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宋代大才子苏轼在其《东坡题跋》下卷《书摩诘蓝田烟雨图》中评论唐代王维作品时指出:“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至此“诗中有画”和“画中有诗”成为中国文人自觉探求的美的典范标准之一。到了20世纪30年代,闻一多在《诗的格律》中提出了音乐美、绘画美和建筑美的“三美”主张。20世纪80年代,朱仲禄在《青海日报》上以《一幅绝妙的风情画》为题,盛赞“花儿”“天上的星星明着哩,月影里下雪着哩;尕妹的大门上蹲着哩,毡帽里焐脚着哩”“充满诗情画意,富有生活气息”。实质上,“花儿”具有五彩斑斓的美学特色,现就青海“花儿”的绘画美作一基本论述。
一、广大精微之美
中国文学作品讲究“广大精微”,讲究宏观与微观的关系。广大的场景,雄浑壮阔,富有气势;微观的场景,形象逼真,生动传神。青海“花儿”创作通常呈现出小而微的特点,但一些作品也不乏广大,在广大中又蕴含着细微的东西。广大之景如“东方吹开个千层浪,青海是“花儿”的海洋。各族人民放声唱,新“花儿”千样万样。”这首“花儿”描写了改革开放以来,人民当家做主,各民族和谐相处,共同演绎“花儿”,显示了波澜壮阔、欣欣向荣的场景。精微之景如“菊花湾里的一弯水,风刮时水动弹哩。毛墩墩眼睛一点嘴,说话时心动弹哩。”这首“花儿”精雕细琢,生动传神。菊花湾里风吹水动,“毛墩墩眼睛”和樱桃小口让人心动,所有的美感都是通过局部的场景描写与人物描写生发出来的,美得让人心醉。“花儿”中也有广大、精微两种美感并存的优秀作品,如:“天上的星星出全了,月亮的光气儿散了。尕妹的模样儿世全了,眉毛用香头儿画了。”这首作品通过勾画星天月夜之景,移步换景,从外向内描写闺阁之景,就像一幅素描画,营造了生动的意境。再如“天上的日头儿照云哩,地下的“花儿”们俊了;尕妹的模样儿耀人哩,阿哥们见了时晕哩。”如果说前一首“花儿”描写的是夜晚,那么这首“花儿”刻画的是白昼,作品中的“天上日”和“地下花”不能说不广大,“尕妹耀”和“阿哥晕”不能说不微妙,整幅画面既灿烂明媚,又幽默动人。
二、散点透视之美
散点透视是“花儿”又一常用的高超的、具有一定特色的构图方式。“杨柳树栽(着)河沿上(又为“灌沟上”),树叶儿落(着)水上。相思病得(着)个心肺上,血痂贴在(又为“坐”)嘴上”;“尕雨儿下在个江沿上,尕雪儿飘在个脸上。尕手儿做(着)个忙活上,尕心儿牵在个你上。”第一首作品从春天写到秋天,从内在的心肺写到嘴皮上的血痂;第二首作品从春天的雨写到冬天的雪,从活忙写到牵盼,其实都在表达同一个主题,那就是相思。“青丢丢河里明丢丢水,明丢丢河里的紫葵。留山的石头坐山的水,隔山者煨下的姊妹。”用什么词语来描写水的至清至明?保留在青海方言中的元明时期的“青丢丢”和“明丢丢”再简单、再形象不过了,明澈的河水、紫红色的水草、留山的石头、坐山的水以及山后的“姊妹”,如诗如画,沁人心脾。“日头儿上来着照西山,照着了尕妹的炕沿。扎给的兜兜儿并蒂莲,买完了三街的扣线。”这是一首优美的赋体“花儿”,几乎每一句都是一幅图画,将尕妹扎花、买线的场景描写得栩栩如生。
三、虚实相生之美
虚实相生是中国文学常用的艺术手法,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出了著名的意境论,朱光潜在《诗论》中说“每首诗都自成一种境界。无论是作者或读者,在心领神会一首好诗时,都必有一幅画境或是一幕戏景,很新鲜生动地突现于眼前,使他神魂为之勾摄,若惊若喜,霎时无暇旁顾,仿佛这小天地中有独立自足之乐,此外偌大乾坤宇宙,以及个人生活中一切憎爱悲喜,都像在霎时间烟消云散去了。纯粹的诗的心境是凝神注视,纯粹心所视境是孤立绝缘,心与其所观境如鱼戏水,忻合无问。”“花儿”虽然是民间文学,却不乏这样优秀的作品,譬如“娘娘山头上云起来,老爷山头上雨来。阿哥的坟上你烧纸来,阴魂儿我迎着你来。”前两句是实景描写,为后两句作铺垫;后两句化虚为实,给人悲戚之感,这首作品将实景与虚景相结合,产生了虚实相生的艺术美。
四、动静结合之美
“花儿”起兴大多是从静态入手的,“三根柱子一根梁,黄莺么展翅地盖上。我看尕妹是一炷香,大眼睛好像是太阳.”和“燕麦的秆秆溜溜光,穗穗儿打秋千哩。尕妹的身子一炷香,模样儿赛貂蝉哩。”其中“三根柱子一根梁”和“燕麦的杆杆溜溜光”在笔法上显得非常细腻,属于静态描写;而紧随其后的“黄莺么展翅地盖上”和“穗穗儿打秋千哩”则富于动态的美感。“我看尕妹是一炷香,大眼睛好像是太阳”和“尕妹的身子一炷香,模样儿赛貂蝉哩”极尽夸张之能,表达了男子对女子无限的爱慕之情。
五、对比烘托之美
青海“花儿”讲究结构的对称美,常常在对比烘托中写景造物。“红嘴鸦娃儿一河滩,沙燕儿落着个草滩。拔草的尕妹们一塄坎,好像是一溜儿牡丹。”这首作品中的第一句与第三句彼此对称,“红嘴鸦娃儿”和“一溜儿牡丹”使得整首作品的色彩变得艳丽了起来,用“一溜儿牡丹”比喻“拔草的尕妹们”,既贴切,又生动。寥寥四句便绘就了一幅乡村拔草休息图。“麻雀儿蹲在磨轮上,转哩转哩的晕了。阿哥站在河边上,看哩看哩的笑了。”这首作品将两种相似的场景置于一个画面中,磨轮上的麻雀,因为磨的转动“晕”了;站在河边的阿哥,因为关注于眼前事物而“晕”了,前两句与后两句在对比烘托中产生了美好的、不可言说的画境,在平淡中显示了一种诗意的存在。
一、广大精微之美
中国文学作品讲究“广大精微”,讲究宏观与微观的关系。广大的场景,雄浑壮阔,富有气势;微观的场景,形象逼真,生动传神。青海“花儿”创作通常呈现出小而微的特点,但一些作品也不乏广大,在广大中又蕴含着细微的东西。广大之景如“东方吹开个千层浪,青海是“花儿”的海洋。各族人民放声唱,新“花儿”千样万样。”这首“花儿”描写了改革开放以来,人民当家做主,各民族和谐相处,共同演绎“花儿”,显示了波澜壮阔、欣欣向荣的场景。精微之景如“菊花湾里的一弯水,风刮时水动弹哩。毛墩墩眼睛一点嘴,说话时心动弹哩。”这首“花儿”精雕细琢,生动传神。菊花湾里风吹水动,“毛墩墩眼睛”和樱桃小口让人心动,所有的美感都是通过局部的场景描写与人物描写生发出来的,美得让人心醉。“花儿”中也有广大、精微两种美感并存的优秀作品,如:“天上的星星出全了,月亮的光气儿散了。尕妹的模样儿世全了,眉毛用香头儿画了。”这首作品通过勾画星天月夜之景,移步换景,从外向内描写闺阁之景,就像一幅素描画,营造了生动的意境。再如“天上的日头儿照云哩,地下的“花儿”们俊了;尕妹的模样儿耀人哩,阿哥们见了时晕哩。”如果说前一首“花儿”描写的是夜晚,那么这首“花儿”刻画的是白昼,作品中的“天上日”和“地下花”不能说不广大,“尕妹耀”和“阿哥晕”不能说不微妙,整幅画面既灿烂明媚,又幽默动人。
二、散点透视之美
散点透视是“花儿”又一常用的高超的、具有一定特色的构图方式。“杨柳树栽(着)河沿上(又为“灌沟上”),树叶儿落(着)水上。相思病得(着)个心肺上,血痂贴在(又为“坐”)嘴上”;“尕雨儿下在个江沿上,尕雪儿飘在个脸上。尕手儿做(着)个忙活上,尕心儿牵在个你上。”第一首作品从春天写到秋天,从内在的心肺写到嘴皮上的血痂;第二首作品从春天的雨写到冬天的雪,从活忙写到牵盼,其实都在表达同一个主题,那就是相思。“青丢丢河里明丢丢水,明丢丢河里的紫葵。留山的石头坐山的水,隔山者煨下的姊妹。”用什么词语来描写水的至清至明?保留在青海方言中的元明时期的“青丢丢”和“明丢丢”再简单、再形象不过了,明澈的河水、紫红色的水草、留山的石头、坐山的水以及山后的“姊妹”,如诗如画,沁人心脾。“日头儿上来着照西山,照着了尕妹的炕沿。扎给的兜兜儿并蒂莲,买完了三街的扣线。”这是一首优美的赋体“花儿”,几乎每一句都是一幅图画,将尕妹扎花、买线的场景描写得栩栩如生。
三、虚实相生之美
虚实相生是中国文学常用的艺术手法,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出了著名的意境论,朱光潜在《诗论》中说“每首诗都自成一种境界。无论是作者或读者,在心领神会一首好诗时,都必有一幅画境或是一幕戏景,很新鲜生动地突现于眼前,使他神魂为之勾摄,若惊若喜,霎时无暇旁顾,仿佛这小天地中有独立自足之乐,此外偌大乾坤宇宙,以及个人生活中一切憎爱悲喜,都像在霎时间烟消云散去了。纯粹的诗的心境是凝神注视,纯粹心所视境是孤立绝缘,心与其所观境如鱼戏水,忻合无问。”“花儿”虽然是民间文学,却不乏这样优秀的作品,譬如“娘娘山头上云起来,老爷山头上雨来。阿哥的坟上你烧纸来,阴魂儿我迎着你来。”前两句是实景描写,为后两句作铺垫;后两句化虚为实,给人悲戚之感,这首作品将实景与虚景相结合,产生了虚实相生的艺术美。
四、动静结合之美
“花儿”起兴大多是从静态入手的,“三根柱子一根梁,黄莺么展翅地盖上。我看尕妹是一炷香,大眼睛好像是太阳.”和“燕麦的秆秆溜溜光,穗穗儿打秋千哩。尕妹的身子一炷香,模样儿赛貂蝉哩。”其中“三根柱子一根梁”和“燕麦的杆杆溜溜光”在笔法上显得非常细腻,属于静态描写;而紧随其后的“黄莺么展翅地盖上”和“穗穗儿打秋千哩”则富于动态的美感。“我看尕妹是一炷香,大眼睛好像是太阳”和“尕妹的身子一炷香,模样儿赛貂蝉哩”极尽夸张之能,表达了男子对女子无限的爱慕之情。
五、对比烘托之美
青海“花儿”讲究结构的对称美,常常在对比烘托中写景造物。“红嘴鸦娃儿一河滩,沙燕儿落着个草滩。拔草的尕妹们一塄坎,好像是一溜儿牡丹。”这首作品中的第一句与第三句彼此对称,“红嘴鸦娃儿”和“一溜儿牡丹”使得整首作品的色彩变得艳丽了起来,用“一溜儿牡丹”比喻“拔草的尕妹们”,既贴切,又生动。寥寥四句便绘就了一幅乡村拔草休息图。“麻雀儿蹲在磨轮上,转哩转哩的晕了。阿哥站在河边上,看哩看哩的笑了。”这首作品将两种相似的场景置于一个画面中,磨轮上的麻雀,因为磨的转动“晕”了;站在河边的阿哥,因为关注于眼前事物而“晕”了,前两句与后两句在对比烘托中产生了美好的、不可言说的画境,在平淡中显示了一种诗意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