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电视新闻出现了许多发展新趋势,值得我们关注。本文通过搜集、阅读、分析大量相关资料得出相关结论。
【关键词】电视新闻;发展趋势;立体化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2)08-0031-1.5
一、电视新闻报道的立体化
所谓立体化,就是对某一新闻事件进行多层次、多侧面的全方位“扫描”,既报道其“正像”,又报道其“反像”;既反映新闻本身的事实,又报道新闻以外的其他相关背景,从而把这一新闻事件“立体”地而不是“平面”地报道出去。1999年元旦清晨6∶30至8∶30,中央电视台推出的元旦升旗大型报道《走入一九九九》,堪称电视新闻报道立体化的一个成功范例。这组新闻以现场直播北京天安门广场、上海外滩、深圳大剧院等地的升国旗仪式及新疆红其拉甫山口、西藏布达拉宫广场、南极冰盖等3个地方的升旗报道为主线,以历史中国、现实中国及未来中国为内在逻辑线索,充分生动地展示了我国50年来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展望了中华民族的光辉未来。这个报道突破了以往电视新闻报道的传统定式,打破了时空的限制,突出了场景的跨越感和时空的纵横感,集中显示了电视新闻立体化报道方式的独特魅力。
首先,电视新闻的立体化报道可以极大地扩张电视媒体的优势,使其在独到的“直观、形象、生动”之外,也拥有了其他媒体所具有的深度报道功能。
其次,立体化报道围绕一个新闻主题或事件可以有更多的报道点,在时空上有较强的跨越性和浓缩性,这无疑给受众提供了宽广的视野,最大限度地满足观众的需求。
另外,立体化报道是一种更全面的信息传达,既可以极大地浓缩时空,又可以放大新闻事件的细枝末节,对受众的好奇心予以最大程度的满足。
二、电视新闻主体地位的凸显化
在丰富多彩的电视节目中,新闻节目的主体地位越来越凸显化。
其一,在电视、广播、报纸三大传媒中,电视是人们从中接受信息最多、受众人数最多的一种大众媒介。在“1997年全国电视观众抽样调查”中发现,我国观众平均每天收看电视的时间为2小时11分钟。
中央电视台全国电视观众调查网提供的另一个情况表明,《新闻联播》、《晚间新闻》、《焦点访谈》等一系列新闻類节目,多年来在收视率排行榜中一直雄居“龙头老大”的霸主地位。这充分说明,电视新闻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信息伴侣。
其二,新闻节目在各大电视台全天播出节目中比重越来越大,由最初的一天一次综合性新闻节目发展到一天几次甚至推出了整点新闻、半点新闻、板块新闻节目,基本实现了全天候滚动播出,大大增加了新闻播出量。这是社会的发展,也是时代的需要。
其三,电视新闻主体地位的凸显化是由于电视新闻的基本特性和其所处的地位决定的。在一些电视事业发达的国家,许多电视台在部门设置上,可以不要别的部门和节目,但不能没有新闻部,新闻是电视台赖以生存的基石。
三、电视新闻与报纸新闻的联动化
电视新闻有视听合一、形象生动的突出优势。报纸新闻却有明显的易读看、好留存的优点。如果让电视新闻与报纸新闻结合起来,使新闻信息得以双重传播,必将产生优势互补、相得益彰的宣传效应。而这种媒体联动,作为电视新闻发展的一种新趋势,正在悄然兴起。
据了解,目前,人民日报与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成立了联合调查组,经济日报与中央电视台经济部也联合推出了几次大的策划活动,而北京青年报每星期三的《新闻周刊》上有一块《新闻联动》专版。该版自去年11月份起就与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签订了“协议”——电视台将每周三播出的节目于前一天将文字稿件传真给报社,主持人早晨播完节目的“精辟见解”,在当天就送到读者手中。由于电视与报纸新闻联动的效果出奇的好,今年该报《新闻联动》专版又与北京电视台新闻评论部合作,《北京您早》节目中的《元元说话》已开始在该版上“说话”。今年年初,北京一家单位与中央电视台体育新闻中心合作,创办了一份《体育生活报》;而中央电视台研究室与光明日报文化周刊则合办了《精品赏析》栏目,这一栏目既在中央电视台上播放,又在光明日报文化周刊上刊载。
四、电视新闻节目的直播化
从1996年1月1日起,中央电视台收视率最高的电视节目《新闻联播》实行直播,特别是在被称为“电视直播年”的1997年,香港回归、长江三峡工程大江截流等几场重大新闻事件现场直播的成功,带来了新一轮电视新闻直播热,电视新闻直播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全国各地电视荧屏上。
因为电视直播形成了独特的传播场,使观众如临其境,耳闻目睹正在发生的事情和正在进行的活动,从而产生现场感、参与感、动态感、新鲜感。因此,它已成为世界各主要电视台新闻节目播出的通行做法。
五、电视新闻播音的播讲化
电视播音工作,在电视新闻广播事业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电视节目制作者的创作意图,有一半是要依靠播音艺术来体现的。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的晚间新闻节目,从1968年起,收视率之所以一直在美三大广播公司中占据首位,是同该公司首席新闻播音员瓦尔特·克朗凯特和他的继承人丹·拉瑟的播音魅力有直接的关系。美国广播公司(ABC)为了压倒哥伦比亚广播公司,也不惜用重金(年薪一百万美元)把全国广播公司(NBC)的女播音员芭芭拉·华特丝挖过来聘为自己的首席新闻播音员。新闻节目播音的好坏通常是衡量一个电视台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之一。
多少年来,我国电视新闻节目的播音方式一直是沿袭传统的播读式。即:播音员播读记者或编辑拟写的新闻稿件。这种播音方式的好处是庄重、严肃、大方,具有很强的权威性和公正性。但缺点是一旦播错,就非常难堪,难有纠正和回旋的余地。同时,播音员天天正襟危坐、面目肃然的形象,难免给人紧张、呆板之感,播音员的心理压力也较大。而国外的电视新闻播音方式则早与我们大不相同。他们大多采用谈心、讲故事这种“播讲”的方式来播新闻。演读稿的开头、结尾和中间主要串场的部分,是由播音员自己写的。播音员还要把新闻事件的内在含义以及重点内容记在自己的脑子里,变成自己的东西,然后用准确、鲜明、生动的新闻报道语言讲述给观众。这种促膝谈心的方式,使观众们似乎觉得播音员在同他们拉家常、讲故事。播音员即使出了语误,改正起来也很自然,决无局促不安的难堪。同时,国外的许多播音员在播讲新闻的同时还起着节目串联人、主持人的作用。他们通常在节目开始时播讲新闻提要和新闻背景,接着就开始串联节目,呼叫现场上的记者现场报告,把演播室同分布在各地的现场记者紧紧连结在一起,使得报道更生动详尽;而且,因为他时常按观众的心理反应向记者提出问题,实际上也就把观众同演播室联系起来了,也等于把观众带进了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
目前,在国内,具有很强前卫意识的香港凤凰卫视台的《凤凰早班车》、《时事直通车》和《小莉看时事》等许多新闻节目已经采用了这种新闻播音方式,很受观众的欢迎。笔者认为,国内电视新闻应当顺应这一历史潮流,大胆改变“播读”这种传统、死板的播音形式,而更多采用“播讲”方式,一方面注意与观众交流,一方面更要注意与现场上的记者交流,把观众同新闻采访现场联接在一起;还应适当增加“最后新闻”,把刚刚收到的重要新闻及时插播。
六、电视新闻传播的网络化
国际互联网络作为第四媒体,已得到广泛确认,互联网络在成为迄今为止所有媒介表现形式及其优点的集大成者的同时,也成为众多媒体包括电视面向21世纪的主要威胁。互联网具有双向、互动等特点,电脑的普及势必会对电视造成很大冲击。有学者认为,电视将被互联网所代替。从新闻发展趋势看,电视业的地位显然难以被完全取代,但此消彼长,其繁荣地位受到冲击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就拿美国来说,国际互联网风行以来,电视收视率下降了30%,报纸等印刷媒体的发行量减少了7%。当然,应该看到,互联网络在对电视传播构成强劲挑战的同时,也为其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因为网络传播突破了电视传播区域覆盖的局限,拓展了电视传播空间;网络传播的交互式,为电视特别是有线电视的传播方式革命做好了技术准备;而且,网络传播大幅度提高了信息传播速度,电视可借助互联网,实现信息的即时再传播。可以说,全方位介入互联网络,尽快实现电视新闻传播的网络化,营造电视传播新的生长点,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电视新闻事业发展不可逆转的一大趋势。
【参考文献】
[1]崔保国.2006年: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2]童兵.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乔玲:大庆新闻传媒集团,职称:副高。
【关键词】电视新闻;发展趋势;立体化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2)08-0031-1.5
一、电视新闻报道的立体化
所谓立体化,就是对某一新闻事件进行多层次、多侧面的全方位“扫描”,既报道其“正像”,又报道其“反像”;既反映新闻本身的事实,又报道新闻以外的其他相关背景,从而把这一新闻事件“立体”地而不是“平面”地报道出去。1999年元旦清晨6∶30至8∶30,中央电视台推出的元旦升旗大型报道《走入一九九九》,堪称电视新闻报道立体化的一个成功范例。这组新闻以现场直播北京天安门广场、上海外滩、深圳大剧院等地的升国旗仪式及新疆红其拉甫山口、西藏布达拉宫广场、南极冰盖等3个地方的升旗报道为主线,以历史中国、现实中国及未来中国为内在逻辑线索,充分生动地展示了我国50年来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展望了中华民族的光辉未来。这个报道突破了以往电视新闻报道的传统定式,打破了时空的限制,突出了场景的跨越感和时空的纵横感,集中显示了电视新闻立体化报道方式的独特魅力。
首先,电视新闻的立体化报道可以极大地扩张电视媒体的优势,使其在独到的“直观、形象、生动”之外,也拥有了其他媒体所具有的深度报道功能。
其次,立体化报道围绕一个新闻主题或事件可以有更多的报道点,在时空上有较强的跨越性和浓缩性,这无疑给受众提供了宽广的视野,最大限度地满足观众的需求。
另外,立体化报道是一种更全面的信息传达,既可以极大地浓缩时空,又可以放大新闻事件的细枝末节,对受众的好奇心予以最大程度的满足。
二、电视新闻主体地位的凸显化
在丰富多彩的电视节目中,新闻节目的主体地位越来越凸显化。
其一,在电视、广播、报纸三大传媒中,电视是人们从中接受信息最多、受众人数最多的一种大众媒介。在“1997年全国电视观众抽样调查”中发现,我国观众平均每天收看电视的时间为2小时11分钟。
中央电视台全国电视观众调查网提供的另一个情况表明,《新闻联播》、《晚间新闻》、《焦点访谈》等一系列新闻類节目,多年来在收视率排行榜中一直雄居“龙头老大”的霸主地位。这充分说明,电视新闻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信息伴侣。
其二,新闻节目在各大电视台全天播出节目中比重越来越大,由最初的一天一次综合性新闻节目发展到一天几次甚至推出了整点新闻、半点新闻、板块新闻节目,基本实现了全天候滚动播出,大大增加了新闻播出量。这是社会的发展,也是时代的需要。
其三,电视新闻主体地位的凸显化是由于电视新闻的基本特性和其所处的地位决定的。在一些电视事业发达的国家,许多电视台在部门设置上,可以不要别的部门和节目,但不能没有新闻部,新闻是电视台赖以生存的基石。
三、电视新闻与报纸新闻的联动化
电视新闻有视听合一、形象生动的突出优势。报纸新闻却有明显的易读看、好留存的优点。如果让电视新闻与报纸新闻结合起来,使新闻信息得以双重传播,必将产生优势互补、相得益彰的宣传效应。而这种媒体联动,作为电视新闻发展的一种新趋势,正在悄然兴起。
据了解,目前,人民日报与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成立了联合调查组,经济日报与中央电视台经济部也联合推出了几次大的策划活动,而北京青年报每星期三的《新闻周刊》上有一块《新闻联动》专版。该版自去年11月份起就与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签订了“协议”——电视台将每周三播出的节目于前一天将文字稿件传真给报社,主持人早晨播完节目的“精辟见解”,在当天就送到读者手中。由于电视与报纸新闻联动的效果出奇的好,今年该报《新闻联动》专版又与北京电视台新闻评论部合作,《北京您早》节目中的《元元说话》已开始在该版上“说话”。今年年初,北京一家单位与中央电视台体育新闻中心合作,创办了一份《体育生活报》;而中央电视台研究室与光明日报文化周刊则合办了《精品赏析》栏目,这一栏目既在中央电视台上播放,又在光明日报文化周刊上刊载。
四、电视新闻节目的直播化
从1996年1月1日起,中央电视台收视率最高的电视节目《新闻联播》实行直播,特别是在被称为“电视直播年”的1997年,香港回归、长江三峡工程大江截流等几场重大新闻事件现场直播的成功,带来了新一轮电视新闻直播热,电视新闻直播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全国各地电视荧屏上。
因为电视直播形成了独特的传播场,使观众如临其境,耳闻目睹正在发生的事情和正在进行的活动,从而产生现场感、参与感、动态感、新鲜感。因此,它已成为世界各主要电视台新闻节目播出的通行做法。
五、电视新闻播音的播讲化
电视播音工作,在电视新闻广播事业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电视节目制作者的创作意图,有一半是要依靠播音艺术来体现的。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的晚间新闻节目,从1968年起,收视率之所以一直在美三大广播公司中占据首位,是同该公司首席新闻播音员瓦尔特·克朗凯特和他的继承人丹·拉瑟的播音魅力有直接的关系。美国广播公司(ABC)为了压倒哥伦比亚广播公司,也不惜用重金(年薪一百万美元)把全国广播公司(NBC)的女播音员芭芭拉·华特丝挖过来聘为自己的首席新闻播音员。新闻节目播音的好坏通常是衡量一个电视台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之一。
多少年来,我国电视新闻节目的播音方式一直是沿袭传统的播读式。即:播音员播读记者或编辑拟写的新闻稿件。这种播音方式的好处是庄重、严肃、大方,具有很强的权威性和公正性。但缺点是一旦播错,就非常难堪,难有纠正和回旋的余地。同时,播音员天天正襟危坐、面目肃然的形象,难免给人紧张、呆板之感,播音员的心理压力也较大。而国外的电视新闻播音方式则早与我们大不相同。他们大多采用谈心、讲故事这种“播讲”的方式来播新闻。演读稿的开头、结尾和中间主要串场的部分,是由播音员自己写的。播音员还要把新闻事件的内在含义以及重点内容记在自己的脑子里,变成自己的东西,然后用准确、鲜明、生动的新闻报道语言讲述给观众。这种促膝谈心的方式,使观众们似乎觉得播音员在同他们拉家常、讲故事。播音员即使出了语误,改正起来也很自然,决无局促不安的难堪。同时,国外的许多播音员在播讲新闻的同时还起着节目串联人、主持人的作用。他们通常在节目开始时播讲新闻提要和新闻背景,接着就开始串联节目,呼叫现场上的记者现场报告,把演播室同分布在各地的现场记者紧紧连结在一起,使得报道更生动详尽;而且,因为他时常按观众的心理反应向记者提出问题,实际上也就把观众同演播室联系起来了,也等于把观众带进了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
目前,在国内,具有很强前卫意识的香港凤凰卫视台的《凤凰早班车》、《时事直通车》和《小莉看时事》等许多新闻节目已经采用了这种新闻播音方式,很受观众的欢迎。笔者认为,国内电视新闻应当顺应这一历史潮流,大胆改变“播读”这种传统、死板的播音形式,而更多采用“播讲”方式,一方面注意与观众交流,一方面更要注意与现场上的记者交流,把观众同新闻采访现场联接在一起;还应适当增加“最后新闻”,把刚刚收到的重要新闻及时插播。
六、电视新闻传播的网络化
国际互联网络作为第四媒体,已得到广泛确认,互联网络在成为迄今为止所有媒介表现形式及其优点的集大成者的同时,也成为众多媒体包括电视面向21世纪的主要威胁。互联网具有双向、互动等特点,电脑的普及势必会对电视造成很大冲击。有学者认为,电视将被互联网所代替。从新闻发展趋势看,电视业的地位显然难以被完全取代,但此消彼长,其繁荣地位受到冲击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就拿美国来说,国际互联网风行以来,电视收视率下降了30%,报纸等印刷媒体的发行量减少了7%。当然,应该看到,互联网络在对电视传播构成强劲挑战的同时,也为其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因为网络传播突破了电视传播区域覆盖的局限,拓展了电视传播空间;网络传播的交互式,为电视特别是有线电视的传播方式革命做好了技术准备;而且,网络传播大幅度提高了信息传播速度,电视可借助互联网,实现信息的即时再传播。可以说,全方位介入互联网络,尽快实现电视新闻传播的网络化,营造电视传播新的生长点,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电视新闻事业发展不可逆转的一大趋势。
【参考文献】
[1]崔保国.2006年: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2]童兵.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乔玲:大庆新闻传媒集团,职称:副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