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33例临床病理特点及诊治分析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cde231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临床病理特点、免疫组化特征、生物学行为及诊治经验。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5月至2010年7月收治的33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其中男性7例,女性26例;年龄13~66岁,平均34.3岁。

结果

肿瘤位于胰头10例,胰颈部5例,胰体尾部18例。8例行单纯胰腺肿瘤切除,6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3例行胰腺肿物切除加胰肠吻合,1例行胰腺肿物切除加胰胃吻合,11例行胰腺体尾切除,4例行胰腺体尾切除加脾切除(其中1例因合并肝转移加行肝中叶切除);其中16例为经腹腔镜手术。3例证实有胰腺和血管浸润,其中1例合并肝转移。免疫组化显示α1抗胰蛋白酶、α1抗胰凝乳蛋白酶、β-连环蛋白、CD56、CD10和波形蛋白均阳性;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阳性3例,突触素阳性6例,嗜铬粒素A阳性4例,孕激素受体阳性28例,雌激素受体阳性3例,S-100阳性6例。33例均获随访,中位随访时间49个月,肿瘤无复发。

结论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多发生在年轻女性,肿瘤可位于胰腺任何部位,免疫组化对诊断和鉴别诊断有比较重要的价值,选择适当患者行胰腺远端切除或肿瘤切除安全、可行。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胃小细胞癌(SCC)的临床病理特征和影响其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2年1月间41例胃SCC患者的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男性35例,女性6例;确诊年龄39~84岁,中位年龄62岁;胃上部病变31例(75.6%),胃中部3例(7.3%),胃下部7例(17.1%)。结果41例胃SCC患者出现不适症状至最终确诊的时间间隔1~13个月,中位时间为3个月;肿瘤最大径2.5~15.
目的分析总结胰腺腺泡细胞癌临床特点,探讨其诊断方法及外科治疗策略。方法总结2002年1月至2012年1月接受手术治疗的胰腺腺泡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预后进行分析。结果共收集到具有完整病例资料的胰腺腺泡细胞癌患者6例,其中男性3例,女性3例;年龄30~63岁,平均年龄47.8岁。6例患者中,腹痛、消瘦、背痛、恶心、呕吐为其主要临床表现。2例患者CA19-9及CA24-2明显
患者男性,48岁,因"反复咳嗽半年,痰血10 d"于2011年8月26日入院。既往吸烟史800支/年。胸部增强CT示右肺上叶支气管缺如,右肺门周围见软组织团块影,纵隔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CT血管造影见右肺静脉经下腔静脉回流入右心房,右肺上叶肺动脉缺如,右心房、右心室增大,左肺动静脉未见明显异常(图1,2)。纤维支气管镜见左侧各叶段支气管开口正常,右肺见3个开口,为右肺中叶支气管、右肺下叶背段支气管
传统的甲状腺切除术后颈部留有长5~8 cm的瘢痕,不能满足患者尤其是女性患者的美容要求。随着腔镜器械的改进和技术的创新,腔镜技术逐步应用于甲状腺的外科手术治疗。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充分利用腔镜手术微创、图像放大、远距离操作控制等优点,实现了手术精密化、切口微小化、创伤最小化、美容效果最大化的目标,备受外科医生和患者青睐。完全经口腔镜甲状腺切除术不仅具有上述优点,术后无体表瘢痕,是微创化手术的有益探索。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脊柱脊髓疾病认识的提高,以及脊柱固定技术的成熟、术中CT和导航系统的问世和介入技术的发展,颅颈交界处畸形、脊柱退行性病变和脊髓血管畸形等脊柱脊髓疾病的诊治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本文就上述几种疾病的治疗作一简短评述,仅反映作者的认识和体会,权作抛砖引玉,希望引起读者关注,并对此类疾病进一步研究、治疗。
目的探讨多节段髂股动脉闭塞症的治疗手段及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1年6月间采用髂动脉支架植入联合股动脉内膜剥脱+补片成形术治疗的多节段髂股动脉硬化闭塞症36例患者,其中男性26例,女性10例;年龄49~87岁,平均65岁。对患者的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术前、后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比较不同Fontaine分级患者间一期通畅率的差异,采用Cox
随着我国航天事业的飞速发展,空间辐射环境对集成电路的辐照效应分析及加固手段日益成为学术界和工业界关注的问题。过去几十年,单粒子效应的机理研究已经较为透彻,针对单粒子翻转也有许多可靠有效的方法被提出。但是,随着工艺尺寸缩减以及时钟频率增加,组合电路的软错误逐渐成为总软错误的主要来源。电荷共享效应、电路重汇聚现象、多瞬态现象等对软错误的分析和加固带来了新的挑战。而对软错误分析和加固的手段也从器件级上升到电路级、系统级。本文使用布局技术和模型检验技术,针对纳米工艺下组合电路抗辐照敏感度分析、评估方法和加固方法展
重度脊柱侧凸的定义目前仍存在分歧,一般认为冠状面Cobb角>80°即为重度脊柱侧凸,如果同时合并凸侧Bending像上柔韧性<30%为重度僵硬性脊柱侧凸。重度脊柱侧凸的治疗一直是脊柱外科的难点。由于其侧凸严重、僵硬,脊髓对牵拉耐受能力差,患者多合并心肺功能障碍,同时术中神经损伤、假关节形成、脊柱失平衡风险高,手术时间长、失血大,均增加了矫治的难度和风险。因此,为降低重度脊柱侧凸的手术风险和并发症发
患者 女性,57岁,主因"腰痛伴右下肢放射痛5年,间歇性跛行2年"于2011年4月25日来我院就诊。患者经长期保守治疗,症状无明显改善。体检:腰椎活动受限,L4~5棘突旁压痛,右下肢直腿抬高试验60°,双下肢肌力、感觉、肌张力均未见明显异常。跟腱反射++,膝跳反射++。术前MRI示L4~5椎间盘髓核脱出,黄韧带肥厚,L4~5平面椎管狭窄(图1,2)。CT检查示L4~5椎间盘向周围延伸,L5椎体后缘
目的探讨缘对缘瓣叶缝合技术的特点及其治疗退行性二尖瓣关闭不全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9年1月58例因退行性二尖瓣关闭不全行缘对缘瓣叶缝合技术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58例患者中男性32例,女性26例;年龄43~65岁,平均(56±6)岁。二尖瓣中度反流18例,重度反流40例。前瓣叶脱垂50例,双瓣叶脱垂8例。58例患者均采用缘对缘瓣叶缝合技术,其中44例患者同期行瓣环成形术。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