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旧知 “识”本质“显”规律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imiu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情境图在教学中不仅承载着知识,更体现着数学思想、方法。在计算教学中,教材所提供的看似“简单”的情境图却蕴含丰富的内涵及意义。在计算教学中,该如何有效地利用情境图,帮助学生唤起旧知?如何真正凸显情境图在计算教学中的价值,并且符合学生的认知需求,从而真正达到课堂教学的高效?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充分发掘情境图的内涵,让其发挥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发掘 计算教学 情境图 内涵
  现如今,每节课的伊始都会创设一个生动的情境来引入课堂,旨在情境中感悟、在情境中体验。尤其是低年级的数学课堂,教师通常会创设一个生动、活泼、有趣的情境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笔者以下结合教学案例谈谈在计算教学中如何充分发掘情境图的内涵,让其发挥应有的作用,让“简单”的情境图不再“简单”。
  一、情境唤醒旧知,搭建学习扶手
  针对计算教学,我们发现一种现象,即有的教师认为,计算只要反复操练,到达熟练就可以了。因此在计算教学中教师往往重在教学生“怎么算”,往往从算式本身的特点入手,帮助学生掌握算法,而忽略了学生对算理的理解。课程改革着重强调了对于情境的应用。教材中提供的情境图都有其实质的目的,而不是随意想出来的,因此要用好教材中的情境图,利用情境图唤醒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并且在教学中有效地将数与形充分结合,利用情境图帮助学生建立算法与算理之间的联系,建构数形结合的模型,这样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下面以苏教版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第一课时的内容为例,简单地谈一谈情境图的作用。
  师:李叔叔培育出一批新品种迷你南瓜,准备把这些迷你南瓜送给幼儿园的小朋友们品尝,我们一起去看看。
  师:仔细观察,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有2盒迷你南瓜,每盒有14个。
  师:一共送了多少盒?
  生:12盒。
  师:你们是怎么数出这12盒来的呀?
  生1:2盒2盒数的。
  师:还可以怎么数?
  生2:地上有10盒,李叔叔手上有2盒,10加2等于12盒。
  师:无论怎么数,我们都数出了一共送给幼儿园12盒。
  师: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一共送了多少个?
  师:算式该怎么列?
  生:14×12。
  谈话:三年级上学期我们已经学习了乘法,这里的乘法和我们上学期学习的乘法有什么不同?
  揭题: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两位数乘两位数。(板书:两位数乘两位数)
  谈话:请同学们根据这幅图,利用以前学习过的知识想一想,怎么能算出1 2盒迷你南瓜一共有多少个?
  要求:把你的想法在习题纸上写出来,再在小组里交流。
  师:你是怎么算的?请结合这幅图说一说。
  生1:14×2×6=168(个)。
  师:先算出2盒一共有多少个,有6个这样的2盒,再算出一共有多少个。
  生2:14×6×2=168(个)。
  师:先算出6盒一共有多少个,有2个这样的6盒,再算出一共有多少个。
  生3:14×10=140(个),14×2=28(个),
  140 28=168(个)。
  师:先算出地上10盒的个数,再算出李叔叔手上的2盒的个数,最后再加起来。这个方法不错。
  师:老师把它记录下来。还可以怎么算?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素材的选用应当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活动经验。导入过程,没有创设引人人胜的情境,没有制作吸人眼球的动画和图片,而是利用教材中最原始的情境图,充分关注到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利用情境图中南瓜的摆放位置,让学生结合情境图说出12盒南瓜是怎么数出来的,在此基础上打开学生的思路,形成各具特色的计算方法:把14×12转化成两数之积,或者把14×12转化成两积之和,学生在教师一步一步的引导下,顺其自然地、有效地接受新知。正是发掘了教材中情境图所蕴含的深层次的内涵,才为后续的学习搭建了“扶手”,为后面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的算理及算法夯实了基础,进一步体现了关注情境图的内在含义并将其有效运用的价值。
  二、凸显教学价值,巩固知识本质
  在现在的课堂中,我们可以发现许多教师并没有认真理解情境图的意思,没有好好研究情境图的用意,而是一味地追求情境的新颖、有趣,忽略了其真正的内在价值,随意地修改情境图,只为博得众人眼前一亮。因此,教材中情境图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或多或少的问题。
  在教学苏教版一年级上册《9加几》前,笔者仔细阅读了教材,发现教材中的情境图是利用一个盒子呈现的,盒子里面已经摆放了9个红苹果,在盒子的外面还有4个青苹果,求一共有多少个苹果?此情境图看似简单,却意味深长,尤其是这个盒子,其作用不容小觑。盒子的格数不多不少,正好有10个格子,情境图为何会以这一盒子出现,为什么盒子的格数正好是10个?仔细研读教材,我们不难发现,这节课的重、难点即学生对“凑十法”的理解,并用此方法理清计算的思路。
  此情境图在此处的作用是突出从外面移1个苹果到盒子里凑成10个,利用这个10格的盒子就能帮学生快速地反应过来:要想算出9加几,先移动1个苹果将盒子里的10个格子填满,得到1个10,再数一数盒子外面的苹果个数,两者相加,即转化为10加几的内容。发掘情境图的真正价值后,笔者将原来的静态的猴子分桃的情境图活现出来即化静为动,当学生说出加法算式9 4,教师问学生怎么算时,在学生说算法的过程中外面的4个桃子中的1个桃子就会慢慢地放进盒子里,使盒子里的桃子凑成10。通过这种动态的演示,可以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盒子里的桃子是怎么由9个变为10个的,那1个桃子是从哪里移过来的。在深挖教材中情境图内涵的过程中,意在凸显教学价值,巩固知识本质,在此过程中强化了学生对“凑十法”这种算理的理解,这对于学生日后学习100以内的进位加法甚至更高层次的计算学习都有着积极的影响。当学生自己掌握、内化了这种方法,后面的学习就能够自然而然、顺理成章地发生。
  三、从一般到特殊,符合發展规律
  数学知识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很多新知识都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也就是说,前面的知识是后面知识的基础,后面知识是前者的发展,数学知识间是相互联系的,从而形成数学知识的整体性和连续性。因此,在教学新知识时,情境图的呈现时机就至关重要了。恰当的、有效的呈现时机,更有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师在教学中要钻研教材,对情境图的呈现时机、呈现顺序需要再三思考,选择最有利于教学的时机呈现,使其发挥应有的效用。以下就以笔者听到的崔老师的苏教版四年级上册《三步混合运算》一课为例,谈一谈情境图呈现的时机与顺序对计算教学的影响。
  在教学过程中,崔老师将情境图与“试一试”的内容先后顺序进行了调整,将书上的“试一试”的内容以情境的方式前置呈现,再进行书上例题的教学。这一调整的原因基于崔老师对教材的研读、对学生学情的分析。从教材提供的情境图与“试一试”的内容来看,“试一试”呈现的是一般情况,即按照运算顺序来计算,先乘除后加减,学生对于这类问题是轻车熟路,更容易理解和掌握。而例题中所呈现的情况是一种特例即特殊情况,算式的特点是加减在中间,乘除在两边,运算顺序较之前学生见过的有些不同,可以先算乘法或除法,还可以乘和除同时计算。再从学生的学情来看,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两步混合运算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告诉我们,要从学生的“学”出发来设计教学内容。因此,本节课的设计重新将情境图呈现的时机与顺序进行了调整,即从一般到特殊,更符合学生发展的规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让学生之间互动交流,进一步地明确运算顺序、强化运算顺序,促使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小学数学课本中的主题情境图作为数学教学资源的一个主要载体,不仅承载着知识,更渗透着数学思想方法,运用得当,会为我们的数学课堂增光添彩。教师必须认真钻研教材,联系教学目标,深入发掘情境图的内涵,进行合理、科学地二次开发和创新化构建,帮助学生唤醒旧知,激发认知需求,这样才能有效地发挥情境图的教学功能。
其他文献
【关键词】低年级绘本阅读趣味  课前思考  上一年级的女儿问我:“老师告诉我们,1,2,3……是阿拉伯数字,那就是阿拉伯人发明的咯?是不是很久很久以前人们就是这样数数的啊?”看来孩子们对数的起源还是很感兴趣的。于是,笔者决定给一年级的学生上一节关于数的绘本课。结合趣味的数学绘本阅读,在阅读中学习数学,让学生在有滋有味的阅读中产生对数学的学科兴趣,学到学科知识。  绘本内容  这是一本讲述古人数数的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写作能力  在现代化的建设进程中,为了保证未来有充足的科技型人才,人们已经越来越重视小学的教学工作。在当代的学业生涯中,学生们所要阅读的语文书籍越来越多,然而却仍有大部分学生缺乏高效阅读的方法,既影响了语文的阅读教学,又令学生们的写作能力无法提升。因此,在开展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就应该将课堂真正地归还于学生,使学生在自主地学习中提升自身的阅读写作能力。  一、小学语文阅
在我们的班集体里,或多或少总会有一些缺陷学生存在,对于这样的学生,有的教师把他们的座位放在教室的角落,任其自然;有的教师把他们视为“乱子包”,动不动就批评、挖苦,成了出气筒;更有甚者,有的教师视他们为班级累赘,作为教师排斥的对象,恨不得把他们一下子赶出校门等。诸如此类,都不是一个有良知的教师该有的行为。相反,对于有缺陷的学生,我们更应该对他们多付出一点时间,多付出一点爱心,让他们感受到师爱的存在,
【关键词】提取信息 涵泳词句 比较融合 迁移会文  科学小品文,即文艺性说明文,它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科学性与文学性的有机结合。对于这种实用性与审美特质兼具的“跨界”式的文章样式,我们语文教师该怎样确定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让我们的课堂不“越位”,又不失语文味呢?  本文尝试以《雾凇》(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一课为例,探究小学中年级科学小品文的有效教学策略。  一、提取信息。实现“说明文”
【摘要】在国家提倡和大力推广全民阅读的大环境下,在余江全区各校推崇与强调大量阅读的大背景下,我们开展了“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生经典诵读活动的研究”的课题研究,期待以经典文化的滋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涂上亮丽的底色。本文试从三个方面浅谈课题组在经典诵读活动中所做的探索:为什么读?——冻雷惊笋;读什么?——碧玉妆成;怎么读?——陌上花开。  【关键词】新教育实验校本教材水滴石穿提升素养  “诵读”是遇见文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进一步明确了语文课程的核心任务,强调课程的目标和内容须聚焦于“语言文字运用”,突出“实践性”“综合性”特点,指出教学可以因教师风格的差异而异彩纷呈,但是教学目标和内容都必须围绕一个核心——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教学的种种举措和行为也都应该指向这个核心。 那么,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如何把握这一课程性质呢?前不久听到的两个课例,引起了我的一些思考。  [案例一]  (苏教版小学
【摘要】统编版教材不少课文安排一定的学习任务,这些任务不等同于教学目标。教师在教学中只有领会这些学习任务的编排用意,强化策略意识,坚守学生语用能力的发展,才能挖掘教材的最大价值,从而使学生真正做到学有所得。  【关键词】编者意图 策略意识 语用能力  【案例背景】  《竹节人》是统编版六下第三单元,也是阅读策略单元——“有目的地阅读”的第一篇课文。所谓有目的地阅读,是指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用恰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古人认为诗词的创作与吟诵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现在,每册小学语文课本中都安排了至少两首诗供学生们学习和欣赏,我们便可利用这有限的教学资源为学生们在理解诗文的同时拓展思维空间,用有感情的吟诵表达内心的震撼,用与诗人的情感共鸣激发真实的表达需要。  对于低年级教学而言,为了达成这样的目标,我们常会使出浑身解数,想尽各种办法,有时却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其实,在诗词教学
【摘要】《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颁布,再一次将我们的目光聚焦到现在的信息技术课堂,追本溯源,怎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目前面临的困境,打造真正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本文从儿童经验和需求入手,选择儿童“心动”的素材进行主题设计,重构信息技术课程内容;以苏教版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调整图形》为例,进行体验式教学,让学习真正发生。  【关键词】主题设计;体验式教学;信息技术  2018年
近两年阅读教学中的“写”越来越受到重视,“读写结合”再度受到广大语文教师的关注。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与实践,原先比较多着眼于通过“读写结合”的概念渐渐被转化为读怎样转换为写,还关注写怎样促进读的“读写互动”所取代。这确实是一大进步,但当前不少阅读教学中的“写”实效性还不高;有些“写”存在机械化倾向,忽视与文本的表达范式切合;有些“写”随意性太强,缺乏明确而恰当的要求;而有些“写”则有形式主义倾向,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