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雅可夫斯基与郭小川革命诗歌之比较

来源 :中华文化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yl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雅可夫斯基与郭小川的革命诗歌在追求独创性诗思的路径、诗歌意象所显露出的诗风、语言广泛的艺术表现力等方面同中有异.两位诗人的作品最大限度地让语言接近观感、让读者真切地感受物象存在的震颤与情感的律动.其差异在于:马雅可夫斯基的诗歌反叛文化权威,以独特的语言生产,运用线条与阶梯式排列,体现出造型艺术之美;郭小川的诗歌承旧见新,以兴发感动的唯美意象,拓展了旋律的韵动与乐章式排列,体现出音乐之韵.
其他文献
嵇康的《声无哀乐论》中有几个环节很容易被误读,影响人们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如“声无哀乐”之“声”究竟是仅指自然之声,还是也包括音乐之声?嵇康在何种意义上认为音乐能够“歌其事”“舞其功”?文章提出“躁静”概念,其意义如何,与“哀乐”有何区别?最后一轮问答中关于“移风易俗”“心本体”“郑卫之音”的论述是否与前文矛盾?等等.本文对此一一辨析,认为嵇康在以上环节的论证前后相洽,逻辑严密,无自相矛盾,是一篇典型的自律论音乐美学论文.《声无哀乐论》的论证也有可议之处,如对音乐唤起的情感类型未作进一步的区分,是为不足.
音乐剧的角色化演唱,是指运用风格各异的演唱方法在音乐剧舞台上刻画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的方式和手段.本文将结合音乐剧《爱·文姬》中蔡文姬的部分唱段,以不同唱法与人物形象、人物心声是否贴合为标准,对音乐剧的角色化演唱进行阐述.
旅美作曲家梁雷作为华人作曲界的佼佼者之一,近些年收获了不计其数的国际奖项与头衔,其作品亦具有多元文化融合对话的特征,而“蒙古音乐”系列作为其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展现了梁雷极富个性的创作理念与思想内涵.本文以梁雷“蒙古音乐”系列代表作品之一——弦乐四重奏《戈壁赞》(Gobi Gloria)为研究对象,基于作曲技术理论的视角,探究作品内部的音乐素材及其组织手法,进而阐释音高组织与其创作理念之间的关联.
发生在明清之际的蜀难由“晚明蜀难”和“易代蜀难”两个历史阶段构成.期间,作为四川地方社会主体的蜀民惨遭杀戮和伤害,其受祸之惨酷,不仅旷古罕见,也为国内同时期其他地区所不及.传统士人对这一悲剧的检讨,大多建立在浅表的认识层面上,将其归结为“天怒人怨”两个方面.本文透过历史表象,洞悉此次蜀难既是明代制度败坏的产物,又是17世纪极端气候变化的结果.
陈其钢,知名旅法华人作曲家,不同的学者与听众对其有不同的认识和印象,譬如中国第五代作曲家、北京奥运会音乐总监、中国音乐诗人等.与此同时,不同的研究者基于不同的研究身份会采取不同的研究视角对陈其钢其人其乐进行考量,在阐述音乐的同时建构和体现陈其钢的社会身份和行为.通过话语分析,我们可以窥探出不同研究者的审美取向、价值判断及其缘由.譬如为什么研究者在研究作品的选取上更为青睐陈其钢归国前的创作而非陈其钢近年来的创作?为什么陈其钢作为男性作曲家,其音乐创作却被大多研究者形容为“阴性的声音”?陈其钢又为何被研究者定
古代的医疗队伍中,寺院和僧医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僧医一方面学法习禅,另一方面还兼顾医学事业,他们有着僧人和医生的双重身份,不仅弘扬佛法还行医救人,尤其是在古代瘟疫爆发时起很大作用.佛教慈爱怜悯的教义在僧医的身上得到了充分体现.僧医推动着佛教与中国古代医学的发展.
五四前后的中国社会在各个方面都发生着剧烈的变化,美国新闻媒体也关注到了这些变化,并进行了报道和分析.美国媒体有关中国的报道,反映了中国在历史转折时期教育与文化的变迁,以及可能对中国未来所发生的影响.美国媒体关注了西方思想家的影响、留学生群体对中国进步的推动以及美国对中国的认识和态度.在政治上,中国处于一个极不稳定的时期,但是也可能就是这个政治的不稳定,中央政府的衰弱,给中国知识分子登上历史舞台、扮演主要角色创造了机会.
在儒学复兴的背景下,北宋前期的文道观经历了从重道到重文,重回重道而最终走向文道并重的演变过程,西昆派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宋初柳开等人为纠正五代浮靡文风而主张重道,使文成为了道的附庸;西昆派前期作家杨亿等为纠正这种弊端,又提出“雕章丽句,脍炙人口”的主张,强调文辞的重要性,竖起了重文的大旗.西昆派的主张遭到了石介等道统派的反击,重道思想复兴,但石介鼓吹的太学体却将古文导向了怪奇方向.西昆派后期作家面对石介的攻击,坚持文学创作,主张华实并重,延续了重文思想.欧阳修吸收了道统派和西昆派的观念,主张文道并
在中国历史上,流传着以“亲子重逢、盲亲复明”为叙事类型的孝道故事,其情节可概括为:亲子离别失散,父母因此忧泣失明.后来亲子久别重逢相认后,盲亲瞽目复明.早在秦汉时期,这类故事中的“重逢认亲”元素便已出现,其情节设置源于儒家感应说.在佛教的影响下,南北朝时期,“亲子重逢、盲亲复明”故事类型开始出现.宋元以降,随着劝善运动的展开,此故事类型与道教文昌信仰相结合,并作为劝善故事广泛流布于民间社会.中国古代“亲子重逢、盲亲复明”孝道故事的产生与流变,体现出了儒释道混融的历史进程,也反映出人类社会对亲人团聚的共通情
20世纪20-40年代,民国学人大规模地讨论中国文化起源问题,涵盖了有关中国传说古史的论辩、考古学视野下的中国文化起源、中国文化多地起源等领域.在推广中国文化起源研究的过程中,民国期刊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表现为:学者办刊,引领学术发展;运用多种传播方式,以论辩推动研究深入;及时刊发,加快传播速度等.民国期刊不仅推动了中国文化起源研究的深入和拓展,还促进了科学史观在中国文化起源研究领域的广泛运用,推广了新的史学研究方法.但不少民国期刊存续时间过短,对于中国文化起源研究的传播往往昙花一现,没能为推动本领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