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宏观经济下行,再加上6月“钱荒”的滞后效应,商业银行盈利增长放缓,各银行纷纷亮出“解围”之剑。但效果如何还有待观察。
随着近年来经济结构调整,外部需求不旺,国内投资放缓等一系列因素影响,宏观经济增速下行,商业银行作为顺周期行业,其业绩实现“逆周期”增长压力较大。上市银行三季度营业收入、净利润等主要财务指标增长水平明显弱于上年同期水平。其中8家上市股份制银行实现净利润2127亿元,同比增幅16%,较上年同期下降12个百分点,其中净利润保持20%以上增幅的银行仅兴业银行(601166.SH)、华夏银行(600015.SH),这意味着商业银行暂时告别高速增长,迎来盈利放缓、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
从三季度各上市银行披露报表来看,净利润增速放缓,一方面受制于资产质量的下行,9月末8家上市股份制银行不良贷款余额910亿元,比年初增加215亿元,增幅达31%。而除建设银行(601939.SH,00939.HK)、农业银行(601288.SH,01288.HK)外,其他行(不含城商行)不良率较年初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资产减值损失准备同比多提,前三季度8家上市股份制银行信贷成本率0.52%,同比上升6BP,新发生不良贷款直接吞蚀银行经营成果。受不良爆发以及加大核销力度的影响,大部分上市银行拨备覆盖率比年初大幅下降,各行动用拨备在逆周期中发挥蓄水池作用来防范外部经营环境对银行业绩的冲击。另一方面,受利率市场化以及6月“钱荒”影响,上市银行盈利能力受到一定冲击,盈利水平下降,其中息差水平大幅缩窄直接拖累各行净利息收入增长。
“钱荒”遗留
从表1中可以看出,二季度股份制银行净利息收入以及营业收入增长势头较好,环比增量可观,主要是由于上半年商业银行加大了同业资金业务的拓展力度,同时逐步消化存贷款重定价的负面影响。但好景不长,三季度各家银行收入增长水平明显不及二季度,其中光大银行(601818.SH)、民生银行(600016.SH,01988.HK)、兴业银行以及华夏银行营业收入环比出现下降,三季度计息天数较二季度多两天,同时生息贷款规模增长,收入的下降主要因为“钱荒”的滞后效应以及“去杠杆化”对银行收入带来明显的冲击。
为了及时弥补收入缺口,各银行一方面盘活存量,调整存贷款结构,严控住房按揭贷款等低收益生息资产规模,同时提高高收益小微企业、个人经营性以及信用卡透支的占比;另一方面加强贷款定价管理,从招商银行(600036.SH,03968.HK)披露的数据显示,零售贷款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较基准上浮29.94%,比上年提升了近7个百分点,企业贷款定价水平亦有一定的提升;同时,银行加快去杠杆化进程,9月末8家上市股份制银行同业资产余额8.7万亿元,较6月末减少16.17%。尽管如此,由于6月末“钱荒”阶段性抬升了负债成本,各行三季度收入表现不及预期。
资产质量下行
宏观经济下行以及稳健货币政策导致的流动性偏紧背景下,部分区域以及特定行业不良呈集中爆发态势,尤其是长三角地区的钢贸行业,给商业银行资产质量带来较大影响。通过还原核销损失贷款,可以更清楚了解各上市银行2013年新发生不良贷款增长情况。从表2中可以看出,还原核销后,各主要上市银行净新增不良数较大,其中光大、兴业、民生以及交通银行(601328.SH,03328.HK)净新增不良贷款在贷款余额中的占比超过0.5%。除农行及平安银行(000001.SZ)外,其他行拨备覆盖率比年初下降,但还处于高于监管底线的较高水平,为商业银行在逆周期经营中潜在风险爆发提供了一定的对冲作用。
盈利能力下降
银行盈利能力持续下降主要表现在利差水平的缩窄。从今年各上市银行披露的利差指标看,绝大部分银行净息差较上年明显下降,一方面因为银行提高同业业务占比,拉低了资产收益率;另一方面,市场流动性趋紧以及利率市场化环境下,负债成本上升,挤压银行经营成果。从6月“钱荒”的影响来看,激进的资金错配业务给部分银行带来较大的冲击,其中招商、民生NIM(净息差)较上半年分别下降6BP、3BP。农行、中信银行(601998.SH,00998.HK)等行由于在同业业务上更加稳健,受“钱荒”冲击影响相对较小。
从全年角度来看,随着“钱荒”成本在三季度的逐步消化,银行盈利能力的下降更主要反映在存贷利差率的缩窄,其中兴业银行、浦发银行(600000.SH)、民生银行上半年存贷利差较上年分别下降71BP、56BP以及47BP,由于目前存款利率还未完全放开,负债端成本的上升压力较大,在这轮经济逆周期中,银行经营将面临巨大挑战。
非息收入增长快
受利率市场化推进以及资本监管压力影响,商业银行加大了非息收入的拓展力度,前三季度,13家主要上市银行非利息净收入同比增幅达25%。但单季度非息收入受“钱荒”影响较大。以民生银行为例,该行三季度非利息收入环比下降1300万元,其中手续费净收入以及投资收入环比减少较多,由于该行手续费主要为托管及其他受托业务佣金,由此推测“钱荒”期间,由于理财收益率拉升,理财资金池结构调整压力较大,理财手续费相应大幅减少;另一方面,“钱荒”期间市场利率走高,票据买卖价差收益同比出现大幅下降,同时为了保流动性,银行通过回购交易已持有债券,直接带来账面投资亏损。民生银行前三季度投资收益逐季下降。光大银行非利息收入受“钱荒”影响更加明显。
银行“解围”之路
经济逆周期以及“钱荒”给商业银行经营带来较大冲击,一方面银行重新重视流动性管理、加大去杠杆化力度;另一方面想方设法拓展收入来源。不同银行拥有各自“解围”之路。兴业银行通过做大同业非信贷业务,以自营资金投资非标来拓展同业资金收入。据媒体报道,监管部门将对自营资金投资非标比照8号文理财资金投资非标实施限额管理,计提拨备,并可能叫停通过“三方协议”开展买入返售资产业务。自营资金投资非标是商业银行提高投资业务收益率,优化资产结构,接盘8号文溢出非标资产的重要渠道,今年以来,各行买入返售资产增长快速,但由于其依靠短期同业资金来支撑,放大了杠杆以及流动性风险,同时对监管部门管理M2带来一定的难度。一旦政策出台,商业银快速增长的非标投资业务将被控制,后续政策效应以及商业银行的应对措施有待进一步观察。平安银行加大贷款结构调整力度,做大高收益零售贷款,平安今年个人贷款平均利率达7.59%,同比大增39BP,其三季度息差水平较上半年反而有所提升;招商银行作为股份制银行中存款成本最低的银行,其通过加大资产结构调整以及加强定价管理来拓展新的收入增长点,新发放贷款利率提升较快;民生银行受“钱荒”影响较大,其前三季度净息差2.38%,比上年减少56BP,在已披露息差的上市银行中,降幅最明显。虽然民生拥有上市银行中最高的存贷利差,主要得益于高定价的风险资产收益率,但由于经济下行中不良上行压力较大,小微企业、个人经营性贷款潜在增长空间以及收益率存在较大不确定性,民生银行亟须通过降低负债成本,稳定低成本资金来源来维持经营快速增长。近期,民生大力开设社区银行,主要为了拓展社区低成本储蓄存款,开辟不同于招商银行财富管理的新的储蓄拓展之路。渠道建设的高成本能否带来预期效果,可能需要一段时间的观察,但其判断的大方向是符合其自身特点以及逆周期经营环境的。
作者任职于广发银行总行
随着近年来经济结构调整,外部需求不旺,国内投资放缓等一系列因素影响,宏观经济增速下行,商业银行作为顺周期行业,其业绩实现“逆周期”增长压力较大。上市银行三季度营业收入、净利润等主要财务指标增长水平明显弱于上年同期水平。其中8家上市股份制银行实现净利润2127亿元,同比增幅16%,较上年同期下降12个百分点,其中净利润保持20%以上增幅的银行仅兴业银行(601166.SH)、华夏银行(600015.SH),这意味着商业银行暂时告别高速增长,迎来盈利放缓、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
从三季度各上市银行披露报表来看,净利润增速放缓,一方面受制于资产质量的下行,9月末8家上市股份制银行不良贷款余额910亿元,比年初增加215亿元,增幅达31%。而除建设银行(601939.SH,00939.HK)、农业银行(601288.SH,01288.HK)外,其他行(不含城商行)不良率较年初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资产减值损失准备同比多提,前三季度8家上市股份制银行信贷成本率0.52%,同比上升6BP,新发生不良贷款直接吞蚀银行经营成果。受不良爆发以及加大核销力度的影响,大部分上市银行拨备覆盖率比年初大幅下降,各行动用拨备在逆周期中发挥蓄水池作用来防范外部经营环境对银行业绩的冲击。另一方面,受利率市场化以及6月“钱荒”影响,上市银行盈利能力受到一定冲击,盈利水平下降,其中息差水平大幅缩窄直接拖累各行净利息收入增长。
“钱荒”遗留
从表1中可以看出,二季度股份制银行净利息收入以及营业收入增长势头较好,环比增量可观,主要是由于上半年商业银行加大了同业资金业务的拓展力度,同时逐步消化存贷款重定价的负面影响。但好景不长,三季度各家银行收入增长水平明显不及二季度,其中光大银行(601818.SH)、民生银行(600016.SH,01988.HK)、兴业银行以及华夏银行营业收入环比出现下降,三季度计息天数较二季度多两天,同时生息贷款规模增长,收入的下降主要因为“钱荒”的滞后效应以及“去杠杆化”对银行收入带来明显的冲击。
为了及时弥补收入缺口,各银行一方面盘活存量,调整存贷款结构,严控住房按揭贷款等低收益生息资产规模,同时提高高收益小微企业、个人经营性以及信用卡透支的占比;另一方面加强贷款定价管理,从招商银行(600036.SH,03968.HK)披露的数据显示,零售贷款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较基准上浮29.94%,比上年提升了近7个百分点,企业贷款定价水平亦有一定的提升;同时,银行加快去杠杆化进程,9月末8家上市股份制银行同业资产余额8.7万亿元,较6月末减少16.17%。尽管如此,由于6月末“钱荒”阶段性抬升了负债成本,各行三季度收入表现不及预期。
资产质量下行
宏观经济下行以及稳健货币政策导致的流动性偏紧背景下,部分区域以及特定行业不良呈集中爆发态势,尤其是长三角地区的钢贸行业,给商业银行资产质量带来较大影响。通过还原核销损失贷款,可以更清楚了解各上市银行2013年新发生不良贷款增长情况。从表2中可以看出,还原核销后,各主要上市银行净新增不良数较大,其中光大、兴业、民生以及交通银行(601328.SH,03328.HK)净新增不良贷款在贷款余额中的占比超过0.5%。除农行及平安银行(000001.SZ)外,其他行拨备覆盖率比年初下降,但还处于高于监管底线的较高水平,为商业银行在逆周期经营中潜在风险爆发提供了一定的对冲作用。
盈利能力下降
银行盈利能力持续下降主要表现在利差水平的缩窄。从今年各上市银行披露的利差指标看,绝大部分银行净息差较上年明显下降,一方面因为银行提高同业业务占比,拉低了资产收益率;另一方面,市场流动性趋紧以及利率市场化环境下,负债成本上升,挤压银行经营成果。从6月“钱荒”的影响来看,激进的资金错配业务给部分银行带来较大的冲击,其中招商、民生NIM(净息差)较上半年分别下降6BP、3BP。农行、中信银行(601998.SH,00998.HK)等行由于在同业业务上更加稳健,受“钱荒”冲击影响相对较小。
从全年角度来看,随着“钱荒”成本在三季度的逐步消化,银行盈利能力的下降更主要反映在存贷利差率的缩窄,其中兴业银行、浦发银行(600000.SH)、民生银行上半年存贷利差较上年分别下降71BP、56BP以及47BP,由于目前存款利率还未完全放开,负债端成本的上升压力较大,在这轮经济逆周期中,银行经营将面临巨大挑战。
非息收入增长快
受利率市场化推进以及资本监管压力影响,商业银行加大了非息收入的拓展力度,前三季度,13家主要上市银行非利息净收入同比增幅达25%。但单季度非息收入受“钱荒”影响较大。以民生银行为例,该行三季度非利息收入环比下降1300万元,其中手续费净收入以及投资收入环比减少较多,由于该行手续费主要为托管及其他受托业务佣金,由此推测“钱荒”期间,由于理财收益率拉升,理财资金池结构调整压力较大,理财手续费相应大幅减少;另一方面,“钱荒”期间市场利率走高,票据买卖价差收益同比出现大幅下降,同时为了保流动性,银行通过回购交易已持有债券,直接带来账面投资亏损。民生银行前三季度投资收益逐季下降。光大银行非利息收入受“钱荒”影响更加明显。
银行“解围”之路
经济逆周期以及“钱荒”给商业银行经营带来较大冲击,一方面银行重新重视流动性管理、加大去杠杆化力度;另一方面想方设法拓展收入来源。不同银行拥有各自“解围”之路。兴业银行通过做大同业非信贷业务,以自营资金投资非标来拓展同业资金收入。据媒体报道,监管部门将对自营资金投资非标比照8号文理财资金投资非标实施限额管理,计提拨备,并可能叫停通过“三方协议”开展买入返售资产业务。自营资金投资非标是商业银行提高投资业务收益率,优化资产结构,接盘8号文溢出非标资产的重要渠道,今年以来,各行买入返售资产增长快速,但由于其依靠短期同业资金来支撑,放大了杠杆以及流动性风险,同时对监管部门管理M2带来一定的难度。一旦政策出台,商业银快速增长的非标投资业务将被控制,后续政策效应以及商业银行的应对措施有待进一步观察。平安银行加大贷款结构调整力度,做大高收益零售贷款,平安今年个人贷款平均利率达7.59%,同比大增39BP,其三季度息差水平较上半年反而有所提升;招商银行作为股份制银行中存款成本最低的银行,其通过加大资产结构调整以及加强定价管理来拓展新的收入增长点,新发放贷款利率提升较快;民生银行受“钱荒”影响较大,其前三季度净息差2.38%,比上年减少56BP,在已披露息差的上市银行中,降幅最明显。虽然民生拥有上市银行中最高的存贷利差,主要得益于高定价的风险资产收益率,但由于经济下行中不良上行压力较大,小微企业、个人经营性贷款潜在增长空间以及收益率存在较大不确定性,民生银行亟须通过降低负债成本,稳定低成本资金来源来维持经营快速增长。近期,民生大力开设社区银行,主要为了拓展社区低成本储蓄存款,开辟不同于招商银行财富管理的新的储蓄拓展之路。渠道建设的高成本能否带来预期效果,可能需要一段时间的观察,但其判断的大方向是符合其自身特点以及逆周期经营环境的。
作者任职于广发银行总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