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是一个需要不断研究的课题。带学生走出课堂,走进身边的传统文化场所进行移动学习,被证实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将信息技术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因此,在信息化环境下,将移动学习、信息技术环境融入传统文化教育教学中,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的推动意义。
【摘 要】本文介绍了教师带领学生参观学习北京传统民居,通过使用多媒体设备、激光测距仪、思维导图等技术与理念,完成数据收集、绘制测量、访谈讨论等学习活动,使学生对北京传统民居有所认识,促进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感知。最后本文以该案例为基础,探讨了如何在信息化条件下开展传统文化教育。
【关键词】传统文化;移动学习;信息技术;传统民居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1-7384(2017)03-0009-03
移动学习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著名作家冯骥才先生说:“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不管曾经怎样灿烂辉煌,只有在有文化的后辈中才能发光。”可见,向广大中小学生传播传统文化已经刻不容缓。《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传统经典的传承,中小学各学科课程都要结合学科特点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然而,传统文化教育方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实际的传统文化教学中,往往是“教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的灌输式方法,学生的传统文化学习被局限在课堂上,无法亲身感受传统文化的实物。学生得到的更多的是知识的记忆,无法对传统文化有更加完整的认识。在这种传统的教育方式下,无法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影响了传统文化的传承。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教育已经与信息技术进行了深度融合,办公软件、多媒体设备、数据管理系统已经普遍应用于教育产业,3D打印、VR及AR技术、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也已经在教育产业中形成燎原之势。早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学者就认识到信息技术对教育事业的重要性。随着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互联网 ”战略,我国教育信息化的步伐开始进一步加快。信息技术将像血液一样融入我国教育的方方面面,推动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因此,将信息技术与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大势所趋。
移动学习自1994年被提出以来,先在国外掀起研究热潮,备受研究者和教育工作者追捧。2000 年,移動学习首次引入我国,我国研究者开始了移动学习研究热。在以互联网为主导的信息时代,学生的学习越来越依赖网络,学生乐于接受具有趣味性的传播方式,而不仅仅是课堂上的被动接受。因此,我们需要将传统文化的教育与现代的移动教学完美结合,解决学生因为传统文化教育方式枯燥、单调而对传统文化失去兴趣的问题,有效利用移动学习将传统文化以学生感兴趣的形式表现出来,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情,提升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
本文该案例为基础,探讨了信息化条件下的移动学习模式对传统文化教育的作用。
“传统民居”移动学习探究
以“北京传统民居”为主题,学习的地点为计算机教室和传统民居,移动学习设备为Pad。本设计包括环境构建、知识探索、情境学习、数据整理四个方面。把学生分为测量组、绘图组、访谈组三个小组。测量组负责测量院落的长宽,房屋的高度、宽度、长度;绘图组通过实地勘察,绘制院落平面图;访谈组带着头脑风暴整理的问题,对专家进行访谈,并整理成文字材料。本设计既能体现学生如何在课堂与户外利用移动设备进行传统文化学习,又能体现学习过程的探究性、实践性,重点关注具有社会性、情境性的传统文化教育。
1. 环境构建
移动学习的地点为计算机教室和传统民居,教室使用的是计算机教室,教室长12米,宽7.7米,桌椅面向教师横向摆放,前面有2.4米宽度空余,可进行演示。教室配有教学多媒体,并根据3~4人一组进行适当的座位调整与桌椅的调整。移动学习设备为Pad,学生分为测量组、绘图组、访谈组三个小组,分别完成各自的任务。具体构图如图1所示。
2. 知识探索
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思维导图软件,使用思维导图软件绘制思维导图(如图2)。然后分小组讨论,列出问题。教师依据设计好的探究问题引导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或问题进行研究解决。学生可以利用教室里的计算机以及Pad在网上搜索相关资料。组织学生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讲解相似三角形的定义和定理,并在校内进行实践活动,测量较矮物体的影子和高度,然后测量较高物体的影子,计算高度。
在户外探究之后,学生与教师在室内进行讨论与交流(如图3)。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直接连接学生的 Pad,了解每组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展示活动过程中的照片、视频等。
3. 情境学习
教师带领学生参观北京市门头沟区下苇甸村的两座四合院,为了保证拍摄效果,有一名老师负责拍摄。我们还计划邀请专业的航拍人员进行航拍。学生们分为测量组、绘制组、访谈组,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活动,与村委会联系,请对村子历史特别熟悉的人员担任讲解(如图4)。
在情境学习环节,让学生认识到北京传统民居的辉煌历程,认识到移动设备在学习中的用处,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探索知识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与团队精神,提高学生对家乡的认同感、自豪感以及对传统文化的感受力。通过实地参观和走访,学生们对北京传统民居有了新的认识,并对传统民居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体验到了移动学习的乐趣。
4. 数据整理 测量组负责测量院落的长宽,房屋的高度、宽度、长度,使用激光测距仪;绘图组通过实地勘察,绘制院落平面图;访谈组带着头脑风暴整理的问题,對专家进行访谈,整理文字材料。
访谈结果:
(1)传统民居主要采用砖石、木头作为主要建筑材料,房顶用石板作为建筑材料。
(2)四合院由正房、厢房和倒座房组成,本地的四合院一般都是正房靠山,面向河道。 北京传统民居最大的特点就是对称,四合院整体对称,房屋正面左右对称,大门对称,窗户造型也是对称的。
(3)门簪后面连接门框,起到固定作用,前面露出的部分起到装饰的作用,有圆形的,六边形的,也是房屋主人身份高低的体现。古代人说“门当户对”,“户对”指的就是门簪数量,这次我们看到的传统民居分别有两个、三个、四个门簪。
(4)门墩在大门底部,用来支撑门框、门轴,用木头或石头做成。
(5)门槛是指门框下面的横木条,作用是阻挡外部不利因素进入家中,并防止“财气”外漏。
(6)传统民居使用石板是因为石板比瓦寿命长,更加结实。压在石板上面的叫瓦趟子,用来压住石板。
“传统民居”移动学习探究结论
通过本次教育实践,可以得到一些经验,总结如下:“走出课堂,走近传统文化”的移动教学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感知与理解;头脑风暴、思维导图等思维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帮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出发看待传统文化;多媒体技术、移动教学设备、数据分析软件等技术的应用,有助于帮助学生用现代技术手段研究传统文化,很好地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综上,将移动学习方式、信息技术手段与传统文化教育相融合,加深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感受,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作者单位:北京市门头沟区教师进修学校)
参考文献
叶成林,徐福荫,许骏. 移动学习研究综述[J]. 电化教育研究,2004(3).
郭舒婷. 信息技术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应用研究[D]. 辽宁师范大学,2015.
刘军,邱勤,余胜泉,希建华. 无缝学习空间的技术、资源与学习创新——2011年第十届mLearn世界会议述评[J]. 开放教育研究,2011(6):8-19.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 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DB/OL]. http://www.gov.cn/jrzg/2006-09/13/content_388046. htm,2009-9-03.
余胜泉,王阿习.“互联网 教育”的变革路径[J]. 中国电化教育,2016(10).
潘爱琼、周浩兵. 基于3D打印技术的创新型人才培养初探[J]. 时代教育,2016(3).
【摘 要】本文介绍了教师带领学生参观学习北京传统民居,通过使用多媒体设备、激光测距仪、思维导图等技术与理念,完成数据收集、绘制测量、访谈讨论等学习活动,使学生对北京传统民居有所认识,促进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感知。最后本文以该案例为基础,探讨了如何在信息化条件下开展传统文化教育。
【关键词】传统文化;移动学习;信息技术;传统民居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1-7384(2017)03-0009-03
移动学习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著名作家冯骥才先生说:“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不管曾经怎样灿烂辉煌,只有在有文化的后辈中才能发光。”可见,向广大中小学生传播传统文化已经刻不容缓。《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传统经典的传承,中小学各学科课程都要结合学科特点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然而,传统文化教育方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实际的传统文化教学中,往往是“教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的灌输式方法,学生的传统文化学习被局限在课堂上,无法亲身感受传统文化的实物。学生得到的更多的是知识的记忆,无法对传统文化有更加完整的认识。在这种传统的教育方式下,无法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影响了传统文化的传承。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教育已经与信息技术进行了深度融合,办公软件、多媒体设备、数据管理系统已经普遍应用于教育产业,3D打印、VR及AR技术、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也已经在教育产业中形成燎原之势。早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学者就认识到信息技术对教育事业的重要性。随着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互联网 ”战略,我国教育信息化的步伐开始进一步加快。信息技术将像血液一样融入我国教育的方方面面,推动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因此,将信息技术与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大势所趋。
移动学习自1994年被提出以来,先在国外掀起研究热潮,备受研究者和教育工作者追捧。2000 年,移動学习首次引入我国,我国研究者开始了移动学习研究热。在以互联网为主导的信息时代,学生的学习越来越依赖网络,学生乐于接受具有趣味性的传播方式,而不仅仅是课堂上的被动接受。因此,我们需要将传统文化的教育与现代的移动教学完美结合,解决学生因为传统文化教育方式枯燥、单调而对传统文化失去兴趣的问题,有效利用移动学习将传统文化以学生感兴趣的形式表现出来,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情,提升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
本文该案例为基础,探讨了信息化条件下的移动学习模式对传统文化教育的作用。
“传统民居”移动学习探究
以“北京传统民居”为主题,学习的地点为计算机教室和传统民居,移动学习设备为Pad。本设计包括环境构建、知识探索、情境学习、数据整理四个方面。把学生分为测量组、绘图组、访谈组三个小组。测量组负责测量院落的长宽,房屋的高度、宽度、长度;绘图组通过实地勘察,绘制院落平面图;访谈组带着头脑风暴整理的问题,对专家进行访谈,并整理成文字材料。本设计既能体现学生如何在课堂与户外利用移动设备进行传统文化学习,又能体现学习过程的探究性、实践性,重点关注具有社会性、情境性的传统文化教育。
1. 环境构建
移动学习的地点为计算机教室和传统民居,教室使用的是计算机教室,教室长12米,宽7.7米,桌椅面向教师横向摆放,前面有2.4米宽度空余,可进行演示。教室配有教学多媒体,并根据3~4人一组进行适当的座位调整与桌椅的调整。移动学习设备为Pad,学生分为测量组、绘图组、访谈组三个小组,分别完成各自的任务。具体构图如图1所示。
2. 知识探索
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思维导图软件,使用思维导图软件绘制思维导图(如图2)。然后分小组讨论,列出问题。教师依据设计好的探究问题引导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或问题进行研究解决。学生可以利用教室里的计算机以及Pad在网上搜索相关资料。组织学生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讲解相似三角形的定义和定理,并在校内进行实践活动,测量较矮物体的影子和高度,然后测量较高物体的影子,计算高度。
在户外探究之后,学生与教师在室内进行讨论与交流(如图3)。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直接连接学生的 Pad,了解每组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展示活动过程中的照片、视频等。
3. 情境学习
教师带领学生参观北京市门头沟区下苇甸村的两座四合院,为了保证拍摄效果,有一名老师负责拍摄。我们还计划邀请专业的航拍人员进行航拍。学生们分为测量组、绘制组、访谈组,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活动,与村委会联系,请对村子历史特别熟悉的人员担任讲解(如图4)。
在情境学习环节,让学生认识到北京传统民居的辉煌历程,认识到移动设备在学习中的用处,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探索知识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与团队精神,提高学生对家乡的认同感、自豪感以及对传统文化的感受力。通过实地参观和走访,学生们对北京传统民居有了新的认识,并对传统民居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体验到了移动学习的乐趣。
4. 数据整理 测量组负责测量院落的长宽,房屋的高度、宽度、长度,使用激光测距仪;绘图组通过实地勘察,绘制院落平面图;访谈组带着头脑风暴整理的问题,對专家进行访谈,整理文字材料。
访谈结果:
(1)传统民居主要采用砖石、木头作为主要建筑材料,房顶用石板作为建筑材料。
(2)四合院由正房、厢房和倒座房组成,本地的四合院一般都是正房靠山,面向河道。 北京传统民居最大的特点就是对称,四合院整体对称,房屋正面左右对称,大门对称,窗户造型也是对称的。
(3)门簪后面连接门框,起到固定作用,前面露出的部分起到装饰的作用,有圆形的,六边形的,也是房屋主人身份高低的体现。古代人说“门当户对”,“户对”指的就是门簪数量,这次我们看到的传统民居分别有两个、三个、四个门簪。
(4)门墩在大门底部,用来支撑门框、门轴,用木头或石头做成。
(5)门槛是指门框下面的横木条,作用是阻挡外部不利因素进入家中,并防止“财气”外漏。
(6)传统民居使用石板是因为石板比瓦寿命长,更加结实。压在石板上面的叫瓦趟子,用来压住石板。
“传统民居”移动学习探究结论
通过本次教育实践,可以得到一些经验,总结如下:“走出课堂,走近传统文化”的移动教学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感知与理解;头脑风暴、思维导图等思维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帮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出发看待传统文化;多媒体技术、移动教学设备、数据分析软件等技术的应用,有助于帮助学生用现代技术手段研究传统文化,很好地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综上,将移动学习方式、信息技术手段与传统文化教育相融合,加深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感受,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作者单位:北京市门头沟区教师进修学校)
参考文献
叶成林,徐福荫,许骏. 移动学习研究综述[J]. 电化教育研究,2004(3).
郭舒婷. 信息技术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应用研究[D]. 辽宁师范大学,2015.
刘军,邱勤,余胜泉,希建华. 无缝学习空间的技术、资源与学习创新——2011年第十届mLearn世界会议述评[J]. 开放教育研究,2011(6):8-19.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 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DB/OL]. http://www.gov.cn/jrzg/2006-09/13/content_388046. htm,2009-9-03.
余胜泉,王阿习.“互联网 教育”的变革路径[J]. 中国电化教育,2016(10).
潘爱琼、周浩兵. 基于3D打印技术的创新型人才培养初探[J]. 时代教育,20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