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校校园文化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它是以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为根基,以学校文化活动为主体,由全校师生员工共同创造的、充满时代气息和校园特点的人文氛围。
一、高校校园文化的内涵
高校校园文化,是指高校每个成员所共同拥有的校园价值观在物质、精神上的文化形态, 是一个学校传统、作风、精神和理想追求的综合体现。校园文化主要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大层面。校园文化是学校在长期办学实践中形成的历史文化积淀。其中,校园群体、校园环境、图书设备、文化活动、校风校纪是校园文化的基本要素。校园群体是校园文化的主体,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的重点,校园制度是校园文化的保障,文化环境是校园文化发展的条件,而校园精神则是校园文化的灵魂、核心和底蕴。
二、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作用
高校校园文化以广大师生员工共同的价值取向和群体意识所表现出来的校园精神,对学校的各个方面起着指导性作用。而与之相适应的环境文化,寓思想性、针对性、参与性与其中的方式文化、建筑设施文化,又对生活于校园中的每个人起着陶冶情操与规范行为的作用。尽管这种指导作用和陶冶、规范作用是以隐性形式存在的,但却又是无所不在的,同时又是巨大而深远的。
以哈佛大学和北京大学这两所国内外高等学府为例,它们就以完善的校园文化闻名于世。哈佛大学是将办学目标与学校整体规划紧密结合,校内有九个博物馆和世界最大的图书馆,社团俱乐部层出不穷,校园活动丰富多彩,哈佛大学的学生们是良好校园文化的最大受益者;"追求真理,崇尚道德",这不仅是校园文化的精华,而且还是一直指引哈佛学生的不断探索追求的精神动力。
北京大学是国内的最高学府,校园环境优美,有百年纪念讲堂、未名湖和博雅塔等,这些现已成为北京大学代名词。校内有近百个社团,其中著名的有山鹰社、爱心社等。优良的学风是北京大学的一大特色,蔡元培校长曾提出"抱定宗旨, 砥硕德行, 敬爱师友",这对北大人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三、双校区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与问题
(一)校园环境建设不尽人意。新校区刚刚建成不久,基础设施还不是很完善,校园整体建设缺乏人文气息,只有一些必备的教学楼和宿舍楼,图书馆内藏书门类不齐。然而旧校区地处喧闹市区,校区面积小,没有足够的教室来满足学生上课上自习的需求,图书馆藏书供不应求。
(二)信息沟通不畅。新校区地处郊区,远离市区,交通不便,信息渠道来源匮乏,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隔离,形成"文化孤岛"。由于新旧校区隔离,两校区学生之间缺乏足够的沟通与交流,新校区无法完整地传承旧校区的文化,进而导致学生缺乏文化归属感,而老校区又容易出现文化断层。
(三)新校区师生信赖程度不紧密。老师每天都是乘校车往返新旧校区,常驻在新校区的老师少,老师除教课外难以参加校园文化活动,导致师生之间交流少,师生之间文化分离。
(四)网络文化的冲击。98%以上的电子科技大学的学生都是每天上网,网络成为大学生开阔视野,扩大交往,更新知识的重要渠道,同时也是各种不良信息的传播渠道。大学生对网络危害没有充分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也没有在思想和心理上建立防范侵害的防线,很容易受到影响。
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具体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来推动校园文化建设:
(一)建设多元性、主导性的高校文化。利用每年的大型活动如校庆活动,对学校发展历程、经验进行总结,结合著名学者校友等内容开办专题展览,开设专题报告会、讲座等形式宣传学校悠久历史和优良传统,教育激励全校师生,使他们了解学校,热爱学校,增强荣誉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组织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的高品位校园文化活动。科技学术方面,以各学院的标志性活动为主题开展校园科技节,开办《大学生学报》,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等各类学术交流活动。文化艺术方面,组织更多的类似成电杯辩论赛等传统文化活动,以社团为载体,推动文化艺术体育活动的开展,例如:校园文化艺术节,青春风采大赛和系列主题体育竞赛。
(三)定期邀请科学界、文化届名人进行科技文化艺术的讲座等活动,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开拓学生视野,培养他们的灵感与艺术鉴赏力。例如:成电讲坛它不仅传承了电子科大优良学风学术传统,而且吸引了很多国内外名人前来做讲座。同时学校可以引进一些高雅艺术,培养同学们的文化素养。
(四)积极倡导学生参加大学生实践活动。这是高校第二课堂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引导青年学生与实践相结合,更加深入地了解社会的一个重要途径。我们应不断丰富社会实践的内容,不断拓展实践领域,促进学生实践能力、认识能力、创新能力的提高。
(五)注意校园网络系统建设,净化网络环境,有效削减社会负面因素的影响。除了正常的教育引导手段外,应设置网上心理诊所,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心态,思想动向,对学生施以全方位的关怀。
大学精神是校园文化的核心灵魂,校园文化是大学精神的载体。将大学精神与校园文化建设有机结合,弘扬大学精神营造治学严谨、气氛活跃、思想包容的校园文化建设氛围。树立而且要坚守"崇尚学术,探求真理,以人为本"的大学精神,创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是新旧校区并行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艰巨任务。
参考文献:
[1]王学文.论多校园大学的校园文化建设[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3).
[2]蔡克勇.大学校园文化与创造性培养[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3).
一、高校校园文化的内涵
高校校园文化,是指高校每个成员所共同拥有的校园价值观在物质、精神上的文化形态, 是一个学校传统、作风、精神和理想追求的综合体现。校园文化主要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大层面。校园文化是学校在长期办学实践中形成的历史文化积淀。其中,校园群体、校园环境、图书设备、文化活动、校风校纪是校园文化的基本要素。校园群体是校园文化的主体,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的重点,校园制度是校园文化的保障,文化环境是校园文化发展的条件,而校园精神则是校园文化的灵魂、核心和底蕴。
二、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作用
高校校园文化以广大师生员工共同的价值取向和群体意识所表现出来的校园精神,对学校的各个方面起着指导性作用。而与之相适应的环境文化,寓思想性、针对性、参与性与其中的方式文化、建筑设施文化,又对生活于校园中的每个人起着陶冶情操与规范行为的作用。尽管这种指导作用和陶冶、规范作用是以隐性形式存在的,但却又是无所不在的,同时又是巨大而深远的。
以哈佛大学和北京大学这两所国内外高等学府为例,它们就以完善的校园文化闻名于世。哈佛大学是将办学目标与学校整体规划紧密结合,校内有九个博物馆和世界最大的图书馆,社团俱乐部层出不穷,校园活动丰富多彩,哈佛大学的学生们是良好校园文化的最大受益者;"追求真理,崇尚道德",这不仅是校园文化的精华,而且还是一直指引哈佛学生的不断探索追求的精神动力。
北京大学是国内的最高学府,校园环境优美,有百年纪念讲堂、未名湖和博雅塔等,这些现已成为北京大学代名词。校内有近百个社团,其中著名的有山鹰社、爱心社等。优良的学风是北京大学的一大特色,蔡元培校长曾提出"抱定宗旨, 砥硕德行, 敬爱师友",这对北大人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三、双校区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与问题
(一)校园环境建设不尽人意。新校区刚刚建成不久,基础设施还不是很完善,校园整体建设缺乏人文气息,只有一些必备的教学楼和宿舍楼,图书馆内藏书门类不齐。然而旧校区地处喧闹市区,校区面积小,没有足够的教室来满足学生上课上自习的需求,图书馆藏书供不应求。
(二)信息沟通不畅。新校区地处郊区,远离市区,交通不便,信息渠道来源匮乏,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隔离,形成"文化孤岛"。由于新旧校区隔离,两校区学生之间缺乏足够的沟通与交流,新校区无法完整地传承旧校区的文化,进而导致学生缺乏文化归属感,而老校区又容易出现文化断层。
(三)新校区师生信赖程度不紧密。老师每天都是乘校车往返新旧校区,常驻在新校区的老师少,老师除教课外难以参加校园文化活动,导致师生之间交流少,师生之间文化分离。
(四)网络文化的冲击。98%以上的电子科技大学的学生都是每天上网,网络成为大学生开阔视野,扩大交往,更新知识的重要渠道,同时也是各种不良信息的传播渠道。大学生对网络危害没有充分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也没有在思想和心理上建立防范侵害的防线,很容易受到影响。
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具体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来推动校园文化建设:
(一)建设多元性、主导性的高校文化。利用每年的大型活动如校庆活动,对学校发展历程、经验进行总结,结合著名学者校友等内容开办专题展览,开设专题报告会、讲座等形式宣传学校悠久历史和优良传统,教育激励全校师生,使他们了解学校,热爱学校,增强荣誉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组织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的高品位校园文化活动。科技学术方面,以各学院的标志性活动为主题开展校园科技节,开办《大学生学报》,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等各类学术交流活动。文化艺术方面,组织更多的类似成电杯辩论赛等传统文化活动,以社团为载体,推动文化艺术体育活动的开展,例如:校园文化艺术节,青春风采大赛和系列主题体育竞赛。
(三)定期邀请科学界、文化届名人进行科技文化艺术的讲座等活动,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开拓学生视野,培养他们的灵感与艺术鉴赏力。例如:成电讲坛它不仅传承了电子科大优良学风学术传统,而且吸引了很多国内外名人前来做讲座。同时学校可以引进一些高雅艺术,培养同学们的文化素养。
(四)积极倡导学生参加大学生实践活动。这是高校第二课堂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引导青年学生与实践相结合,更加深入地了解社会的一个重要途径。我们应不断丰富社会实践的内容,不断拓展实践领域,促进学生实践能力、认识能力、创新能力的提高。
(五)注意校园网络系统建设,净化网络环境,有效削减社会负面因素的影响。除了正常的教育引导手段外,应设置网上心理诊所,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心态,思想动向,对学生施以全方位的关怀。
大学精神是校园文化的核心灵魂,校园文化是大学精神的载体。将大学精神与校园文化建设有机结合,弘扬大学精神营造治学严谨、气氛活跃、思想包容的校园文化建设氛围。树立而且要坚守"崇尚学术,探求真理,以人为本"的大学精神,创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是新旧校区并行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艰巨任务。
参考文献:
[1]王学文.论多校园大学的校园文化建设[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3).
[2]蔡克勇.大学校园文化与创造性培养[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