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孩子的内心是一个神秘而脆弱的世界,他们善于用行动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却不一定会用适当的语言来表达。所以孩子常常因被大人误会而受到批评,一次又一次被冠以“调皮鬼”的称号。作为父母,我们是否知道他们真实的想法?我们是否经常误解孩子?
误解一:沉默就是理亏
一天,5岁的小威和邻居家的孩子佳明在楼下花园玩滑板车。突然,小威哭着从外面冲回家,把自己关在卧室里。很快,佳明的妈妈带着头上肿起一个大包、哇哇大哭的佳明找上门来,说小威打佳明,还把他推倒在地上,佳明的额头撞到了石凳上。看着额头青肿、嚎啕大哭的佳明,小威妈妈火冒三丈,一边敲房门一边批评小威。把自己关在屋里的小威越哭越厉害,就是不肯开门。一个小时后,小威自己出来了,说:“妈妈,我没有打佳明,是他自己摔倒的。他说我的滑板车没有他的好,说你是小气鬼,不舍得给我买好的滑板车,我很生气,说他是大坏蛋,他要打我,我一躲,他自己摔倒了!”
误解:出现问题,父母觉得一定是自己的孩子在外面惹祸了。
解析:小威是个很懂事的孩子,他没有编造事实欺骗大人,把自己的责任推卸掉。在和小伙伴发生矛盾的时候,小威觉得很委屈,他想跟妈妈说自己的想法,却因为妈妈的责备而不敢多说话。
生活中,很多家长因为觉得面子上过不去,总是在孩子与小伙伴发生纠纷的时候只责备自己的孩子,这样的做法会让孩子觉得十分委屈,因为一件事情的发生,不可能是一个人的责任,一定会有很多的因素影响。作为家长应该给孩子分析事情的是非,让孩子懂得对与错。
误解二:黏人就是撒娇
娇娇爸爸由于工作关系,经常去外地出差。一天晚上,娇娇洗完澡就抱着枕头爬到妈妈的大床上准备睡觉。这时,妈妈走进房间大声说道:“娇娇,你怎么不回自己的床上睡觉,跑过来干什么?”娇娇听了,委屈地说:“我以为爸爸不在家,您一个人睡觉会害怕,我就过来陪您睡觉。”
误解:父母觉得孩子是在撒娇,找麻烦。
解析:4岁至5岁的孩子喜欢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父母的爱,他们会常常黏在父母身边要这要那,也会趁父母不注意突然扑进怀里,不要觉得孩子是故意找麻烦。娇娇想要到妈妈床上睡觉,只是看到妈妈一个人睡觉,觉得妈妈会孤独,想陪伴妈妈。父母千万不要没有搞清楚情况,就对孩子横加指责。
误解三:动手动脚就是捣乱
周末,莉莉妈妈买了一大堆蔬菜回家,说要做一顿丰富的午餐。莉莉妈妈把蔬菜放在客厅的餐桌上,去厨房拿菜篮,准备先把菜择干净。等她回到客厅时,发现莉莉手里拿了两个西红柿。妈妈很生气地说:“莉莉,又捣乱,没事一边呆着去。”莉莉委屈地哭起来,其实,她是觉得妈妈很辛苦,想帮妈妈做点事情。
误解:孩子肯定想拿东西捣乱了。
解析:本来莉莉是想帮妈妈把西红柿拿进厨房洗干净,却被妈妈说成贪玩。有时候孩子会突发奇想地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虽然是他们一时心血来潮,但是对于孩子来说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当自己的进步被人误解的时候,孩子就会出现情绪低落的现象。
这样的误解会让孩子感觉得不到家长的认同,产生一种挫败感,对自己没有足够的信心。家长应该多为孩子提供一些锻炼的机会,让孩子从劳动中得到快乐幸福的感觉。
误解四:好动就是多动症
牛牛是班里最调皮的孩子,每天上课他都会换着花样捣乱。有时候把椅子反过来坐,有时候坐在地上,有时候摸摸这个小朋友的头,拽拽那个小朋友的衣服。老师批评他时,牛牛竟然还露出高兴的样子。
误解:为什么这个孩子总是坐不住,不能安静下来,是有多动症吗?
解析:像牛牛这样的情况,很多家长都会觉得孩子调皮捣蛋,故意找茬,故意不守规矩,却没有深究孩子为什么会这么做。
小孩子对爱的需求远远大于成人,他们不会刻意计划什么恶作剧,而且根据他们的智力发展水平,他们也不会计划。所以面对一个跟你作对的小鬼时,一定要站在他的角度想一想,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工作太忙忽略了他?太久没陪他聊天?
当你发现孩子某种行为的真正目的时,你会发现,原来调皮的孩子还是很可爱的。
【编辑:闫妍】
误解一:沉默就是理亏
一天,5岁的小威和邻居家的孩子佳明在楼下花园玩滑板车。突然,小威哭着从外面冲回家,把自己关在卧室里。很快,佳明的妈妈带着头上肿起一个大包、哇哇大哭的佳明找上门来,说小威打佳明,还把他推倒在地上,佳明的额头撞到了石凳上。看着额头青肿、嚎啕大哭的佳明,小威妈妈火冒三丈,一边敲房门一边批评小威。把自己关在屋里的小威越哭越厉害,就是不肯开门。一个小时后,小威自己出来了,说:“妈妈,我没有打佳明,是他自己摔倒的。他说我的滑板车没有他的好,说你是小气鬼,不舍得给我买好的滑板车,我很生气,说他是大坏蛋,他要打我,我一躲,他自己摔倒了!”
误解:出现问题,父母觉得一定是自己的孩子在外面惹祸了。
解析:小威是个很懂事的孩子,他没有编造事实欺骗大人,把自己的责任推卸掉。在和小伙伴发生矛盾的时候,小威觉得很委屈,他想跟妈妈说自己的想法,却因为妈妈的责备而不敢多说话。
生活中,很多家长因为觉得面子上过不去,总是在孩子与小伙伴发生纠纷的时候只责备自己的孩子,这样的做法会让孩子觉得十分委屈,因为一件事情的发生,不可能是一个人的责任,一定会有很多的因素影响。作为家长应该给孩子分析事情的是非,让孩子懂得对与错。
误解二:黏人就是撒娇
娇娇爸爸由于工作关系,经常去外地出差。一天晚上,娇娇洗完澡就抱着枕头爬到妈妈的大床上准备睡觉。这时,妈妈走进房间大声说道:“娇娇,你怎么不回自己的床上睡觉,跑过来干什么?”娇娇听了,委屈地说:“我以为爸爸不在家,您一个人睡觉会害怕,我就过来陪您睡觉。”
误解:父母觉得孩子是在撒娇,找麻烦。
解析:4岁至5岁的孩子喜欢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父母的爱,他们会常常黏在父母身边要这要那,也会趁父母不注意突然扑进怀里,不要觉得孩子是故意找麻烦。娇娇想要到妈妈床上睡觉,只是看到妈妈一个人睡觉,觉得妈妈会孤独,想陪伴妈妈。父母千万不要没有搞清楚情况,就对孩子横加指责。
误解三:动手动脚就是捣乱
周末,莉莉妈妈买了一大堆蔬菜回家,说要做一顿丰富的午餐。莉莉妈妈把蔬菜放在客厅的餐桌上,去厨房拿菜篮,准备先把菜择干净。等她回到客厅时,发现莉莉手里拿了两个西红柿。妈妈很生气地说:“莉莉,又捣乱,没事一边呆着去。”莉莉委屈地哭起来,其实,她是觉得妈妈很辛苦,想帮妈妈做点事情。
误解:孩子肯定想拿东西捣乱了。
解析:本来莉莉是想帮妈妈把西红柿拿进厨房洗干净,却被妈妈说成贪玩。有时候孩子会突发奇想地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虽然是他们一时心血来潮,但是对于孩子来说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当自己的进步被人误解的时候,孩子就会出现情绪低落的现象。
这样的误解会让孩子感觉得不到家长的认同,产生一种挫败感,对自己没有足够的信心。家长应该多为孩子提供一些锻炼的机会,让孩子从劳动中得到快乐幸福的感觉。
误解四:好动就是多动症
牛牛是班里最调皮的孩子,每天上课他都会换着花样捣乱。有时候把椅子反过来坐,有时候坐在地上,有时候摸摸这个小朋友的头,拽拽那个小朋友的衣服。老师批评他时,牛牛竟然还露出高兴的样子。
误解:为什么这个孩子总是坐不住,不能安静下来,是有多动症吗?
解析:像牛牛这样的情况,很多家长都会觉得孩子调皮捣蛋,故意找茬,故意不守规矩,却没有深究孩子为什么会这么做。
小孩子对爱的需求远远大于成人,他们不会刻意计划什么恶作剧,而且根据他们的智力发展水平,他们也不会计划。所以面对一个跟你作对的小鬼时,一定要站在他的角度想一想,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工作太忙忽略了他?太久没陪他聊天?
当你发现孩子某种行为的真正目的时,你会发现,原来调皮的孩子还是很可爱的。
【编辑:闫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