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2016年高考地理新课标全国卷出现了一些新变化,在原有的新课标全国卷Ⅰ和新课标全国卷Ⅱ的基础上新增加了新课标全国卷Ⅲ。这将成为我们今后高考地理复习备考急需研究的新问题,本文在分析研究高考地理新课标全国卷Ⅲ的试题结构、内容及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2017年高考地理复习教学建议。这对把握高考命题趋势,提高高考复习教学质量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新课标;全国卷Ⅲ;试卷分析;教学建议
2016年全国普通高考已经圆满结束。今年高考最大的一个变化,就是全国卷使用省份从2014年的15个增加到了26个。全国考试一张卷使教育公平日趋完善的同时,也进一步加大了全国卷使用省份的内部差异。因此,从2016年开始,新课标全国卷划分为:新课标全国卷Ⅰ、新课标全国卷Ⅱ、新课标全国卷Ⅲ,共3套。今年使用新课标全国卷Ⅲ的有云南、贵州、广西和四川等省区。因此,分析研究新课标全国卷Ⅲ的试题内容、特点,把握高考命题趋势,这对我们2017年高考的复习教学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1 地理试卷总体平稳过渡,稳中求变
(1)2016年高考全国卷Ⅲ地理部分总体上坚持不出偏题、怪题的原则,继承全国卷Ⅰ、全国卷Ⅱ的风格,在考核目标、试题难度、试卷风格等方面与原来的全国卷Ⅰ、全国卷Ⅱ相当。
(2)全国卷Ⅲ与全国卷Ⅰ、全国卷Ⅱ的试题结构相同:必做题部分有11道选择题(共44分),两道非选择题(共46分);选做题部分在选修模块旅游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环境保护中任选一题作答(共10分)。
(3)在分值比例方面:在11道选择题中,考查自然地理的有5道题,考查人文地理的有6道题;在综合题中,第36题第(2)(3)问、第37题全部考查的均为人文地理。可见,从整体上看人文地理部分所占分值比重较高,这方面与今年的全国Ⅰ、全国卷Ⅱ的分值布局也是一致的。
(4)但是全国卷Ⅲ在材料呈现、试题设问等方面又体现自身亮点,主要表现在:
选择题:考点较分散,一题一点,相互独立,这样可以减少单道题的思考时间,提高做题的正确率。如1—3题,题目构思巧妙,既没有冗长的文字叙述,也没有复杂的图像,利用有限的信息考查了丰富的内容。考生要正确解题,必须认真审题,从题目中正确获取和解读相关的地理信息。
综合题(必做题):材料图文结合,设问指向明确,答案言简意赅,考生更易得分;设题开放灵活,贴近生活,注重“地”与“理”的结合与问题探究,注重考查考生理性分析地理事象的能力。
综合题(选做题):旅游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环境保护三道选做题紧扣教学主题内容,分别依据区域特征和现实问题,以图文形式设计问题,难度适中,考核内容突出了地理基本技能的运用与学以致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地理试题内容突出主干,能力全覆盖
全国卷Ⅲ的地理试题紧扣《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的要求,着力体现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坚持“知识抽样、突出主干、能力立意”的一贯命题思想,试题设计稳中有变,变中求新。并且,针对考区教学实际和考生的实际水平,合理把握了试题的难度,也体现了较好的区分度。下面是2016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Ⅲ文综地理试题考查的知识内容:
1-6以最近的实事为切入点,引导学生了解国情,理解国际合作的价值,考核应用区位原理解释社会现象的能力。7-11考核学生掌握植被、河流、冰期、地形等要素特点、演变和关系,以及地理观察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36考核学生对河流及其水文特点、流域开发利用等基础知识掌握情况,考核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整理地理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37引导学生关注我国建设和政策,考核能源类型及其优缺点等基础知识,考核地理区位原理运用的能力,辩证看待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展现地理学科在国家建设中的作用。42引导学生关注风土民俗,考核旅游资源价值、开发、市场距离、服务设施等基础知识及其应用能力。展现地理学科的趣味。43考核水旱灾害基础知识掌握情况,以及分析归纳自然灾害的空间分布规律的能力。44引出学生可持续发展观念,并把爱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化为具体分析环境问题的能力。
3 地理试题特点分析
3.1 突出人地协调观的引导
人地协调观是地理学和地理教育的核心观念,本试卷中,36和43、44题非常明显地考核学生对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形成协调关系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的认识、理解和判断。学生建立人地协调观,就能够正确认识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及人类活动影响环境的不同方式、强度和后果;能够理解人们对人地关系认识的阶段性表现及其原因;能够结合现实中出现的人地矛盾的实例,分析原因,提出改进建议。
3.2 考核地理综合思维能力
综合思维是地理学基本的思维方法,指人们具备的全面、系统、动态地认识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思维品质与能力。本试卷利用了时代感很强的、新近鲜活的背景材料,承载地理综合思维的分析考核任务。几乎全部题都需要学生运用综合思维方法,从多个维度对地理事物和现象进行分析,认识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并在一定程度上解释其发生、发展和演化的过程,从而较全面地观察、分析和认识不同地方或区域的地理环境特点,并且能够辩证地看待现实生活中的地理问题。
3.3 重视区域认知能力
区域认知是地理学基本的认知方法,指人们具备的对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特点、问题进行分析、解释、预测的方法和能力。本试卷没有枯燥的设问,都是基于区域的具体背景,如第1-6题,37题,考核学生是否形成从中国与东南亚和美国、上海、酒泉等不同尺度区域的视角认识国际工业联系、家乡人口迁移、国家建设等现象的意识与习惯,运用区域综合分析、区域比较等方式,来认识区域特征和区域人地关系问题,形成因地制宜进行区域开发的观念。 总之,该套试卷以引领深化课改为核心立意,有助于中学教学;试题情景鲜活,考核思维的层次感强,有助于高等学校选拔人才;对中学地理教学的反馈功能应该比较强,我们地理教师应该从中认真反思和研究,力求从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达到教有方、学有法、提成绩、促发展。
4 2017年高考地理复习教学建议
4.1 保持平常心,正确认识高考
云南省的高考试卷多年来使用的都是全国卷Ⅱ,2016年高考全国卷突然冒出个卷Ⅲ,而且云南也使用了,卷Ⅲ是个什么东西?为什么云南省要用卷Ⅲ?一时间在老师和考生的心理、思想上引起很大的波动,卷Ⅲ会不会很难啊?以后要怎么复习啊…这些问题由然而生!我前面说过,由于使用全国卷的省份增加了,使得这些省份的内部差异也加大了,为了使各省市的高考和教学有个平稳过渡,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了三套新课标全国卷以供使用,云南省使用全国卷Ⅲ是比较符合实际的。高考难,那是肯定的。全国统一命题不等于全国统一招生。某些省份可能会因为突然换卷,考生成绩出现波动,这都是正常的。要难难大家,只要分省招生的政策不变,试卷难度的变化就不会对考生考取心仪大学造成太大影响。考试中心的试题其实是有规律的,主要围绕四个层面命制:辨别事物的本质(是什么?),回答为什么(是这样)?怎么办(解决)?最后是这个问题(事物变化)怎么样?这就是复习的方向!怎么锻炼思维?同学们遇到任何一个可能会考的话题、现象,不妨就从这四个层面问问自己,想通了吗?回答得了吗?坚持下去,你的思维能力肯定不一样!人生面对的都是新问题,因此,高考试题呈现的主要是新的情景和问题,考生和老师要心平气和地对待,教学与命题应相向而行。因此,要研究全国卷,要适应全国卷,而不要想去改变全国卷,哪怕是形式都不会改变。
4.2 研究课程标准、考纲及考试说明,把握高考复习方向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和高考考试大纲及考试说明,是高考地理命题的依据,确定了高考的考查范围以及考核的目标与要求。对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的研究要尽早、要吃透,才能把握好每一个高考考点复习的方向和难度。考试说明指出地理学科命题注重考查考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即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核目标与要求主要有: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等四个方面。高三的复习备考要把这些能力和要求贯彻于教学和训练的全过程,不论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还是常规的作业、模拟考试等训练,都要以考试说明的目标要求作为出发点和目标来设计、实施。
4.3 落实主干知识,构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高考地理主干知识包括一系列的核心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在高考复习过程中不仅要重复再现巩固基础,而且要重组再认建立联系,搞清楚重要概念间相互联系,才能灵活运用解决问题。如何建立知识间的必要联系,做到融会贯通呢?这就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看图、记图、画简图、查阅地图;训练科学的思维方式——分析、综合、归纳、比较、判断、逻辑推理;建立牢固的空间概念——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空间结构、空间联系、地理现象的空间发展变化;要有严谨的时间观念——地理事物和现象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演变的不同阶段。
4.4 注重能力培养,学会分析地理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地理学科能力包括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地理综合分析能力和地理图表技能等。要通过新材料、新情景的创设,提供更多让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机会,以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构建分析地理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空间定位能力(在哪里)→地理空间格局的觉察能力(有什么)→地理特征综合分析能力(怎么样)→地理因果关系分析与推理能力(为什么)→地理过程描述与简单预测能力(有何联系、怎么办)。
4.5 加大区域地理复习力度,提高区域分析能力
区域地理的考查过去重知识轻能力,少过程无探究,现在转变为强调能力立意。区域地理的复习方向,一定要将复习的重点转移到能力的培养,问题的探究上来,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复习质量。要重视对大、中尺度地区空间定位的教学,不求“这是哪里”,但求“这在哪里”。具体说来就是:(1)从区域图像中提取信息的能力;(2)对区域图示信息归纳综合的能力;(3)描述区域图示规律的能力;(4)在区域图的基础上探究的能力。
4.6 强化文字、图表材料信息的获取,提高信息意识和能力
《地理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掌握阅读、分析、运用地理图表和地理数据的技能”,这是地理学科的特色,也是地理学科的核心能力。纵观历年高考的地理试题可谓是无图不成题,因此,对学生“阅读、分析、运用地理图表和地理数据的技能”的考查必是地理高考试题的重点。要认真熟读各类地图(坐标统计图、等值线图、示意图、景观图、区域图、政区图等),特别是教材中的地图,掌握读图方法和技巧,重视地图、图标、图文之间的有机联系和相互转化,训练从图中提取信息的能力,提高识图、填图、绘图、用图和析图的能力。
4.7 规范答题习惯,训练语言表述能力
从学生平时的答题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不能正确地运用地理术语回答问题,答案组织混乱,文字书写不规范,错别字太多,口语化严重等,导致阅卷老师难以看清、看懂,从而失分。此外,还有学生平时养成习惯差,答题不规范,把答题的位置都搞错、题号涂错,答题内容超出答题框范围等,这些也导致阅卷教师无法判分,造成丢分,非常之可惜!因此,在复习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规范答题的要求,在平时训练中要加强指导和监督,及时帮学生纠错。书写答案时答案语言要术语化、书面化,言简意赅;答案格式要要点化、序号化,层次清晰;书写要工整,文字要正确,做到表述规范、准确、科学、简洁,才能得到阅卷老师的认可。
参考文献
[1]孙力.新课标高考地理试题的价值追求及教学启示[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0.
[2]代修勇.新课标全国卷(理科)高考试题的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16.
作者简介
何兴福(1983-),男,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人。学士学位。现为云南省文山州丘北第一中学校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高中地理教学。
作者单位
云南省文山州丘北第一中学校 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653203
【关键词】新课标;全国卷Ⅲ;试卷分析;教学建议
2016年全国普通高考已经圆满结束。今年高考最大的一个变化,就是全国卷使用省份从2014年的15个增加到了26个。全国考试一张卷使教育公平日趋完善的同时,也进一步加大了全国卷使用省份的内部差异。因此,从2016年开始,新课标全国卷划分为:新课标全国卷Ⅰ、新课标全国卷Ⅱ、新课标全国卷Ⅲ,共3套。今年使用新课标全国卷Ⅲ的有云南、贵州、广西和四川等省区。因此,分析研究新课标全国卷Ⅲ的试题内容、特点,把握高考命题趋势,这对我们2017年高考的复习教学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1 地理试卷总体平稳过渡,稳中求变
(1)2016年高考全国卷Ⅲ地理部分总体上坚持不出偏题、怪题的原则,继承全国卷Ⅰ、全国卷Ⅱ的风格,在考核目标、试题难度、试卷风格等方面与原来的全国卷Ⅰ、全国卷Ⅱ相当。
(2)全国卷Ⅲ与全国卷Ⅰ、全国卷Ⅱ的试题结构相同:必做题部分有11道选择题(共44分),两道非选择题(共46分);选做题部分在选修模块旅游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环境保护中任选一题作答(共10分)。
(3)在分值比例方面:在11道选择题中,考查自然地理的有5道题,考查人文地理的有6道题;在综合题中,第36题第(2)(3)问、第37题全部考查的均为人文地理。可见,从整体上看人文地理部分所占分值比重较高,这方面与今年的全国Ⅰ、全国卷Ⅱ的分值布局也是一致的。
(4)但是全国卷Ⅲ在材料呈现、试题设问等方面又体现自身亮点,主要表现在:
选择题:考点较分散,一题一点,相互独立,这样可以减少单道题的思考时间,提高做题的正确率。如1—3题,题目构思巧妙,既没有冗长的文字叙述,也没有复杂的图像,利用有限的信息考查了丰富的内容。考生要正确解题,必须认真审题,从题目中正确获取和解读相关的地理信息。
综合题(必做题):材料图文结合,设问指向明确,答案言简意赅,考生更易得分;设题开放灵活,贴近生活,注重“地”与“理”的结合与问题探究,注重考查考生理性分析地理事象的能力。
综合题(选做题):旅游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环境保护三道选做题紧扣教学主题内容,分别依据区域特征和现实问题,以图文形式设计问题,难度适中,考核内容突出了地理基本技能的运用与学以致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地理试题内容突出主干,能力全覆盖
全国卷Ⅲ的地理试题紧扣《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的要求,着力体现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坚持“知识抽样、突出主干、能力立意”的一贯命题思想,试题设计稳中有变,变中求新。并且,针对考区教学实际和考生的实际水平,合理把握了试题的难度,也体现了较好的区分度。下面是2016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Ⅲ文综地理试题考查的知识内容:
1-6以最近的实事为切入点,引导学生了解国情,理解国际合作的价值,考核应用区位原理解释社会现象的能力。7-11考核学生掌握植被、河流、冰期、地形等要素特点、演变和关系,以及地理观察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36考核学生对河流及其水文特点、流域开发利用等基础知识掌握情况,考核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整理地理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37引导学生关注我国建设和政策,考核能源类型及其优缺点等基础知识,考核地理区位原理运用的能力,辩证看待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展现地理学科在国家建设中的作用。42引导学生关注风土民俗,考核旅游资源价值、开发、市场距离、服务设施等基础知识及其应用能力。展现地理学科的趣味。43考核水旱灾害基础知识掌握情况,以及分析归纳自然灾害的空间分布规律的能力。44引出学生可持续发展观念,并把爱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化为具体分析环境问题的能力。
3 地理试题特点分析
3.1 突出人地协调观的引导
人地协调观是地理学和地理教育的核心观念,本试卷中,36和43、44题非常明显地考核学生对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形成协调关系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的认识、理解和判断。学生建立人地协调观,就能够正确认识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及人类活动影响环境的不同方式、强度和后果;能够理解人们对人地关系认识的阶段性表现及其原因;能够结合现实中出现的人地矛盾的实例,分析原因,提出改进建议。
3.2 考核地理综合思维能力
综合思维是地理学基本的思维方法,指人们具备的全面、系统、动态地认识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思维品质与能力。本试卷利用了时代感很强的、新近鲜活的背景材料,承载地理综合思维的分析考核任务。几乎全部题都需要学生运用综合思维方法,从多个维度对地理事物和现象进行分析,认识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并在一定程度上解释其发生、发展和演化的过程,从而较全面地观察、分析和认识不同地方或区域的地理环境特点,并且能够辩证地看待现实生活中的地理问题。
3.3 重视区域认知能力
区域认知是地理学基本的认知方法,指人们具备的对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特点、问题进行分析、解释、预测的方法和能力。本试卷没有枯燥的设问,都是基于区域的具体背景,如第1-6题,37题,考核学生是否形成从中国与东南亚和美国、上海、酒泉等不同尺度区域的视角认识国际工业联系、家乡人口迁移、国家建设等现象的意识与习惯,运用区域综合分析、区域比较等方式,来认识区域特征和区域人地关系问题,形成因地制宜进行区域开发的观念。 总之,该套试卷以引领深化课改为核心立意,有助于中学教学;试题情景鲜活,考核思维的层次感强,有助于高等学校选拔人才;对中学地理教学的反馈功能应该比较强,我们地理教师应该从中认真反思和研究,力求从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达到教有方、学有法、提成绩、促发展。
4 2017年高考地理复习教学建议
4.1 保持平常心,正确认识高考
云南省的高考试卷多年来使用的都是全国卷Ⅱ,2016年高考全国卷突然冒出个卷Ⅲ,而且云南也使用了,卷Ⅲ是个什么东西?为什么云南省要用卷Ⅲ?一时间在老师和考生的心理、思想上引起很大的波动,卷Ⅲ会不会很难啊?以后要怎么复习啊…这些问题由然而生!我前面说过,由于使用全国卷的省份增加了,使得这些省份的内部差异也加大了,为了使各省市的高考和教学有个平稳过渡,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了三套新课标全国卷以供使用,云南省使用全国卷Ⅲ是比较符合实际的。高考难,那是肯定的。全国统一命题不等于全国统一招生。某些省份可能会因为突然换卷,考生成绩出现波动,这都是正常的。要难难大家,只要分省招生的政策不变,试卷难度的变化就不会对考生考取心仪大学造成太大影响。考试中心的试题其实是有规律的,主要围绕四个层面命制:辨别事物的本质(是什么?),回答为什么(是这样)?怎么办(解决)?最后是这个问题(事物变化)怎么样?这就是复习的方向!怎么锻炼思维?同学们遇到任何一个可能会考的话题、现象,不妨就从这四个层面问问自己,想通了吗?回答得了吗?坚持下去,你的思维能力肯定不一样!人生面对的都是新问题,因此,高考试题呈现的主要是新的情景和问题,考生和老师要心平气和地对待,教学与命题应相向而行。因此,要研究全国卷,要适应全国卷,而不要想去改变全国卷,哪怕是形式都不会改变。
4.2 研究课程标准、考纲及考试说明,把握高考复习方向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和高考考试大纲及考试说明,是高考地理命题的依据,确定了高考的考查范围以及考核的目标与要求。对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的研究要尽早、要吃透,才能把握好每一个高考考点复习的方向和难度。考试说明指出地理学科命题注重考查考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即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核目标与要求主要有: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等四个方面。高三的复习备考要把这些能力和要求贯彻于教学和训练的全过程,不论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还是常规的作业、模拟考试等训练,都要以考试说明的目标要求作为出发点和目标来设计、实施。
4.3 落实主干知识,构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高考地理主干知识包括一系列的核心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在高考复习过程中不仅要重复再现巩固基础,而且要重组再认建立联系,搞清楚重要概念间相互联系,才能灵活运用解决问题。如何建立知识间的必要联系,做到融会贯通呢?这就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看图、记图、画简图、查阅地图;训练科学的思维方式——分析、综合、归纳、比较、判断、逻辑推理;建立牢固的空间概念——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空间结构、空间联系、地理现象的空间发展变化;要有严谨的时间观念——地理事物和现象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演变的不同阶段。
4.4 注重能力培养,学会分析地理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地理学科能力包括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地理综合分析能力和地理图表技能等。要通过新材料、新情景的创设,提供更多让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机会,以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构建分析地理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空间定位能力(在哪里)→地理空间格局的觉察能力(有什么)→地理特征综合分析能力(怎么样)→地理因果关系分析与推理能力(为什么)→地理过程描述与简单预测能力(有何联系、怎么办)。
4.5 加大区域地理复习力度,提高区域分析能力
区域地理的考查过去重知识轻能力,少过程无探究,现在转变为强调能力立意。区域地理的复习方向,一定要将复习的重点转移到能力的培养,问题的探究上来,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复习质量。要重视对大、中尺度地区空间定位的教学,不求“这是哪里”,但求“这在哪里”。具体说来就是:(1)从区域图像中提取信息的能力;(2)对区域图示信息归纳综合的能力;(3)描述区域图示规律的能力;(4)在区域图的基础上探究的能力。
4.6 强化文字、图表材料信息的获取,提高信息意识和能力
《地理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掌握阅读、分析、运用地理图表和地理数据的技能”,这是地理学科的特色,也是地理学科的核心能力。纵观历年高考的地理试题可谓是无图不成题,因此,对学生“阅读、分析、运用地理图表和地理数据的技能”的考查必是地理高考试题的重点。要认真熟读各类地图(坐标统计图、等值线图、示意图、景观图、区域图、政区图等),特别是教材中的地图,掌握读图方法和技巧,重视地图、图标、图文之间的有机联系和相互转化,训练从图中提取信息的能力,提高识图、填图、绘图、用图和析图的能力。
4.7 规范答题习惯,训练语言表述能力
从学生平时的答题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不能正确地运用地理术语回答问题,答案组织混乱,文字书写不规范,错别字太多,口语化严重等,导致阅卷老师难以看清、看懂,从而失分。此外,还有学生平时养成习惯差,答题不规范,把答题的位置都搞错、题号涂错,答题内容超出答题框范围等,这些也导致阅卷教师无法判分,造成丢分,非常之可惜!因此,在复习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规范答题的要求,在平时训练中要加强指导和监督,及时帮学生纠错。书写答案时答案语言要术语化、书面化,言简意赅;答案格式要要点化、序号化,层次清晰;书写要工整,文字要正确,做到表述规范、准确、科学、简洁,才能得到阅卷老师的认可。
参考文献
[1]孙力.新课标高考地理试题的价值追求及教学启示[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0.
[2]代修勇.新课标全国卷(理科)高考试题的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16.
作者简介
何兴福(1983-),男,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人。学士学位。现为云南省文山州丘北第一中学校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高中地理教学。
作者单位
云南省文山州丘北第一中学校 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653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