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筑垃圾还能改造成生态建筑艺术品?没错!在2020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北京宝贵石艺科技有限公司的展区格外引人注目。不像很多展区那样,墙面上有着醒目的企业logo,这个展区的墙面采用了典雅的配色,写着“世间本无废物,废与不废,不在物,而在人”。这里是北京宝贵石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宝贵石艺)的展区。这家公司一直致力于将固体废弃物再加工,进行艺术创造或做成建筑建材,变废为宝。
“我们公司在33年前就已经开始用固体废料打造建筑材料了,当时就是因为废料便宜,而且造出来的东西有不一样的艺术效果和质地。而现在和那时候已经大不一样了,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和喜爱上了这种再生资源,我们‘固执’的坚持不仅得到了国内很多专家学者的认可,也有希望借由‘一带一路’的东风,走向世界。”宝贵石艺总经理张宝贵说。
谈到之前做过的项目,张宝贵更是如数家珍。他介绍,在首钢旧址改造的项目中,他们参与了约两万平方米的建筑面积,其中1平方米大概可以消解60公斤工业废料和固废垃圾,这是一次非常好的实验应用。
2017年,随着北京市“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的深入推进,空间宽敞了,环境变美了,却也因腾退产生了大量的建筑垃圾。该如何处理它们?在朝阳孙河,由北京建工资源公司设计的全国首例棚改现场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生产线,让90%的棚改垃圾变废为宝。
一台渣土车、一条机械化生产线、两三个工人,在朝阳孙河,这条全国首例棚改现场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生产线开始了变废为宝的使命。
“这是一套三级筛分的系统,工人们都藏在生产线里面呢。”北京建工资源公司孙河项目经理殷朝阳说。而在棚改垃圾的摆放区,两个工人正在把钢筋、破布、木屑从一堆垃圾中挑拣出来。“因为是棚改拆迁,会有一些旧衣服、纺织品等不适合分解的垃圾,所以,在送入生产线之前,我们会把少部分的杂质先剔除。”
剔除杂质后,工人操作渣土车将垃圾送入送料口,接下来就基本是机械化操作了,通过破碎—筛分—多级分选的全封闭流程,最终从出料口出来的是粒径从5毫米到31.5毫米大小不等的再生骨料。
“根据测算,朝阳区计划拆除建筑面积900万平方米,伴随产生的建筑垃圾大约400万吨,如果按照传统方式进行外运填埋,至少要用200亩土地消纳,相当于19个标准足球场。”殷朝阳说,相对比的,使用这条年处理量在70万吨的处置生产线,占地70亩,可将90%以上的建筑垃圾转化为再生骨料,这些粒径不同的再生骨料,可分别用来作为道路材料、透水砖、回填材料等。
“就在不远处,我们用从这条生产线上处理得来的再生骨料,试验性地铺了一条147米的道路,采用的是二级公路标准,预计10月份就能铺沥青。”
如果仅仅是变废为宝,还不能概括孙河这条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生产线的全部特点。更关键的是,这是一条可以拆卸的生产线,当孙河全部棚改项目完成后,现场的机械设备全部可以拆除挪走,还原成原先的空地。
“我们对于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已经可以做到定制生产,既可以是这种可挪移的综合处置线,也可以是固定处置终端,或者仅仅是一个可用小集装箱容纳的小模块。”殷朝阳表示,在城市副中心A2项目的建筑工地上,模块化的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能够将硬化道路用的混凝土处理后回收到混凝土搅拌站,“那套系统每小时能处理80吨建筑材料,每天能就地处理上千吨建筑材料。”
朝阳区首个建筑垃圾固定处置终端在高安屯建设,总占地面积约320亩,于2018年建成。这么一个固定处置终端,每年可以处置建筑垃圾约100万吨,处置完成后,可生产砌块4000万块、墙板50万平方米、再生道路材料61.5万吨和再生骨料40.9万吨。
建筑垃圾除了能做铺路骨料外,废砖废瓦还能做雕塑。坐落于昌平区马池口镇奤夿屯村宝贵石艺的工业园区内,12位雕塑家创作的24件以建筑垃圾为原料的雕塑展示其中。2017年11月初,国内首个低碳雕塑园对外开园。
“随着城市建设进程的加快,北京的建筑垃圾堆积如山,将拆卸的废料变成原料,变废为宝,才是真正的低碳、环保。”本次活动的策划人之一、著名雕塑家张宝贵表示,当年国家大剧院音乐厅的吊顶,便是他以建筑垃圾为材料制成。这一次,他又和其他雕塑家一起,将低碳的理念运用到了雕塑之中。
在现场,4.5米高的雕塑从外观上看,特别像是石材,有的还在纹理上闪烁着金属效果,一点儿也不像是废砖废瓦粉碎后的产物。原来,将固体废弃物粉碎之后作为填充骨料,再以水泥为黏合材料,就会产生包括闪烁的金属等在内的奇特材质效果。同时,因为石渣、石粉和建筑垃圾粉碎物加得多,限制了水泥的收缩应力,使用在雕塑上不容易开裂。
“其实,在住宅领域,这种技术工艺也可用于墙板上。”张宝贵介绍,他曾做过估算,按3厘米计算,每平方米墙板大概80公斤,其中可以消化60公斤的固体废弃物,比如砖瓦石灰石的碎物、粉煤灰、煤矸石、矿山石渣石粉。那么,4万平方米的建筑,就可以处理固体废弃物600吨。“如果这种墙板再实现标准化生产,每平方米的造价就能控制在200元内。”
垃圾处理产业涉及从“源头”到“末端”全过程的垃圾处理,涉及有用垃圾的加工处理和无用垃圾的处置,涉及垃圾衍生品的开发利用,不仅包括现有垃圾的处理,还包括源头垃圾性质和产量的控制。
垃圾处理产业的产品主要有三大类:物质资源、环境资源和垃圾处理服务。物质资源的初生态就是未经处理或加工的回收物质,高级形态是二次原料(包括二次能源)。环境资源主要指自然、人文和生态环境的环境容量资源,垃圾处理产业通过对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和减量化处理减少了排入环境的污染物量,亦即减少了对环境容量的占用,为生产和消费持续发展提供了可能。垃圾处理服务由包括解决公众投诉在内的管理和作业等一系列活動组成,垃圾处理产业通过提供垃圾处理服务带给公众良好环境的享受。
建筑垃圾并不是真正的垃圾,而是放错了地方的“黄金”,建筑垃圾经分拣、剔除或粉碎后,大多可以作为再生资源重新利用,如:废钢筋、废铁丝、废电线等金属,经分拣、集中、重新回炉后,可以再加工制造成各种规格的钢材;废竹木材则可以用于制造人造木材;砖、石、混凝土等废料经粉碎后,可以代砂,用于砌筑砂浆、抹灰砂浆等,还可以用于制作铺道砖、花格砖等建材制品。这都使得建筑垃圾再生具有利用率高、生产成本低、使用范围广、环境与经济效益好的突出优势。
未来随着我国逐步实行垃圾分类制度,城市可回收垃圾的比例将逐步提高,有望达到90%以上的。可以预见,垃圾分类将随着垃圾处理及垃圾发电等行业投资力度的加大,迎来新的市场机会。
(编辑 宦菁 huanjing0511@sohu.com)
“我们公司在33年前就已经开始用固体废料打造建筑材料了,当时就是因为废料便宜,而且造出来的东西有不一样的艺术效果和质地。而现在和那时候已经大不一样了,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和喜爱上了这种再生资源,我们‘固执’的坚持不仅得到了国内很多专家学者的认可,也有希望借由‘一带一路’的东风,走向世界。”宝贵石艺总经理张宝贵说。
谈到之前做过的项目,张宝贵更是如数家珍。他介绍,在首钢旧址改造的项目中,他们参与了约两万平方米的建筑面积,其中1平方米大概可以消解60公斤工业废料和固废垃圾,这是一次非常好的实验应用。
用固体废料打造建筑材料
2017年,随着北京市“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的深入推进,空间宽敞了,环境变美了,却也因腾退产生了大量的建筑垃圾。该如何处理它们?在朝阳孙河,由北京建工资源公司设计的全国首例棚改现场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生产线,让90%的棚改垃圾变废为宝。
一台渣土车、一条机械化生产线、两三个工人,在朝阳孙河,这条全国首例棚改现场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生产线开始了变废为宝的使命。
“这是一套三级筛分的系统,工人们都藏在生产线里面呢。”北京建工资源公司孙河项目经理殷朝阳说。而在棚改垃圾的摆放区,两个工人正在把钢筋、破布、木屑从一堆垃圾中挑拣出来。“因为是棚改拆迁,会有一些旧衣服、纺织品等不适合分解的垃圾,所以,在送入生产线之前,我们会把少部分的杂质先剔除。”
剔除杂质后,工人操作渣土车将垃圾送入送料口,接下来就基本是机械化操作了,通过破碎—筛分—多级分选的全封闭流程,最终从出料口出来的是粒径从5毫米到31.5毫米大小不等的再生骨料。
“根据测算,朝阳区计划拆除建筑面积900万平方米,伴随产生的建筑垃圾大约400万吨,如果按照传统方式进行外运填埋,至少要用200亩土地消纳,相当于19个标准足球场。”殷朝阳说,相对比的,使用这条年处理量在70万吨的处置生产线,占地70亩,可将90%以上的建筑垃圾转化为再生骨料,这些粒径不同的再生骨料,可分别用来作为道路材料、透水砖、回填材料等。
“就在不远处,我们用从这条生产线上处理得来的再生骨料,试验性地铺了一条147米的道路,采用的是二级公路标准,预计10月份就能铺沥青。”
如果仅仅是变废为宝,还不能概括孙河这条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生产线的全部特点。更关键的是,这是一条可以拆卸的生产线,当孙河全部棚改项目完成后,现场的机械设备全部可以拆除挪走,还原成原先的空地。
“我们对于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已经可以做到定制生产,既可以是这种可挪移的综合处置线,也可以是固定处置终端,或者仅仅是一个可用小集装箱容纳的小模块。”殷朝阳表示,在城市副中心A2项目的建筑工地上,模块化的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能够将硬化道路用的混凝土处理后回收到混凝土搅拌站,“那套系统每小时能处理80吨建筑材料,每天能就地处理上千吨建筑材料。”
朝阳区首个建筑垃圾固定处置终端在高安屯建设,总占地面积约320亩,于2018年建成。这么一个固定处置终端,每年可以处置建筑垃圾约100万吨,处置完成后,可生产砌块4000万块、墙板50万平方米、再生道路材料61.5万吨和再生骨料40.9万吨。
首个低碳雕塑园
建筑垃圾除了能做铺路骨料外,废砖废瓦还能做雕塑。坐落于昌平区马池口镇奤夿屯村宝贵石艺的工业园区内,12位雕塑家创作的24件以建筑垃圾为原料的雕塑展示其中。2017年11月初,国内首个低碳雕塑园对外开园。
“随着城市建设进程的加快,北京的建筑垃圾堆积如山,将拆卸的废料变成原料,变废为宝,才是真正的低碳、环保。”本次活动的策划人之一、著名雕塑家张宝贵表示,当年国家大剧院音乐厅的吊顶,便是他以建筑垃圾为材料制成。这一次,他又和其他雕塑家一起,将低碳的理念运用到了雕塑之中。
在现场,4.5米高的雕塑从外观上看,特别像是石材,有的还在纹理上闪烁着金属效果,一点儿也不像是废砖废瓦粉碎后的产物。原来,将固体废弃物粉碎之后作为填充骨料,再以水泥为黏合材料,就会产生包括闪烁的金属等在内的奇特材质效果。同时,因为石渣、石粉和建筑垃圾粉碎物加得多,限制了水泥的收缩应力,使用在雕塑上不容易开裂。
“其实,在住宅领域,这种技术工艺也可用于墙板上。”张宝贵介绍,他曾做过估算,按3厘米计算,每平方米墙板大概80公斤,其中可以消化60公斤的固体废弃物,比如砖瓦石灰石的碎物、粉煤灰、煤矸石、矿山石渣石粉。那么,4万平方米的建筑,就可以处理固体废弃物600吨。“如果这种墙板再实现标准化生产,每平方米的造价就能控制在200元内。”
链接 建筑垃圾变废为宝
垃圾处理产业涉及从“源头”到“末端”全过程的垃圾处理,涉及有用垃圾的加工处理和无用垃圾的处置,涉及垃圾衍生品的开发利用,不仅包括现有垃圾的处理,还包括源头垃圾性质和产量的控制。
垃圾处理产业的产品主要有三大类:物质资源、环境资源和垃圾处理服务。物质资源的初生态就是未经处理或加工的回收物质,高级形态是二次原料(包括二次能源)。环境资源主要指自然、人文和生态环境的环境容量资源,垃圾处理产业通过对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和减量化处理减少了排入环境的污染物量,亦即减少了对环境容量的占用,为生产和消费持续发展提供了可能。垃圾处理服务由包括解决公众投诉在内的管理和作业等一系列活動组成,垃圾处理产业通过提供垃圾处理服务带给公众良好环境的享受。
建筑垃圾并不是真正的垃圾,而是放错了地方的“黄金”,建筑垃圾经分拣、剔除或粉碎后,大多可以作为再生资源重新利用,如:废钢筋、废铁丝、废电线等金属,经分拣、集中、重新回炉后,可以再加工制造成各种规格的钢材;废竹木材则可以用于制造人造木材;砖、石、混凝土等废料经粉碎后,可以代砂,用于砌筑砂浆、抹灰砂浆等,还可以用于制作铺道砖、花格砖等建材制品。这都使得建筑垃圾再生具有利用率高、生产成本低、使用范围广、环境与经济效益好的突出优势。
未来随着我国逐步实行垃圾分类制度,城市可回收垃圾的比例将逐步提高,有望达到90%以上的。可以预见,垃圾分类将随着垃圾处理及垃圾发电等行业投资力度的加大,迎来新的市场机会。
(编辑 宦菁 huanjing0511@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