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丹青证沉史

来源 :东方收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fxj88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2007年1月13日浙江杭州“西泠印社”艺术品拍卖会上,晚清名流汤贻汾《爱园雅集图》画卷(纸本设色,纵47厘米、横161.5厘米)以27.5万元成交;又闻英国伦敦大英博物馆内现藏有另一件汤贻汾等人所绘的《爱园图》(纸本设色,尺幅不详),这两幅画作所展现的都是当时南京私家园林——爱园景致,因此引起了我的关注。可惜随着历史沧桑变迁,该园踪迹不存。当代著名美术史论家高居翰等在《不朽的林泉:中国古代园林绘画》著作中,尝据《爱园图》对金陵爱园做过小考。笔者在此基础上试图再通过散落尘封的历史文明碎片,对这一金陵名园自然与人文风貌做进一步的深入探究。
  古城爱园溯源
  中国传统绘画不仅富有艺术审美价值,而且不乏证史、补缺等作用,可以克服凭借昔人文字描写来揣摩历史图像的某些不足之处。如今,人们参照上述两幅金陵爱园图景,再结合相关典籍文献、爱园遗址以及地理变迁等来进行彼此弥补和印证,不断加深对该园墅的探寻与了解,不失为一种比较全面且值得大力提倡的历史研究方法。
  明代南京城墙重新构筑,整个城区范围在五代、两宋时期城市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不过直至民国初期,广大市民仍主要聚居于土街口(今新街口)以南的秦淮河、运渎流域。愈往城北行,民居逐渐稀少,在城内覆舟山(今九华山)、鸡鸣山、五台山、清凉山一带,呈现出“城市山林”之幽雅境域。这一景况以往在我国其他一些都市中均比较少见。昔日一些文人雅士相继在此间构筑园墅,清代南京(时称“江宁”)爱园就是一座颇为典型的江南私家园林。
  爱园前身为集园,乃晚清桐城(今属安徽)文人汪正鋆(生卒年不详)寓居南京时,在城内鸡鸣山南麓的进香河东岸、大石桥(清末时期该桥亦名“北石桥”)东北侧一带构筑的私家园墅。据清末《(同治)上江两县志》、《(光绪)续纂江宁府志》等记载:汪正鋆字钧之、均之,乃汪志伊(1743—1818,字嫁门,在乾隆、嘉庆年间为官至封疆大吏)尚书的第四个儿子。他“工八分(系古汉字一种书体的名称,又称楷隶,是东汉中期出现的新体隶书。以下同),能诗善古文词……收藏书画极富”,其中有些藏品得自家传;又称他“善八行、魄力沈雄而别具流丽之气,如不经意而金石千声烟云万状,八分中别一门迳也”、“居(金陵)城北石桥(“北石桥”亦称“大石桥”)北,有园曰‘集园’”,集园内建有保澄轩、集台、潮音庵诸胜,“皆在水东”。民国陈诒绂《金陵园墅志》亦载:汪正鋆作为一介文人,尝为金陵城中薛家巷妙相庵以“分书集《楚辞》长联”。
  清代文坛“桐城派”后期代表人物之一梅曾亮(1786—1856),在《题<汪均之集园图扇>》中记述了当时该园的一些景况:“深松茂竹是君家,白塔青山屋边遮。红板遍通三径水,绿亭高拥一园花。”当时集园附近尚有荆溪(今属江苏宜兴)文人周济【(1781—1839),字保绪、介存,晚号止庵】所筑的春水园、武进文人汤贻汾【(1778—1853),字若仪,号雨生、琴隐道人、粥翁】建造的琴隐园等。当时一些文人经常在此文宴雅集,诗画咏叹不绝。无奈集园尚未完全建成,汪均之便故世了。
  清代道光二十七年(1847)集园易主,为文人曹秉仁(亦名士虎,字恺堂)所得,新园主遂取晋贤陶渊明《读山海经》中的“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诗意,在续建集园的基础上将之更名为“爱园”。据清代《武阳志余》卷十(之六)《行谊·国朝》载:曹秉仁能诗工文,“在江宁时筑爱园,与诸名流场合”,著有《江上草堂集》。太平天国兵燹后“访辑汤贻汾遗稿,编校付梓。其它好又类是”。但苦于史料缺乏,人们对晚清金陵爱园及其主人的知晓程度颇为有限。
  丹青图画记忆
  大英博物馆典藏的《爱园图》为汤贻汾在清代道光二十八年(1848)四月与陈学(生卒年不详,字岳楼,号静斋)、忘庵上人(生卒年等均不详),合作完成的一幅有关该园的实景山水画作,在相当程度上起到了形象直观的证史作用和意义,从而较好地弥补了昔日爱园史料记载较少的一大缺憾。
  《爱园图》主绘者汤贻汾(1778—1853)乃江苏武进人,“少有俊才”,饱学不辍,天地经史、诸子百家等无所不通。后入仕途,为官清廉。清代道光十二年(1832)托病不任温州镇副总兵,后来退隐江宁(今江苏南京)。汤贻汾博才多艺,琴棋书画皆能,书法承继明末大家董其昌等人,绘事则受清初画坛“娄东派”影响较大,风格平淡出奇、自成一家,在清代画坛尝有“方(熏)、奚(冈)、汤(贻汾)、戴(熙)”誉称,存世著述有《琴隐园诗集》、《画筌析览》等。咸丰三年(1853)太平军攻陷金陵,秉持旧时文人操守的汤贻汾毅然在家不避,赋绝命诗后从容投池自尽。朝廷为表其“三世殉难之哀,谥贞愍、建专祠”,《清史稿》有传。清代文人杜文澜(1815—1881)在《憩园词话》中亦记述了汤贻汾的一些生平事略,其中提及“其诗词稿,为李子禄名鹾参军从间道携出。旧友吴平斋,其戚曹恺堂诸君,重为刊刻(《琴隐园诗集》),诗三十六卷,所附画梅楼倚声四卷,皆能抒情合度,绝无叫嚣靡曼之音,得词之正轨”。
  从咸丰九年(1859)七月曹秉仁在汤贻汾《琴隐园诗集》跋文中的记述可知:汤贻汾乃曹秉仁“原配之族叔和次配之世父(即伯父)”。当代北京故宫博物院书画专家余辉研究员赴大英博物馆考察后认为:这幅《爱园图》线条“纯熟老辣”,属于该馆典藏二百余幅精品级中国字画之一。因此应该是比较珍贵的。
  悉心展开《爱园图》画卷,人们坐南望北静心品赏,远处的南京钟山、覆舟山和鸡鸣山,依次由东向西逶迤起伏。清澈碧幽的进香河(注:1950年代因城市建设需要已改建成“进香河路”地下的一条暗河),从鸡鸣山麓由北向南静静地流淌,两岸垂柳轻扬,风景优美如画。一叶舟艇驶过单孔石桥不久,便停泊在曹氏爱园的门前。人们依稀可见,这座石桥北侧正对着鸡鸣山巅上的北极阁,该阁东侧立有古刹鸡鸣寺塔;而鼓楼、钟楼等历史遗迹则依次分布于该山的西侧,其中钟楼上的楼阁已经圮废。
  爱园依河而建,门朝西开。人们进入园门可见,迎面一泓清塘,其中植有不少莲荷,园门南北两侧皆有廊亭阁榭相连。入园东行不远,一座朱栏木桥架于水上,两位逸士正在这里悠闲地侃侃而谈。过桥东行,前方筑有假山,其上构筑一个草亭,周遭竹篁清幽,草木葱郁。由假山继续东行,再过一座廊桥,这才进入园内的书斋孔门。斋旁临水处还建有一座六角亭,这大概是供园主人读书思考或闲暇休憩时所用的吧。书斋庭院内,一双白鹤正欲飞舞,数块湖石点缀其间,斋屋北侧便是园主人的起居之所。当时文人陈方海(生卒年不详)还在该画卷左上侧题写《爱园记》,一吐真情逸趣,且从另一侧面揭示出该园的历史境况。   这幅《爱园图》与上述提及的另一幅汤氏《爱园雅集图》,尽管布景视角略有不同,但园林格局却非常相像,绘画风格亦颇为近似,皆为特定时代与环境中爱园的图景描述。虽然中国画创作亦有对客观物象介于“似与不似”之间的表现方式,并非如同摄影图片那么完全逼真意义上的写实,但历史图像和文字记录等之间总是可以彼此互为印证的,并且可以从不同视角再现昔日爱园的基本景况。
  诗文吟咏互映
  清代道光二十六年(1846),汤贻汾曾吟过一首《过均之故居感赋》,以怀友人汪均之。第二年他又咏一首《重过均之故居》,释怀再念友人:“读画论诗了岁华,当年同是癖烟霞。书声惯扰邻姬梦,山色平分野老家。秋去春来燕无恙,朝开暮落可怜花。平泉荆棘浑闲事,元度应知爱五车。”这年集园易主,新主人曹秉仁在完善该园构建的过程中,确实得到了长辈汤贻汾的悉心指点。据清代咸丰九年(1859)七月曹秉仁在《琴隐园诗集》跋文中记述,汤贻汾生前对其尤为关爱:“(汤)公名动海内,而爱士怜才。由于天性,尤喜奖掖后进。僚婿中待(曹秉)仁最优,多所启迪。(金陵)城北隅,(曹秉)仁有别墅,曰‘爱园’,凡一亭一池、一树一木,得(汤)公之题咏位置者,花鸟皆性灵,烟云皆笔墨也。”
  爱园建成后,汤贻汾还特地吟诗《贺恺堂移居》(十首)以示祝贺:“莲花桥北石桥东,户外溪流曲曲通。天与安排好丘壑,待君来做主人翁。”……“筑山馆水愿成空,抱膝谁怜仲蔚蓬。纵有草堂资十万,经营不似少年工。”他还吟咏过《爱园消暑偕周子坚大使、严敬村明府,王竹安、马星斋两上舍,即题<爱园图>示主人曹恺堂典籍》:“渐见江潮逼四邻,多君开阁尚娱宾。不知粉黛当筵妒,其爱芙蕖出水新(《琴隐园诗集》原注:‘池涨荷尽没顷始见花’)。红友工留千里客(《琴隐园诗集》原注:“子坚、敬村皆远至”),苍官应忆六朝人。更无故燕知王谢,珍重青山数笔皴”……人们从中可以想象当时文人的雅集情境。
  又据昔日图文记载,仅爱园中的清水塘面积就有10亩,足见它在当时尚属一座规模较大的南京私家园林;而水塘东面的一些建筑,大概就有保澄轩、集台、潮音庵等吧!恐怕亦与清代《(光绪)续纂江宁府志》中关于这些建筑“皆在水东”的记载相吻合;上述图画中所绘明代南京钟楼原先建于鼓楼西侧,与历史事实相符。由于钟楼后来在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今江苏南京)期间毁于战火,今人已经难觅旧影了,该图像因此便显得颇为难得。如今南京鼓楼东北侧的大钟亭则系晚清光绪年间重建,但其中所悬挂的大口铜钟仍为明代所铸大钟。
  另据清末《(光绪)续纂江宁府志》记载,南京进香河从鸡鸣山麓由北向南流淌,河上依次曾跨有“西仓”桥、“北石”桥(该桥亦称“大石”桥)、“红板”桥、“严家”桥及“莲花”桥。笔者再结合1920年代这一带的航拍图片可知,由于爱园在大石桥的东北侧,上述画作中的单孔石桥应为“西仓”桥,而非“大石”桥。而高居翰等人大概不太清楚进香河畔的历史变迁,也未参考清末《(光绪)续纂江宁府志》中记载的汪正鋆“居(金陵)城北石桥北,有园曰‘集园’”这一史实,在《不朽的林泉:中国古代园林绘画》中将《爱园图》中所绘的石桥误以为“大石桥”,因而错误地考证出爱园故址就是南京大石桥东南侧的清末“江宁罪犯习艺所”、后来的“南京监狱”所在地了。
  可惜太平天国定都金陵期间,这一带的园林主人不得不逃往外地避居。由于社会动荡等缘故,爱园受到了不少毁坏。清末光绪二十八年(1902),两江总督张之洞创办“三江师范学堂”(系民国中央大学、今东南大学等校之前身)及其附属小学(系民国中央大学附属小学、今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之前身),次年开始在南京大石桥东北侧一带兴建校舍,爱园终于消失不存在了。
  在现代摄影术发明前,除了文字记载之外,包括《爱园图》在内的一些古画所提供的图像信息,诸如当时社会风貌、景物状况及人物形象等等,为世人研究历史提供了较为形象、客观、全面而丰富的实景印证,同时亦克服了文字记述中的某些表现不足。这正是人们在鉴识昔日丹青的画学和史学等价值时,应当予以留心关注之处。
其他文献
河北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河北省阳原县于家沟遗址出土有目前发现中国北方最早的陶片。河北省藁城市台西遗址出土有大量原始瓷残片,可追溯到商代。北朝时期,东魏、北齐建都邺,即今河北省临漳县,大量北朝贵族墓中出土的青瓷,代表了当时北方瓷器烧造的最高水平。唐宋时期,河北是重要的瓷器产地,邢窑、定窑、磁州窑、井陉窑是河北省古代四大名窑,制瓷工艺影响深远,产品遍及国内外。元、明、清三代,河北为京畿之地,大
期刊
在清末民国时期有一位书法大家张伯英,在当时已为世人瞩目,并获得了广泛赞誉。张伯英与楷书名家赵声伯并称“南北二家”,同时又与傅增湘、华世奎、郑孝胥并称“书法四大家”。  张伯英(1871—1949),字勺圃、一字少溥,谱名启让,别署云龙山民、榆庄老农,晚号东涯老人、老勺、勺叟,斋名有远山楼、小来禽馆。张伯英是清末民国时期著名书法家、金石鉴赏家、诗人、学者、政治家。张伯英出身于徐州望族,祖籍浙江绍兴。
期刊
在晚清、民国初期的粉彩仕女瓷画中,出现了以桃花和风格几乎类同的、穿戴明代服饰的美女为主要入画内容的纹饰,并被藏界俗称为“桃花美女”(图1)。它大量出现在各种实用与观赏瓷器的纹饰中,大到花瓶、将军罐,小到鼻烟壶、汤匙,成为这一时期瓷器仕女画的主流,俨然像有着主题纹饰的“成套”器具,这在中国瓷器纹饰传统仕女画中是空前绝后的,因而成为中国瓷业史上一个奇特的文化现象。  说到“桃花美女”,人们首先会自然而
期刊
麈,麈尾的省称。麈尾,即偶蹄目鹿科动物麋鹿和驼鹿的统称;用麋鹿或驼鹿尾巴在细长的木条上端或两边插设麈毛,闲谈时执以掸尘、驱蝇蚊和身份、地位象征的名流雅器,故称“麈谈”。《辞源》:“麈,兽名。鹿属。角类鹿,蹄类牛,尾类驴,颈背类骆驼,俗称四不像。”宋人陆佃撰《埤雅》引杨九龄《名苑》:“群鹿随之,皆视麈所往,麈尾所转为准。”“麈尾” 起始东汉、流行于魏晋,因“道同器殊”为儒释道三家常用器具。如今在电影
期刊
由中国传统工艺研究会、上海笔墨博物馆、江南书画院2014年9月16日至26日联袂在东方最知名、中国最繁华、上海人气最旺盛的南京东路558号上海旅游品商厦八楼珍宝馆为百岁书法家周愚山举办了“百岁书法家周愚山艺术展”。提起周老先生也许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人比较陌生,实际周老先生是民国时期著名的书法家和名医。这次主办方将周老先生艺术展放在南京东路上海旅游品商厦八楼珍宝馆,可谓煞费苦心,动足脑筋,想尽办法。之
期刊
康熙时期社会安定,由于废除了“匠户”制度,从而使得制瓷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清代朱琰《陶说》中记载清初的景德镇“昌南镇陶器行于九域,施及外洋。事陶之人动以数万计”。众多的窑户不仅在陶瓷装饰艺术上求得创新,并创烧了宫廷秘玩“珐琅彩”品种,更是在追摹前朝的陶瓷名品的仿制上惟妙惟肖。有些仿古佳作不仅形制、尺寸、画意完全与原作吻合,就是在细部的处理及观察上也力求还原前朝陶瓷的风貌。  仿永乐青花花卉斗笠碗
期刊
日本濑户及其周边地区的制陶史,可以追溯到古坟时代(300—600)。尾张山脉给濑户先民烧窑提供了绝佳的自然条件。众多阶梯窑依山坡而建,形成了濑户村落的基本格局。  日本陶瓷产品有着极强的地域特色。濑户的代表作是施釉陶器。这个特征的形成,大约始于与中国宋王朝交往繁密的镰仓时代(1185—1333)初期(图1)。  此时,日本全国仍处于落后的无釉陶阶段,濑户却首开先河,独此一家投入釉陶生产。据说,从永
期刊
唐代诗人陆龟蒙七绝诗《秘色越器》吟:“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好向中宵盛沆瀣,共嵇中散斗遗杯”,诗文以“千峰翠色”描绘越窑秘色青瓷之美。宋代,龙泉窑烧制“粉青”、“梅子青”成功,尤其是“梅子青”釉色青翠欲滴,堪与翡翠媲美,代表了青瓷烧制的最高水平,从而龙泉青瓷最终取代了越窑青瓷的霸主地位,夺得“千峰翠色”来。入元以后,龙泉青瓷继续发展,融入了游牧民族的大气与粗犷,大件器物不断出现。这些大器
期刊
与泽锋相识已近十年,也曾数次执笔为其写些琐碎文字。今再次执笔撰文,却总有些无从下笔之惑。此方困惑原因在于,泽锋的十年实在太令人惊奇。惊奇到我拙劣的文字,已经有些难以表达。  古语有云:十年磨一剑。对于泽锋来说,磨剑的十年更像是一场修行的旅程。在修行的路中,以体与悟的姿态,禅与艺的语言,呈现出一种别样的意蕴悠长。如今在我的眼中,泽锋更像是一潭幽静碧波,有着无欲则刚的格调,有着上善不争的宁静,亦有着容
期刊
水仙是我国的传统名花,通常栽培在精致的浅盆中,是冬季人们最为喜爱的观赏花卉之一,常被人们用于装点书房、客厅,显得格外雅致脱俗,生机盎然。寒冬时节,百花凋零,而水仙花却花叶俱在。水仙的茎叶清秀,花香宜人,仪态超俗,所以,历代文人雅士多喜以象征高洁的水仙为题赋诗作画,抒发自己的孤傲品格和入污泥而不染的高逸情怀,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经典作品。  如南宋杨万里的《水仙花》:“韵绝香仍绝,花清月未清。天仙不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