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真诚与乐观的人生态度
肖克凡,一个身高一米八十多的天津汉子。说话爽快,办事果断。你要问他什么,他从不绕弯子,直接告诉你ABCD,他的观点。生活中的肖克凡是个机智、幽默的人。只要有他在的场合,就会充满了欢乐的笑声。他总是用洪亮的声音,抑扬顿挫的语调,一脸的严肃地表达着他的快乐,并把这种快乐带给周围的人。即使是在庄重的场合,他也可以把气氛调动起来,让与会者获得一份快乐。
在一次作品研讨会上,他谈到作家必须要具备的基本素质,即积累、发现、表达。这本是一个很严肃的话题。谈话间,他还不时幽默一下。当他要展开某一话题的时候,突然刹车,回头对一位老评论家很严肃地说,我看我还是少说点,把时间留给您。老评论家说,你说吧,没关系。肖克凡仍然一脸的严肃,说,为了减轻您的负担,我就接着说。于是,他就继续他的话题。快乐的气氛,让大家放松了下来,随便表达自己的看法。肖克凡有很好的记忆力,至今能够模仿小时候看过的一些外国电影里人物的道白,比如《列宁在十月》《列宁在一九一八》中,列宁的那几段经典演说,他都模仿得惟妙惟肖。一颗童心,使肖克凡的严肃思考和认真写作充满了人性的趣味。其实,肖克凡也有他的不幸,他唯一的孩子,得了重病,他夫人不得不提前退休,来照顾孩子。常常给大家带来愉快笑声的肖克凡,有时候在摄影机镜头前表情忧郁,他的内心充满了与命运抗争的辛酸,善良与坚毅结合在一起,形成了肖克凡复杂的人格,也成就了他对人生的严肃思考的习惯。
在“学术超男”甚嚣尘上,人人追捧古典文学,唯恐别人说自己缺少传统文化滋养的时候,肖克凡却破天荒道出了一个秘密:他至今没有完整读过《红楼梦》!他说他曾经多次努力去读,可每次都不能完整阅读下去。一个作家敢于说出这个秘密,除了勇气,更需要一颗对文学对人生真诚的心。说到做人,肖克凡是这样认为的:“读好书,使人丰富,尤其你受到书中人物和道理的强烈感召,内心怦然生出一种独有的崇高和悲壮,那才叫人呢。有时候,我们不是人——做着浅薄的事情,怀着下作的目的,说着无耻的话语。只有读好书的时候,才知道自己什么都不是。”
肖克凡的写作始于文学阅读,20世纪60年代初的一天,他偶然在家里发现了《新港》和《延河》这两种文学杂志。《延河》里有张贤亮的诗,而孙犁的《风云初记》则在《新港》上连载。这是他最初接触文学杂志,心里陡然觉得一亮。他第一次读小说,大约是小学二年级。暑假他得到一元钱(这在当时可以说是巨资了),立即跑到开明书店(不是新华书店)买了两本二手书——七成新的《红旗谱》,很厚,六成新的《灵泉洞》,比较薄,这是赵树理的小说。至今他还记得小说里男主人公金虎和银虎的形象。
最初让肖克凡入迷的书是《水浒》。当时他能一口气背出一百零八将的绰号和姓名,结果却遭到父亲不由分说的一顿痛打。中学时期正值“文革”, 禁读,不仅在校园里,在家也一样。他还偷偷摸摸读过一些外国小说。民国时期的老版本将雨果翻译成“嚣俄”,将契诃夫翻译成“柴霍甫”,还有郭沫若翻译的《少年维特之烦恼》,这些名字在那时候就刻在他心里了。国内的文学作品,无外乎“鲁郭茅、巴老曹”,他都读过一些,有小说有诗歌有剧本。“文革”之后,情况稍微缓和些了,陆陆续续读了《三家巷》《苦斗》《创业史》《火种》《野火春风斗古城》,还有《儿女风尘记》《小城春秋》和《破晓风云》等一批长篇小说。
让肖克凡留下最深刻记忆的是12岁那年读《九三年》,当读到郭文伏身断头台时,终于忍不住泪流满面。郭文是为理想而献身的,他最大的痛苦就是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现在来看,这当然和中国当时的政治文化环境有关。稍长一些,他被苏联反特小说吸引住了,比如《侦察员的功勋》《狼獾防区秘密》《西伯利亚狼》《送你一束玫瑰花》等等,举不胜举。中学毕业后,他的视野渐渐开阔,读书也就相对庞杂起来,上至《欧根·奥涅金》,下至《吹牛大王历险记》和《汤姆·索亚历险记》,还有柯南道尔的小说。
高尔基是那个时代文学的一面旗帜,肖克凡深受他的影响,在高尔基描写底层社会生活的小说里,总是能看到与自己处境相近的人和事,自然深感亲切,同时也有几分惆怅。从那时起肖克凡感觉自己的命运和文学密不可分了。可以说他是在俄罗斯(前苏联)文学影响下成长起来的,法国小说也给了他不少养分。但这些年肖克凡读得最多的却是人物传记和回忆录之类的书籍,他觉得这些书籍里隐藏着一股强大的力量。
一种脚踏实地的理想主义
2007年初,《长篇小说选刊》和湖南文艺出版社先后推出长篇小说《机器》,这是肖克凡历经五年增删三遍始成书稿的一部力作。阅读这部小说时,我们不难发现,作者摒弃了时下流行的肤浅和粗糙的写作狂欢姿态,深入探索中华民族近半个世纪变迁革新的历史,体察建国后中国工人的追求和奋斗的心路历程,用一颗照亮了植根在国人心中却很少被提及的岁月。在工业题材小说陷入窘境的今天,肖克凡在小说中大胆发问,国企改革触及了哪些社会性的问题?经济变革与人性冲撞产生了什么结果?无疑,这是一次挑战难度的叙事。
那么,《机器》究竟是一部怎样的作品呢?小说有这样一个基本线索:华昌机器厂的小学徒王金炳和东洋纱厂的普通女工牟棉花,两个曾经受到机器“压迫”的苦孩子,由于偶然的机缘,一个援助了革命,另一个则成了抗日积极分子。随之,共同的命运让他们结为夫妻。新中国建立,作为国家的主人,他们终于抬起头来获得与机器亲密相伴的机会。继而,他们与机器赛跑,拼命工作,双双被评为全国特级劳动模范。但为荣誉忙碌一生,付出辛劳得到的这个称号,后来却成为别人嫉恨和攻击的目标,他们的子女也因此受到冲击。在新时期来临的时候,他们的生涯终于褪去传奇色彩,归于平淡,已经成长起来的子女,则扮演起了天然继承者的角色,开始新一轮的打拼。从表面上看,几十年的历程,王家的两代人一个个痴迷于机器,自己的生命也像机器似的运转得中规中矩。王金炳保管仓库分毫不差,牟棉花操作纺织技艺如神、孩子们钳工的钳工、缝纫的缝纫,俨然把肉身铸成了铁器。这里面有批判吗?当然有。有热爱吗?更有。应该说,肖克凡是把机器当成一个生命来看待的,为机器喜也好,为机器悲也罢,人和物已经融为一体了。我觉得,没有这个认识,就无法读出这部小说所深藏的感知。
《机器》是一部时间跨度很长的小说,从抗日战争、中国现代工业初期一直写到改革开放的当下,几乎是一部形象的新中国工人阶级成长史。回到并不遥远的历史中,我们会看见,中国工人阶级的诞生和成长,伴随着中国革命者寻找中国社会进步的步伐。这是历史事实。同时,工人阶级从最初领导一切的政治角色到今天的边缘地位,这一身份的变迁也是严峻的现实。肖克凡正是着力于这个现实图景展开他的文学思考和想象的。
王金炳、牟棉花夫妇在机器上耗费了一生,之后,除了养子王援朝,其余三子女都先后步其后尘当了工人:大女儿王莹进了东方制冷设备厂,二儿子王建设去了华北电机厂,小女儿王凤到了第五针织运动衣厂,王莹甚至还做到了国营大厂的党委书记兼厂长。子女们都在按照自己的意愿在比较中追寻着事业,在跳槽中发展着自己,但这并不能替代王金炳、牟棉花夫妇在身心两方面所受到的种种损伤。因而,尽管人们在作品的后半部读到了新人们茁壮成长的故事,也看到了新的时代的缕缕曙光,但却依然难以完全释怀,难以轻松起来,“机器”的印象与意象,总在脑海里不断闪回、反复过往。小说几乎是迎着矛盾直面现实的,王援朝用自己的历程解答我们想知道的问题。他由少年时代到农村去当一名农民,到今天在改革大潮中如鱼得水,他的政治理想虽然前后有着不一样的具体时代内容,但其精神本质是一致的,那就是一种对过去的理想主义的缅怀,是建立在对当今现实的认识和批判的基础之上的理想主义,是一种脚踏实地的理想主义,这种理想主义在今天尤其显得重要。
很显然,肖克凡没有止步于对改革表层的叙述,更多的是一些理性的剖示,不管是厂长、党委书记,还是普通职工,他笔下的人物总是立体化的,既有肯定,也有否定;在肯定中有所否定,在否定中又有所肯定。把他放到错综复杂的历史背景下去“探索”,变革的每一步都涉及到人物的主观动机与客观效果、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偶然与必然、现实的生存需要与人格的尊严等等,这些令人头痛的两难的矛盾,其实不只是“工业改革”特有的现象,而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换的必然产物。作者想提醒我们的是:中国的工业改革还有漫长的、艰辛的路要走,真正具有博大胸襟的现代企业和企业家只有在改革浪潮的洗礼中诞生。换句话说,曙光只有在痛苦中分娩。这个期待恐怕是作者最大的期盼,也是他书写工业改革的潜在动力。著名文学评论家贺绍俊说:“这样一种角度,这样全面地直接表现工人阶级成长历史的小说,至少在新时期文学以来,这还是第一部,因此它具有某种开创性的价值。”
工业题材小说的新高度
肖克凡的小说向来注重对生活细节的描述,往往几句简单的叙述就能传神地勾勒出一幅生动的图景:“工厂多好啊。清晨上班把自己的饭盒放到蒸箱里就去干活儿吧。中午打开蒸箱,一只只饭盒散发着各种各样的香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中有他,融洽极了。下班之后洗澡,赤身裸体站在热水喷头下冲着,特别理直气壮。下班结伴乘坐公共汽车,一路乐乐嗬嗬使你觉得处处有亲人。当了工人,王凤终于体验了幸福的含义……”只有一个对工厂,对工人充满热爱,并且有过“主人翁”切实体会的人,才会把这种朴素而真挚的感觉表达得如此细腻、生动。肖克凡当然就是这样一个人。他早年担任过天津发电设备厂的技术员,有多年的工厂生活积累,后来大学读的又是机械专业,自然对机器怀有深厚的感情,这是其一。其二,他的创作起步于“工业题材”,25年的创作历程未曾中断过对工业改革的描述和思考。他曾以描写“大中型企业的困境和为走出困境的挣扎”的中篇小说《最后一座工厂》和《最后一个工人》享誉文坛。《机器》之所以引起读者的关注,其根本原因在于他从细微处入手,写出了家庭生活、个人遭际的命运感,写出了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和人的多面性。作品在轰轰烈烈的辉煌中包孕了令人唏嘘又让人嗟叹的悖论意蕴和悲剧气氛,让人觉出和看出那个时代在如何看待人、对待人上的种种缺失,以及这种缺失的难以弥补和不可挽回。可以说,肖克凡正是借助这些思考,实现了对“工业题材小说新高度”的成功攀越。
肖克凡写过一篇文章,叫做《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很难》,或许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他对国企改革的深度认识。他说,他在写《机器》的一个个夜晚经常被“生锈”二字困扰。依稀看到伴随时光消耗生命的磨损,机器生锈几乎成为必然。于是这部机器隆隆运转起来,产生出这部长篇小说里的一个个人物。他们的命运就是一部机器的命运,他们的命运就是一颗颗很难永不生锈的螺丝钉的命运。当然,他还解释说,这个“生锈”并不是道德价值判断,它只是一种不含褒贬的人生境况。博物馆里一件件古老的青铜器不是锈迹斑斑吗?这就是生锈的应有之意。肖克凡16岁走进工厂,听到的第一句话是“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听到的第二句话就是“小心机器伤人”。后来他进入工业机关工作,不断了解到机器伤人的案例,深知其威力无比。不知为什么,他在写作《机器》的一个冬夜里,想起机器竟然感到几分温暖,潸然泪下。“螺丝钉”不仅仅是一段历史记忆,也是我们对机器这个“生命”和人的生命的一次重新认识的过程。
纵观肖克凡的写作,可以发现,对“工业人”与“工业景观”叙述的不懈,源于他对文学立场坚守的信念。尽管曾经风光一时的“工业题材”小说创作已经逐渐沉寂,但对一个有追求的作家来讲,这也许并不是件坏事,至少,可以让他拨开过往虚幻的辨识,静下心来从历史的角度思考一些问题。肖克凡显然得到了这个“奖赏”。因此,他在《我的检讨书》一文中写到:“据说,文学即将成为‘夕阳产业’,文学写作者即将成为一群坐在黄昏里的孩子,高唱‘西边的太阳就要落山了’。我却没有这么悲观。一个作家就是一颗太阳,无论朝阳还是夕阳,一定会自行燃烧下去了。即使不能照亮别人也能燃烧自己。从燃烧的哲学意义出发,朝阳燃烧与夕阳燃烧,没有任何本质区别。”
“津味小说”捍卫乡土意识
天津出了很多擅长津味小说的作家,像冯骥才、林希等,作为年轻一代作家,肖克凡成功地接过了这个传统。用他自己的话来讲,首先我喜欢这个城市,我是这个城市土生土长的一个人。我有一个基本的原则,就是要想了解这个国家,首先要了解自己生活的城市,热爱祖国实际就是从热爱你的家乡开始的。我非常了解这个城市的过去和现在,而且有兴趣去展望她的未来。20年坚持本土精神写作的肖克凡,对自己能够以小说的形式表现家乡的历史容貌、风土人情而感到满意。
肖克凡的“津味”并不仅仅是小说语言主要采用天津方言,而在于其小说中深深蕴含着的“津文化”,特别是他对于“津文化”的发掘和表现开辟的一个全新的角度和深度。他的小说往往有意识地借鉴民间叙事手法,使人读来颇感亲和,从中体会传统的力量,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忍”的揭示,然而并不简单地对人物心理、行为进行批判,写得敦厚而有韵味。其中的代表作如:《鼠年》《原址》《尴尬英雄》《认识你真好》等。他写普通的市井人物,写生活在社会最底层各色各样小人物不同的生存状态,他把积淀多年的生活体验融入这些作品里,并赋予了一个崭新的文化层次和领域。
肖克凡的天津人物系列小说还塑造了其他一些丰富多彩的天津人的人格形象,如《天津少爷》中的一无所能而又挥金如土的祝显驰,《小白楼的鞋》中借老太太做母亲而做“孝子广告”的沈仁发,《三不管的糖》中的以相互对骂来招揽顾客的傻子利和杜傻子,还有赌徒、嫖客、妓女、混混儿、同性恋者等等。小说通过这各色人物,尽量发掘津文化的一部分重要的构成,作家所最终要表达出来的,也许就如他自己在一篇短文中说过的:“文化积淀不深,骨子里崇尚世俗精神,这是直鲁豫皖诸省码头的遗韵。……缺乏精神生活与灵魂信仰(天津人供奉的妈祖是航海的佑护神,后转化为送子娘娘,主宰女人的生育而已)。于是天津人是文化精神形成两个极端贫乏的状态:一方面严重缺乏浪漫精神,一方面严重缺乏悲壮意识。因此天津人缺少高品格的‘人味儿’。” 肖克凡认为,“津文化”的最根本特征就是它的世俗性,这也是目前“津味小说”新的根本所在。一些评论家也认为,“肖克凡的小说表现了底层平民生存方式最高的真实性”。
肖克凡,一个身高一米八十多的天津汉子。说话爽快,办事果断。你要问他什么,他从不绕弯子,直接告诉你ABCD,他的观点。生活中的肖克凡是个机智、幽默的人。只要有他在的场合,就会充满了欢乐的笑声。他总是用洪亮的声音,抑扬顿挫的语调,一脸的严肃地表达着他的快乐,并把这种快乐带给周围的人。即使是在庄重的场合,他也可以把气氛调动起来,让与会者获得一份快乐。
在一次作品研讨会上,他谈到作家必须要具备的基本素质,即积累、发现、表达。这本是一个很严肃的话题。谈话间,他还不时幽默一下。当他要展开某一话题的时候,突然刹车,回头对一位老评论家很严肃地说,我看我还是少说点,把时间留给您。老评论家说,你说吧,没关系。肖克凡仍然一脸的严肃,说,为了减轻您的负担,我就接着说。于是,他就继续他的话题。快乐的气氛,让大家放松了下来,随便表达自己的看法。肖克凡有很好的记忆力,至今能够模仿小时候看过的一些外国电影里人物的道白,比如《列宁在十月》《列宁在一九一八》中,列宁的那几段经典演说,他都模仿得惟妙惟肖。一颗童心,使肖克凡的严肃思考和认真写作充满了人性的趣味。其实,肖克凡也有他的不幸,他唯一的孩子,得了重病,他夫人不得不提前退休,来照顾孩子。常常给大家带来愉快笑声的肖克凡,有时候在摄影机镜头前表情忧郁,他的内心充满了与命运抗争的辛酸,善良与坚毅结合在一起,形成了肖克凡复杂的人格,也成就了他对人生的严肃思考的习惯。
在“学术超男”甚嚣尘上,人人追捧古典文学,唯恐别人说自己缺少传统文化滋养的时候,肖克凡却破天荒道出了一个秘密:他至今没有完整读过《红楼梦》!他说他曾经多次努力去读,可每次都不能完整阅读下去。一个作家敢于说出这个秘密,除了勇气,更需要一颗对文学对人生真诚的心。说到做人,肖克凡是这样认为的:“读好书,使人丰富,尤其你受到书中人物和道理的强烈感召,内心怦然生出一种独有的崇高和悲壮,那才叫人呢。有时候,我们不是人——做着浅薄的事情,怀着下作的目的,说着无耻的话语。只有读好书的时候,才知道自己什么都不是。”
肖克凡的写作始于文学阅读,20世纪60年代初的一天,他偶然在家里发现了《新港》和《延河》这两种文学杂志。《延河》里有张贤亮的诗,而孙犁的《风云初记》则在《新港》上连载。这是他最初接触文学杂志,心里陡然觉得一亮。他第一次读小说,大约是小学二年级。暑假他得到一元钱(这在当时可以说是巨资了),立即跑到开明书店(不是新华书店)买了两本二手书——七成新的《红旗谱》,很厚,六成新的《灵泉洞》,比较薄,这是赵树理的小说。至今他还记得小说里男主人公金虎和银虎的形象。
最初让肖克凡入迷的书是《水浒》。当时他能一口气背出一百零八将的绰号和姓名,结果却遭到父亲不由分说的一顿痛打。中学时期正值“文革”, 禁读,不仅在校园里,在家也一样。他还偷偷摸摸读过一些外国小说。民国时期的老版本将雨果翻译成“嚣俄”,将契诃夫翻译成“柴霍甫”,还有郭沫若翻译的《少年维特之烦恼》,这些名字在那时候就刻在他心里了。国内的文学作品,无外乎“鲁郭茅、巴老曹”,他都读过一些,有小说有诗歌有剧本。“文革”之后,情况稍微缓和些了,陆陆续续读了《三家巷》《苦斗》《创业史》《火种》《野火春风斗古城》,还有《儿女风尘记》《小城春秋》和《破晓风云》等一批长篇小说。
让肖克凡留下最深刻记忆的是12岁那年读《九三年》,当读到郭文伏身断头台时,终于忍不住泪流满面。郭文是为理想而献身的,他最大的痛苦就是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现在来看,这当然和中国当时的政治文化环境有关。稍长一些,他被苏联反特小说吸引住了,比如《侦察员的功勋》《狼獾防区秘密》《西伯利亚狼》《送你一束玫瑰花》等等,举不胜举。中学毕业后,他的视野渐渐开阔,读书也就相对庞杂起来,上至《欧根·奥涅金》,下至《吹牛大王历险记》和《汤姆·索亚历险记》,还有柯南道尔的小说。
高尔基是那个时代文学的一面旗帜,肖克凡深受他的影响,在高尔基描写底层社会生活的小说里,总是能看到与自己处境相近的人和事,自然深感亲切,同时也有几分惆怅。从那时起肖克凡感觉自己的命运和文学密不可分了。可以说他是在俄罗斯(前苏联)文学影响下成长起来的,法国小说也给了他不少养分。但这些年肖克凡读得最多的却是人物传记和回忆录之类的书籍,他觉得这些书籍里隐藏着一股强大的力量。
一种脚踏实地的理想主义
2007年初,《长篇小说选刊》和湖南文艺出版社先后推出长篇小说《机器》,这是肖克凡历经五年增删三遍始成书稿的一部力作。阅读这部小说时,我们不难发现,作者摒弃了时下流行的肤浅和粗糙的写作狂欢姿态,深入探索中华民族近半个世纪变迁革新的历史,体察建国后中国工人的追求和奋斗的心路历程,用一颗照亮了植根在国人心中却很少被提及的岁月。在工业题材小说陷入窘境的今天,肖克凡在小说中大胆发问,国企改革触及了哪些社会性的问题?经济变革与人性冲撞产生了什么结果?无疑,这是一次挑战难度的叙事。
那么,《机器》究竟是一部怎样的作品呢?小说有这样一个基本线索:华昌机器厂的小学徒王金炳和东洋纱厂的普通女工牟棉花,两个曾经受到机器“压迫”的苦孩子,由于偶然的机缘,一个援助了革命,另一个则成了抗日积极分子。随之,共同的命运让他们结为夫妻。新中国建立,作为国家的主人,他们终于抬起头来获得与机器亲密相伴的机会。继而,他们与机器赛跑,拼命工作,双双被评为全国特级劳动模范。但为荣誉忙碌一生,付出辛劳得到的这个称号,后来却成为别人嫉恨和攻击的目标,他们的子女也因此受到冲击。在新时期来临的时候,他们的生涯终于褪去传奇色彩,归于平淡,已经成长起来的子女,则扮演起了天然继承者的角色,开始新一轮的打拼。从表面上看,几十年的历程,王家的两代人一个个痴迷于机器,自己的生命也像机器似的运转得中规中矩。王金炳保管仓库分毫不差,牟棉花操作纺织技艺如神、孩子们钳工的钳工、缝纫的缝纫,俨然把肉身铸成了铁器。这里面有批判吗?当然有。有热爱吗?更有。应该说,肖克凡是把机器当成一个生命来看待的,为机器喜也好,为机器悲也罢,人和物已经融为一体了。我觉得,没有这个认识,就无法读出这部小说所深藏的感知。
《机器》是一部时间跨度很长的小说,从抗日战争、中国现代工业初期一直写到改革开放的当下,几乎是一部形象的新中国工人阶级成长史。回到并不遥远的历史中,我们会看见,中国工人阶级的诞生和成长,伴随着中国革命者寻找中国社会进步的步伐。这是历史事实。同时,工人阶级从最初领导一切的政治角色到今天的边缘地位,这一身份的变迁也是严峻的现实。肖克凡正是着力于这个现实图景展开他的文学思考和想象的。
王金炳、牟棉花夫妇在机器上耗费了一生,之后,除了养子王援朝,其余三子女都先后步其后尘当了工人:大女儿王莹进了东方制冷设备厂,二儿子王建设去了华北电机厂,小女儿王凤到了第五针织运动衣厂,王莹甚至还做到了国营大厂的党委书记兼厂长。子女们都在按照自己的意愿在比较中追寻着事业,在跳槽中发展着自己,但这并不能替代王金炳、牟棉花夫妇在身心两方面所受到的种种损伤。因而,尽管人们在作品的后半部读到了新人们茁壮成长的故事,也看到了新的时代的缕缕曙光,但却依然难以完全释怀,难以轻松起来,“机器”的印象与意象,总在脑海里不断闪回、反复过往。小说几乎是迎着矛盾直面现实的,王援朝用自己的历程解答我们想知道的问题。他由少年时代到农村去当一名农民,到今天在改革大潮中如鱼得水,他的政治理想虽然前后有着不一样的具体时代内容,但其精神本质是一致的,那就是一种对过去的理想主义的缅怀,是建立在对当今现实的认识和批判的基础之上的理想主义,是一种脚踏实地的理想主义,这种理想主义在今天尤其显得重要。
很显然,肖克凡没有止步于对改革表层的叙述,更多的是一些理性的剖示,不管是厂长、党委书记,还是普通职工,他笔下的人物总是立体化的,既有肯定,也有否定;在肯定中有所否定,在否定中又有所肯定。把他放到错综复杂的历史背景下去“探索”,变革的每一步都涉及到人物的主观动机与客观效果、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偶然与必然、现实的生存需要与人格的尊严等等,这些令人头痛的两难的矛盾,其实不只是“工业改革”特有的现象,而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换的必然产物。作者想提醒我们的是:中国的工业改革还有漫长的、艰辛的路要走,真正具有博大胸襟的现代企业和企业家只有在改革浪潮的洗礼中诞生。换句话说,曙光只有在痛苦中分娩。这个期待恐怕是作者最大的期盼,也是他书写工业改革的潜在动力。著名文学评论家贺绍俊说:“这样一种角度,这样全面地直接表现工人阶级成长历史的小说,至少在新时期文学以来,这还是第一部,因此它具有某种开创性的价值。”
工业题材小说的新高度
肖克凡的小说向来注重对生活细节的描述,往往几句简单的叙述就能传神地勾勒出一幅生动的图景:“工厂多好啊。清晨上班把自己的饭盒放到蒸箱里就去干活儿吧。中午打开蒸箱,一只只饭盒散发着各种各样的香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中有他,融洽极了。下班之后洗澡,赤身裸体站在热水喷头下冲着,特别理直气壮。下班结伴乘坐公共汽车,一路乐乐嗬嗬使你觉得处处有亲人。当了工人,王凤终于体验了幸福的含义……”只有一个对工厂,对工人充满热爱,并且有过“主人翁”切实体会的人,才会把这种朴素而真挚的感觉表达得如此细腻、生动。肖克凡当然就是这样一个人。他早年担任过天津发电设备厂的技术员,有多年的工厂生活积累,后来大学读的又是机械专业,自然对机器怀有深厚的感情,这是其一。其二,他的创作起步于“工业题材”,25年的创作历程未曾中断过对工业改革的描述和思考。他曾以描写“大中型企业的困境和为走出困境的挣扎”的中篇小说《最后一座工厂》和《最后一个工人》享誉文坛。《机器》之所以引起读者的关注,其根本原因在于他从细微处入手,写出了家庭生活、个人遭际的命运感,写出了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和人的多面性。作品在轰轰烈烈的辉煌中包孕了令人唏嘘又让人嗟叹的悖论意蕴和悲剧气氛,让人觉出和看出那个时代在如何看待人、对待人上的种种缺失,以及这种缺失的难以弥补和不可挽回。可以说,肖克凡正是借助这些思考,实现了对“工业题材小说新高度”的成功攀越。
肖克凡写过一篇文章,叫做《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很难》,或许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他对国企改革的深度认识。他说,他在写《机器》的一个个夜晚经常被“生锈”二字困扰。依稀看到伴随时光消耗生命的磨损,机器生锈几乎成为必然。于是这部机器隆隆运转起来,产生出这部长篇小说里的一个个人物。他们的命运就是一部机器的命运,他们的命运就是一颗颗很难永不生锈的螺丝钉的命运。当然,他还解释说,这个“生锈”并不是道德价值判断,它只是一种不含褒贬的人生境况。博物馆里一件件古老的青铜器不是锈迹斑斑吗?这就是生锈的应有之意。肖克凡16岁走进工厂,听到的第一句话是“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听到的第二句话就是“小心机器伤人”。后来他进入工业机关工作,不断了解到机器伤人的案例,深知其威力无比。不知为什么,他在写作《机器》的一个冬夜里,想起机器竟然感到几分温暖,潸然泪下。“螺丝钉”不仅仅是一段历史记忆,也是我们对机器这个“生命”和人的生命的一次重新认识的过程。
纵观肖克凡的写作,可以发现,对“工业人”与“工业景观”叙述的不懈,源于他对文学立场坚守的信念。尽管曾经风光一时的“工业题材”小说创作已经逐渐沉寂,但对一个有追求的作家来讲,这也许并不是件坏事,至少,可以让他拨开过往虚幻的辨识,静下心来从历史的角度思考一些问题。肖克凡显然得到了这个“奖赏”。因此,他在《我的检讨书》一文中写到:“据说,文学即将成为‘夕阳产业’,文学写作者即将成为一群坐在黄昏里的孩子,高唱‘西边的太阳就要落山了’。我却没有这么悲观。一个作家就是一颗太阳,无论朝阳还是夕阳,一定会自行燃烧下去了。即使不能照亮别人也能燃烧自己。从燃烧的哲学意义出发,朝阳燃烧与夕阳燃烧,没有任何本质区别。”
“津味小说”捍卫乡土意识
天津出了很多擅长津味小说的作家,像冯骥才、林希等,作为年轻一代作家,肖克凡成功地接过了这个传统。用他自己的话来讲,首先我喜欢这个城市,我是这个城市土生土长的一个人。我有一个基本的原则,就是要想了解这个国家,首先要了解自己生活的城市,热爱祖国实际就是从热爱你的家乡开始的。我非常了解这个城市的过去和现在,而且有兴趣去展望她的未来。20年坚持本土精神写作的肖克凡,对自己能够以小说的形式表现家乡的历史容貌、风土人情而感到满意。
肖克凡的“津味”并不仅仅是小说语言主要采用天津方言,而在于其小说中深深蕴含着的“津文化”,特别是他对于“津文化”的发掘和表现开辟的一个全新的角度和深度。他的小说往往有意识地借鉴民间叙事手法,使人读来颇感亲和,从中体会传统的力量,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忍”的揭示,然而并不简单地对人物心理、行为进行批判,写得敦厚而有韵味。其中的代表作如:《鼠年》《原址》《尴尬英雄》《认识你真好》等。他写普通的市井人物,写生活在社会最底层各色各样小人物不同的生存状态,他把积淀多年的生活体验融入这些作品里,并赋予了一个崭新的文化层次和领域。
肖克凡的天津人物系列小说还塑造了其他一些丰富多彩的天津人的人格形象,如《天津少爷》中的一无所能而又挥金如土的祝显驰,《小白楼的鞋》中借老太太做母亲而做“孝子广告”的沈仁发,《三不管的糖》中的以相互对骂来招揽顾客的傻子利和杜傻子,还有赌徒、嫖客、妓女、混混儿、同性恋者等等。小说通过这各色人物,尽量发掘津文化的一部分重要的构成,作家所最终要表达出来的,也许就如他自己在一篇短文中说过的:“文化积淀不深,骨子里崇尚世俗精神,这是直鲁豫皖诸省码头的遗韵。……缺乏精神生活与灵魂信仰(天津人供奉的妈祖是航海的佑护神,后转化为送子娘娘,主宰女人的生育而已)。于是天津人是文化精神形成两个极端贫乏的状态:一方面严重缺乏浪漫精神,一方面严重缺乏悲壮意识。因此天津人缺少高品格的‘人味儿’。” 肖克凡认为,“津文化”的最根本特征就是它的世俗性,这也是目前“津味小说”新的根本所在。一些评论家也认为,“肖克凡的小说表现了底层平民生存方式最高的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