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职业院校机械专业的《机床夹具设计》课程是一门研究机床夹具基础、结构分析和设计的学科,具有与实践结合紧密、应用性强、涉及范围广等特点。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存在着课本内容与实际脱节的现象,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此,笔者就如何教好这门课程,实现教学目标,结合自己的实践做一下阐述。
一、教学目的和课程内容
《机床夹具设计》要求学生通过学习该课程掌握机床夹具的结构分析和设计以及相关计算,了解夹具设计的共同规律,对夹具设计的工艺过程形成较为系统的认识,为学生将来的实际工作打好理论基础。主要内容包括夹具设计的基本原理、原则和方法,原件、典型部件的设计,各类夹具的设计要点和共同规律等。
二、问题及现状
《机床夹具设计》内容繁杂涉及面广,而且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不断出现,使有些内容已经显得陈旧,教学内容和教学体系的革新与现有教学方法和手段不相匹配。课程教学内容的实践性、针对性强,但是学生的实际经验相对较少。另外,在教学方法上往往采取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不分巨细,生怕学生掌握不了,结果导致学生生搬硬套,不能很好地掌握学习要领。教学过程僵化,学生视野狭窄,不能很好地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
三、解决措施
1.以实践应用为准绳,适当调整教学内容
教学过程中为了保证学习效果,要做到“既能走进教材,又能從走出教材”,能够根据培养要求,结合实际,灵活运用教材,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精选,对教材进行适当增减,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接受更多的新知识,提高实际运用和创新能力。
2.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突破口,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采用讨论式、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促进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的提高。如在学习有关定位原件的内容时,先列举出在实践中定位原件应用的实例,让学生进行讨论;引导学生从定位原件形式、结构的选择以及定位效果等方面进行考虑,分析是否可行,并提出解决的方法。在教学的过程中,采用师生互动、分组讨论的方法,引导学生自己思考解决问题。在开展讨论的时候适时加入议论,对重点处、疑难处做讲评,最后进行总结。也可以安排学生自己动手实践,以便取得更好的效果。通过讨论式、启发式教学,帮助学生掌握从多方位、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变灌输式教学为方法论教学,将传统教学中的教与学模式,变为师生共同活动的教学方式。
3.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好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作用
积极采用先进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好投影仪、多媒体等设备,通过生动的画面动态地展示机床夹具的结构、原理等。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让学生更容易接受,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出机床夹具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密切联系的特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直观、形象的教学激发学生的能动性,提高教学信息量和教学效率。
4.强化学习能力的培养,加大实践教学力度,促进“一体化”教学的开展
加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通过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是专业知识向实践能力转化的重要手段。其中“能文能武”的“双师型”教师是开展实践教学的前提。这样的教师才能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融为一体,得心应手地将各方面知识融会贯通,最终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在学习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好实习教学。根据授课内容,组织做好预习,使学生做到心中有数。实习时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夹具结构特点、主要部件及作用等,边操作边讲解。可以安排学生自己动手拆装夹具,使用夹具加工零件,以提高感性认识。学习后进行总结,着力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要求学生读懂图样,根据零件图选择夹具种类,进而进行夹具设计。训练学生把已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让他们真正感觉到学有所用,从而提高他们学习理论课的积极性,巩固已学知识,强化学生的专业思想,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做好准备。
(作者单位:济南市技师学院)
一、教学目的和课程内容
《机床夹具设计》要求学生通过学习该课程掌握机床夹具的结构分析和设计以及相关计算,了解夹具设计的共同规律,对夹具设计的工艺过程形成较为系统的认识,为学生将来的实际工作打好理论基础。主要内容包括夹具设计的基本原理、原则和方法,原件、典型部件的设计,各类夹具的设计要点和共同规律等。
二、问题及现状
《机床夹具设计》内容繁杂涉及面广,而且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不断出现,使有些内容已经显得陈旧,教学内容和教学体系的革新与现有教学方法和手段不相匹配。课程教学内容的实践性、针对性强,但是学生的实际经验相对较少。另外,在教学方法上往往采取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不分巨细,生怕学生掌握不了,结果导致学生生搬硬套,不能很好地掌握学习要领。教学过程僵化,学生视野狭窄,不能很好地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
三、解决措施
1.以实践应用为准绳,适当调整教学内容
教学过程中为了保证学习效果,要做到“既能走进教材,又能從走出教材”,能够根据培养要求,结合实际,灵活运用教材,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精选,对教材进行适当增减,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接受更多的新知识,提高实际运用和创新能力。
2.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突破口,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采用讨论式、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促进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的提高。如在学习有关定位原件的内容时,先列举出在实践中定位原件应用的实例,让学生进行讨论;引导学生从定位原件形式、结构的选择以及定位效果等方面进行考虑,分析是否可行,并提出解决的方法。在教学的过程中,采用师生互动、分组讨论的方法,引导学生自己思考解决问题。在开展讨论的时候适时加入议论,对重点处、疑难处做讲评,最后进行总结。也可以安排学生自己动手实践,以便取得更好的效果。通过讨论式、启发式教学,帮助学生掌握从多方位、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变灌输式教学为方法论教学,将传统教学中的教与学模式,变为师生共同活动的教学方式。
3.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好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作用
积极采用先进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好投影仪、多媒体等设备,通过生动的画面动态地展示机床夹具的结构、原理等。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让学生更容易接受,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出机床夹具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密切联系的特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直观、形象的教学激发学生的能动性,提高教学信息量和教学效率。
4.强化学习能力的培养,加大实践教学力度,促进“一体化”教学的开展
加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通过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是专业知识向实践能力转化的重要手段。其中“能文能武”的“双师型”教师是开展实践教学的前提。这样的教师才能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融为一体,得心应手地将各方面知识融会贯通,最终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在学习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好实习教学。根据授课内容,组织做好预习,使学生做到心中有数。实习时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夹具结构特点、主要部件及作用等,边操作边讲解。可以安排学生自己动手拆装夹具,使用夹具加工零件,以提高感性认识。学习后进行总结,着力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要求学生读懂图样,根据零件图选择夹具种类,进而进行夹具设计。训练学生把已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让他们真正感觉到学有所用,从而提高他们学习理论课的积极性,巩固已学知识,强化学生的专业思想,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做好准备。
(作者单位:济南市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