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者研究80后的消费动机和行为之后,强烈感受到:80后是真正引领中国“感性消费时代”的先驱队伍。
什么是“感性消费时代”?
定义很简单,即:在物质生活相对富足时,人们对购买选择所表现出来的决策模式的感性化。说得通俗一点就是:人们买东西时,不太注重性价比,而根据自己的需要、喜好和个性来购买,人们唯一考虑的因素似乎是“我喜欢”或“不喜欢”。
独立意识
多数80后是中国第一批“独生子女”,造就了他们的独立意识。他们不太愿意“拉帮结派”,也不太在乎“团队精神”,更很少去“分享”或“奉献”,而强调自己的相对独立、自由以及个性的与众不同。比如,“酷”、“炫”、“有型”、“卡哇伊”(可爱)。
他们的内心深处有一种“恐惧”,那就是怕跟别人“撞车”,怕跟别人一样。他们去寻找张扬自己个性的东西,去寻找新奇特的东西。
早期MOTO的“另类”、可口可乐的“魔兽”、动感地带的“我的地盘”,近期的iPod、佳能的“尽兴”、Jack&jones、D&G的“流行”、Swatch、Swarovski的“绚丽”等都可以说明这个问题。
而早期屈臣氏广受80后青睐的主要原因,就是它卖的东西和普通超市不一样。
平等意识
“平等”是多数80后的脑子里不可侵犯的一种意识形态,其根源就是“独立”意识。
他们潜意识里有一种“我不比你差”的思想,有句话非常幽默地表达出了他们对“平等”的呼唤:这个世界的不平等就在于:上帝说“我要光明”,于是有了白天;美女说“我要钻戒”,于是有了钻戒;富豪说“我要女人”,于是有了女人;我说“我要洗澡”,居然停水了!
追求“平等”按理说没有什么不好,但这种“平等”却滋长了80后的“攀比”心态,令人深陷其中,为了“攀比”而伤透脑筋,筋疲力尽。
山寨产品就是这种“攀比”心态的产物。山寨产品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就是国际品牌该有的功能、款式和外观应有尽有,唯一差别就是便宜。这迎合了不少80后追求与有钱人一样的生活却财力不够的尴尬,让他们花“一半”的钱去体验“一样”的享受。
焦点意识
如果说,追求“独立”和“平等”是80后意识形态这座“冰山”的水下部分,那么“焦点”意识就是这座“冰山”的水上部分。
80后有更强烈的“焦点”意识,他们渴望沟通,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支持和关爱;他们渴望成名,渴望鲜花、掌声和万人注目的感觉。所以,“平平淡淡才是真”这首歌词根本不是唱给他们听的。
有意识,就有行动。80后为了证明自己的存在而努力拼搏,为了得到众人的关注而吃苦耐劳。从这一点来讲,他们绝对不是“草莓族”,他们是坚强的一代、勤奋的一代,也是勇敢的一代。
前几年的“超级女声”、“非常6+1”、“快乐男声”等选秀节目都是他们这种意识的受益者。为了做明星,成为焦点人物,无数80后俊男美女奋不顾身地投入到这场惨烈的“战斗”中,有些贫困地区的孩子甚至都到了让父母倾家荡产的地步。所以,他们在节目中表达感悟时,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这一路走来……”,说这些经历时,他们往往泪流满面。
品位意识
80后一代,是有品位的一代,而不是有些专家评价的那样负面而恶俗。这种“品位”意识真正创造了一个崭新的生活形态,真正推动了中国企业的品牌意识。
他们鄙视“平庸”,排斥“老套”,崇尚一种新颖、别致而惬意的生活方式。他们吃早点,可能不再是“油条+豆腐脑”,而是“牛奶、咖啡+面包”;他们购买家具,可能不再是“古朴、中式”的风格,而是“简约、西式”的格调;他们穿衣服,可能不再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而是“一天一个样,三天大变样”;他们锻炼身体,可能不再是到外边随便跑一圈,而是到俱乐部,练瑜珈、学游泳、打网球。
说到底,如今的80后不再是“将就”,而是“讲究”。
他们为了拥有一个名牌产品,敢于花掉自己的血汗钱,甚至借钱也得买。有个搞笑段子在80后群体里广为流行:“为了中华而努力,因为一包中华好多钱。”
娱乐化
70后流行“给点阳光,就灿烂”,80后变成“给点阳光,就腐烂”。
贪玩、尽兴,追求快乐生活,是80后的典型特征,他们为了寻找刺激、快感而不惜血本,不惜代价。
80后从小就成长在相对富足的家庭环境,又恰逢中国第三产业以及娱乐业的快速发展,形形色色的玩具、玩物、娱乐设施和产品层出不穷,吸引他们,迷惑他们,“有钱就花、没钱先贷,图的就是痛快”。
有数据显示,多数80后把月收入的大约18%花在休闲娱乐上,20%花在外出旅游上,为此支出的交通费都占到16%左右。这三项费用加起来就达到54%左右,已经超过他们月收入的一半。这与70后、60后相比,可谓大相径庭。
情绪化
不得不承认,“情绪化”是任何一个人成长经历中都经历过的,用它来描述80后,似乎不太恰当。
然而,笔者认为,80后的情绪化是有其前因后果的,不是青春期的“产物”,而是他们独有意识的“产物”。
独立意识滋长了他们的“做主”心态,而中国文化恰恰不太提倡个人的“特立独行”,中国文化的根还是“我们大于我”。因此,当80后的“个性”遭遇主流文化的拦截或屏蔽时,不得不“情绪化”。
平等意识滋长了他们的“攀比”心态,而消费攀比的前提是足够的财力。多数80后的父母不是富豪,他们自己也没有发展到这个地步,所以,财力不够却又要攀比时,不得不“情绪化”。
焦点意识滋长了他们的“出名”心态,但不是所有人都能成为明星,也不可能所有人都得到周围人的关心和爱护。心态难以满足,甚至被周围人轻视或淡忘时,他们不得不“情绪化”。
品位意识滋长了他们的“自恋”心态,但他们对自己的完美假设,到了社会上就不一定能完美兑现。“自恋”得不到周围人以及社会的共鸣,他们不得不“情绪化”。
80后的“情绪化”是这一代人特有的特征,他们对自己收入的“不满”,是情绪化的重要标志。
无奈的理性化
随着80后年龄的增长,基本都选择了独立生活。除了少数的“啃老族”以外,大部分80后都有了自己的职业和家庭。
相对独立的生活不得不让他们掂量一下自己的腰包里到底有多少钱。因此,他们的“感性消费”不得不兼顾一些“理性”因素。这恰恰是他们和90后的本质区别。
即便他们敢于花钱,敢于消费,即便他们个性化、娱乐化,但基于现实生活的压力,他们也有“攒钱”和“养家糊口”意识,而不是一味追求快乐和自由。在80后群体里,也有一句话广为流行:“生,容易;活,容易;生活,不容易。”
80后的这种“理性”是无奈的,是迫于现实生活的压力而拥有的“理性”,我们也不能因为这个而误认为他们放弃了追求“感性”。大家不要忘记在80后群体里流行的另外一句名言:“你可以像猪一样生活,但你永远都不能像猪那样快乐!”
什么是“感性消费时代”?
定义很简单,即:在物质生活相对富足时,人们对购买选择所表现出来的决策模式的感性化。说得通俗一点就是:人们买东西时,不太注重性价比,而根据自己的需要、喜好和个性来购买,人们唯一考虑的因素似乎是“我喜欢”或“不喜欢”。
独立意识
多数80后是中国第一批“独生子女”,造就了他们的独立意识。他们不太愿意“拉帮结派”,也不太在乎“团队精神”,更很少去“分享”或“奉献”,而强调自己的相对独立、自由以及个性的与众不同。比如,“酷”、“炫”、“有型”、“卡哇伊”(可爱)。
他们的内心深处有一种“恐惧”,那就是怕跟别人“撞车”,怕跟别人一样。他们去寻找张扬自己个性的东西,去寻找新奇特的东西。
早期MOTO的“另类”、可口可乐的“魔兽”、动感地带的“我的地盘”,近期的iPod、佳能的“尽兴”、Jack&jones、D&G的“流行”、Swatch、Swarovski的“绚丽”等都可以说明这个问题。
而早期屈臣氏广受80后青睐的主要原因,就是它卖的东西和普通超市不一样。
平等意识
“平等”是多数80后的脑子里不可侵犯的一种意识形态,其根源就是“独立”意识。
他们潜意识里有一种“我不比你差”的思想,有句话非常幽默地表达出了他们对“平等”的呼唤:这个世界的不平等就在于:上帝说“我要光明”,于是有了白天;美女说“我要钻戒”,于是有了钻戒;富豪说“我要女人”,于是有了女人;我说“我要洗澡”,居然停水了!
追求“平等”按理说没有什么不好,但这种“平等”却滋长了80后的“攀比”心态,令人深陷其中,为了“攀比”而伤透脑筋,筋疲力尽。
山寨产品就是这种“攀比”心态的产物。山寨产品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就是国际品牌该有的功能、款式和外观应有尽有,唯一差别就是便宜。这迎合了不少80后追求与有钱人一样的生活却财力不够的尴尬,让他们花“一半”的钱去体验“一样”的享受。
焦点意识
如果说,追求“独立”和“平等”是80后意识形态这座“冰山”的水下部分,那么“焦点”意识就是这座“冰山”的水上部分。
80后有更强烈的“焦点”意识,他们渴望沟通,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支持和关爱;他们渴望成名,渴望鲜花、掌声和万人注目的感觉。所以,“平平淡淡才是真”这首歌词根本不是唱给他们听的。
有意识,就有行动。80后为了证明自己的存在而努力拼搏,为了得到众人的关注而吃苦耐劳。从这一点来讲,他们绝对不是“草莓族”,他们是坚强的一代、勤奋的一代,也是勇敢的一代。
前几年的“超级女声”、“非常6+1”、“快乐男声”等选秀节目都是他们这种意识的受益者。为了做明星,成为焦点人物,无数80后俊男美女奋不顾身地投入到这场惨烈的“战斗”中,有些贫困地区的孩子甚至都到了让父母倾家荡产的地步。所以,他们在节目中表达感悟时,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这一路走来……”,说这些经历时,他们往往泪流满面。
品位意识
80后一代,是有品位的一代,而不是有些专家评价的那样负面而恶俗。这种“品位”意识真正创造了一个崭新的生活形态,真正推动了中国企业的品牌意识。
他们鄙视“平庸”,排斥“老套”,崇尚一种新颖、别致而惬意的生活方式。他们吃早点,可能不再是“油条+豆腐脑”,而是“牛奶、咖啡+面包”;他们购买家具,可能不再是“古朴、中式”的风格,而是“简约、西式”的格调;他们穿衣服,可能不再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而是“一天一个样,三天大变样”;他们锻炼身体,可能不再是到外边随便跑一圈,而是到俱乐部,练瑜珈、学游泳、打网球。
说到底,如今的80后不再是“将就”,而是“讲究”。
他们为了拥有一个名牌产品,敢于花掉自己的血汗钱,甚至借钱也得买。有个搞笑段子在80后群体里广为流行:“为了中华而努力,因为一包中华好多钱。”
娱乐化
70后流行“给点阳光,就灿烂”,80后变成“给点阳光,就腐烂”。
贪玩、尽兴,追求快乐生活,是80后的典型特征,他们为了寻找刺激、快感而不惜血本,不惜代价。
80后从小就成长在相对富足的家庭环境,又恰逢中国第三产业以及娱乐业的快速发展,形形色色的玩具、玩物、娱乐设施和产品层出不穷,吸引他们,迷惑他们,“有钱就花、没钱先贷,图的就是痛快”。
有数据显示,多数80后把月收入的大约18%花在休闲娱乐上,20%花在外出旅游上,为此支出的交通费都占到16%左右。这三项费用加起来就达到54%左右,已经超过他们月收入的一半。这与70后、60后相比,可谓大相径庭。
情绪化
不得不承认,“情绪化”是任何一个人成长经历中都经历过的,用它来描述80后,似乎不太恰当。
然而,笔者认为,80后的情绪化是有其前因后果的,不是青春期的“产物”,而是他们独有意识的“产物”。
独立意识滋长了他们的“做主”心态,而中国文化恰恰不太提倡个人的“特立独行”,中国文化的根还是“我们大于我”。因此,当80后的“个性”遭遇主流文化的拦截或屏蔽时,不得不“情绪化”。
平等意识滋长了他们的“攀比”心态,而消费攀比的前提是足够的财力。多数80后的父母不是富豪,他们自己也没有发展到这个地步,所以,财力不够却又要攀比时,不得不“情绪化”。
焦点意识滋长了他们的“出名”心态,但不是所有人都能成为明星,也不可能所有人都得到周围人的关心和爱护。心态难以满足,甚至被周围人轻视或淡忘时,他们不得不“情绪化”。
品位意识滋长了他们的“自恋”心态,但他们对自己的完美假设,到了社会上就不一定能完美兑现。“自恋”得不到周围人以及社会的共鸣,他们不得不“情绪化”。
80后的“情绪化”是这一代人特有的特征,他们对自己收入的“不满”,是情绪化的重要标志。
无奈的理性化
随着80后年龄的增长,基本都选择了独立生活。除了少数的“啃老族”以外,大部分80后都有了自己的职业和家庭。
相对独立的生活不得不让他们掂量一下自己的腰包里到底有多少钱。因此,他们的“感性消费”不得不兼顾一些“理性”因素。这恰恰是他们和90后的本质区别。
即便他们敢于花钱,敢于消费,即便他们个性化、娱乐化,但基于现实生活的压力,他们也有“攒钱”和“养家糊口”意识,而不是一味追求快乐和自由。在80后群体里,也有一句话广为流行:“生,容易;活,容易;生活,不容易。”
80后的这种“理性”是无奈的,是迫于现实生活的压力而拥有的“理性”,我们也不能因为这个而误认为他们放弃了追求“感性”。大家不要忘记在80后群体里流行的另外一句名言:“你可以像猪一样生活,但你永远都不能像猪那样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