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体育消费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主力军,他们的体育消费关系到体育消费市场的走向,由于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阶段,心态、观念都处于不稳定状态。如何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消费观念、养成合理的体育消费习惯是现代社会时刻思考的重要问题,对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的调查不可或缺。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以河南理工大学在校学生体育消费的现状为研究对象。分层随机抽取了400名同学作为样本,从他们的体育消费动机、结构、水平、影响因素四方面进行调查研究。
关键词:在校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2-7475(2019)02-088-01
1前言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質量不断提高,休闲时间和健身意识不断提高,人们的体育需求也迅速增加,使得体育消费成为人们日常消费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特别是全民健身计划被定为基本国策后,体育消费已成为最热门的消费项目。作为一个大型体育消费群体,大学生一般处于社会化发展的过程中。他们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水平具有明显的群体和社会角色特征,大学生体育消费观念的正确与否关系到其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的学校教育与社会问题。如何正确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体育消费的良好概念是促进大学生的体育参与、体育技能和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等全社会需要面对处理的紧要问题。通过对河南理工大学在校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进行的调查研究,是为了贯彻全民健身计划,深化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良好的体育消费观念,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消费行为,形成良好的体育消费社会氛围,对社会改革,社会价值走向等具有特殊意义。
2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以河南理工大学在校学生体育消费的现状为研究对象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本课题根据研究对象和任务,通过万方数据库、中国期刊网、中国知网,检索与本课题相关的文献与研究成果,以及关于在校大学生体育消费的文章,为课题研究论证提供了理论依据。
2.2.2访谈法:为了解河南理工大学在校大学生体育消费的状况,电话访谈和走访了部分学校任课教师,大量走访在校学生,了解体育消费的各种问题。
2.2.3问卷调查法:根据研究的需要,根据体育科研方法对问卷设计的基本要求,参照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新体育课程标准等,进行问卷调查。在导师的精心指导下,结合作者对河南理工大学实际情况的了解。问卷调查的有效性由8名专家进行测试,以确保问卷的有效性。为了保证问卷调查结果的可行性,对部分问卷进行了重新测试,以检验问卷的信度。问卷发放期间,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被调查者进行问卷调查。随机发放400份问卷,收集有效问卷396份。回收率为99%。
2.2.4数理统计法:在这个问题中,数据统计中使用了频率和百分比统计,并且通过Excel软件对研究所得的数据进行处理。
2.2.5逻辑分析:运用逻辑推理的方法,可以从整体和宏观两个方面对研究成果进行归纳、分析和整合,得出相应的结论,以保证论文的严密性。
3研究的结果与讨论
3.1河南理工大学在校大学生体育消费动机
调查显示,大学生体育消费动机主要为实物需要、强身健体、休闲娱乐、社会交往、审美追求、明星效应、从众攀比、体育成就、求取知识等。其中,实物需要居首位。
3.2河南理工大学生体育消费结构
调查显示,主要是体育消费;信息体育消费;劳务类体育消费。
3.3河南理工大学在校大学生体育消费水平
调查显示,消费水平普遍偏低,消费水平随年级升高先上升后下降。
3.4河南理工大学在校大学生体育消费的影响因素
调查显示可分为个人因素和环境因素,个人因素主要有年级、性别、专业、是否为独生子女、恋爱与否;环境因素主要有家庭经济条件、生源地、城乡结构、体育消费市场、体育氛围。
4结论
4.1男大学生的社会交往动机显著高于女生,女生的审美动机远高于男生,女生对体育消费的积极性低于男生;不同性别、不同来源地、不同经济能力的体育消费动机强度均存在显著差异。
4.2信息类体育消费男性高于女性,女性体育消费接近男性。理科与文科的比例结构也如此;恋爱人士比单身人士劳务类消费要高;家庭条件好的同学劳务类、信息类消费高于家庭条件不好的同学,但家庭条件不好的同学实物类消费高于家庭条件好的同学;来自中、西部地区的同学实物类消费高于来自东部地区同学,劳务类和信息类消费低于来自东部地区同学;来自农村的同学实物类消费高于来自城市的同学,劳务类和信息类低于来自城市的同学。
4.3独生子女的体育消费水平高于非独生子女;理科生体育消费水平高于文科生;正在恋爱的同学低于单身同学;家庭条件优越的同学高于家庭条件不足的同学;来自东部地区的同学高于中、西部地区的同学;来自城市的同学高于来自乡村的同学。
5建议
一是正确引导大学生体育消费观念;二是有效增添高校体育运动项目;三是合理开发高校体育健身市场。
参考文献:
[1]张辉,罗建英.大学生体育消费心理与行为的调查分析[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2.(03):74-76.
[2]邓成虎.高校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分析——基于武汉市5所部属高校的调查[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6):144-149.
[3]林建君,徐晓燕,丛湖平.浙江省高校学生体育消费动机结构的统计分析[J].浙江体育科学.2002,(06):6-7.
[4]赵江红,刘志强,史斌,孙青山.西北地区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2(04):31-32+42.
[5]黄小红.衡阳市高校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9(03):134-136.
[6]张君.在校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调查分析[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2(05):193-194.
作者简介:
郭长利(1995.1—)男,学历:研究生,单位:西安体育学院,研究方向:体育教学。
关键词:在校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2-7475(2019)02-088-01
1前言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質量不断提高,休闲时间和健身意识不断提高,人们的体育需求也迅速增加,使得体育消费成为人们日常消费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特别是全民健身计划被定为基本国策后,体育消费已成为最热门的消费项目。作为一个大型体育消费群体,大学生一般处于社会化发展的过程中。他们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水平具有明显的群体和社会角色特征,大学生体育消费观念的正确与否关系到其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的学校教育与社会问题。如何正确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体育消费的良好概念是促进大学生的体育参与、体育技能和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等全社会需要面对处理的紧要问题。通过对河南理工大学在校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进行的调查研究,是为了贯彻全民健身计划,深化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良好的体育消费观念,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消费行为,形成良好的体育消费社会氛围,对社会改革,社会价值走向等具有特殊意义。
2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以河南理工大学在校学生体育消费的现状为研究对象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本课题根据研究对象和任务,通过万方数据库、中国期刊网、中国知网,检索与本课题相关的文献与研究成果,以及关于在校大学生体育消费的文章,为课题研究论证提供了理论依据。
2.2.2访谈法:为了解河南理工大学在校大学生体育消费的状况,电话访谈和走访了部分学校任课教师,大量走访在校学生,了解体育消费的各种问题。
2.2.3问卷调查法:根据研究的需要,根据体育科研方法对问卷设计的基本要求,参照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新体育课程标准等,进行问卷调查。在导师的精心指导下,结合作者对河南理工大学实际情况的了解。问卷调查的有效性由8名专家进行测试,以确保问卷的有效性。为了保证问卷调查结果的可行性,对部分问卷进行了重新测试,以检验问卷的信度。问卷发放期间,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被调查者进行问卷调查。随机发放400份问卷,收集有效问卷396份。回收率为99%。
2.2.4数理统计法:在这个问题中,数据统计中使用了频率和百分比统计,并且通过Excel软件对研究所得的数据进行处理。
2.2.5逻辑分析:运用逻辑推理的方法,可以从整体和宏观两个方面对研究成果进行归纳、分析和整合,得出相应的结论,以保证论文的严密性。
3研究的结果与讨论
3.1河南理工大学在校大学生体育消费动机
调查显示,大学生体育消费动机主要为实物需要、强身健体、休闲娱乐、社会交往、审美追求、明星效应、从众攀比、体育成就、求取知识等。其中,实物需要居首位。
3.2河南理工大学生体育消费结构
调查显示,主要是体育消费;信息体育消费;劳务类体育消费。
3.3河南理工大学在校大学生体育消费水平
调查显示,消费水平普遍偏低,消费水平随年级升高先上升后下降。
3.4河南理工大学在校大学生体育消费的影响因素
调查显示可分为个人因素和环境因素,个人因素主要有年级、性别、专业、是否为独生子女、恋爱与否;环境因素主要有家庭经济条件、生源地、城乡结构、体育消费市场、体育氛围。
4结论
4.1男大学生的社会交往动机显著高于女生,女生的审美动机远高于男生,女生对体育消费的积极性低于男生;不同性别、不同来源地、不同经济能力的体育消费动机强度均存在显著差异。
4.2信息类体育消费男性高于女性,女性体育消费接近男性。理科与文科的比例结构也如此;恋爱人士比单身人士劳务类消费要高;家庭条件好的同学劳务类、信息类消费高于家庭条件不好的同学,但家庭条件不好的同学实物类消费高于家庭条件好的同学;来自中、西部地区的同学实物类消费高于来自东部地区同学,劳务类和信息类消费低于来自东部地区同学;来自农村的同学实物类消费高于来自城市的同学,劳务类和信息类低于来自城市的同学。
4.3独生子女的体育消费水平高于非独生子女;理科生体育消费水平高于文科生;正在恋爱的同学低于单身同学;家庭条件优越的同学高于家庭条件不足的同学;来自东部地区的同学高于中、西部地区的同学;来自城市的同学高于来自乡村的同学。
5建议
一是正确引导大学生体育消费观念;二是有效增添高校体育运动项目;三是合理开发高校体育健身市场。
参考文献:
[1]张辉,罗建英.大学生体育消费心理与行为的调查分析[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2.(03):74-76.
[2]邓成虎.高校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分析——基于武汉市5所部属高校的调查[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6):144-149.
[3]林建君,徐晓燕,丛湖平.浙江省高校学生体育消费动机结构的统计分析[J].浙江体育科学.2002,(06):6-7.
[4]赵江红,刘志强,史斌,孙青山.西北地区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2(04):31-32+42.
[5]黄小红.衡阳市高校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9(03):134-136.
[6]张君.在校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调查分析[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2(05):193-194.
作者简介:
郭长利(1995.1—)男,学历:研究生,单位:西安体育学院,研究方向:体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