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环保教育的策略与实践

来源 :海外文摘·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mmyl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保护地球环境已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热点,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增强环保意识,让他们从小就开始重视环保问题并参与环境保护活动非常必要。通过在教学活动中融入环保知识、在日常生活中培养环保习惯、家园配合强化环保意识等策略的实践,可培养幼儿良好环保意识和行为习惯,使幼儿愿意保护环境,营造绿色家园。

关键词:幼儿;环境保护;环保教育;家园合作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21)07-0107-02
  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美好的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近年来,经济与社会的高速发展让地球环境不断恶化,全球资源日益紧迫,人类生存的环境状况不容乐观。保护地球环境已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热点,也是人类共同的责任。[1]
  幼儿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对幼儿开展环保教育,强化他们的环保意识,让他们从小就开始关注环保问题并积极参与环境保护活动十分必要[1,2]。那么,如何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呢?
  1在教学活动中融入环保知识
  在幼儿园,从科学的角度培养和实施环境教育,培养儿童的环境保护意识[3],形成正确的生态价值观、道德价值观和态度,具有深远的教育意义。我们可以把环保教育渗透到教学工作中去。
  1.1科学活动
  科学活动中融入环保知识,通过科普知识讲解以及环保活动实践,可使幼儿在参与过程中,理解环保的重要性,并身体力行。为了让幼儿知道垃圾的秘密,给他们讲述绘本故事《垃圾不见了》,激发幼儿好奇心,让幼儿知道随地扔垃圾不是一个好习惯,明白垃圾对我们生活的影响不仅是因为垃圾气味难闻、破坏风景、侵占土地,更重要的是垃圾中的病菌、病毒会让人生病。向幼儿介绍垃圾的处理方法,学会垃圾分类。让幼儿知道废纸、易拉罐、玻璃瓶等都可以再生利用,不要随便扔掉。过期的药品、废旧电池是有毒垃圾,要专门收集在一起集中处理。平时旧的用品和玩具也不要扔掉,我们可以动手修理,或者想想怎样变废为宝。为此,我们在教室设置分类垃圾箱,让幼儿先识别垃圾类型,再投入有相应标志的垃圾箱内,以变废为宝,从小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
  1.2其他活动
  我们还可以将环保知识融入语言、艺术、社会、健康等其他领域。在社会教学中,则通过《城市美容师》,让幼儿了解清洁工的劳动,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壳纸屑,减轻清洁工的负担,尊重他们的劳动成果。在健康教学中,我们又通过《瓶子宝宝》《好玩的轮胎》等活动,让幼儿自由探索和尝试瓶子、轮胎的多种玩法,很好地利用废旧材料、变废为宝,增强幼儿参与环保的积极性。
  教师在集体教学中通过做游戏、讲故事、绘画手工、唱歌等多种形式,让幼儿逐渐明白人和大自然应该和谐相处,懂得环境保护应从自己做起的道理。
  2在日常生活中培养环保习惯
  日常生活的各个环节都是教师们开展环保教育的有利时机[4,5]。老师及时发现幼儿日常生活中的点滴问题,并进行即时教育引导,对培养孩子的环保习惯是非常有效的。同时环保教育对教师的素养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对幼儿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的教育工作者[6],幼儿教师应随时关注环境热点问题,提高对环保知识、政策的理解与认知,树立未来意识,精心设计教育教学活动,使环保教育富有时代感、创新性。
  2.1进餐饮体会厉行节约
  在进餐时,我们常发现有的幼儿不喜欢吃青菜,有的幼儿不喜欢肉类等难以咀嚼的食物,饭菜掉桌上、地上,浪费严重。为了让孩子们明白,每一粒粮食都来之不易,让他们养成节约习惯,我们开展了“光盘行动,从我做起”活动,号召孩子们用“吃光自己盘中的饭菜”的实际行动,践行节约精神。组织幼儿观看视频中辛苦劳作的农民伯伯、忍饥挨饿的非洲小朋友等,还教幼儿学习古诗《悯农》、听故事《大公鸡和漏嘴巴》、教唱歌曲《小小一粒米》等活动,让幼儿将“光盘”两字牢牢记在心中,铭记节约粮食是美德,拒绝“舌尖上的浪费”,吃多少要多少,并将此付出自己的行动。幼儿通过学习都能做到爱惜粮食不挑饭菜,把碗里的饭菜都吃干净。
  2.2观天气感知生态文明
  我國天气环境较90年代有了很大改观,但冬季北方也还时常有雾霾出现。在有雾霾时,让幼儿讨论雾霾对生活的影响,如走路看不清,开车打双闪,出门戴口罩等,老师简要分析产生雾霾的原因,引导幼儿理解绿色出行对防范雾霾的作用。2020年3月的两次沙尘天气,气象台发布了“吃土”预警,可称“近10年来最强沙尘”,影响了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在幼儿园适时开展了环保教育,通过播放新闻视频集锦,让幼儿感知沙尘的来源、扬沙的原因、对生活的影响,理解人类经济社会活动与草原荒漠化的关系;同时通过图片展示我国植树造林、绿化荒漠的成果,让幼儿了解我国近10年来少有强沙尘的原因,感受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从小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环保意识。
  正是老师对幼儿日常行为有意识地引导,时常鼓励他们正确的行为,促进了幼儿日常生活中环保行为的自觉落实,逐步养成爱护环境的好习惯。
  3家园合作强化环保意识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幼儿与父母朝夕相处,父母的言行举止,兴趣爱好,都在幼儿心中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幼儿园开展环境保护教育必须得到家长的支持,让家长理解该项工作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于是我们通过宣传条幅、展板、LED显示屏、幼儿园网站等宣传低碳生活方式,引领家长提高环保意识,倡导重视节约、珍惜资源的良好生活方式。要求家长配合教师注意从点滴做起,用自己的言传身教去影响教育孩子,逐步强化幼儿的的环保意识。   3.1节约用水
  通过全球水资源、淡水资源的多少、分布以及生产生活需求等科普教育,引导幼儿珍惜水资源,不随意把水浪费掉。生活中洗手时不能把水龙头开得太大,看到水龙头滴水应立即关紧不要让清水流失。淘米洗菜的水可以浇花、浇地,洗衣服的水可以省下来擦地、冲厕所。洗澡时缩短淋浴时间,打肥皂、搓背时应关上喷头。如果发现水龙头漏水,应及时水盆接住,并尽快请人维修。换洗的衣服量少的时候尽量用手洗,以便省水省电。
  3.2绿色出行
  “十四五”规划已经明确我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这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涉及社会经济发展、传统行业转型、新兴领域前瞻性投资,更与个人生活消费观改变等多方面紧密相关。生活中绿色出行,可减少碳排放,降低城市污染。如果距离幼儿园比较近,每天接送幼儿尽量选择步行,减少用车,也是给幼儿非常好的锻炼机会,有益于身心健康。日常出行建议多乘坐公共交通,节省开支,节约能源。
  3.3公共场所的行为举止
  在公共场所不吸烟,减少二手烟对他人的危害。注意环境卫生,不随地吐痰、不乱丢垃圾。爱护花草,不折花、不践踏草坪。在人群密集的地方,不大声喧哗、不哭闹、不制造噪音影响别人。
  3.4少用塑料袋
  大量使用塑料袋对环境污染严重。外出旅行购物自带环保购物袋,不管免费还是收费,都减少“白色污染”的使用。对于那些使用过的塑料袋如果没有破损,不要随意丢弃,比如变成垃圾袋、洗干净之后重复使用等办法,提升塑料袋的使用价值。
  3.5亲近大自然
  周末尽量多带幼儿走进大自然,享受甜蜜的亲子时光。通過户外一起种植花草,饲养小动物,去公园骑行、郊游等方式让幼儿体验生活、开阔视野、增长知识,了解大自然的奥秘,感受大自然的美丽景色,从而唤起幼儿保护大自然,保护花草鱼虫的情感。例如赴东营市永安镇参观中科院联合科技部在山东推行的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了解东营的盐碱地如何华丽变身大粮仓;例如赴黄河入海口观鸟,不仅能领略“长河落日”的迷人意境,更能体验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4结语
  通过坚持环保教育的实践,不仅提高了幼儿的环保意识,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而且对事对物的情感态度也有了明显变化。在生活中能做到节约粮食不剩饭菜、果皮纸屑不乱扔、节约水电、爱护花草、保护小动物的好习惯。每名幼儿都积极争当“环保小卫士”,愿意保护环境,做大自然的好朋友。
  幼儿环保教育任重道远,需要幼教工作者不懈的努力。我们将尽最大努力在幼儿心中播下绿色种子,让他们逐渐明白,世上万物都是密不可分的,世界上所有生物都在地球的怀抱中成长,我们有责任共同保护自己的绿色家园,营造绿色世界。
  参考文献

[1]张贵付.幼儿园环境教育存在问题亟待破解[J].环境教育,2020(11):64-65.

[2]贺春梅,郭效琛.关于幼儿环保教育的再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40(20):62-64.

[3]李云.幼儿环保教育的实施策略探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0(14):47-48.

[4]刘欣.探究幼儿日常实践活动中环保教育的渗透[J].湖北农机化,2020(8):109.

[5]高建萍.新时期幼儿园环保教育的实施路径研究[J].才智,2020(4):128-129.

[6]方云雁,王诗乐,潘畅,等.新时代卓越幼儿园教师的意蕴、价值及培养路径:基于H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卓越教师培养的思考[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9, 35(11):53-58.

(责编:杨梅)
  作者简介:谢兰燕(1973—),女,重庆人,本科,幼儿高级教师,从事学前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工作。

其他文献
A Mach-Zehnder interferometer(MZI)for high temperature(1000°C)sensing based on few mode fiber(FMF)was proposed and experimentally demonstrated.The sensor was fabricated by fusing a section of FMF between two single-mode fibers(SMFs).The structure was prov
为理解牧区城镇化背景下搬迁牧户保有牲畜的行为逻辑及其生态影响,以青海省玉树州3个村庄的搬迁牧户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获取数据,分析牧民在迁出地保有牲畜的具体形式、原因和数量变化及牧民的生态感知,并根据斯科特关于道义小农的“安全第一”原则选择变量,定量探究牧民保留牲畜行为和数量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搬迁牧户通过家庭分工、亲友代养和雇工放牧等多种形式保有牲畜,作为融入城镇生活的适应性策略。牧户保有牲畜主要出于“安全第一”的需求,经济收入较高的牧户兼具“理性小农”的特点。家庭人口规模大及非生计原因搬迁的牧户更
摘要:弗朗西斯·培根不仅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并且认为物质与运动具无法分离,运动具有永恒性。霍尔巴赫在继承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对自然观理解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自然观。霍尔巴赫不但赞同培根的观点,而且将其进一步发展。既坚持了更为彻底的唯物论,又深刻分析物质运动的过程。尽管二者的自然观有相似的方面,但在解释自然的目的上却存在不同。培根解释自然的目的是为了征服自然,合理地运用自然。霍尔巴赫解释自然的目的则是为
摘要:法国作家米歇尔·图尼埃在《桤木王》中以二战为背景,揭示了人类血液中奔腾着的魔性,并在结尾得到神性的救赎。小说中的火意象与魔性、神性之间存在不可忽视的联系。本文从意象构建的角度切入,为研究小说中的魔性、神性主题提供了新的视角。  关键词:《桤木王》;火意象;魔性;神性  中图分类号:I5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21)07-0016-02  《桤木王》是法国新
摘要:高校后勤管理工作主要包括,高校运行过程中对全体在校師生衣、食、住、行等各部分日常生活所提供服务的相应管理,高校后勤管理工作效率对高校师生学习生活状况形成非常显著的影响。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再加之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完善,高校后勤管理模式逐渐无法满足高校师生的需求,高校后勤管理改革也成为了当下社会的重要改革内容。一直以来,我国高校的后勤管理改革也在持续进行,但是由于改革过程中缺乏一种明确的目标,
摘要:美国印第安作家路易斯·厄德里克的小说《拉罗斯》以北达科他州的保留地为背景,讲述了小男孩拉罗斯为了弥补父亲意外射杀邻居的儿子而被送给邻居做继子,其后治愈两个家庭,使两家人重修旧好的故事。本文探究厄德里克在《拉罗斯》的创作中表现出的共同体意识,以滕尼斯“血缘—地缘—精神”的共同体发展过程为框架,分析《拉罗斯》中三级共同体的形成。厄德里克强烈的共同体意识彰显了其作为作家的人文关怀。關键词:共同体;
电动机是石化行业常用的电气设备,为了研究石化装备与控制技术专业群各岗位涉及到电动机知识的共享性,《电机与拖动》优质课程依据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职业教育理论,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有效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设计适应于石化装备与控制技术专业群各专业与本课程相关的教学资源体系,促进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创新实践,能够为其他专业群建设中课程资源体系改革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三江侗族农民画是造型拙朴、富有装饰美感的民间艺术品,几乎囊括了整个三江县的人文自然景观和侗家人的生产生活世态百相,传统民族审美意识与现代审美意蕴相融合,传承和传播着侗族的历史与文脉,成为隐藏在大山深处的当代侗家人的浮世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胼手胝足、披荆斩棘,开启筚路蓝缕的创业征程,创出波澜壮阔的改革道路,共同培育、继承发展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进入新时代,民族地区经济加快发展,社会建设水平进一步提高,衣食住行、教育医疗等各种基本生活需求得到保障,为少年儿童提供了良好的成长环境。该论文走近新中国民族题材美术经典作品,解读作品中的儿童形象及图像修辞策略,回顾并展望新中国成立以来各族少年儿童成长生活的新气象和新面貌。
国内不同实验室对尿液有形成分的形态描述、名称术语与结果报告不尽一致,尿液中各种有形成分的命名与报告亟须统一规范。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血液学与体液学学组组织专家,在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经过近2年的反复讨论、修改,并征求临床医生及一线检验人员意见后,撰写了专家共识。本共识总结在生理与病理状态下尿液中显微镜下可见的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管型、结晶、病原体等有形成分;提出在大量的尿液检验报告中及在国内外同行交流中应用广泛、实用性较强的形态学名称的建议;提出当尿液检查出现异常尿液有形成分数量和种类时,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