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提出: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应该是多样的、有趣味的。数学,不是书本上乏味无聊的学问,它与我们的现实生活紧密相连,它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在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彰显着它的价值。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我们现在的小学数学教学与新课标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正是打破数学课比较单一的课堂学习方式,让生活走进我们的数学课堂的尝试。笔者结合《10000步有多远》一课的教学实践,谈谈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时的一些做法。
一、以生活实例作为载体,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
数学来源于生活,也应用于生活。微信在我们生活中已经成了不可或缺的通信方式,而“10000步”这个词语就是来源于微信运动。设计“10000步有多远”这个课题,目的是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身边熟悉的事物中学习和理解数学,体会数学其实就在他们自己的身边,领悟学习数学的乐趣和作用,感受数学的魅力。同时,要解决“10000步有多远?”这个问题,需要综合运用到测量、计算等多种技能以及处理各种数量关系,涉及多个领域的数学知识,对于形成学生初步的数学综合实践能力着很大的帮助。所以我选择“10000步有多远?”这个问题进行开展这次的綜合实践活动。
教学实践证明,选这样的例子既可以解决当前人们生活中关注的问题,又可以强化学生刚学完的有关测量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可以充分感受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明白生活中到处蕴含着数学知识,更能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提高他们对于探索数学知识的积极性。
二、以“综合和实践”为引领,精心设计课程结构
本次综合实践活动主要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初步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收集解决问题需要的数据。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体会实际的测量及巩固测量的方法。第二阶段:利用收集的数据去实施、验证解决问题的方法。目的是通过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长度观念和数感等各方面的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第三阶段:完成调查报告。通过调查父母一周的步行记录,让孩子能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升他们分析数据的能力。这样设计的好处是通过学生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动手操作、收集数据、数据分析等等,引导学生在经历具体的综合与实践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怎样才能发现问题、怎样选择方法去解决问题,把生活中的问题变成数学问题。
三、以激发学生主体学习活力为目标,精心细化教学进程
首先是精心设计小组任务单,让学生人人有事做。开展《10000步有多远》一课活动时,我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完成任务,让学生在活动中人人有事做,人人有提升。当我问道:有什么办法可以知道“10000步有多远”时? 学生们通过小组讨论提出:“走一走、用导航、量一量……”等方法后,我给学生设计了小组任务单,在完成小组任务单中,学生需要运用到所学过的量一量、估算、长度单位等知识进行操作,同时更是小组合作能力的体现。学生们通过小组合作,顺利地完成上诉的任务单,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我看到每个学生都是喜悦的,他们在愉悦的气氛中很自然地对学过的知识进行了综合运用。
其次是提供机会,让学生大胆地表达。在“10000步有多远”这个课程中,学生们在自主讨论“通过一步的距离计算1万步有多远”的时候,认真地思考,专注地与小组同学研究,他们的思维就好像打开了的话匣子,活跃开放的程度让我感到十分的惊讶。例如:在讨论“你有什么办法知道1万步有多远?”这个问题的时候,有学生提出“走一走、用导航、量一量……”我给予充分的肯定;有些学生发现“走一走、量一量”这两个方案都不是很实际,他们说:走一走应该要用很长时间,我们现在没有这么多的时间;有些学生说:“量一量”我们也没有这么长的尺子呀?……学生的智慧擦出了火花。
在这次数学综合实践课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我体会到: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这种教学形式对全面实施新课程标准有着很好的作用。同时数学综合实践课对提升孩子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及他们的学习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就本节课而言,如何引导学生进行简约的、正确的逻辑思考还有待进一步的探索。
生活,是一个学习数学的大课堂,它既可让数学自身的魅力得到充分的展现,又能让学生更加主动、积极地学到有情感、有活力的、实在的数学知识。让生活走进我们的数学课堂,放手给学生提供学习的机会,相信他们会给你意想不到的收获。
责任编辑 罗 峰
一、以生活实例作为载体,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
数学来源于生活,也应用于生活。微信在我们生活中已经成了不可或缺的通信方式,而“10000步”这个词语就是来源于微信运动。设计“10000步有多远”这个课题,目的是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身边熟悉的事物中学习和理解数学,体会数学其实就在他们自己的身边,领悟学习数学的乐趣和作用,感受数学的魅力。同时,要解决“10000步有多远?”这个问题,需要综合运用到测量、计算等多种技能以及处理各种数量关系,涉及多个领域的数学知识,对于形成学生初步的数学综合实践能力着很大的帮助。所以我选择“10000步有多远?”这个问题进行开展这次的綜合实践活动。
教学实践证明,选这样的例子既可以解决当前人们生活中关注的问题,又可以强化学生刚学完的有关测量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可以充分感受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明白生活中到处蕴含着数学知识,更能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提高他们对于探索数学知识的积极性。
二、以“综合和实践”为引领,精心设计课程结构
本次综合实践活动主要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初步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收集解决问题需要的数据。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体会实际的测量及巩固测量的方法。第二阶段:利用收集的数据去实施、验证解决问题的方法。目的是通过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长度观念和数感等各方面的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第三阶段:完成调查报告。通过调查父母一周的步行记录,让孩子能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升他们分析数据的能力。这样设计的好处是通过学生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动手操作、收集数据、数据分析等等,引导学生在经历具体的综合与实践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怎样才能发现问题、怎样选择方法去解决问题,把生活中的问题变成数学问题。
三、以激发学生主体学习活力为目标,精心细化教学进程
首先是精心设计小组任务单,让学生人人有事做。开展《10000步有多远》一课活动时,我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完成任务,让学生在活动中人人有事做,人人有提升。当我问道:有什么办法可以知道“10000步有多远”时? 学生们通过小组讨论提出:“走一走、用导航、量一量……”等方法后,我给学生设计了小组任务单,在完成小组任务单中,学生需要运用到所学过的量一量、估算、长度单位等知识进行操作,同时更是小组合作能力的体现。学生们通过小组合作,顺利地完成上诉的任务单,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我看到每个学生都是喜悦的,他们在愉悦的气氛中很自然地对学过的知识进行了综合运用。
其次是提供机会,让学生大胆地表达。在“10000步有多远”这个课程中,学生们在自主讨论“通过一步的距离计算1万步有多远”的时候,认真地思考,专注地与小组同学研究,他们的思维就好像打开了的话匣子,活跃开放的程度让我感到十分的惊讶。例如:在讨论“你有什么办法知道1万步有多远?”这个问题的时候,有学生提出“走一走、用导航、量一量……”我给予充分的肯定;有些学生发现“走一走、量一量”这两个方案都不是很实际,他们说:走一走应该要用很长时间,我们现在没有这么多的时间;有些学生说:“量一量”我们也没有这么长的尺子呀?……学生的智慧擦出了火花。
在这次数学综合实践课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我体会到: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这种教学形式对全面实施新课程标准有着很好的作用。同时数学综合实践课对提升孩子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及他们的学习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就本节课而言,如何引导学生进行简约的、正确的逻辑思考还有待进一步的探索。
生活,是一个学习数学的大课堂,它既可让数学自身的魅力得到充分的展现,又能让学生更加主动、积极地学到有情感、有活力的、实在的数学知识。让生活走进我们的数学课堂,放手给学生提供学习的机会,相信他们会给你意想不到的收获。
责任编辑 罗 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