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诗》中“骑”“裳”“行”三字读音商榷

来源 :文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gf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木兰诗》与《孔雀东南飞》并成为“乐府双璧”,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选用了本诗。在诗中有“骑”、“裳”、“行”三字存在读音上的分歧,文章将从文献佐证、文本渊源、诗歌情节等方面进行探究,结合古代汉语的发音,分析并选择此三字较为恰当合理的读音。
   关键词:《木兰诗》 古代汉语 读音
   《木兰诗》又称为《木兰辞》,与《孔雀东南飞》并称为“乐府双璧”,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选用了此诗。在此诗中有“骑”、“裳”、“行”三字存在读音上的分歧,且教材课文下注释并未给出明确读音。本文将通过文献佐证、文本渊源、诗歌情节等方面进行探究,结合古代汉语中三字的发音,分析并选择相对恰当合理的读音,从而避免在诵读过程中出现误读的情况。
   一.骑
   关于《木兰诗》中“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的“骑”字,教材只给出注释,将“胡骑”解释为“胡人的战马”,“骑”则译为名词“战马”。新版《现代汉语词典》只给出“qí”这一种读音,作动词时,该词解释“为跨坐在牲畜或其他东西上”,引申为“兼跨两边”;作名词时,可解释为“骑的马或乘坐的其他动物”或“骑马的人,也可以合称“一人一马”。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中说:“骑,从马,奇声,跨马也。两髀跨马谓之骑,因之人在马上谓之骑”,所以在《说文》中“骑”亦读作“qí”。
   在中国古代诗歌作品中,“骑”字作名词时,大多都念作“jì”,这与中国古代诗歌在格律上追求平仄协调有很大关系。古人创作近体诗、词在格律上要求严格,如七言近体诗,格律上遵循“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原则,这是对诗句中各字平仄调配的变通规定,二、四、六字为全句节奏点所在,该用平声字时则必须用平,反之则必须用仄,且上下两句二、四、六字平仄相对。对于五言近体诗说,相应就是“一三不论,二四分明”,上下句中二、四字平仄相对。如唐代卢纶《塞下曲》:“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该诗歌为五绝仄起,首句押韵,全诗平仄为“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第三句“欲将轻骑逐”中第二字“将”为平声,相应第四句第二字“骑”为仄声,读音为“jì”,若读作“qí”则是平声。又如唐代杜牧《过华清宫》中“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一句,第二字“人”为平声,相对应第三句第二字“骑”为仄声,读作“jì”。
   相反,“骑”字作动词则读作“qí”,如陆游七律《正月二十八日大雪过若耶溪至云门山中》首联“山中看雪醉骑驴,清赏真成十载无”中,第二句第六字“载”表示时间,读作“zai”,为仄声,第一句第六字“骑”则应读作平声“qí”,为动词。
   但在古体诗、现代诗和欧化诗中,格律并无严格要求,《木兰诗》是乐府诗,属古体诗,因此诗句中无明确的平仄对应。1985年以前“骑”有“qí”和“jì”两个读音,且能根据读音辨别词性,读“qí”为动词,读“jì”表示名词。1985年国家语委颁布《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骑”字废除读音“jì”,不论动词或名词统一读作“qí”。但古代汉语中“骑”字因不同词性有不同读音,因此“胡骑”的“骑”可读作“jì”。
   二.裳
   《木兰诗》中“著我旧时裳”的“裳”,教材亦未给出相关注音。现代汉语中“裳”通常与“衣”字连用,组词为“衣裳”,“裳”字读作轻声“shang”。中古汉语中有“平、上、去、入”四声,并无轻声。学术界对于汉语中轻声发展历史众说纷纭,对其具体形成年代大概有以下几种看法,有学者根据一种用婆罗迷字母转写的唐代汉语文献推测,在公元八九世纪的某些(西北)汉语方言中已经存在“轻音”;另有学者据公元16世纪朝鲜学者所作《翻译老乞大·朴通事凡例》的相关材料推断,汉语北方话的轻声可追溯到公元16世纪。著名语言学家王力认为,作为语法形式的轻音应该是随着语法的要求产生的,估计轻声形成的年代在公元11世纪以前。在明清时期的小说如《金瓶梅》《红楼梦》等的各类抄本中出现了一些词汇的异文,如“晓得—晓的”、“家火—家活”等,这些后字异文当时应该读为轻声。因此,轻声的普及的时间至少为明末清初,而产生的时间也不会早于唐代。
   关于《木兰诗》的创作年代,学术界基本认为是南北朝时期。《木兰诗》最早出现于南朝梁时期的《古今乐录》,此书只收录梁以前的乐府诗歌。相比于同时期南方民歌的缠绵婉转,《木兰诗》对于女性感情的描写异常直爽,据此推断此诗应为北朝民歌。有学者指出,《木兰诗》中所反映的风俗习惯也能应证,如“帖花黄”为北魏妇女的面饰。《木兰诗》也对当时的兵制、官职等有所交代,诗中称呼君主为“可汗”,这是北方少数民族对于君主的称呼。根据诗中所描写的战事,其一可推测成诗于北齐,北齐文宣帝时曾对北方契丹族进行过大规模的战争;其二,诗中地点“燕山”,位于河北省、內蒙古自治区和辽宁省交界处一带,当时居住着匈奴、鲜卑、氐、羌、羯、柔然、突厥、契丹和库莫奚等诸多民族,北魏曾在太和二十年(496)与库莫奚人发生战争,直至正始四年(507)库莫奚人归顺北魏,凡十二年,与“同行十二年”吻合。因此战争可能发生在北魏或北齐。综上所述,《木兰诗》的成诗年代应介乎北魏至北齐之间,是我国南北朝时期的一首北方民歌。轻声出现晚于唐朝,因此大致可推断,诗句中的“裳”字不读轻声“shang”。
   在古汉语中,“裳”从尚从衣,解释为“下裙”,引申为“男女穿着的下衣”,也可以泛指“衣服”。“裳”字的读音在古代汉语中大致有两种说法。其一,在中国古代大部分声韵学著作,如《集韵》、《韵会》中音为“辰羊切”,在《正韵》中为“陈羊切”,由此可见,大部分语言学著作中“裳”的读音都为“cháng”。若读作“cháng”,在《木兰诗》中也与“床”、“黄”、“忙”等字押韵。《说文》中还特别提到,“裳”为“常”的异体字,“常”从尚从巾,意为“下帬”。若“常”与“裳”为异体字,则二字字形不同,字音字义都应相同。在其他文学作品中,“裳”字也应该读作“cháng”,如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首联“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和郦道元《三峡》中所引渔歌“巴东三峡巫峡长”等中的“裳”字,考虑到创作年代及句尾押韵的要求,也应读作“cháng”。    但在《说文》和《唐韵》中,“裳”字音为“市羊切”,用汉语拼音表示则为“shang”。鉴于《木兰诗》成诗年代早于唐代,即便据古音读作“shang”,也断不可能是轻声。
   三.行
   《木兰诗》中“同行十二年”的“行”字,在读音方面也存在分歧。现代汉语中“行”字读法不同,词义也不同。“同行(háng)”表示“行业相同”,亦可作名词“从事相同行业的人”,也可组词“行伍”,泛指军队;而“同行(xíng)”则表示“一起行走”,根据文意可引申为“一起行军打仗”。用这两种意思来解释此诗句,似乎也都行得通。
   根据多数古代音韵学著作记载,“行”字最早应该读作“héng”,如《说文》《唐韵》中音为“户庚切”,《集韵》《韵会》《正韵》中音为“何庚切,并音蘅”。读作“héng”时表示“人之步趋也”。又有部分文学作品中的“行”读作“háng”,表示它义,如《广韵》中音为“户浪切”,表示“次第”,可以理解为“排序、排行”;《类篇》中音为“下朗切,音沆”,表示“列”,可引申为“军队”。综上所述,早期汉语中“行”字几乎都读作“háng”或“héng”,鲜少出现读作“xíng”的情况。
   其次,联系上下文及所给出的注释可分析,“火伴皆惊忙”的原因,是“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木兰和这些昔日战友,既是“火伴”,又是“同行”。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木兰诗》一课的文下注释中,将“火伴”解释为“同伍的士兵”,由于当时规定若干士兵同在一个灶上吃饭,顾名思义称之为“火伴”,因此可以断定,木兰与这些“惊忙”的战友们是“同伍”,即在同一个编制的单位中战斗和生活。《辞海》中对“行”字有明确的解释,读作“háng”时,可解释为“古代军队编制,二十五人为一行。”如《左传·隐公十一年》有“郑伯使卒出豭,行出犬鸡”,其中“卒”和“行”都是古代军队编制,百人为“卒”,二十五人为“行”,因此“行伍”也泛指军队。而木兰与战友们在同一个编制的单位中生活和作战多年,在此“特殊情况”下,依旧没有暴露身份,更能体现木兰谨慎的品质和男子般英勇无畏的气概,“火伴皆惊忙”也就顺理成章了。如果读作“xíng”,只是说明木兰和战友们一起行军打仗,却不一定在同一编制的单位中,并且木兰所在的军队不可能一直处于行军的状态。更重要的是,“行”读作“xíng”解释为“一起行军打仗”时,会弱化文本的表达效果,由于作战单位范围扩大,“火伴皆惊忙”的表现将会显得较为牵强,也会淡化木兰所体现出来的一些精神品质。因此,“同行十二年”的“行”字应读作“háng”为妥。
   参考文献
   [1]
其他文献
《幻兽之吻》是周晓枫一组关于动物的长篇散文,沼蛙、蚁群、兔子、蜻蜓、豆娘、狮虎兽等动物纷纷进入作者的视野,成为其书写的对象.“幻兽之吻里,有致命的爱,致死的美,致残的
期刊
内容摘要:《人生》是中国当代作家路遥的成名作。小说以改革初期陕北高原的城乡生活为背景,讲述了农村出身的文化青年高加林渴望到大城市出人头地,却在现实的重压下和个人的思想局限中几经挫折最终回归乡土的悲剧故事。本文主要从高加林人生悲剧的表现、成因和启示三方面进行探讨,揭示作品对社会和人性的双重关注。   关键词:高加林 人生悲剧 成因 启示   《人生》是作家路遥创作的小说,也是其成名作。原载《收获》1
内容摘要:D.H.劳伦斯从他写作之初就饱受争议。他在许多小说中描绘的性爱场景被认为充满性别歧视,乏味且淫秽。他的最后一部小说《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于1928年在意大利首次出版,但直到1960年才在英国公开发行。本文借助于尼采的酒神艺术思想,着眼于这部小说中两个典型的狄奥尼索斯形象,试图探析该作品中体现的狄奥尼索斯精神。   关键词:狄奥尼索斯精神 重生 《查泰莱夫人的情人》   “科林·弥尔顿(Co
内容摘要:牙买加作家马龙·詹姆斯长篇小说《七次谋杀简史》获2015年布克奖;小说以牙买加与美国为背景,从众多人物叙事者的视角呈现暴力的牙买加,讲述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至九十年代间牙买加的社会、政治、文化与民生现状。小说揭示了暴力给牙买加人民造成死亡、流散及创伤等后果,是牙买加党派政治与黑帮集团相互利用的结果。作者通过重访牙买加的暴力历史,探讨了暴力、个体、历史及宿命的关系。   关键词:后殖民主义
内容摘要:古诗词是中国优秀文化宝库中的明珠。古诗中有我们中国人的根,有我们千百年来薪火相传的精神和文化。然而,由于古诗词的含蓄凝练、历史久远,诗词里的字词语义的变化,用典象征手法的使用等等,对人们学习、理解古诗词,都产生了一些阻碍。笔者尝试把故事引入古诗词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对此谈些看法。   关键词:古诗词 故事 教学策略   古诗词是中国优秀文化宝库中的明珠。它言简意丰,生动形象、含蓄
内容摘要:《圆屋》是美国印第安裔女作家路易斯·厄德里克的一部重要作品。作品讲述了印第安青少年乔在特定的历史和文化语境下的成长困境,反映其勇于追寻自我并从稚嫩走向成熟的成长历程。从成长小说的角度探讨乔的成长之路,并通过挖掘在其成长道路上的几位重要引路人及他们在乔的成长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阐明印第安青少年重建主体之路的艰辛及其为种族平等与自由所做出的努力,并以此说明引路人对青少年成长的重要影响。  
内容摘要:在“上帝已死”的时代,传统的思想模式被打破,秩序被不断的解构与重构。加缪在《鼠疫》中表达出了自己对人道与人文的思考,他通过塑造各种各样的人物,表达了他对人道精神的捍卫,对生命价值的肯定。在当今社会“以人为本”的价值氛围中,仍有极大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上帝之死” 人文主义 秩序重构   阿尔贝加缪是当代法国著名作家,思想家。《鼠疫》是其代表作之一,《鼠疫》一书成书于二战之后,法国各
内容摘要:海明威有着出色的语言驾驭能力,他常以最简单的词汇表达最复杂的内容,丝毫无矫揉造作之感。短篇小说《杀人者》在美国评论界中被称赞为短篇小说之经典,也是海明威小说对话艺术的代表作之一。他以简约的文风讲述了20世纪20年代那个特定时代背景下荒诞的世界,塑造了安德烈森的硬汉形象,蕴含了作者对人性尊严的理想追求。   关键词:海明威 简约 硬汉   欧内斯特·海明威是美国二十世纪伟大的作家之一,他的
内容摘要:《马说》的文学史传统主要来自孟子,包括“托物寓意”的写作手法、对比和排比的句式、严密的逻辑结构。对于“说”体的创新,韩愈在继承其“说理”功能的基础上创新了“说”的体式,扩大了“说”的题材。另外,《马说》迎合了“伯乐难求”这一社会风气,但不描写千里马,而是借马说理,表达自己的愤慨。   关键词:《马说》 文学史传统 韩愈 孟子   艾略特在他的《传统与个性才能》中提出:任何的艺术家都不能单
内容摘要:中国古诗词的阅读鉴赏是中学阶段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在鉴赏过程中,如何更好更快的抓住关键进行解读鉴赏,我觉得“以诗解诗”是一个较好的方法,用已经学习过的、较为熟悉的诗歌作为对比解读的参照物,寻找诗歌之间的有相似性的地方进行比较对比,就可以见出异同,理解起来就相对容易。   关键词:以诗解诗 中国古典诗词 对比阅读   诗歌是文学艺术中最精华的作品,是文学艺术中最为珍贵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