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古诗文教学的精髓在于诵读,诵读的关键在于读得字正腔圆、抑扬顿挫,想得眉开眼笑、美不胜收,品得意味深长、妙不可言。把握了这一点,也就意味着掌握了把孩子们引入古代诗文的王国,让他们自由地翱翔,从而享受生活的无限快乐。
【关键词】古诗文教学诵读感悟
一直很痛心地看到这种现象:为了应付考试,很多老师把古诗文进行分解,“字字落实,句句清楚”,重字词的解析,轻诵读和感悟。可以说,“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充斥在古诗文教学的课堂中。学生必致普遍不高,学习被动,效率低,体验不到老师口中那种所谓的古诗文的意境和优美。这不得不引起我们反思。
那么,今天的学生们如何才能学好古代诗文呢?语义新课程标准指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诵读”,有朗读、背诵、吟咏之义。古人对“读”有比较经典的概括和诠释——“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文章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等等。可见,诵读是提高古诗义教学有效性的关键,是一种切实有用的语言训練方法。
那么,教师该怎样对学生进行古诗义诵读训练呢?《义心雕龙》中说:古者教以诗乐,诵之歌之,弦之舞之。笔者根据自己指导古诗义诵读教学的实践经验,结合新课改以来古诗文教学经典案例,提出“读——想——品”三步诵读教学法,所取得的成效较为令人满意。在此,冒昧提出与诸位专家交流,敬请指教。
“读——想——品”三步诵读教学法的基础和核心就住一个“读”字,诵读贯穿学习的始终。
一、读,就是读出语感,读懂情感
“诗言志”,任何一首诗都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但是,古代诗义是我国古代的书面语,与我们今天的语言表达有一定的差距。我们在阅读和理解方面存在不小的难度,“诵读”就是打破隔膜的利器。要诵出语感、读懂感情,就要读准字音,读明节奏,读出语气。
读准字音,只要结合字典,注意古音今音的差别就可以了。
读明节奏,就要适当了解古诗义诵读节奏的划分。古诗义节奏划分通常有两种依据:或按音节划分,或按语意划分。例如:“国破山河在”一句,依音节可划分为“国破/山河/在”;依意义可划分为“国破/山河在”。一股来说,诗歌中按音节划分节奏的多,古义按意义划分节奏的居多。
语气指由于思想感情、语言环境的不同,或为某种表达效果,在声音上表现出来的升降、高低的变化。诵读时,根据内容处理好语调的平淡、上升,就能更好地把握作者的感情。如读《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一句,“商女”读得平缓,“不知”开始上升,“亡国恨”达到顶点,“限”最重。通过模仿吟咏,读出正确的语调,就能激起学生心中的共鸣,领会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的情感,从而自然读出诗的韵味。
二、想,就是联想想象,欣赏画面
古诗文可是说一种精练而又综合的文学艺术,它往往将义字、绘画、音乐等有机地统一,借助有限的义字来表达一种和谐的意境。只有反复诵读,才能体味出其中的味道。“联想和想象是诗歌的翅膀”,只有读出感情,才能把有形的方块义字,联想想象成各种丰富的画面和意境,从中体会到美,感受到妙。
现代诗人闻一多、徐志摩等先生提出的“三美”主张也是此意。其中的“音乐美”可理解为我们前文说的“读”,而“图画美”则是“想”。即将诵读过程作为欣赏佳作的过程,边读边想象画面,把自己融入诗词的意境之中。如学习《悯农》(一):“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可引导学生边读边思考,想象农人艰辛劳作的情景。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熟读成诵,自然水到渠成。有条件的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创设情境,再现画面,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和记忆。
三、品,就是品味美点,赏析妙处
古人云:“三分诗,七分读”。这里的“读”指的是吟咏,也就是品味。在读出语调、读明节奏之后,于反复吟咏中理解诗的意蕴,欣赏诗人遣词造句中独具匠心的妙处。简单说就是学会赏析。学生自己要获得独特的审美感受,这可以说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赏析的角度多样,可以针对整体做些风格、意境和思路的点评;也可以选取某句话来字词品味,修辞辩识。如学习“诗圣”杜甫的《望岳》,我们可以从颌联“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中一个“割”字中品味到如下妙处:诗人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描写了高大的泰山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切成两断,形成两种不同的自然景观,突出了泰山遮天蔽目的形象。但再高大巍峨,诗人也要“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至今还被人们广泛引用以勉励自己——人生如登山,只有不畏艰难险阻,奋力登上“绝顶”,才能享受“一览众山小”的胜利的喜悦。
这样的美点举不胜举:或深沉含蓄,蕴含哲理;或缠绵悱恻,真情动人;或抑扬铿锵,迭沓酣畅;或悠扬明快,清新含蓄。在读中品,在品中读,使学生不仅读懂了原诗,也读出了画面,读透了意境,品味了妙处。在这个过程中,有些学生调动主观情感,认真读诗,用心品诗,不再局限于诗本身的思想和内容,他们有些能够跳出传统的圈子,开始寻找诗的新的生命。但是有些学生的收获有限,需要老师适当的点拨和启发。在这一层面的阅读,不沦能否创新,都是值得肯定的。
古代人采用“讽诵言语”的办法教养国家子弟,注家说是“倍文日讽”,“文”即指文学作品,“倍”即背,“讽”如小儿背书,“诵”则有抑扬顿挫,以声音调节之增加吟咏的音乐性。可见诵读它体现的是传统语义教学的精华和智慧,对于指导今天的古诗文教学,也具有颇深的意义。
特级教师钱正权先生说:“古诗义教学的最大难点是什么?难就难在怎样引导学生诵读,并读出感情来。”这是针对当前脱离诗情诗境的古诗文教学所作的精辟论述。
“义章不是无情物”,通过以上“读——想——品”的层层递进的诵读指导,我们仿佛能够看到这样的景象:刚开始上课时孩子们还读不流畅、读不出味,到下课时已经读得摇头晃脑、有滋有味、声情并茂!
(作者单位:盐城市景山中学)
编辑 张华利
【关键词】古诗文教学诵读感悟
一直很痛心地看到这种现象:为了应付考试,很多老师把古诗文进行分解,“字字落实,句句清楚”,重字词的解析,轻诵读和感悟。可以说,“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充斥在古诗文教学的课堂中。学生必致普遍不高,学习被动,效率低,体验不到老师口中那种所谓的古诗文的意境和优美。这不得不引起我们反思。
那么,今天的学生们如何才能学好古代诗文呢?语义新课程标准指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诵读”,有朗读、背诵、吟咏之义。古人对“读”有比较经典的概括和诠释——“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文章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等等。可见,诵读是提高古诗义教学有效性的关键,是一种切实有用的语言训練方法。
那么,教师该怎样对学生进行古诗义诵读训练呢?《义心雕龙》中说:古者教以诗乐,诵之歌之,弦之舞之。笔者根据自己指导古诗义诵读教学的实践经验,结合新课改以来古诗文教学经典案例,提出“读——想——品”三步诵读教学法,所取得的成效较为令人满意。在此,冒昧提出与诸位专家交流,敬请指教。
“读——想——品”三步诵读教学法的基础和核心就住一个“读”字,诵读贯穿学习的始终。
一、读,就是读出语感,读懂情感
“诗言志”,任何一首诗都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但是,古代诗义是我国古代的书面语,与我们今天的语言表达有一定的差距。我们在阅读和理解方面存在不小的难度,“诵读”就是打破隔膜的利器。要诵出语感、读懂感情,就要读准字音,读明节奏,读出语气。
读准字音,只要结合字典,注意古音今音的差别就可以了。
读明节奏,就要适当了解古诗义诵读节奏的划分。古诗义节奏划分通常有两种依据:或按音节划分,或按语意划分。例如:“国破山河在”一句,依音节可划分为“国破/山河/在”;依意义可划分为“国破/山河在”。一股来说,诗歌中按音节划分节奏的多,古义按意义划分节奏的居多。
语气指由于思想感情、语言环境的不同,或为某种表达效果,在声音上表现出来的升降、高低的变化。诵读时,根据内容处理好语调的平淡、上升,就能更好地把握作者的感情。如读《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一句,“商女”读得平缓,“不知”开始上升,“亡国恨”达到顶点,“限”最重。通过模仿吟咏,读出正确的语调,就能激起学生心中的共鸣,领会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的情感,从而自然读出诗的韵味。
二、想,就是联想想象,欣赏画面
古诗文可是说一种精练而又综合的文学艺术,它往往将义字、绘画、音乐等有机地统一,借助有限的义字来表达一种和谐的意境。只有反复诵读,才能体味出其中的味道。“联想和想象是诗歌的翅膀”,只有读出感情,才能把有形的方块义字,联想想象成各种丰富的画面和意境,从中体会到美,感受到妙。
现代诗人闻一多、徐志摩等先生提出的“三美”主张也是此意。其中的“音乐美”可理解为我们前文说的“读”,而“图画美”则是“想”。即将诵读过程作为欣赏佳作的过程,边读边想象画面,把自己融入诗词的意境之中。如学习《悯农》(一):“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可引导学生边读边思考,想象农人艰辛劳作的情景。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熟读成诵,自然水到渠成。有条件的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创设情境,再现画面,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和记忆。
三、品,就是品味美点,赏析妙处
古人云:“三分诗,七分读”。这里的“读”指的是吟咏,也就是品味。在读出语调、读明节奏之后,于反复吟咏中理解诗的意蕴,欣赏诗人遣词造句中独具匠心的妙处。简单说就是学会赏析。学生自己要获得独特的审美感受,这可以说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赏析的角度多样,可以针对整体做些风格、意境和思路的点评;也可以选取某句话来字词品味,修辞辩识。如学习“诗圣”杜甫的《望岳》,我们可以从颌联“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中一个“割”字中品味到如下妙处:诗人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描写了高大的泰山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切成两断,形成两种不同的自然景观,突出了泰山遮天蔽目的形象。但再高大巍峨,诗人也要“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至今还被人们广泛引用以勉励自己——人生如登山,只有不畏艰难险阻,奋力登上“绝顶”,才能享受“一览众山小”的胜利的喜悦。
这样的美点举不胜举:或深沉含蓄,蕴含哲理;或缠绵悱恻,真情动人;或抑扬铿锵,迭沓酣畅;或悠扬明快,清新含蓄。在读中品,在品中读,使学生不仅读懂了原诗,也读出了画面,读透了意境,品味了妙处。在这个过程中,有些学生调动主观情感,认真读诗,用心品诗,不再局限于诗本身的思想和内容,他们有些能够跳出传统的圈子,开始寻找诗的新的生命。但是有些学生的收获有限,需要老师适当的点拨和启发。在这一层面的阅读,不沦能否创新,都是值得肯定的。
古代人采用“讽诵言语”的办法教养国家子弟,注家说是“倍文日讽”,“文”即指文学作品,“倍”即背,“讽”如小儿背书,“诵”则有抑扬顿挫,以声音调节之增加吟咏的音乐性。可见诵读它体现的是传统语义教学的精华和智慧,对于指导今天的古诗文教学,也具有颇深的意义。
特级教师钱正权先生说:“古诗义教学的最大难点是什么?难就难在怎样引导学生诵读,并读出感情来。”这是针对当前脱离诗情诗境的古诗文教学所作的精辟论述。
“义章不是无情物”,通过以上“读——想——品”的层层递进的诵读指导,我们仿佛能够看到这样的景象:刚开始上课时孩子们还读不流畅、读不出味,到下课时已经读得摇头晃脑、有滋有味、声情并茂!
(作者单位:盐城市景山中学)
编辑 张华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