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校管理工作中,面对面孔幼稚、情感苍白、行为失范的农村初中学生,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去唤醒他们的感恩情怀,让他们学会识恩、知恩和感恩呢?
一、思想重视,形成共识
对中学生而言,感恩意识的形成,不可能仅仅从《思想品德》课本上学到,更需从周围的环境中吸取。我校根据新时期德育工作的特点以及农村初中学生思想变化动态,在本学期的第三周,组织全校行政、年级组长和班主任开展一期“如何培养中学生感恩之心之我见”的论坛。让全校行政、年级组长和班主任明确感恩教育的重要性,认识感恩教育的意义,上下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将感恩教育抓好,抓出实效。在这次论坛中,大部分的教师都提出自己精辟的言论,都认为只要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为学生树立感恩的榜样,并用实际行动表达对他人乃至社会的感激,学生决不会视而不见,从而达到启蒙学生感恩之心教育的目的。感恩教育的成功首先在于教师有一颗感恩的心,教师带着感恩的情怀教育学生,才能教育出有感恩之心的学生。
二、让班级成为培养感恩教育的沃土
创新班级管理机制,关爱“留守学生”。针对我校“留守学生”多这一特点,作为校长,本学期我积极动员“留守学生”在校内宿,建立“留守学生”专用花名册及其家庭住址、学习成绩、日常表现、父母联系电话等档案资料,班主任作为本班“留守学生”的直接代管责任人。然后,学校合理分配全体教师与“留守学生”形成结对教育,成为他们的“代管家长”。并且要求结对教师,定时找“留守学生”谈心,交流情感,让他们遇到烦恼有地方倾诉,打开他们的心结,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同时要求结对教师监督并辅导“留守学生”的学习,做到因材施教。学期中和学期末,学校德育处负责检查教师与“留守学生”结对教育的记录,并了解“留守学生”的进步情况。通过形成“留守学生——学校——家长”三位一体的德育合力,学生深切感受到班主任、教师和家长对他们的关爱,不仅增强了师生间的亲切感和信任感,而且增强了家长与孩子的沟通,使我校德育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三、积极开展感恩教育的课外活动
邀请感恩教育专家现场演讲。2009年4月17日,学校感恩教育专家高得胜教授,亲临我校进行“传递感恩,点燃梦想”巡回演讲。高得胜教授以感人的事迹,让场上所有的师生和家长都为之感动,使我校的感恩教育得到进一步开展。
组织感恩教育为主题的家长会。本学期的第四周,学校组织全体学生家长召开了一期“感动·感恩”为主题的家长会。在家长会上,一位单亲家庭学生家长的发言最让大家感动,她凝视着舞台两边的标语:“父母养育辛苦,报恩唯有苦读”。讲述了自己作为一家普通工厂的一名工人,为了供两个儿子读书自己缩衣节食的经历。并且哭泣着说她孩子学习成绩较差,沉溺网络,周末经常谎称生病骗钱偷偷跑去网吧打游戏,在家里经常顶撞自己和奶奶。同学们听了这位家长的心声,个个都惭愧地流下了眼泪。
发挥学校团委宣传作用。一年以来,学校团委积极发出感恩教育倡议书,要求全体师生通过自己的行动,践行诺言。同时通过校园广播站报道最新知恩图报的事件、在校园张贴感恩的标语,让学生沐浴在充满感恩气息的校园之中。每逢学雷锋活动日、母亲节、父亲节、教师节、国庆节和感恩节等节日,学校团委都积极认真开展以“××,我想对您说”或“爱,就在我们身边”为话题的征文比赛。让学生深刻体会平时父母、教师以及社会对自己的关爱,产生心灵共鸣,从而达到感恩教育的目的。
加强学校科组间合作,举办感恩教育晚会。去年感恩节,我校语文科组和英语科组联手成功举办了一场以感恩教育为主题的晚会。编排的节目内容主要取材于学生自己的生活实际,这使感恩教育内容不断充实,活动形式不断创新。其中手语《感恩的心》、舞蹈《烛光里的妈妈》、快板《说潼中》、朗诵《父爱如山》与《老师,我想对您说》、歌唱《母亲》、话剧《母校,放飞理想》等节目大获好评。晚会上,学生们情真意切的演讲,声情并茂的歌唱与表演,深深地打动了在座的每一位观众,真正使感恩教育活动不流于形式,效果相当显著。
责任编辑龙建刚
一、思想重视,形成共识
对中学生而言,感恩意识的形成,不可能仅仅从《思想品德》课本上学到,更需从周围的环境中吸取。我校根据新时期德育工作的特点以及农村初中学生思想变化动态,在本学期的第三周,组织全校行政、年级组长和班主任开展一期“如何培养中学生感恩之心之我见”的论坛。让全校行政、年级组长和班主任明确感恩教育的重要性,认识感恩教育的意义,上下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将感恩教育抓好,抓出实效。在这次论坛中,大部分的教师都提出自己精辟的言论,都认为只要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为学生树立感恩的榜样,并用实际行动表达对他人乃至社会的感激,学生决不会视而不见,从而达到启蒙学生感恩之心教育的目的。感恩教育的成功首先在于教师有一颗感恩的心,教师带着感恩的情怀教育学生,才能教育出有感恩之心的学生。
二、让班级成为培养感恩教育的沃土
创新班级管理机制,关爱“留守学生”。针对我校“留守学生”多这一特点,作为校长,本学期我积极动员“留守学生”在校内宿,建立“留守学生”专用花名册及其家庭住址、学习成绩、日常表现、父母联系电话等档案资料,班主任作为本班“留守学生”的直接代管责任人。然后,学校合理分配全体教师与“留守学生”形成结对教育,成为他们的“代管家长”。并且要求结对教师,定时找“留守学生”谈心,交流情感,让他们遇到烦恼有地方倾诉,打开他们的心结,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同时要求结对教师监督并辅导“留守学生”的学习,做到因材施教。学期中和学期末,学校德育处负责检查教师与“留守学生”结对教育的记录,并了解“留守学生”的进步情况。通过形成“留守学生——学校——家长”三位一体的德育合力,学生深切感受到班主任、教师和家长对他们的关爱,不仅增强了师生间的亲切感和信任感,而且增强了家长与孩子的沟通,使我校德育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三、积极开展感恩教育的课外活动
邀请感恩教育专家现场演讲。2009年4月17日,学校感恩教育专家高得胜教授,亲临我校进行“传递感恩,点燃梦想”巡回演讲。高得胜教授以感人的事迹,让场上所有的师生和家长都为之感动,使我校的感恩教育得到进一步开展。
组织感恩教育为主题的家长会。本学期的第四周,学校组织全体学生家长召开了一期“感动·感恩”为主题的家长会。在家长会上,一位单亲家庭学生家长的发言最让大家感动,她凝视着舞台两边的标语:“父母养育辛苦,报恩唯有苦读”。讲述了自己作为一家普通工厂的一名工人,为了供两个儿子读书自己缩衣节食的经历。并且哭泣着说她孩子学习成绩较差,沉溺网络,周末经常谎称生病骗钱偷偷跑去网吧打游戏,在家里经常顶撞自己和奶奶。同学们听了这位家长的心声,个个都惭愧地流下了眼泪。
发挥学校团委宣传作用。一年以来,学校团委积极发出感恩教育倡议书,要求全体师生通过自己的行动,践行诺言。同时通过校园广播站报道最新知恩图报的事件、在校园张贴感恩的标语,让学生沐浴在充满感恩气息的校园之中。每逢学雷锋活动日、母亲节、父亲节、教师节、国庆节和感恩节等节日,学校团委都积极认真开展以“××,我想对您说”或“爱,就在我们身边”为话题的征文比赛。让学生深刻体会平时父母、教师以及社会对自己的关爱,产生心灵共鸣,从而达到感恩教育的目的。
加强学校科组间合作,举办感恩教育晚会。去年感恩节,我校语文科组和英语科组联手成功举办了一场以感恩教育为主题的晚会。编排的节目内容主要取材于学生自己的生活实际,这使感恩教育内容不断充实,活动形式不断创新。其中手语《感恩的心》、舞蹈《烛光里的妈妈》、快板《说潼中》、朗诵《父爱如山》与《老师,我想对您说》、歌唱《母亲》、话剧《母校,放飞理想》等节目大获好评。晚会上,学生们情真意切的演讲,声情并茂的歌唱与表演,深深地打动了在座的每一位观众,真正使感恩教育活动不流于形式,效果相当显著。
责任编辑龙建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