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2007年1月13日浙江杭州“西泠印社”艺术品拍卖会上,晚清名流汤贻汾《爱园雅集图》画卷(纸本设色,纵47厘米、横161.5厘米)以27.5万元成交;又闻英国伦敦大英博物馆内现藏有另一件汤贻汾等人所绘的《爱园图》(纸本设色,尺幅不详),这两幅画作所展现的都是当时南京私家园林——爱园景致,因此引起了我的关注。可惜随着历史沧桑变迁,该园踪迹不存。当代著名美术史论家高居翰等在《不朽的林泉:中国古代园林绘画》著作中,尝据《爱园图》对金陵爱园做过小考。笔者在此基础上试图再通过散落尘封的历史文明碎片,对这一金陵名园自然与人文风貌做进一步的深入探究。
古城爱园溯源
中国传统绘画不仅富有艺术审美价值,而且不乏证史、补缺等作用,可以克服凭借昔人文字描写来揣摩历史图像的某些不足之处。如今,人们参照上述两幅金陵爱园图景,再结合相关典籍文献、爱园遗址以及地理变迁等来进行彼此弥补和印证,不断加深对该园墅的探寻与了解,不失为一种比较全面且值得大力提倡的历史研究方法。
明代南京城墙重新构筑,整个城区范围在五代、两宋时期城市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不过直至民国初期,广大市民仍主要聚居于土街口(今新街口)以南的秦淮河、运渎流域。愈往城北行,民居逐渐稀少,在城内覆舟山(今九华山)、鸡鸣山、五台山、清凉山一带,呈现出“城市山林”之幽雅境域。这一景况以往在我国其他一些都市中均比较少见。昔日一些文人雅士相继在此间构筑园墅,清代南京(时称“江宁”)爱园就是一座颇为典型的江南私家园林。
爱园前身为集园,乃晚清桐城(今属安徽)文人汪正鋆(生卒年不详)寓居南京时,在城内鸡鸣山南麓的进香河东岸、大石桥(清末时期该桥亦名“北石桥”)东北侧一带构筑的私家园墅。据清末《(同治)上江两县志》、《(光绪)续纂江宁府志》等记载:汪正鋆字钧之、均之,乃汪志伊(1743—1818,字嫁门,在乾隆、嘉庆年间为官至封疆大吏)尚书的第四个儿子。他“工八分(系古汉字一种书体的名称,又称楷隶,是东汉中期出现的新体隶书。以下同),能诗善古文词……收藏书画极富”,其中有些藏品得自家传;又称他“善八行、魄力沈雄而别具流丽之气,如不经意而金石千声烟云万状,八分中别一门迳也”、“居(金陵)城北石桥(“北石桥”亦称“大石桥”)北,有园曰‘集园’”,集园内建有保澄轩、集台、潮音庵诸胜,“皆在水东”。民国陈诒绂《金陵园墅志》亦载:汪正鋆作为一介文人,尝为金陵城中薛家巷妙相庵以“分书集《楚辞》长联”。
清代文坛“桐城派”后期代表人物之一梅曾亮(1786—1856),在《题<汪均之集园图扇>》中记述了当时该园的一些景况:“深松茂竹是君家,白塔青山屋边遮。红板遍通三径水,绿亭高拥一园花。”当时集园附近尚有荆溪(今属江苏宜兴)文人周济【(1781—1839),字保绪、介存,晚号止庵】所筑的春水园、武进文人汤贻汾【(1778—1853),字若仪,号雨生、琴隐道人、粥翁】建造的琴隐园等。当时一些文人经常在此文宴雅集,诗画咏叹不绝。无奈集园尚未完全建成,汪均之便故世了。
清代道光二十七年(1847)集园易主,为文人曹秉仁(亦名士虎,字恺堂)所得,新园主遂取晋贤陶渊明《读山海经》中的“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诗意,在续建集园的基础上将之更名为“爱园”。据清代《武阳志余》卷十(之六)《行谊·国朝》载:曹秉仁能诗工文,“在江宁时筑爱园,与诸名流场合”,著有《江上草堂集》。太平天国兵燹后“访辑汤贻汾遗稿,编校付梓。其它好又类是”。但苦于史料缺乏,人们对晚清金陵爱园及其主人的知晓程度颇为有限。
丹青图画记忆
大英博物馆典藏的《爱园图》为汤贻汾在清代道光二十八年(1848)四月与陈学(生卒年不详,字岳楼,号静斋)、忘庵上人(生卒年等均不详),合作完成的一幅有关该园的实景山水画作,在相当程度上起到了形象直观的证史作用和意义,从而较好地弥补了昔日爱园史料记载较少的一大缺憾。
《爱园图》主绘者汤贻汾(1778—1853)乃江苏武进人,“少有俊才”,饱学不辍,天地经史、诸子百家等无所不通。后入仕途,为官清廉。清代道光十二年(1832)托病不任温州镇副总兵,后来退隐江宁(今江苏南京)。汤贻汾博才多艺,琴棋书画皆能,书法承继明末大家董其昌等人,绘事则受清初画坛“娄东派”影响较大,风格平淡出奇、自成一家,在清代画坛尝有“方(熏)、奚(冈)、汤(贻汾)、戴(熙)”誉称,存世著述有《琴隐园诗集》、《画筌析览》等。咸丰三年(1853)太平军攻陷金陵,秉持旧时文人操守的汤贻汾毅然在家不避,赋绝命诗后从容投池自尽。朝廷为表其“三世殉难之哀,谥贞愍、建专祠”,《清史稿》有传。清代文人杜文澜(1815—1881)在《憩园词话》中亦记述了汤贻汾的一些生平事略,其中提及“其诗词稿,为李子禄名鹾参军从间道携出。旧友吴平斋,其戚曹恺堂诸君,重为刊刻(《琴隐园诗集》),诗三十六卷,所附画梅楼倚声四卷,皆能抒情合度,绝无叫嚣靡曼之音,得词之正轨”。
从咸丰九年(1859)七月曹秉仁在汤贻汾《琴隐园诗集》跋文中的记述可知:汤贻汾乃曹秉仁“原配之族叔和次配之世父(即伯父)”。当代北京故宫博物院书画专家余辉研究员赴大英博物馆考察后认为:这幅《爱园图》线条“纯熟老辣”,属于该馆典藏二百余幅精品级中国字画之一。因此应该是比较珍贵的。
悉心展开《爱园图》画卷,人们坐南望北静心品赏,远处的南京钟山、覆舟山和鸡鸣山,依次由东向西逶迤起伏。清澈碧幽的进香河(注:1950年代因城市建设需要已改建成“进香河路”地下的一条暗河),从鸡鸣山麓由北向南静静地流淌,两岸垂柳轻扬,风景优美如画。一叶舟艇驶过单孔石桥不久,便停泊在曹氏爱园的门前。人们依稀可见,这座石桥北侧正对着鸡鸣山巅上的北极阁,该阁东侧立有古刹鸡鸣寺塔;而鼓楼、钟楼等历史遗迹则依次分布于该山的西侧,其中钟楼上的楼阁已经圮废。
爱园依河而建,门朝西开。人们进入园门可见,迎面一泓清塘,其中植有不少莲荷,园门南北两侧皆有廊亭阁榭相连。入园东行不远,一座朱栏木桥架于水上,两位逸士正在这里悠闲地侃侃而谈。过桥东行,前方筑有假山,其上构筑一个草亭,周遭竹篁清幽,草木葱郁。由假山继续东行,再过一座廊桥,这才进入园内的书斋孔门。斋旁临水处还建有一座六角亭,这大概是供园主人读书思考或闲暇休憩时所用的吧。书斋庭院内,一双白鹤正欲飞舞,数块湖石点缀其间,斋屋北侧便是园主人的起居之所。当时文人陈方海(生卒年不详)还在该画卷左上侧题写《爱园记》,一吐真情逸趣,且从另一侧面揭示出该园的历史境况。 这幅《爱园图》与上述提及的另一幅汤氏《爱园雅集图》,尽管布景视角略有不同,但园林格局却非常相像,绘画风格亦颇为近似,皆为特定时代与环境中爱园的图景描述。虽然中国画创作亦有对客观物象介于“似与不似”之间的表现方式,并非如同摄影图片那么完全逼真意义上的写实,但历史图像和文字记录等之间总是可以彼此互为印证的,并且可以从不同视角再现昔日爱园的基本景况。
诗文吟咏互映
清代道光二十六年(1846),汤贻汾曾吟过一首《过均之故居感赋》,以怀友人汪均之。第二年他又咏一首《重过均之故居》,释怀再念友人:“读画论诗了岁华,当年同是癖烟霞。书声惯扰邻姬梦,山色平分野老家。秋去春来燕无恙,朝开暮落可怜花。平泉荆棘浑闲事,元度应知爱五车。”这年集园易主,新主人曹秉仁在完善该园构建的过程中,确实得到了长辈汤贻汾的悉心指点。据清代咸丰九年(1859)七月曹秉仁在《琴隐园诗集》跋文中记述,汤贻汾生前对其尤为关爱:“(汤)公名动海内,而爱士怜才。由于天性,尤喜奖掖后进。僚婿中待(曹秉)仁最优,多所启迪。(金陵)城北隅,(曹秉)仁有别墅,曰‘爱园’,凡一亭一池、一树一木,得(汤)公之题咏位置者,花鸟皆性灵,烟云皆笔墨也。”
爱园建成后,汤贻汾还特地吟诗《贺恺堂移居》(十首)以示祝贺:“莲花桥北石桥东,户外溪流曲曲通。天与安排好丘壑,待君来做主人翁。”……“筑山馆水愿成空,抱膝谁怜仲蔚蓬。纵有草堂资十万,经营不似少年工。”他还吟咏过《爱园消暑偕周子坚大使、严敬村明府,王竹安、马星斋两上舍,即题<爱园图>示主人曹恺堂典籍》:“渐见江潮逼四邻,多君开阁尚娱宾。不知粉黛当筵妒,其爱芙蕖出水新(《琴隐园诗集》原注:‘池涨荷尽没顷始见花’)。红友工留千里客(《琴隐园诗集》原注:“子坚、敬村皆远至”),苍官应忆六朝人。更无故燕知王谢,珍重青山数笔皴”……人们从中可以想象当时文人的雅集情境。
又据昔日图文记载,仅爱园中的清水塘面积就有10亩,足见它在当时尚属一座规模较大的南京私家园林;而水塘东面的一些建筑,大概就有保澄轩、集台、潮音庵等吧!恐怕亦与清代《(光绪)续纂江宁府志》中关于这些建筑“皆在水东”的记载相吻合;上述图画中所绘明代南京钟楼原先建于鼓楼西侧,与历史事实相符。由于钟楼后来在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今江苏南京)期间毁于战火,今人已经难觅旧影了,该图像因此便显得颇为难得。如今南京鼓楼东北侧的大钟亭则系晚清光绪年间重建,但其中所悬挂的大口铜钟仍为明代所铸大钟。
另据清末《(光绪)续纂江宁府志》记载,南京进香河从鸡鸣山麓由北向南流淌,河上依次曾跨有“西仓”桥、“北石”桥(该桥亦称“大石”桥)、“红板”桥、“严家”桥及“莲花”桥。笔者再结合1920年代这一带的航拍图片可知,由于爱园在大石桥的东北侧,上述画作中的单孔石桥应为“西仓”桥,而非“大石”桥。而高居翰等人大概不太清楚进香河畔的历史变迁,也未参考清末《(光绪)续纂江宁府志》中记载的汪正鋆“居(金陵)城北石桥北,有园曰‘集园’”这一史实,在《不朽的林泉:中国古代园林绘画》中将《爱园图》中所绘的石桥误以为“大石桥”,因而错误地考证出爱园故址就是南京大石桥东南侧的清末“江宁罪犯习艺所”、后来的“南京监狱”所在地了。
可惜太平天国定都金陵期间,这一带的园林主人不得不逃往外地避居。由于社会动荡等缘故,爱园受到了不少毁坏。清末光绪二十八年(1902),两江总督张之洞创办“三江师范学堂”(系民国中央大学、今东南大学等校之前身)及其附属小学(系民国中央大学附属小学、今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之前身),次年开始在南京大石桥东北侧一带兴建校舍,爱园终于消失不存在了。
在现代摄影术发明前,除了文字记载之外,包括《爱园图》在内的一些古画所提供的图像信息,诸如当时社会风貌、景物状况及人物形象等等,为世人研究历史提供了较为形象、客观、全面而丰富的实景印证,同时亦克服了文字记述中的某些表现不足。这正是人们在鉴识昔日丹青的画学和史学等价值时,应当予以留心关注之处。
古城爱园溯源
中国传统绘画不仅富有艺术审美价值,而且不乏证史、补缺等作用,可以克服凭借昔人文字描写来揣摩历史图像的某些不足之处。如今,人们参照上述两幅金陵爱园图景,再结合相关典籍文献、爱园遗址以及地理变迁等来进行彼此弥补和印证,不断加深对该园墅的探寻与了解,不失为一种比较全面且值得大力提倡的历史研究方法。
明代南京城墙重新构筑,整个城区范围在五代、两宋时期城市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不过直至民国初期,广大市民仍主要聚居于土街口(今新街口)以南的秦淮河、运渎流域。愈往城北行,民居逐渐稀少,在城内覆舟山(今九华山)、鸡鸣山、五台山、清凉山一带,呈现出“城市山林”之幽雅境域。这一景况以往在我国其他一些都市中均比较少见。昔日一些文人雅士相继在此间构筑园墅,清代南京(时称“江宁”)爱园就是一座颇为典型的江南私家园林。
爱园前身为集园,乃晚清桐城(今属安徽)文人汪正鋆(生卒年不详)寓居南京时,在城内鸡鸣山南麓的进香河东岸、大石桥(清末时期该桥亦名“北石桥”)东北侧一带构筑的私家园墅。据清末《(同治)上江两县志》、《(光绪)续纂江宁府志》等记载:汪正鋆字钧之、均之,乃汪志伊(1743—1818,字嫁门,在乾隆、嘉庆年间为官至封疆大吏)尚书的第四个儿子。他“工八分(系古汉字一种书体的名称,又称楷隶,是东汉中期出现的新体隶书。以下同),能诗善古文词……收藏书画极富”,其中有些藏品得自家传;又称他“善八行、魄力沈雄而别具流丽之气,如不经意而金石千声烟云万状,八分中别一门迳也”、“居(金陵)城北石桥(“北石桥”亦称“大石桥”)北,有园曰‘集园’”,集园内建有保澄轩、集台、潮音庵诸胜,“皆在水东”。民国陈诒绂《金陵园墅志》亦载:汪正鋆作为一介文人,尝为金陵城中薛家巷妙相庵以“分书集《楚辞》长联”。
清代文坛“桐城派”后期代表人物之一梅曾亮(1786—1856),在《题<汪均之集园图扇>》中记述了当时该园的一些景况:“深松茂竹是君家,白塔青山屋边遮。红板遍通三径水,绿亭高拥一园花。”当时集园附近尚有荆溪(今属江苏宜兴)文人周济【(1781—1839),字保绪、介存,晚号止庵】所筑的春水园、武进文人汤贻汾【(1778—1853),字若仪,号雨生、琴隐道人、粥翁】建造的琴隐园等。当时一些文人经常在此文宴雅集,诗画咏叹不绝。无奈集园尚未完全建成,汪均之便故世了。
清代道光二十七年(1847)集园易主,为文人曹秉仁(亦名士虎,字恺堂)所得,新园主遂取晋贤陶渊明《读山海经》中的“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诗意,在续建集园的基础上将之更名为“爱园”。据清代《武阳志余》卷十(之六)《行谊·国朝》载:曹秉仁能诗工文,“在江宁时筑爱园,与诸名流场合”,著有《江上草堂集》。太平天国兵燹后“访辑汤贻汾遗稿,编校付梓。其它好又类是”。但苦于史料缺乏,人们对晚清金陵爱园及其主人的知晓程度颇为有限。
丹青图画记忆
大英博物馆典藏的《爱园图》为汤贻汾在清代道光二十八年(1848)四月与陈学(生卒年不详,字岳楼,号静斋)、忘庵上人(生卒年等均不详),合作完成的一幅有关该园的实景山水画作,在相当程度上起到了形象直观的证史作用和意义,从而较好地弥补了昔日爱园史料记载较少的一大缺憾。
《爱园图》主绘者汤贻汾(1778—1853)乃江苏武进人,“少有俊才”,饱学不辍,天地经史、诸子百家等无所不通。后入仕途,为官清廉。清代道光十二年(1832)托病不任温州镇副总兵,后来退隐江宁(今江苏南京)。汤贻汾博才多艺,琴棋书画皆能,书法承继明末大家董其昌等人,绘事则受清初画坛“娄东派”影响较大,风格平淡出奇、自成一家,在清代画坛尝有“方(熏)、奚(冈)、汤(贻汾)、戴(熙)”誉称,存世著述有《琴隐园诗集》、《画筌析览》等。咸丰三年(1853)太平军攻陷金陵,秉持旧时文人操守的汤贻汾毅然在家不避,赋绝命诗后从容投池自尽。朝廷为表其“三世殉难之哀,谥贞愍、建专祠”,《清史稿》有传。清代文人杜文澜(1815—1881)在《憩园词话》中亦记述了汤贻汾的一些生平事略,其中提及“其诗词稿,为李子禄名鹾参军从间道携出。旧友吴平斋,其戚曹恺堂诸君,重为刊刻(《琴隐园诗集》),诗三十六卷,所附画梅楼倚声四卷,皆能抒情合度,绝无叫嚣靡曼之音,得词之正轨”。
从咸丰九年(1859)七月曹秉仁在汤贻汾《琴隐园诗集》跋文中的记述可知:汤贻汾乃曹秉仁“原配之族叔和次配之世父(即伯父)”。当代北京故宫博物院书画专家余辉研究员赴大英博物馆考察后认为:这幅《爱园图》线条“纯熟老辣”,属于该馆典藏二百余幅精品级中国字画之一。因此应该是比较珍贵的。
悉心展开《爱园图》画卷,人们坐南望北静心品赏,远处的南京钟山、覆舟山和鸡鸣山,依次由东向西逶迤起伏。清澈碧幽的进香河(注:1950年代因城市建设需要已改建成“进香河路”地下的一条暗河),从鸡鸣山麓由北向南静静地流淌,两岸垂柳轻扬,风景优美如画。一叶舟艇驶过单孔石桥不久,便停泊在曹氏爱园的门前。人们依稀可见,这座石桥北侧正对着鸡鸣山巅上的北极阁,该阁东侧立有古刹鸡鸣寺塔;而鼓楼、钟楼等历史遗迹则依次分布于该山的西侧,其中钟楼上的楼阁已经圮废。
爱园依河而建,门朝西开。人们进入园门可见,迎面一泓清塘,其中植有不少莲荷,园门南北两侧皆有廊亭阁榭相连。入园东行不远,一座朱栏木桥架于水上,两位逸士正在这里悠闲地侃侃而谈。过桥东行,前方筑有假山,其上构筑一个草亭,周遭竹篁清幽,草木葱郁。由假山继续东行,再过一座廊桥,这才进入园内的书斋孔门。斋旁临水处还建有一座六角亭,这大概是供园主人读书思考或闲暇休憩时所用的吧。书斋庭院内,一双白鹤正欲飞舞,数块湖石点缀其间,斋屋北侧便是园主人的起居之所。当时文人陈方海(生卒年不详)还在该画卷左上侧题写《爱园记》,一吐真情逸趣,且从另一侧面揭示出该园的历史境况。 这幅《爱园图》与上述提及的另一幅汤氏《爱园雅集图》,尽管布景视角略有不同,但园林格局却非常相像,绘画风格亦颇为近似,皆为特定时代与环境中爱园的图景描述。虽然中国画创作亦有对客观物象介于“似与不似”之间的表现方式,并非如同摄影图片那么完全逼真意义上的写实,但历史图像和文字记录等之间总是可以彼此互为印证的,并且可以从不同视角再现昔日爱园的基本景况。
诗文吟咏互映
清代道光二十六年(1846),汤贻汾曾吟过一首《过均之故居感赋》,以怀友人汪均之。第二年他又咏一首《重过均之故居》,释怀再念友人:“读画论诗了岁华,当年同是癖烟霞。书声惯扰邻姬梦,山色平分野老家。秋去春来燕无恙,朝开暮落可怜花。平泉荆棘浑闲事,元度应知爱五车。”这年集园易主,新主人曹秉仁在完善该园构建的过程中,确实得到了长辈汤贻汾的悉心指点。据清代咸丰九年(1859)七月曹秉仁在《琴隐园诗集》跋文中记述,汤贻汾生前对其尤为关爱:“(汤)公名动海内,而爱士怜才。由于天性,尤喜奖掖后进。僚婿中待(曹秉)仁最优,多所启迪。(金陵)城北隅,(曹秉)仁有别墅,曰‘爱园’,凡一亭一池、一树一木,得(汤)公之题咏位置者,花鸟皆性灵,烟云皆笔墨也。”
爱园建成后,汤贻汾还特地吟诗《贺恺堂移居》(十首)以示祝贺:“莲花桥北石桥东,户外溪流曲曲通。天与安排好丘壑,待君来做主人翁。”……“筑山馆水愿成空,抱膝谁怜仲蔚蓬。纵有草堂资十万,经营不似少年工。”他还吟咏过《爱园消暑偕周子坚大使、严敬村明府,王竹安、马星斋两上舍,即题<爱园图>示主人曹恺堂典籍》:“渐见江潮逼四邻,多君开阁尚娱宾。不知粉黛当筵妒,其爱芙蕖出水新(《琴隐园诗集》原注:‘池涨荷尽没顷始见花’)。红友工留千里客(《琴隐园诗集》原注:“子坚、敬村皆远至”),苍官应忆六朝人。更无故燕知王谢,珍重青山数笔皴”……人们从中可以想象当时文人的雅集情境。
又据昔日图文记载,仅爱园中的清水塘面积就有10亩,足见它在当时尚属一座规模较大的南京私家园林;而水塘东面的一些建筑,大概就有保澄轩、集台、潮音庵等吧!恐怕亦与清代《(光绪)续纂江宁府志》中关于这些建筑“皆在水东”的记载相吻合;上述图画中所绘明代南京钟楼原先建于鼓楼西侧,与历史事实相符。由于钟楼后来在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今江苏南京)期间毁于战火,今人已经难觅旧影了,该图像因此便显得颇为难得。如今南京鼓楼东北侧的大钟亭则系晚清光绪年间重建,但其中所悬挂的大口铜钟仍为明代所铸大钟。
另据清末《(光绪)续纂江宁府志》记载,南京进香河从鸡鸣山麓由北向南流淌,河上依次曾跨有“西仓”桥、“北石”桥(该桥亦称“大石”桥)、“红板”桥、“严家”桥及“莲花”桥。笔者再结合1920年代这一带的航拍图片可知,由于爱园在大石桥的东北侧,上述画作中的单孔石桥应为“西仓”桥,而非“大石”桥。而高居翰等人大概不太清楚进香河畔的历史变迁,也未参考清末《(光绪)续纂江宁府志》中记载的汪正鋆“居(金陵)城北石桥北,有园曰‘集园’”这一史实,在《不朽的林泉:中国古代园林绘画》中将《爱园图》中所绘的石桥误以为“大石桥”,因而错误地考证出爱园故址就是南京大石桥东南侧的清末“江宁罪犯习艺所”、后来的“南京监狱”所在地了。
可惜太平天国定都金陵期间,这一带的园林主人不得不逃往外地避居。由于社会动荡等缘故,爱园受到了不少毁坏。清末光绪二十八年(1902),两江总督张之洞创办“三江师范学堂”(系民国中央大学、今东南大学等校之前身)及其附属小学(系民国中央大学附属小学、今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之前身),次年开始在南京大石桥东北侧一带兴建校舍,爱园终于消失不存在了。
在现代摄影术发明前,除了文字记载之外,包括《爱园图》在内的一些古画所提供的图像信息,诸如当时社会风貌、景物状况及人物形象等等,为世人研究历史提供了较为形象、客观、全面而丰富的实景印证,同时亦克服了文字记述中的某些表现不足。这正是人们在鉴识昔日丹青的画学和史学等价值时,应当予以留心关注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