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新媒体技术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受众已经不满足于表面化的新闻了,他们渐渐加大了对一些深层次新闻的关注,更愿意去追溯新闻的前因后果、现象和本质。因此,在当前的新闻媒介的竞争之中,由之前的“眼球信息”转移到了如今的“头脑信息”。需求取决于生产,因此开始出现了以今日头条、一点资讯为代表的新闻聚合平台。本文主要阐述分析新闻整合再创作赋予新闻新价值。
关键词:新闻整合;再创作;新闻价值
引言
網络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了新闻的传受方式,信息通过网络和电子设备呈现在人们面前,网民与新闻的互动也越来越多,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交流意见的平台,民众通过这个平台产生的不同意见最终形成针对某个事件的社会舆论。但社会舆论的形成有很多干扰因素,我们不排除恶意的评价和虚假新闻的存在,网络的隐蔽性也恰恰给了虚假新闻更大的生长空间。大量的信息涌向我们,超出报纸的版面和电视新闻无法计数。受众第一时间做出取舍,首先考虑的是新闻的接近性和实用性。网络新闻媒体在这时也应当充当把关人的位置,提供丰富多彩新闻的同时选择一些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
网络新闻价值取向的把握是传统媒体和新媒体面临的现实问题。墨守成规没有突破创新会被飞速发展的时代淘汰,而一味追逐经济利益则会违背新闻从业者的职责。为满足受众的猎奇心理,虚假新闻和有偿新闻等有违新闻道德的事件屡有发生。在接受信息极其容易的今天,媒体筛选信息依旧把受众放在相对被动的位置。媒体在经济利益和职业道德之间的平衡,以及新闻自由和社会责任上的考虑,都是未来不可避免的棘手问题。网络新闻媒体坐拥技术优势的同时也对社会管理与社会伦理面临着更大的挑战。
如今,新闻工作者使用网络搜索相关新闻线索、摘录编辑背景资料已变得越来越普及,网络大大提高了新闻工作者的工作效率,并为他们创造了前所未有、容量巨大的信息库资源,报纸的质量、内容也得到迅速地提升和丰富。各类专业报、行业报已经纷纷打破内容界限,拓宽报道领域,进入到“大新闻”的竞争之中,从而加剧了媒体之间对新闻资源的争夺和开发。同样使用网络,同样是这些新闻资源,怎样做才能使新闻与众不同,引人人胜,体现出自己的风格和定位呢,以下是几点应值得我们注意的问题。
一、抵制虚假新闻信息,重视舆论导向功能
新闻媒体作为社会的燎望哨,肩负着沉重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监视环境、守望社会是包括网络媒体在内的所有新闻媒体必须格守的第一准则这也是所有媒体不可推卸的责任。新闻价值固然重要,但作为一个社会信息的传播桥梁,新闻媒体不能一味的追求新闻价值,必须还要考虑新闻报道所带来的社会效果。新闻事业在关注自身的经济利益的同时更应该兼顾整体的社会效益,网络媒体从业人员不应鼠目寸光,盲目追求新闻价值,而应自觉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并且恪守职业道德,追求高品位,抵制低俗化,宣传先进文化,在新闻价值取向上实现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最优化,在竞争与发展中努力做好二者的平衡。
同时要重视网络新闻的舆论导向功能。网络新闻评论反映了民众的意愿与呼声,它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社会有关职能部门的民意调查场所,成为上下沟通的桥梁。网络新闻媒体是市场经济的产物,网络新闻的选取、策划与制作均离不开商业动机。网络媒体网络新闻评论扮演着“社会减压阀”的角色,为民众宣泄情绪、发表不同观点提供了场所。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维持社会力量的平衡和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公众的意见需要得到及时有效宣泄,使社会情绪保持在理性水平。百姓的切身利益受损后会有不满心理或是对某一社会问题有激进观点,他们的意见和建议需要得到集中的体现和反应,网络论坛的自由性为他们提供一个适当的释放空间,起到了疏导、安抚的减压作用,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增强社会认同感。
二、重塑道德底线,回归传统价值观念
网络推手不受控制的行为可能产生许多恶劣影响,譬如真实信息被屏蔽,谣言一拥而上,网民之间丧失信任感,“人肉搜索”事件时有发生。就像《网络推手运作揭秘》这本书中提到,网络推手“侵蚀了普通网民相互交流讨论的空间,违背了现代社会公共信息传播透明性、客观性、真实性、公共性的基本原则,有悖公共社会诚信的道德理念,玩弄了广大网民的参与热情……这种人为制造虚假的‘舆情’、‘民意’,在一定程度上扰乱企业间的正常与规范性的市场竞争秩序,并有可能导致某些利益集团利用网络制造‘民意’。”因此,推手需要正确的价值取向来引导,无论是道德角度还是新闻的专业角度都要求正视‘民意’和虚假‘舆情’之间的区别。
欲望和利益从来都是各个时代人们追逐的,全民娱乐的今天更不例外。个人在价值选择容易失去自身的方向,推手的行为要在合理合法的可控范围之内,理性意识不够的网民更需要正确的舆论来引导,避免走上心理扭曲的道路。新闻价值取向的异变彰显的是受众的取向,如果长期发展下去,社会的价值取向就会被影响,走向畸变。
互联网时代,创意是王道,具有良好的创意和执行力才很有可能进一步实现拥有娱乐价值和商业价值的人、事和物。此外,网络受众已经变得更加理性,在对待网络新闻和网络事件方面。如果网络推手还是坚持原来使用幕后无限的炒作,以骇人听闻的手段挑战人们的价值尺度和道德底线的话,这样,他们只能成为被受众唾弃和责骂的对象。并且在网络不断适应竞争的浪潮中被社会发展和道德价值驱逐上岸,然后变得沉默暗淡,最终灭绝。
三、规范从业人员的职业操守,提升网民媒介素养
我们可以看到,如今电子商业的崛起和壮大,在不久的将来,网络推手的队伍也会随着互联网科技的进一步发展而逐渐庞大,并渗透在生中各个层面。所以,一味的阻挡不如正确的疏导,打压产业形成只会导致更多不良因素,应当通过成立网络推手行业协会进行引导。制定统一的行业准则,进行行业知识和法律法规的培训,重点是提升从业人员的素质,促进整个行业向着良心的未来发展。 除了对媒体从业人员的要求,对推手行业的规范,还有对网民自身的素质教育。只有让三者同时提升,才能标本兼治,形成良性循环。网民的媒介素养包括对媒体的了解程度,对于信息真假的辨别以及对传播信息方式的识别,还包括对大众传媒发布信息的获取、鉴别、发布等各方面的能力。还包括对媒体的了解程度,对于信息真假的评判以及对传播信息方式的识别。信息唾手可得的社会,受众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以及一言一行都会被来自四面八方的信息感染。通过发布官方信息,宣传网络安全知识,揭露不良事件等方式培养网民的理性特点,当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浪潮时能够保持冷静的头脑,不会成为别有用心的推手的工具。
总结
功利化诉求与价值重构阶段的新闻价值应当被重视和引导,价值观是一个形而上学的东西,属于意识形态范畴,与时下热门的文化建设相比,它还仅限于学术圈内的讨论,如何在全社会构建起正确的价值观以促进社会和谐远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基于网络推手影响,对于网络新闻价值展开了一定的思考。
参考文献
[1]杨建海. 浅析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业务形态的整合与发展[J]. 新闻研究导刊,2017,8(22):194.
[2]杨博,劳拉·海扎德·欧文. 在线新闻付费困局或迎来转机[J]. 青年记者,2017,(31):84-85.
[3]王星. 论新媒体时代新闻编辑的创新路径[J]. 传播力研究,2017,1(10):102.
[4]钱霜霜. 浅析新媒体视域下的新闻整合传播[J]. 新闻研究导刊,2018,9(07):80+82.
[5]黄莹. 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编辑的新闻整合技巧探究[J]. 新闻研究导刊,2018,9(12):190-191.
[6]廖冬梅. 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编辑的新闻整合技巧研究[J]. 中国传媒科技,2018,(08):82-83.
[7]王爱星. 新媒体环境下纸媒编辑的创新探索[J]. 传播力研究,2019,3(20):169.
[8]叶子昂. 简论新闻整合的专业主义——以“重庆公交车坠江事件”为例[J]. 视听,2019,(09):196-197.
[9]苏辉. 新媒体时代新闻工作者叙事能力提升策略——以喀什广播电视台为例[J]. 新闻研究导刊,2019,10(14):72-73.
[10]卢超. 具身理解新闻标题隐喻的认知凸显构建——以中英媒体“一带一路”报道为例[J].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2):86-92.
[11]徐卫民. “内容为王”是“留客”之道[J]. 視听,2017,(01):179.
[12]黄俪. 移动互联网时代新媒体编辑的新闻整合技巧研究[J]. 新媒体研究,2017,3(10):135-136.
关键词:新闻整合;再创作;新闻价值
引言
網络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了新闻的传受方式,信息通过网络和电子设备呈现在人们面前,网民与新闻的互动也越来越多,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交流意见的平台,民众通过这个平台产生的不同意见最终形成针对某个事件的社会舆论。但社会舆论的形成有很多干扰因素,我们不排除恶意的评价和虚假新闻的存在,网络的隐蔽性也恰恰给了虚假新闻更大的生长空间。大量的信息涌向我们,超出报纸的版面和电视新闻无法计数。受众第一时间做出取舍,首先考虑的是新闻的接近性和实用性。网络新闻媒体在这时也应当充当把关人的位置,提供丰富多彩新闻的同时选择一些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
网络新闻价值取向的把握是传统媒体和新媒体面临的现实问题。墨守成规没有突破创新会被飞速发展的时代淘汰,而一味追逐经济利益则会违背新闻从业者的职责。为满足受众的猎奇心理,虚假新闻和有偿新闻等有违新闻道德的事件屡有发生。在接受信息极其容易的今天,媒体筛选信息依旧把受众放在相对被动的位置。媒体在经济利益和职业道德之间的平衡,以及新闻自由和社会责任上的考虑,都是未来不可避免的棘手问题。网络新闻媒体坐拥技术优势的同时也对社会管理与社会伦理面临着更大的挑战。
如今,新闻工作者使用网络搜索相关新闻线索、摘录编辑背景资料已变得越来越普及,网络大大提高了新闻工作者的工作效率,并为他们创造了前所未有、容量巨大的信息库资源,报纸的质量、内容也得到迅速地提升和丰富。各类专业报、行业报已经纷纷打破内容界限,拓宽报道领域,进入到“大新闻”的竞争之中,从而加剧了媒体之间对新闻资源的争夺和开发。同样使用网络,同样是这些新闻资源,怎样做才能使新闻与众不同,引人人胜,体现出自己的风格和定位呢,以下是几点应值得我们注意的问题。
一、抵制虚假新闻信息,重视舆论导向功能
新闻媒体作为社会的燎望哨,肩负着沉重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监视环境、守望社会是包括网络媒体在内的所有新闻媒体必须格守的第一准则这也是所有媒体不可推卸的责任。新闻价值固然重要,但作为一个社会信息的传播桥梁,新闻媒体不能一味的追求新闻价值,必须还要考虑新闻报道所带来的社会效果。新闻事业在关注自身的经济利益的同时更应该兼顾整体的社会效益,网络媒体从业人员不应鼠目寸光,盲目追求新闻价值,而应自觉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并且恪守职业道德,追求高品位,抵制低俗化,宣传先进文化,在新闻价值取向上实现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最优化,在竞争与发展中努力做好二者的平衡。
同时要重视网络新闻的舆论导向功能。网络新闻评论反映了民众的意愿与呼声,它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社会有关职能部门的民意调查场所,成为上下沟通的桥梁。网络新闻媒体是市场经济的产物,网络新闻的选取、策划与制作均离不开商业动机。网络媒体网络新闻评论扮演着“社会减压阀”的角色,为民众宣泄情绪、发表不同观点提供了场所。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维持社会力量的平衡和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公众的意见需要得到及时有效宣泄,使社会情绪保持在理性水平。百姓的切身利益受损后会有不满心理或是对某一社会问题有激进观点,他们的意见和建议需要得到集中的体现和反应,网络论坛的自由性为他们提供一个适当的释放空间,起到了疏导、安抚的减压作用,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增强社会认同感。
二、重塑道德底线,回归传统价值观念
网络推手不受控制的行为可能产生许多恶劣影响,譬如真实信息被屏蔽,谣言一拥而上,网民之间丧失信任感,“人肉搜索”事件时有发生。就像《网络推手运作揭秘》这本书中提到,网络推手“侵蚀了普通网民相互交流讨论的空间,违背了现代社会公共信息传播透明性、客观性、真实性、公共性的基本原则,有悖公共社会诚信的道德理念,玩弄了广大网民的参与热情……这种人为制造虚假的‘舆情’、‘民意’,在一定程度上扰乱企业间的正常与规范性的市场竞争秩序,并有可能导致某些利益集团利用网络制造‘民意’。”因此,推手需要正确的价值取向来引导,无论是道德角度还是新闻的专业角度都要求正视‘民意’和虚假‘舆情’之间的区别。
欲望和利益从来都是各个时代人们追逐的,全民娱乐的今天更不例外。个人在价值选择容易失去自身的方向,推手的行为要在合理合法的可控范围之内,理性意识不够的网民更需要正确的舆论来引导,避免走上心理扭曲的道路。新闻价值取向的异变彰显的是受众的取向,如果长期发展下去,社会的价值取向就会被影响,走向畸变。
互联网时代,创意是王道,具有良好的创意和执行力才很有可能进一步实现拥有娱乐价值和商业价值的人、事和物。此外,网络受众已经变得更加理性,在对待网络新闻和网络事件方面。如果网络推手还是坚持原来使用幕后无限的炒作,以骇人听闻的手段挑战人们的价值尺度和道德底线的话,这样,他们只能成为被受众唾弃和责骂的对象。并且在网络不断适应竞争的浪潮中被社会发展和道德价值驱逐上岸,然后变得沉默暗淡,最终灭绝。
三、规范从业人员的职业操守,提升网民媒介素养
我们可以看到,如今电子商业的崛起和壮大,在不久的将来,网络推手的队伍也会随着互联网科技的进一步发展而逐渐庞大,并渗透在生中各个层面。所以,一味的阻挡不如正确的疏导,打压产业形成只会导致更多不良因素,应当通过成立网络推手行业协会进行引导。制定统一的行业准则,进行行业知识和法律法规的培训,重点是提升从业人员的素质,促进整个行业向着良心的未来发展。 除了对媒体从业人员的要求,对推手行业的规范,还有对网民自身的素质教育。只有让三者同时提升,才能标本兼治,形成良性循环。网民的媒介素养包括对媒体的了解程度,对于信息真假的辨别以及对传播信息方式的识别,还包括对大众传媒发布信息的获取、鉴别、发布等各方面的能力。还包括对媒体的了解程度,对于信息真假的评判以及对传播信息方式的识别。信息唾手可得的社会,受众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以及一言一行都会被来自四面八方的信息感染。通过发布官方信息,宣传网络安全知识,揭露不良事件等方式培养网民的理性特点,当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浪潮时能够保持冷静的头脑,不会成为别有用心的推手的工具。
总结
功利化诉求与价值重构阶段的新闻价值应当被重视和引导,价值观是一个形而上学的东西,属于意识形态范畴,与时下热门的文化建设相比,它还仅限于学术圈内的讨论,如何在全社会构建起正确的价值观以促进社会和谐远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基于网络推手影响,对于网络新闻价值展开了一定的思考。
参考文献
[1]杨建海. 浅析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业务形态的整合与发展[J]. 新闻研究导刊,2017,8(22):194.
[2]杨博,劳拉·海扎德·欧文. 在线新闻付费困局或迎来转机[J]. 青年记者,2017,(31):84-85.
[3]王星. 论新媒体时代新闻编辑的创新路径[J]. 传播力研究,2017,1(10):102.
[4]钱霜霜. 浅析新媒体视域下的新闻整合传播[J]. 新闻研究导刊,2018,9(07):80+82.
[5]黄莹. 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编辑的新闻整合技巧探究[J]. 新闻研究导刊,2018,9(12):190-191.
[6]廖冬梅. 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编辑的新闻整合技巧研究[J]. 中国传媒科技,2018,(08):82-83.
[7]王爱星. 新媒体环境下纸媒编辑的创新探索[J]. 传播力研究,2019,3(20):169.
[8]叶子昂. 简论新闻整合的专业主义——以“重庆公交车坠江事件”为例[J]. 视听,2019,(09):196-197.
[9]苏辉. 新媒体时代新闻工作者叙事能力提升策略——以喀什广播电视台为例[J]. 新闻研究导刊,2019,10(14):72-73.
[10]卢超. 具身理解新闻标题隐喻的认知凸显构建——以中英媒体“一带一路”报道为例[J].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2):86-92.
[11]徐卫民. “内容为王”是“留客”之道[J]. 視听,2017,(01):179.
[12]黄俪. 移动互联网时代新媒体编辑的新闻整合技巧研究[J]. 新媒体研究,2017,3(10):135-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