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很少有一种植物能够让人们如此泾渭分明地表达对它的喜爱或者厌恶。在网友们评选出的十大最难吃蔬菜排行榜上,它长期占据一席之地,而在街头巷尾的饭馆里总有不少食客对其趋之若鹜。它就是鱼腥草。
鱼腥草又叫折耳根、猪鼻孔、蕺菜等,是木兰纲蕺菜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它广泛分布于我国秦岭、淮河以南的各个省、市和自治区。鱼腥草带有特殊的腥臭味,叶子和根茎可作为野菜食用,也可入药,具清热、祛暑、解毒之效。
东汉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天文学家和发明家张衡在咏写故乡的作品《南都赋》中就写道:“若其园囿,则有蓼蕺蘘荷……”这其中的蕺就是指的鱼腥草。由此也不难看出,在东汉时期鱼腥草这种植物在文人墨客心目中的地位是非常高的。在歌颂家乡的时候也不忘了告诉大家,我那人杰地灵、美丽富饶的老家也是有鱼腥草吃的。
实际上,我国先民早在2 000多年前便已经把鱼腥草当作重要的野菜下饭,甚至是充饥。绍兴古城内有座“蕺山”,就是因为其山上多生长“蕺草”而得名。古之“蕺草”就是现在的鱼腥草,传说越王勾践在卧薪尝胆、炼意励志之时,曾带领众人择蕺草而食。
作为野菜,鱼腥草的外形并不出奇,它的植株茎呈扁圆柱形,微微扭曲,一般长20~30厘米,整体呈棕褐色,茎上有棱,并有明显的分节。鱼腥草茎秆很脆,容易折断。它的叶片展平后呈心形,叶边光滑。叶子上表面呈暗黄绿色至暗棕色,下表面则为灰绿色或灰棕色。
鱼腥草性喜湿润肥沃、光照不强的环境,于沼泽、沟壑、水渠、溪流、田埂边常见。每年五六月为鱼腥草的花期,其穗状花序或黄或绿,细密娇嫩,非常漂亮,但是搓碎有鱼腥味道,很多人因此敬而远之。盛开的花瓣为白色,清纯可人,至10~11月果实成熟。每逢春暖花开之时,大家往往呼朋唤友,三五成群到野外挖而食之。
鱼腥草虽然有勾践这位著名的君王垂爱于前,但是长久以来除了我国西南地区之外,在其余地方的菜谱里始终未能登堂入室。不过,作为中药的鱼腥草,则名气更大些。
从现有的史料看,从魏晋时起它便正式作为药用,以“鱼腥草”之名被收入医药典籍。在历史变迁发展中,鱼腥草一直扮演药、食两用的双重角色,为民众养生保健、防病治病发挥着作用。
现代研究发现,鱼腥草主要含有揮发油和黄酮类化学成分,对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杆菌等多种细菌均有抑制作用,此外还有利尿、抗肿瘤、止咳等作用。所以作为药物,古老的野菜鱼腥草也算是新贵,各种神奇的药效依然在不断研究中。
与鲜食其嫩叶、新茎不同,中药使用的鱼腥草需要在“夏季茎叶茂盛、花穗多时采割,除去杂质,晒干”,也就是取成熟中的茎叶晒干了使用。
在西南地区,晒干之后的鱼腥草几乎是每家每户必备之物品。特别是上了年纪的人,每遇伤风感冒、头疼发热都会取其泡茶或者煮水服用以缓解症状。
鱼腥草除了广泛分布于我国南方诸省之外,在东南亚的越南、缅甸、南亚的印度等国亦有生长。在缅甸北部因为受中国文化影响较大,其食用方法与云南类似。在越南,鱼腥草被称为“鱼味生菜”。在印度,鱼腥草则与咖喱相结合,但仅仅作为一种小众的香料来使用。
你吃过鱼腥草吗?吃过的不妨和大家分享一下心得吧。
鱼腥草又叫折耳根、猪鼻孔、蕺菜等,是木兰纲蕺菜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它广泛分布于我国秦岭、淮河以南的各个省、市和自治区。鱼腥草带有特殊的腥臭味,叶子和根茎可作为野菜食用,也可入药,具清热、祛暑、解毒之效。
东汉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天文学家和发明家张衡在咏写故乡的作品《南都赋》中就写道:“若其园囿,则有蓼蕺蘘荷……”这其中的蕺就是指的鱼腥草。由此也不难看出,在东汉时期鱼腥草这种植物在文人墨客心目中的地位是非常高的。在歌颂家乡的时候也不忘了告诉大家,我那人杰地灵、美丽富饶的老家也是有鱼腥草吃的。
实际上,我国先民早在2 000多年前便已经把鱼腥草当作重要的野菜下饭,甚至是充饥。绍兴古城内有座“蕺山”,就是因为其山上多生长“蕺草”而得名。古之“蕺草”就是现在的鱼腥草,传说越王勾践在卧薪尝胆、炼意励志之时,曾带领众人择蕺草而食。
作为野菜,鱼腥草的外形并不出奇,它的植株茎呈扁圆柱形,微微扭曲,一般长20~30厘米,整体呈棕褐色,茎上有棱,并有明显的分节。鱼腥草茎秆很脆,容易折断。它的叶片展平后呈心形,叶边光滑。叶子上表面呈暗黄绿色至暗棕色,下表面则为灰绿色或灰棕色。
鱼腥草性喜湿润肥沃、光照不强的环境,于沼泽、沟壑、水渠、溪流、田埂边常见。每年五六月为鱼腥草的花期,其穗状花序或黄或绿,细密娇嫩,非常漂亮,但是搓碎有鱼腥味道,很多人因此敬而远之。盛开的花瓣为白色,清纯可人,至10~11月果实成熟。每逢春暖花开之时,大家往往呼朋唤友,三五成群到野外挖而食之。
鱼腥草虽然有勾践这位著名的君王垂爱于前,但是长久以来除了我国西南地区之外,在其余地方的菜谱里始终未能登堂入室。不过,作为中药的鱼腥草,则名气更大些。
从现有的史料看,从魏晋时起它便正式作为药用,以“鱼腥草”之名被收入医药典籍。在历史变迁发展中,鱼腥草一直扮演药、食两用的双重角色,为民众养生保健、防病治病发挥着作用。
现代研究发现,鱼腥草主要含有揮发油和黄酮类化学成分,对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杆菌等多种细菌均有抑制作用,此外还有利尿、抗肿瘤、止咳等作用。所以作为药物,古老的野菜鱼腥草也算是新贵,各种神奇的药效依然在不断研究中。
与鲜食其嫩叶、新茎不同,中药使用的鱼腥草需要在“夏季茎叶茂盛、花穗多时采割,除去杂质,晒干”,也就是取成熟中的茎叶晒干了使用。
在西南地区,晒干之后的鱼腥草几乎是每家每户必备之物品。特别是上了年纪的人,每遇伤风感冒、头疼发热都会取其泡茶或者煮水服用以缓解症状。
鱼腥草除了广泛分布于我国南方诸省之外,在东南亚的越南、缅甸、南亚的印度等国亦有生长。在缅甸北部因为受中国文化影响较大,其食用方法与云南类似。在越南,鱼腥草被称为“鱼味生菜”。在印度,鱼腥草则与咖喱相结合,但仅仅作为一种小众的香料来使用。
你吃过鱼腥草吗?吃过的不妨和大家分享一下心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