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我们的孩子构筑一道心灵的“防火墙”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dongy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今社会,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日益严重。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如何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做好学生心灵的净化工作,是需要我们长期思考的一个问题。本文从信息技术课为切入点,多方位阐述了在信息技术学科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做法。
  [关键词]信息技术 心理健康
  一、现象:不容忽视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情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6月,我国网民以10-39岁年龄段为主要群体,比例达到78.4%,与2014年底相比,20岁以下网民规模占比增长了1.1个百分点,互联网继续向低龄群体渗透。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未成年人保护法执法检查情况报告中指出:目前,我国约有4000万未成年网民,其中“网瘾少年”约占10%左右。未成年人沉迷网络,严重影响他们的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并会引发诸多社会问题,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危害。
  二、问题:值得深思
  1.面对日益严重的青少年网络犯罪,身为一位信息技术教师的我实在有些坐立不安。从Windows操作系统到基本的应用软件再到简单的上网操作,这一整套的电脑基础知识不正是我们教给学生们的吗?我们要让学生们掌握信息技术这一工具学科的美好初衷被亵渎了吗?
  2.我们的信息技术课通常没有家庭作业,然而,有太多的学生会在课后“自加压力”给自己布置一些额外的“补充练习”。这些“补充练习”或在家庭中完成,或在网吧中进行。除去家庭因素,无奈的信息技术教师们,难道我们就真的鞭长莫及了吗?
  3.在平时的信息技术课上,学生胡乱删除文件、文件夹等的情况时有发生,除了为数不多的失误操作之外,还隐藏着多少或妒忌,或自私,或狭隘的不健康心理?除了批评与警告,你是否想过,要把这种行为彻底扼杀在萌芽状态?
  三、实践:任重道远
  青少年网络犯罪现在已成为一个引起全社会关注的问题。我们常说“未成年人的成长,是我们成年人的责任”。作为学校信息技术教学具体的实施者——信息技术老师,我着实感到了肩上的担子之重。在这几年的教学中,我深切地感受到,信息技术教学应与心理健康同行!
  (一)成长资料袋——重点辅导对象跟踪记载
  不得不承认,我们学生的知识基础是存在着差异的,这种差异性在信息技术这门学科上体现得尤为突出。对于有些家庭来说,电脑早已不是什么稀罕物,无论是家长还是学生都能灵活自如地运用电脑,《信息技术》书本上的知识早已被一些学生所掌握。可是对于另外一些家庭和学生来说则不然。针对这一现象,我尝试着在每接一个班级后,让学生填写简单的问卷调查表,确立重点辅导对象,为他们建立成长资料袋。
  真是不问不知道,一问吓一跳,就四年级的其中一个班来说,48人中有家庭电脑的就有44人,平时喜欢玩电脑游戏的有32人,喜欢上网的多达40人。其中,每天都要上网和打游戏的有2人,我进一步了解到这两个人学生的家庭都比较特殊,父母经常不在身边或根本就不听父母的管教。于是,我把这两人定为重点辅导对象,为他们建立起“成长资料袋”。我和这两位学生的家长取得了联系,和他们统一了认识。家长的意识提高了,和我的联系也多了起来。
  某一个星期日的下午,重点辅导对象之一的季晓辰的家长打电话来。“褚老师,我是管不了他了,一天到晚在家打电脑游戏,怎么劝都不听,总是说再玩一会儿,再玩一会儿,你快和他讲讲吧!”家长无奈地说道。于是手机传到了季晓辰的手上。“晓辰,这么好的天气,你妈妈说要带你去虞山公园玩,你为什么不去呀?”“噢,我知道了。”晓辰搪塞着说。“去看看那儿的风景吧,回来后,运用‘WPS文字’软件,写一篇电子日记给我怎么样?”我提议道。“那好吧。”晓辰有些无奈地答道。于是,我建议学生的家长带孩子出去走走看看。星期一,他把电子日记交到了我的手上,我把这篇日记推荐给了校红领巾广播。没想到,真的在“星星舞台”节目中播出了。当广播站把“稿件录用单”发给晓辰时,他别提有多激动了。因为他的作文还是第一次被播出、被肯定呢!我及时地肯定了他的成绩。通过谈心,我让他进一步明白了:沉溺于电脑游戏只会耽误我们的学习,只有正确地使用好电脑,才能为我们所用。
  (二)信息技术日记——学生心灵深处的风向标
  我们常常看到学生写日记,也知道那是语文学习的一部分。时下,随着“数学日记”“科学日记”的出现,使得一些学科日记渐渐多了起来。于是,我尝试着让学生们记信息技术日记。一方面,这也是一种新型的日记形式,我试着把写得好的日记推荐给校广播站、市《小荷》报等。结果,《上网乐》《同学们,不要再去网吧了》等日记被录用,学生们不仅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日记中所倡导的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其他学生。另一方面,写信息技术日记使我从另一个侧面了解学生有关信息技术方面的生活情况,贴近学生的心灵,洞察学生的思想。教育家赞可夫说:教育必须触及学生的情感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才能发挥高度有效的功能。都说孩子的眼睛是最清澈的,我深信,孩子的心灵更是那一泓明净的清泉。当他们毫无保留地把一些自己的想法写到日记上的时候,我就能看到他们心灵深处的风向标。
  四年级的陈阳在他的信息技术日记中写道:这个星期学了《遨游因特网》,上课的时候,老师带我们去中国儿童网看了看,真是太棒了,没想到网上还有这么多好看好玩的东西。我特别感兴趣,总想再上网去看看,可是我家没有电脑。星期天,表哥说要带我到网吧去玩,我想:老师说那是一个不适合我们小学生的地方,我可不能去,可是表哥说那里可以上网,我就不由自主地跟他去了……看到这儿的我,实在有些坐不住了。定下心来,我找来了陈阳,我对他说:“老师知道你去了网吧,你有勇气写出来,说明你认识到了自己做错了,是吗?”“是的。”学生轻声答道。“那你以后还会去吗?”我试探他。“不会了。”他的声音低得几乎听不见,这样的回答说明了他立场的不坚定。“其实,老师知道你很喜欢上信息技术课,对于上网也很感兴趣。这样吧,老师帮你再去报个名,参加学校的信息技术兴趣小组,这样,你就可以更多地接觸电脑了,你看怎么样?”“好。”学生不免喜形于色。“不过,老师有一个小小的要求,以后千万不能去网吧等地方,看到其他同学去,你也要站出来制止他们,好吗?”我提出了条件。“没问题!”他兴奋地说。“那我们拉钩吧!”我友好地伸出了小指……
  (三)活动化信息技术课堂一一寓心理健康教育于活动之中
  诗人海涅这样写道:每一个人就是一亿世界,这个世界是随他而生,随他而来的。教师面临的不是一个或几个“世界”,因此,需要我们去做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我想,这细微之处当然也包括我们的每一堂信息技术课。
  和学生们一起学习《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看似不长的篇幅,短短的文字其实蕴含着深刻的内容。身为信息技术教师,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做好这方面的宣传教育工作。结合“画图”教学,我组织三年级学生开展以“我做网络小卫士”为主题的漫画创作比赛。结合WPS文字的教学,我让四年级学生制作“青少年网络公约”的宣传小报。五六年级的学生每人给我发了个e-mail,题为:老师,我想对你说……我想,无论形式怎样,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让学生们走近“公约”、学习“公约”、遵守“公约”。
  每位信息技术教师大概都曾为这样的事烦恼过:机房里的物品、电脑的部件损坏比较严重,学生乱删乱改程序、文件的事情时有发生。结合“认识计算机”一课,我组织学生自编自演小品《机房里的悄悄话》。学生有的抓住了电脑部件毁坏严重展开童话表演;有的学生通过电脑的叙述揭露了学生中上机时的不文明行为。到位的表演,精彩的对白,给学生们一个最直接的触动,随意破坏的行为减少了。
  都说互联网是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面对青少年日益严重的网络问题,我们当然不能因噎废食。我们要做的还很多,但是,只要我们的工作再用心一点,和学生们的心灵再靠近一些,我深信,我们定能为学生们构筑一道心灵的“防火墙”!
其他文献
【关键词】提取信息 涵泳词句 比较融合 迁移会文  科学小品文,即文艺性说明文,它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科学性与文学性的有机结合。对于这种实用性与审美特质兼具的“跨界”式的文章样式,我们语文教师该怎样确定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让我们的课堂不“越位”,又不失语文味呢?  本文尝试以《雾凇》(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一课为例,探究小学中年级科学小品文的有效教学策略。  一、提取信息。实现“说明文”
【摘要】在国家提倡和大力推广全民阅读的大环境下,在余江全区各校推崇与强调大量阅读的大背景下,我们开展了“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生经典诵读活动的研究”的课题研究,期待以经典文化的滋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涂上亮丽的底色。本文试从三个方面浅谈课题组在经典诵读活动中所做的探索:为什么读?——冻雷惊笋;读什么?——碧玉妆成;怎么读?——陌上花开。  【关键词】新教育实验校本教材水滴石穿提升素养  “诵读”是遇见文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进一步明确了语文课程的核心任务,强调课程的目标和内容须聚焦于“语言文字运用”,突出“实践性”“综合性”特点,指出教学可以因教师风格的差异而异彩纷呈,但是教学目标和内容都必须围绕一个核心——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教学的种种举措和行为也都应该指向这个核心。 那么,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如何把握这一课程性质呢?前不久听到的两个课例,引起了我的一些思考。  [案例一]  (苏教版小学
【摘要】统编版教材不少课文安排一定的学习任务,这些任务不等同于教学目标。教师在教学中只有领会这些学习任务的编排用意,强化策略意识,坚守学生语用能力的发展,才能挖掘教材的最大价值,从而使学生真正做到学有所得。  【关键词】编者意图 策略意识 语用能力  【案例背景】  《竹节人》是统编版六下第三单元,也是阅读策略单元——“有目的地阅读”的第一篇课文。所谓有目的地阅读,是指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用恰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古人认为诗词的创作与吟诵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现在,每册小学语文课本中都安排了至少两首诗供学生们学习和欣赏,我们便可利用这有限的教学资源为学生们在理解诗文的同时拓展思维空间,用有感情的吟诵表达内心的震撼,用与诗人的情感共鸣激发真实的表达需要。  对于低年级教学而言,为了达成这样的目标,我们常会使出浑身解数,想尽各种办法,有时却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其实,在诗词教学
【摘要】《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颁布,再一次将我们的目光聚焦到现在的信息技术课堂,追本溯源,怎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目前面临的困境,打造真正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本文从儿童经验和需求入手,选择儿童“心动”的素材进行主题设计,重构信息技术课程内容;以苏教版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调整图形》为例,进行体验式教学,让学习真正发生。  【关键词】主题设计;体验式教学;信息技术  2018年
近两年阅读教学中的“写”越来越受到重视,“读写结合”再度受到广大语文教师的关注。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与实践,原先比较多着眼于通过“读写结合”的概念渐渐被转化为读怎样转换为写,还关注写怎样促进读的“读写互动”所取代。这确实是一大进步,但当前不少阅读教学中的“写”实效性还不高;有些“写”存在机械化倾向,忽视与文本的表达范式切合;有些“写”随意性太强,缺乏明确而恰当的要求;而有些“写”则有形式主义倾向,缺
【摘要】情境图在教学中不仅承载着知识,更体现着数学思想、方法。在计算教学中,教材所提供的看似“简单”的情境图却蕴含丰富的内涵及意义。在计算教学中,该如何有效地利用情境图,帮助学生唤起旧知?如何真正凸显情境图在计算教学中的价值,并且符合学生的认知需求,从而真正达到课堂教学的高效?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充分发掘情境图的内涵,让其发挥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发掘 计算教学 情境图 内涵  现如今,每节课的伊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的地位。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由此,让笔者联想到教育,从过去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到如今教育越来越强调学生立场,学生在教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教育也在不断探寻一条生态之路。笔者认为“生态”的教育课堂是教师与学生处于一种平等的地位。当学生呈现出自我需求时,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求不强烈、遇难无法解决时,教师是课堂的主导,是学
课堂,是几十个鲜活的生命体共同参与的一个动态实践过程,无论教师课前预设得如何详细周密,教学过程中都难免会出现种种预设外的生成。教师究竟该如何应对预设外的生成,在看似山穷水尽的“绝境”处找寻到那柳暗花明的又一村呢?笔者认为,回归文本是一条有效的出路。  一、回归文本,引领正确的方向  真实的课堂不可能一帆风顺,有风浪,有暗礁,也有险滩。学生考虑得不够全面、表达出现错误都是很正常的,教师不能置之不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