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时代,是全球市场经济竞争的时代。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一些企业因种种原因破产、重组,尤其是煤炭企业,开采的是一次性能源,随着开采年限的延长,煤炭资源枯竭,关破重组是历史的必然。不论是其他企业还是煤炭关破重组企业,都存在诸多问题,尤其是给职工思想带来了冲击,存在很多不稳定因素。如何解除关破重组企业职工的思想疑虑,保持职工队伍的稳定,促进企业的转型发展,是关破重组企业亟需研究的新课题。重组后的徐矿集团新河实业总公司坚持以人为本,关注职工的思想动态,针对工作的重点和职工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地剖析,采取一系列措施,化解了各种矛盾,保持了企业和谐、稳定,推动企业加快转型发展。
一、关破重组企业职工面临的思想问题
1、员工对重组企业发展前景担忧,悲观心理加重。关破重组企业,都是由各种因素造成的,尤其是煤炭企业,多因资源枯竭而关破。新河实业总公司是由原新河矿、义安矿、卧牛山矿因资源枯竭实行政策性关破后,先义安、卧牛合并,又新河、义安合并,经过两次重组成立的,职工多在企业打拼多年,都能够深切体会到,企业重组后续发展能力与职工自身利益息息相关,经过两次整合,绝大多数职工是拥护和支持企业重组,潜意识里有希望和期待企业前景更好、个人受益更多的良好愿望。但矿井关破重组,企业由井下的煤炭开采转移为地面经营,主业上发生转移变化,部分职工对重组后企业经营效益问题、可持续发展潜力所担忧,对其发展前景认识不清、信心不足,觉得困难多、压力大,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表现出困顿和迷茫,悲观心理加重。
2、员工对重组企业体制、机制改革不适应,对个人前途担忧的心理加重。重组后的企业体制、机制、经营方式、利益分配方式等发生了改变,管理模式也发生变化,使员工队伍因制度因素得到了分化,特别是职工岗位的调整、转岗、待岗,引起职工的高度关注,给职工思想情绪带来较大波动,由此带来了许多深层次的员工思想危机,在一些中层管理人员中,担心能否保留原来的职级,存在消极、观望的态度;在一些员工中,尤其是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和劳动技能偏低的员工危机感最强,对重组预期感到畏惧,情绪不稳定,对从业前景感到渺茫,对个人前途的担忧心理加重。
3、员工对重组企业能否保证收入的忧虑心理加重。企业重组后,职工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是个人收入问题,尤其是当前物价上升的速度、幅度和持续时间远远超出员工可支配收入增长比例。许多员工认为,在煤炭价格不断上涨的条件下,正常生产的矿井,职工收入年年增加,越来越高。职工也期望重组企业经营效益好,工资收入能够随企业效益同步增长。但是,从重组企业的经营状况看,许多员工对重组企业的认同感降低,感到与正常的生产矿井的收入差距越来越大,对个人收入的忧虑心理加重。
二、解决这些思想问题的对策
针对以上员工存在的思想误区,如不及时加以引导,不良的思想心态得不到调适,就会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直接影响企业转型发展、稳定的大局。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排除员工思想障碍,把思想统一到企业加快转型发展上来。
1、针对重组企业现状积极开展形势任务教育,增强员工危机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一是开展员工思想调研,解决思想问题。企业管理者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这个无形的资产抓住不能放松,及时掌控员工思想动态。引导员工正确对待和处理企业转型中个人与企业、眼前与长远、局部与整体利益关系的调整,着力转变与企业转型发展不相适应的思想观念。特别是对员工存在的热点、焦点问题,进行解疑释惑,为员工创造一种理通气顺的内部环境。二是加强形势任务教育。着重向员工讲清上级对关破重组企业的各项政策;讲清企业转型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优势;讲清企业发展的目标以及为实现目标所采取的措施;讲清员工在企业的责任,也让员工明白企业的兴衰与其自身工作态度密切相关,再好的企业其发展历程都不可能一帆风顺,必须抓住机遇,统一思想,迎难而上,克服惰性,把企业的未来扛在自己肩上,使员工产生浓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逐渐适应企业的要求,促进员工个体行为与企业要求保持一致。
2、充分利用重组企业的资源优势,加快新项目的开发,让员工看到企业的前景,增强加快发展的信心。企业必须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尤其是重组企业,只有企业发展了,经济效益提高了,才能消除员工的疑虑和消极心理,才能为企业加快发展提供和谐、稳定的环境。为此,徐矿集团新河实业总公司结合实际,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加快新项目的开发,努力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工作环境。
3.完善激励机制,调动员工积极性,激发队伍整体活力,增强加快发展的责任心。企业发展目标和思路确定之后,就要靠企业各级干部和员工去落实。为此,徐矿集团新河实业总公司针对重组后的人员情况,特别是对干部的聘用,一是因才使用。在企业重组转型发展的过渡时期,原副科级以上干部仍保持原职级不变,根据其个人特长,将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上,激活副科级以上干部干事创业的“兴奋点”。二是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坚持把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实绩考核和能力考核有机结合起来,对一些因岗位不同而要求不同的指标细化分类,体现岗位差异性,从而使岗位责任更明确,使每个干部和员工都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应该怎么做。同时,将考核结果与工资挂钩,奖优罚劣,增强员工实现自身价值的自豪感、贡献企业的成就感,使员工在企业有想头、有奔头、有盼头,保持积极的工作状态,推动了企业转型发展目标的实现。
一、关破重组企业职工面临的思想问题
1、员工对重组企业发展前景担忧,悲观心理加重。关破重组企业,都是由各种因素造成的,尤其是煤炭企业,多因资源枯竭而关破。新河实业总公司是由原新河矿、义安矿、卧牛山矿因资源枯竭实行政策性关破后,先义安、卧牛合并,又新河、义安合并,经过两次重组成立的,职工多在企业打拼多年,都能够深切体会到,企业重组后续发展能力与职工自身利益息息相关,经过两次整合,绝大多数职工是拥护和支持企业重组,潜意识里有希望和期待企业前景更好、个人受益更多的良好愿望。但矿井关破重组,企业由井下的煤炭开采转移为地面经营,主业上发生转移变化,部分职工对重组后企业经营效益问题、可持续发展潜力所担忧,对其发展前景认识不清、信心不足,觉得困难多、压力大,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表现出困顿和迷茫,悲观心理加重。
2、员工对重组企业体制、机制改革不适应,对个人前途担忧的心理加重。重组后的企业体制、机制、经营方式、利益分配方式等发生了改变,管理模式也发生变化,使员工队伍因制度因素得到了分化,特别是职工岗位的调整、转岗、待岗,引起职工的高度关注,给职工思想情绪带来较大波动,由此带来了许多深层次的员工思想危机,在一些中层管理人员中,担心能否保留原来的职级,存在消极、观望的态度;在一些员工中,尤其是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和劳动技能偏低的员工危机感最强,对重组预期感到畏惧,情绪不稳定,对从业前景感到渺茫,对个人前途的担忧心理加重。
3、员工对重组企业能否保证收入的忧虑心理加重。企业重组后,职工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是个人收入问题,尤其是当前物价上升的速度、幅度和持续时间远远超出员工可支配收入增长比例。许多员工认为,在煤炭价格不断上涨的条件下,正常生产的矿井,职工收入年年增加,越来越高。职工也期望重组企业经营效益好,工资收入能够随企业效益同步增长。但是,从重组企业的经营状况看,许多员工对重组企业的认同感降低,感到与正常的生产矿井的收入差距越来越大,对个人收入的忧虑心理加重。
二、解决这些思想问题的对策
针对以上员工存在的思想误区,如不及时加以引导,不良的思想心态得不到调适,就会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直接影响企业转型发展、稳定的大局。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排除员工思想障碍,把思想统一到企业加快转型发展上来。
1、针对重组企业现状积极开展形势任务教育,增强员工危机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一是开展员工思想调研,解决思想问题。企业管理者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这个无形的资产抓住不能放松,及时掌控员工思想动态。引导员工正确对待和处理企业转型中个人与企业、眼前与长远、局部与整体利益关系的调整,着力转变与企业转型发展不相适应的思想观念。特别是对员工存在的热点、焦点问题,进行解疑释惑,为员工创造一种理通气顺的内部环境。二是加强形势任务教育。着重向员工讲清上级对关破重组企业的各项政策;讲清企业转型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优势;讲清企业发展的目标以及为实现目标所采取的措施;讲清员工在企业的责任,也让员工明白企业的兴衰与其自身工作态度密切相关,再好的企业其发展历程都不可能一帆风顺,必须抓住机遇,统一思想,迎难而上,克服惰性,把企业的未来扛在自己肩上,使员工产生浓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逐渐适应企业的要求,促进员工个体行为与企业要求保持一致。
2、充分利用重组企业的资源优势,加快新项目的开发,让员工看到企业的前景,增强加快发展的信心。企业必须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尤其是重组企业,只有企业发展了,经济效益提高了,才能消除员工的疑虑和消极心理,才能为企业加快发展提供和谐、稳定的环境。为此,徐矿集团新河实业总公司结合实际,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加快新项目的开发,努力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工作环境。
3.完善激励机制,调动员工积极性,激发队伍整体活力,增强加快发展的责任心。企业发展目标和思路确定之后,就要靠企业各级干部和员工去落实。为此,徐矿集团新河实业总公司针对重组后的人员情况,特别是对干部的聘用,一是因才使用。在企业重组转型发展的过渡时期,原副科级以上干部仍保持原职级不变,根据其个人特长,将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上,激活副科级以上干部干事创业的“兴奋点”。二是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坚持把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实绩考核和能力考核有机结合起来,对一些因岗位不同而要求不同的指标细化分类,体现岗位差异性,从而使岗位责任更明确,使每个干部和员工都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应该怎么做。同时,将考核结果与工资挂钩,奖优罚劣,增强员工实现自身价值的自豪感、贡献企业的成就感,使员工在企业有想头、有奔头、有盼头,保持积极的工作状态,推动了企业转型发展目标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