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音乐鉴赏”课程对于提高高职学生音乐文化素养起着重要的作用,其开展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本文通过分析高职音乐鉴赏课的功能,再针对传统教学的弊端提出教学改革的方法,对音乐鉴赏课程教学模式进行探索与实践,进而提出高职“音乐鉴赏”课程改革的新思路和新模式。
音乐鉴赏是面向我国普通高等院校在校学生的公共音乐教育,通过对音乐作品的体验来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和审美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音乐修养和人文素质。但是当今普通高校的音乐教育和专业音乐教育是大相径庭的,因此,应该对其在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方法等方面进行一系列的改革。
1 音乐鉴赏课的功能
众所周知,音乐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音乐欣赏可以完善人格,培养人的真、善、美等品质。因此,音乐鉴赏课有以下几种作用:
1.1 具有益智的功能
在音乐欣赏的过程中,欣赏者在大脑中对音乐进行重组加工形成音乐形象,在加工的过程中能促进左右半脑的均衡发展,提高人的形象思维能力,因此,科学地对学生进行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不但能增强学生的乐感,而且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运动能力、记忆能力和思维能力,促进大脑功能的全面发展。
1.2 培养学生认识美、发现美的能力
音乐鉴赏课不是单纯的教学生唱歌,而是向学生们传授基本的乐理知识,提高学生欣赏美的水平,让学生学会用音乐去追求美、发现美。
2 传统音乐教学的弊端
2.1 缺乏音乐学科知识
音乐鉴赏是一门渗透性很强的学科,不仅仅是听音乐。有些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大量地播放音乐让学生去听,缺乏音乐文化、音乐创作背景等相关知识的讲解。忽视学生对音乐个性化的感受与理解,不能激发学生追求音乐美的主动性。这种模式下,学生不仅没有真正地得到音乐的审美体验,而且学习不到与音乐相关的各方面知识,压抑了学生主动探究的心理需求,进而对鉴赏音乐失去兴趣,达不到课程设置的目的。
2.2 滥用多媒体课件
音乐具有抽象性和可塑性,人们在欣赏音乐的同时会发散思维,脑补画面。而有些教师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大量运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初次欣赏音乐时就配上情节画面,这就禁锢了学生的思维,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不到培养,也就违背了设置音乐鉴赏课程的初衷。
3 音乐鉴赏教学改革
音乐鉴赏是在听的过程中对音乐作品中的内容、情感的領悟。提高音乐鉴赏课程的吸引力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考虑:
3.1 改革音乐鉴赏教学方法
3.1.1 采用故事性教学。音乐是人们实际生活的体现和延伸,在授课过程中讲述一些音乐产生的社会背景、人物关系以及与音乐相关的故事可以拉近学生与音乐的距离,进而使学生对音乐产生好感,并主动寻求音乐美。在这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深入的了解音乐中的文化背景和人文关怀,提高学生兴趣,可以先利用多媒体为载体介绍与被鉴赏音乐相关的电影、史料,再欣赏音乐。
3.1.2 引入表演性教学。为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需要开发出新型的课堂形式和讲授方式,主题式和任务式的教学样式对提高音乐鉴赏课的吸引力有很大作用。这两种教学形式是在对音乐介绍和鉴赏完毕后,让学生根据自己对作品的理解进行重新演绎,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各不相同,在互相观看彼此的表演之后,能全面理解音乐自身的魅力。这样通过学生自身的体悟和表达,将经典作品进行个性化的演绎,不会消解经典的魅力,反而会让经典深入人心并且推陈出新,将艺术精品一直演绎下去。
3.2 改革音乐鉴赏教学内容
3.2.1“新旧”音乐相结合。当今高校中所用的音乐鉴赏教材中的音乐类型大多离学生的实际生活很远,学生无法对其产生兴趣,因此,拉近音乐和学生的距离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而解决此问题的要点就是要了解学生的喜好。学生对流行音乐痴迷是毋庸置疑的,因此,授课教师需要对教学音乐进行二次演绎和加工,通过现代的思维和方式来呈现经典的模样,让学生对传统的经典音乐产生兴趣。
3.2.2注入流行血液。当代学生对流行音乐的热情空前高涨,因此,音乐教学环节需要要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趋势,具体表现就是在课程中加入流行元素。这样不仅可以增加音乐鉴赏课的魅力,还能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在加入流行音乐元素的基础上需要对流行文化进行深入理解,比如流行文化最大的特征是时效性非常高,在短时期内受到的关注度极高,而流行的原因则多种多样,了解这些流行文化后才能使经典音乐与流行音乐更好的融合,与时俱进。
3.3 改革考核方式
为了使音乐鉴赏课程跟上时代潮流,面对新概念教学,需要改变以知识点的考核为主传统考核环节,传统的考核方式只能让学生了解一些理论,即不能提高对音乐作品的鉴赏能力,也不能使学生有深入的音乐情感体验,达不到音乐鉴赏教学的目的。对此,我们需要革新音乐鉴赏课的考核方式,比如加大在平时教学环节中的考核,将情感体验和表演式的作业作为课程考核的新的着力点。
4 总结
综上所述,音乐鉴赏课程是高职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提高高职学生的音乐修养和人文精神,必须在教学环节中加入新鲜血液,改革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兴趣,是学生深入体会到音乐所蕴含的文化。因此,进行音乐鉴赏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是需要音乐工作者长期探索的课题。
(作者单位: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
音乐鉴赏是面向我国普通高等院校在校学生的公共音乐教育,通过对音乐作品的体验来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和审美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音乐修养和人文素质。但是当今普通高校的音乐教育和专业音乐教育是大相径庭的,因此,应该对其在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方法等方面进行一系列的改革。
1 音乐鉴赏课的功能
众所周知,音乐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音乐欣赏可以完善人格,培养人的真、善、美等品质。因此,音乐鉴赏课有以下几种作用:
1.1 具有益智的功能
在音乐欣赏的过程中,欣赏者在大脑中对音乐进行重组加工形成音乐形象,在加工的过程中能促进左右半脑的均衡发展,提高人的形象思维能力,因此,科学地对学生进行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不但能增强学生的乐感,而且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运动能力、记忆能力和思维能力,促进大脑功能的全面发展。
1.2 培养学生认识美、发现美的能力
音乐鉴赏课不是单纯的教学生唱歌,而是向学生们传授基本的乐理知识,提高学生欣赏美的水平,让学生学会用音乐去追求美、发现美。
2 传统音乐教学的弊端
2.1 缺乏音乐学科知识
音乐鉴赏是一门渗透性很强的学科,不仅仅是听音乐。有些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大量地播放音乐让学生去听,缺乏音乐文化、音乐创作背景等相关知识的讲解。忽视学生对音乐个性化的感受与理解,不能激发学生追求音乐美的主动性。这种模式下,学生不仅没有真正地得到音乐的审美体验,而且学习不到与音乐相关的各方面知识,压抑了学生主动探究的心理需求,进而对鉴赏音乐失去兴趣,达不到课程设置的目的。
2.2 滥用多媒体课件
音乐具有抽象性和可塑性,人们在欣赏音乐的同时会发散思维,脑补画面。而有些教师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大量运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初次欣赏音乐时就配上情节画面,这就禁锢了学生的思维,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不到培养,也就违背了设置音乐鉴赏课程的初衷。
3 音乐鉴赏教学改革
音乐鉴赏是在听的过程中对音乐作品中的内容、情感的領悟。提高音乐鉴赏课程的吸引力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考虑:
3.1 改革音乐鉴赏教学方法
3.1.1 采用故事性教学。音乐是人们实际生活的体现和延伸,在授课过程中讲述一些音乐产生的社会背景、人物关系以及与音乐相关的故事可以拉近学生与音乐的距离,进而使学生对音乐产生好感,并主动寻求音乐美。在这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深入的了解音乐中的文化背景和人文关怀,提高学生兴趣,可以先利用多媒体为载体介绍与被鉴赏音乐相关的电影、史料,再欣赏音乐。
3.1.2 引入表演性教学。为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需要开发出新型的课堂形式和讲授方式,主题式和任务式的教学样式对提高音乐鉴赏课的吸引力有很大作用。这两种教学形式是在对音乐介绍和鉴赏完毕后,让学生根据自己对作品的理解进行重新演绎,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各不相同,在互相观看彼此的表演之后,能全面理解音乐自身的魅力。这样通过学生自身的体悟和表达,将经典作品进行个性化的演绎,不会消解经典的魅力,反而会让经典深入人心并且推陈出新,将艺术精品一直演绎下去。
3.2 改革音乐鉴赏教学内容
3.2.1“新旧”音乐相结合。当今高校中所用的音乐鉴赏教材中的音乐类型大多离学生的实际生活很远,学生无法对其产生兴趣,因此,拉近音乐和学生的距离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而解决此问题的要点就是要了解学生的喜好。学生对流行音乐痴迷是毋庸置疑的,因此,授课教师需要对教学音乐进行二次演绎和加工,通过现代的思维和方式来呈现经典的模样,让学生对传统的经典音乐产生兴趣。
3.2.2注入流行血液。当代学生对流行音乐的热情空前高涨,因此,音乐教学环节需要要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趋势,具体表现就是在课程中加入流行元素。这样不仅可以增加音乐鉴赏课的魅力,还能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在加入流行音乐元素的基础上需要对流行文化进行深入理解,比如流行文化最大的特征是时效性非常高,在短时期内受到的关注度极高,而流行的原因则多种多样,了解这些流行文化后才能使经典音乐与流行音乐更好的融合,与时俱进。
3.3 改革考核方式
为了使音乐鉴赏课程跟上时代潮流,面对新概念教学,需要改变以知识点的考核为主传统考核环节,传统的考核方式只能让学生了解一些理论,即不能提高对音乐作品的鉴赏能力,也不能使学生有深入的音乐情感体验,达不到音乐鉴赏教学的目的。对此,我们需要革新音乐鉴赏课的考核方式,比如加大在平时教学环节中的考核,将情感体验和表演式的作业作为课程考核的新的着力点。
4 总结
综上所述,音乐鉴赏课程是高职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提高高职学生的音乐修养和人文精神,必须在教学环节中加入新鲜血液,改革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兴趣,是学生深入体会到音乐所蕴含的文化。因此,进行音乐鉴赏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是需要音乐工作者长期探索的课题。
(作者单位: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