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实践教学是职业院校管理类专业教学工作中的薄弱环节。职业院校要培养出高素质的技能人才,必须加快实践教学改革。文章分析了社会对经济信息管理人才的要求,在此基础上,对经济信息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职业教育 经济信息管理专业 实践教学
[作者简介]吴薇(1982- ),女,湖北竹山人,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管理工程系副主任,讲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贵州 贵阳550008)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0)17-0159-02
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模式一直是以理论知识体系构建的学科型教学模式,进入21世纪以来,社会对人才的争夺更加激烈。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再沿用学历型教育模式,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要,特别是现在市场对管理类专业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除了要求具备相应的动作技能外,也要求具备更高的心智技能。
高职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的意义何在?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如何构建,才能满足以技术为中心的工业经济以及以知识和信息生产、分配、使用为基础的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笔者主要从加强职教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的意义和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两方面,分析高职经济信息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模式。
一、经济信息管理专业加强实践教学的意义
1.实践教学有利于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拓宽其知识面。实践教学为学生提供了深入社会的机会,有助于他们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应用知识的能力。接近社会,学生必然能获取许多有价值的、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特别是与专业相关的管理常识,从而拓展他们的知识面,提高他们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实践教学有利于学生掌握信息应用技术。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经济、管理领域全方位的变革,也推动了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方式的改革。利用计算机、多媒体及网络技术等进行模拟仿真实习已成为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的主要形式之一,而实践教学可以促进学生对信息应用技术的掌握。
3.实践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是人类进步的灵魂。管理类专业创新的特点在于它的实践性,只有通过不断的管理实践,才有机会发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为解决问题提供可能。职业院校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必须将他们置于一个充满创新的管理实践环境中。
4.实践教学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单纯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越来越少,管理人员必须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能力;既要学会思考,又要学会操作,这样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否则,将无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深化经济信息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管理人才的必由之路。
5.实践教学有利于促进职业院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目前,实践技能已成为谋职的必备条件,而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主要靠实践教学来实现。所以,实践教学是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的有效途径。此外,实践教学还有利于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增强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团结协作精神等。
二、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分析经济信息管理人才的综合职业能力
实践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要不断增强学生的实践技能,具体讲就是要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社会实践(活动)能力。
经济信息管理专业是个集信息技术与管理技术于一体的交叉专业,是面向我国信息化建设而设置的专业。经济全球化和新技术革命浪潮的到来,特别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及使用范围的日益扩大,大大加速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和优化配置,加速了全球产业结构的大调整。随着我国加入WTO,我国经济将进一步融入世界经济大环境,这对我国企业传统的经营思想、组织结构、管理模式、生产作业方式和营销方式等将产生强烈冲击,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网络经济的发展对电子商务、金融工程等人才的需求势必增加,在这种情况下,经济信息管理专业培养的人才将受到人才市场的青睐。
目前,我国企业信息化程度较低,远远适应不了当前经济发展的要求。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不断加快,信息产业的迅速发展,互联网用户的与日俱增,企业信息化进程不断深入,电子政务的广泛普及,国家对信息产业的大力扶持与投入,信息产业已经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因此,社会需要大批既懂得管理业务,了解企业管理流程,又掌握计算机信息技术,能够帮助企业建设信息化,开发、管理及维护企业信息化系统人才。
行业的领先性、技术性和综合性特点,要求经济信息管理专业从业人员要具有较强的综合职业能力,即既具有扎实的专业管理知识、企业运营知识和较强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又应具备较强的判断力、思维能力、管理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不断补充新知识的自学能力以及健全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人文科技素质。
三、以综合职业能力为导向,构建经济信息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
综合能力是由各种基本能力构成的,包括专业知识、基本技能、职业道德三方面,具体有从业的基本素质,专业知识和技能,创造性思维,处理问题的能力,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以及拓展新知识、新技能的能力。
经济信息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实训结构的合理性。在实践教学体系中合理体现知识、能力、素质三者的关系。(1)职业道德训练。要成为现代企业的劳动者,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精神和劳动态度。因此,在第一学期,安排两周的军训;在第二学期至第五学期,每学期安排一周的劳动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爱国爱民、遵纪守法、吃苦耐劳的基本素质。此外,三年中要安排就业创业指导课,让学生了解现代企业对员工的素质要求、市场就业形势,从而使其加强职业精神训练。同时,鼓励学生利用假期进行社会实践。通过社会实践获取更多知识特别是与专业相关的管理常识。(2)专业知识训练。经济信息管理专业学生应具备计算机应用、数据库应用、信息系统的分析、管理、维护知识,企业经济管理、经营原理及方法的基础知识和电子商务活动运作、管理的知识。为了增加感性认识,每门课程都应设有实践教学环节,一般理论性较强的课程设有10~12节的实践教学学时,技能性较强的课程设有40%~60%的实践教学学时。这些实践教学学时,均按照教学计划和课程大纲的要求,用过程监控和实训项目成果来规范实训内容、过程和效果等。(3)专业基础技能训练。经济信息管理专业学生要求具有一定的英语应用能力,较强的信息管理、经济分析和财经写作能力,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信息管理方向),从事与企业经营实务相关的数据库开发与应用能力,软件开发的能力,信息系统和管理系统管理能力,较强的企业经营管理的经营辅助预测支持能力和电子商务活动运作、实施管理的能力等。因此,除了认知实习、英语和计算机应用基础能力的实训外,还应开设一些技能性较强的专业课实训。如会计基础工作实习、数据库软件应用实习、Web开发技术课程设计等。(4)综合性训练。在学生学习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应安排网络营销市场调查实习,让学生集中或以小组为单位,应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基础上,深入社会一线,设计市场调查项目、问卷、进行市场调查和调查分析總结等,以培养学生组织、协调、分析和沟通能力。安排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使学生熟悉企业商务活动实务和商业环境、培养其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他们毕业后从事商业企业的经济信息管理工作打下良好基础。经济信息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是由每门课的实践教学内容和集中的实训项目相结合组成的。各种实训贯穿于学生进校初期到毕业前期,从而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
2.实训内容的综合性。经济信息管理专业的工具性操作课程较少,为了训练学生的心智技能,提高技术应用能力,培养综合职业能力,实践教学的内容应注重综合性。经济信息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必须符合经济发展和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需要,熟悉现代管理方法,了解现代企业管理实务和生产流程,掌握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技术,具备信息系统分析、管理和维护的能力,所以,其实践教学的内容都是围绕上述能力设计的。每一个实训项目的侧重点不同,但都具有综合性。如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主要训练学生分析、设计信息管理系统的能力,但它必须以熟悉现代企业管理方法和商务活动具体实务作为基础。又如许多课程都设计了“案例分析和编写可行性报告”这种实训形式。这些课程有管理学、电子商务、生产与运作管理等。经过这种训练,学生学会了如何组成调研小组、如何选择调研对象、如何获取有用的信息、如何分析资料、如何撰写报告、如何交流分析成果等。整个过程包含了对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社交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专业知识应用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沟通和协调等各项能力的训练。
3.实践形式的多样性。实践教学围绕教学设计总的培養目标,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制定能力培养分目标,采用多种实践教学的形式,保证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1)更新观念、采用开放的师生互动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开展案例教学、专题讨论、项目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自学能力,提高分析问题、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2)创设情境、采用现代化教育手段进行教学。主要是采取演示教学、多媒体教学、模拟仿真教学等形式。模拟现代企业信息化建设管理过程,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3)校企联合,建立实践教学基地。部分课程直接在校外实训基地现场教学。通过现场生产管理人员的企业现场教学和社会调查、课程设计等,增强感性认识,缩短课堂与生产一线之间的差距。(4)专家讲座,跟踪最新行业动态。聘请本专业专家或本行业高级管理人员到校作专题报告,集合本行业的综合性特点,按照与市场运作方式接轨的要求,增加新的信息和新知识点。(5)开展形式多样的业余实践活动。可以组织各种兴趣小组,并让学生积极参加假期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利用寒暑假,进行社会调查,参加送科技到企业、乡镇等活动。鼓励部分品学兼优的学生参加学校、企业或地区的商务活动或到企业、社区顶岗实习。
四、经济信息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几个关键问题
1.紧跟行业发展动态,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在知识经济时代,经济信息管理专业的新知识、新技术、新理念的应用推广十分迅速,为了缩小学生在校所学知识和技能与行业生产管理实际之间的差距,学校必须与行业保持密切联系。职业院校应建立由行业主管、专家、企业代表参加的专业委员会,并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大力发展产学研。
2.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保证实践教学体系的顺利实施。加强对实践指导教师的培养,一是通过对现有骨干教师的培训、进修及挂职锻炼等方式,提高现有教师的实践水平;二是聘请有较强管理经验和实践能力的知名企业或公司的管理人员,担任经济信息管理专业的兼职实习教师,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指导和讲学活动。
通过构建灵活的实践教学体系,经济信息管理专业一定会培养出符合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一定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黄祖平,聂绍芳,张琦,等.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平台 [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9(11).
[2]朱志敏.深化高校实验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考[J].江苏高教,2001(4).
[3]邓灵斌,刘任东.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探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3).
[关键词]职业教育 经济信息管理专业 实践教学
[作者简介]吴薇(1982- ),女,湖北竹山人,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管理工程系副主任,讲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贵州 贵阳550008)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0)17-0159-02
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模式一直是以理论知识体系构建的学科型教学模式,进入21世纪以来,社会对人才的争夺更加激烈。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再沿用学历型教育模式,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要,特别是现在市场对管理类专业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除了要求具备相应的动作技能外,也要求具备更高的心智技能。
高职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的意义何在?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如何构建,才能满足以技术为中心的工业经济以及以知识和信息生产、分配、使用为基础的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笔者主要从加强职教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的意义和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两方面,分析高职经济信息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模式。
一、经济信息管理专业加强实践教学的意义
1.实践教学有利于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拓宽其知识面。实践教学为学生提供了深入社会的机会,有助于他们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应用知识的能力。接近社会,学生必然能获取许多有价值的、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特别是与专业相关的管理常识,从而拓展他们的知识面,提高他们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实践教学有利于学生掌握信息应用技术。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经济、管理领域全方位的变革,也推动了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方式的改革。利用计算机、多媒体及网络技术等进行模拟仿真实习已成为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的主要形式之一,而实践教学可以促进学生对信息应用技术的掌握。
3.实践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是人类进步的灵魂。管理类专业创新的特点在于它的实践性,只有通过不断的管理实践,才有机会发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为解决问题提供可能。职业院校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必须将他们置于一个充满创新的管理实践环境中。
4.实践教学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单纯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越来越少,管理人员必须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能力;既要学会思考,又要学会操作,这样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否则,将无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深化经济信息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管理人才的必由之路。
5.实践教学有利于促进职业院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目前,实践技能已成为谋职的必备条件,而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主要靠实践教学来实现。所以,实践教学是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的有效途径。此外,实践教学还有利于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增强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团结协作精神等。
二、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分析经济信息管理人才的综合职业能力
实践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要不断增强学生的实践技能,具体讲就是要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社会实践(活动)能力。
经济信息管理专业是个集信息技术与管理技术于一体的交叉专业,是面向我国信息化建设而设置的专业。经济全球化和新技术革命浪潮的到来,特别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及使用范围的日益扩大,大大加速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和优化配置,加速了全球产业结构的大调整。随着我国加入WTO,我国经济将进一步融入世界经济大环境,这对我国企业传统的经营思想、组织结构、管理模式、生产作业方式和营销方式等将产生强烈冲击,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网络经济的发展对电子商务、金融工程等人才的需求势必增加,在这种情况下,经济信息管理专业培养的人才将受到人才市场的青睐。
目前,我国企业信息化程度较低,远远适应不了当前经济发展的要求。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不断加快,信息产业的迅速发展,互联网用户的与日俱增,企业信息化进程不断深入,电子政务的广泛普及,国家对信息产业的大力扶持与投入,信息产业已经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因此,社会需要大批既懂得管理业务,了解企业管理流程,又掌握计算机信息技术,能够帮助企业建设信息化,开发、管理及维护企业信息化系统人才。
行业的领先性、技术性和综合性特点,要求经济信息管理专业从业人员要具有较强的综合职业能力,即既具有扎实的专业管理知识、企业运营知识和较强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又应具备较强的判断力、思维能力、管理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不断补充新知识的自学能力以及健全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人文科技素质。
三、以综合职业能力为导向,构建经济信息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
综合能力是由各种基本能力构成的,包括专业知识、基本技能、职业道德三方面,具体有从业的基本素质,专业知识和技能,创造性思维,处理问题的能力,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以及拓展新知识、新技能的能力。
经济信息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实训结构的合理性。在实践教学体系中合理体现知识、能力、素质三者的关系。(1)职业道德训练。要成为现代企业的劳动者,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精神和劳动态度。因此,在第一学期,安排两周的军训;在第二学期至第五学期,每学期安排一周的劳动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爱国爱民、遵纪守法、吃苦耐劳的基本素质。此外,三年中要安排就业创业指导课,让学生了解现代企业对员工的素质要求、市场就业形势,从而使其加强职业精神训练。同时,鼓励学生利用假期进行社会实践。通过社会实践获取更多知识特别是与专业相关的管理常识。(2)专业知识训练。经济信息管理专业学生应具备计算机应用、数据库应用、信息系统的分析、管理、维护知识,企业经济管理、经营原理及方法的基础知识和电子商务活动运作、管理的知识。为了增加感性认识,每门课程都应设有实践教学环节,一般理论性较强的课程设有10~12节的实践教学学时,技能性较强的课程设有40%~60%的实践教学学时。这些实践教学学时,均按照教学计划和课程大纲的要求,用过程监控和实训项目成果来规范实训内容、过程和效果等。(3)专业基础技能训练。经济信息管理专业学生要求具有一定的英语应用能力,较强的信息管理、经济分析和财经写作能力,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信息管理方向),从事与企业经营实务相关的数据库开发与应用能力,软件开发的能力,信息系统和管理系统管理能力,较强的企业经营管理的经营辅助预测支持能力和电子商务活动运作、实施管理的能力等。因此,除了认知实习、英语和计算机应用基础能力的实训外,还应开设一些技能性较强的专业课实训。如会计基础工作实习、数据库软件应用实习、Web开发技术课程设计等。(4)综合性训练。在学生学习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应安排网络营销市场调查实习,让学生集中或以小组为单位,应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基础上,深入社会一线,设计市场调查项目、问卷、进行市场调查和调查分析總结等,以培养学生组织、协调、分析和沟通能力。安排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使学生熟悉企业商务活动实务和商业环境、培养其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他们毕业后从事商业企业的经济信息管理工作打下良好基础。经济信息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是由每门课的实践教学内容和集中的实训项目相结合组成的。各种实训贯穿于学生进校初期到毕业前期,从而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
2.实训内容的综合性。经济信息管理专业的工具性操作课程较少,为了训练学生的心智技能,提高技术应用能力,培养综合职业能力,实践教学的内容应注重综合性。经济信息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必须符合经济发展和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需要,熟悉现代管理方法,了解现代企业管理实务和生产流程,掌握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技术,具备信息系统分析、管理和维护的能力,所以,其实践教学的内容都是围绕上述能力设计的。每一个实训项目的侧重点不同,但都具有综合性。如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主要训练学生分析、设计信息管理系统的能力,但它必须以熟悉现代企业管理方法和商务活动具体实务作为基础。又如许多课程都设计了“案例分析和编写可行性报告”这种实训形式。这些课程有管理学、电子商务、生产与运作管理等。经过这种训练,学生学会了如何组成调研小组、如何选择调研对象、如何获取有用的信息、如何分析资料、如何撰写报告、如何交流分析成果等。整个过程包含了对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社交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专业知识应用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沟通和协调等各项能力的训练。
3.实践形式的多样性。实践教学围绕教学设计总的培養目标,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制定能力培养分目标,采用多种实践教学的形式,保证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1)更新观念、采用开放的师生互动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开展案例教学、专题讨论、项目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自学能力,提高分析问题、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2)创设情境、采用现代化教育手段进行教学。主要是采取演示教学、多媒体教学、模拟仿真教学等形式。模拟现代企业信息化建设管理过程,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3)校企联合,建立实践教学基地。部分课程直接在校外实训基地现场教学。通过现场生产管理人员的企业现场教学和社会调查、课程设计等,增强感性认识,缩短课堂与生产一线之间的差距。(4)专家讲座,跟踪最新行业动态。聘请本专业专家或本行业高级管理人员到校作专题报告,集合本行业的综合性特点,按照与市场运作方式接轨的要求,增加新的信息和新知识点。(5)开展形式多样的业余实践活动。可以组织各种兴趣小组,并让学生积极参加假期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利用寒暑假,进行社会调查,参加送科技到企业、乡镇等活动。鼓励部分品学兼优的学生参加学校、企业或地区的商务活动或到企业、社区顶岗实习。
四、经济信息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几个关键问题
1.紧跟行业发展动态,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在知识经济时代,经济信息管理专业的新知识、新技术、新理念的应用推广十分迅速,为了缩小学生在校所学知识和技能与行业生产管理实际之间的差距,学校必须与行业保持密切联系。职业院校应建立由行业主管、专家、企业代表参加的专业委员会,并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大力发展产学研。
2.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保证实践教学体系的顺利实施。加强对实践指导教师的培养,一是通过对现有骨干教师的培训、进修及挂职锻炼等方式,提高现有教师的实践水平;二是聘请有较强管理经验和实践能力的知名企业或公司的管理人员,担任经济信息管理专业的兼职实习教师,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指导和讲学活动。
通过构建灵活的实践教学体系,经济信息管理专业一定会培养出符合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一定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黄祖平,聂绍芳,张琦,等.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平台 [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9(11).
[2]朱志敏.深化高校实验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考[J].江苏高教,2001(4).
[3]邓灵斌,刘任东.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探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