阶段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大学生的数量与日俱增,但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却没能使庞大的毕业生人群顺利就业。出现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高校培养的毕业生无法与社会需求合理匹配,因此,培养本科层次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既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多元发展的必然趋势。“卓越管理者培养计划”是高校根据社会需求培养管理人才,提高管理人才培养质量,更新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一次创新改革,目的是为了解决大学生就业难和企业对高素质管理人才的难求局面。
1 “卓越管理者培养计划”提出的背景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针对高等教育主要提出了两点要求:一是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二是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根据《纲要》的指导精神,高校纷纷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进行改革,其中“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实施尤为引起关注。2010年遵循《纲要》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等战略部署而提出的高等教育重大改革计划。“卓越计划”对高等教育面向社会需求培养人才,调整人才培养结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增强畢业生就业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1]。该计划在高教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领域做出了重大突破,开辟了高校人才培养的新路径。
在“卓越计划”的参照借鉴下,面临毕业生数量多且质量差,学生就业与企业需求严重脱节的管理类专业人才的培养上更需要更新教育观念。目前管理类专业社会认可度偏低且缺少专业针对性和实践性,管理类专业毕业生就业成功率较其他工科类专业持续走低。另一方面,企业对于高素质管理人员的需求是求贤若渴,管理人才不是没有市场需求而是没有做到符合企业的需求。因此,作为承载着培育适应社会需求高质量高素质管理人才使命的高等院校更是责无旁贷,高校提高管理人才质量改革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势在必行。2011年天津工业大学启动了“卓越管理者培养计划”,该计划主动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管理人才的迫切需要,高度重视专门管理人才培养的重要性,积极整合学校现有教育培养资源,树立全面发展、人人成才、多样化人才的教育培养理念,在实践中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管理能力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和造就一批精专业、强管理的高素质卓越管理人才。
2 卓越管理者培养的目标定位
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的基本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培养目标的定位决定了最终培养人才的专向性和适用性。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在于所学的专业知识无法与用人单位的招聘要求达到一致的匹配性,培养目标的模糊性导致了学生就业的不确定性,因此,针对卓越管理者的培养目标主要提出以下两点定位。
2.1 培养中层管理者及基层管理者的目标定位
目前,中国的民营企业正在蓬勃发展,民营企业提供了更大更广的就业平台,也是提供就业岗位的主要承担者,在吸纳广大毕业生就业这方面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民营企业是高校人才输出的主要需求方。与此同时,企业对于中层管理者以及基层管理者的需求也十分迫切,高校和企业在人才供需上能够达到一个平衡点,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无缝对接。另一方面,卓越管理者主要针对本科层次进行培养,很难达到培养出高层管理者的水平,较高的培养目标无益于人才培养和顺利就业。卓越管理者的培养目标定位体现了社会需求适应性和人才发展的合理性,培养目标的明确性将有助于卓越管理者培养和满足社会需求。
2.2 培养“三主体联动式”卓越管理人才的目标定位
德国高等教育领域双元制培养模式是高校与企业或社会组织共同承担培养学生的一种培养模式。高等教育领域双元制培养模式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其中理论学习在高校,实践培训在企业或组织[2]。企业与高校联合办学是实现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此外,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对于卓越管理人才的培养同样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谓“三主体联动式”是指企业、高校以及学生三个主体形成的一个循环系统,卓越管理者是这三个主体相互作用最终产生的结果。企业作为三主体之一主要具备三项功能:一是企业需求为高校人才培养提供了可参考的实际标准;二是人才培养实践环节的主要场所;三是检验人才培养质量,反馈培养成果的直接评估方。高校在与企业的相互协力下,能够在教学内容上有所革新,而且也可以通过聘请企业主管加入师资队伍,促进教师类型多样化。学生同时接受高校和企业的双向培养,增强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运用能力,在学习以及实践的过程中不断自我检验和自我提升,打好管理理论基础并在实际工作中灵活运用,最终达到综合素质提升。企业、高校和学生三方相互作用,外部条件与内部条件交相呼应,完成卓越管理者的培养。
3 卓越管理者培养的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措施和保障,课程设置不是孤立的一部分,而是多因素影响下的产物,如企业需求、学生学习能力、教学目标等等诸多因素。卓越管理者培养的关键也在于课程设置,针对卓越管理者的课程设置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3.1 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课程设置
现代企业普遍认为能够运用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是对大学生的首要要求,因此,在卓越管理者的课程设置上应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应用,夯实管理知识基础和技能,让学生人人做到理论结合实际并学有所用。如设置信息技术管理课程为学生提供信息技术手段[3],采用科学管理方法,提高管理工作效率。此外,企业对于大学生的个人素养也是非常关注的,如积极心态等,可见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专业知识的学习处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袁贵仁在2013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讲话中提出要提升学生身心健康水平,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的心理水平是人才全面发展的基础。卓越管理者不能仅停留在专业水平上卓越,而是综合素质全方位卓越,所以课程设置类型要多样化,增设艺术课程,如音乐及美术作品欣赏等课程,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养成健全的人格。 3.2 以人才成才规律为基础的课程设置
美国大学阶段的培养主要以基础教育为主,对于一些高级专业人才的培养则划分到研究生阶段。课程设置模式是宽口径、厚基础,“树状型”课程结构,即“根底厚,树干精,枝叶多”科学地吻合了学生自身成长成才的生物学原理[4]。顺应人才成长的自然规律才能达到预期培养的效果,过高的培养目标势必会增加学生课业负担,课程数量过多且难度加大必定会导致专业基础掌握不牢,而且也不益于进一步的深入学习,为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埋下隐患。因此,在卓越管理者培养的课程设置上首先就是要以学生成长规律为科学指导,精简课程设置。其次是扩大选修课科目范围,给予学生充分的学习选择空间和个性化的学习空间,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3 以教學方式多样化为要求的课程设置
目前,我国本科教学方式仍大多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下,教学方式的单一化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改革教学方式就是要做到以培养学生能力素质为中心,重实践轻理论,以启发诱导为主加强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引入案例教学法,通过对目前企业真实并且最新的管理成功及失败案例进行有效分析,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分析案例特征,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机。实行小组研讨模式,加强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以及沟通能力,一方面学生之间知识储备能够互补;另一方面小组研讨能够展示出学生的优势以及特性,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培养。举办专业知识技能竞赛,在比赛过程中能够检验学生的专业知识缺陷,教师针对学生学习弱项和知识漏洞有效指导,巩固学生专业知识基础,帮助学生提升专业技能。
4 结论
“卓越管理者”的培养是学习适用于实际操作的优势管理技能,将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融合,培养学生具有自身提升和自我管理意识,具备一定管理知识和管理素质,掌握基本管理技能和管理工具,满足企业对高素质管理人才需求,能够胜任中层及基层管理工作的新型应用型管理人才。“卓越管理者培养计划”是继“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之后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一项新举措,对缓解管理类毕业生就业率低下以及企业管理人才难求局面的脱轨现象具有实际意义。
参考文献
[1] 林健.谈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引发的若干变革[J].中国高等教育,2010(17):30-32.
[2] 高松.德国高等教育领域双元制培养模式发展评析[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2(5):89-93.
[3] 舒波,陆军.美国托利多大学工商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特色研究[J].教学研究,2012,35(1):50-53.
[4] 赵艳丽,陈彦丽.工商管理类本科专业课程设置中外比较研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7(12):4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