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对ICU重症患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干预对患者营养状况及并发症的影响效果进行分析。方法:从我院收治的ICU重症患者中选取2017 年7月~2018 年6月100例做为我们本次的研究对象,其中选取2017 年7月~2017 年12月50例作为对照组,选取2018 年1月~2018 年6月50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不同护理方式护理前后各项营养指标水平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各项营养指标水平TP、PA、TRF对比,无明显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对照组患者各项营养指标水平 TP、PA、TRF 均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4.0%高于观察组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ICU重症患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营养状况,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关键词】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干预;ICU重症患者;营养状况;并发症;效果分析
【中图分类号】R2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7225(2020)05-0069-01
ICU重症患者由于病情严重,不能自主进食,不能满足患者的营养需求,从而加重患者病情,导致其免疫力降低,增加并发症发生机率,影响治療效果,因而对患者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干预是临床治疗ICU重症患者的方法之一[1]。本文从我院收治的ICU重症患者中选取100例分为两组,分别给予两组患者常规治疗及护理、常规治疗及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干预,并对两组患者不同护理方式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我院收治的ICU重症患者中选取2017 年7月~2018 年6月100例做为我们本次的研究对象,其中选取2017 年7月至2017 年12月50例作为对照组,选取2018 年1月至2018 年6月50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50例,男26例,女24例,年龄22~66岁,平均年龄(42. 31±4.72)岁;观察组50例,男28例,女22例,年龄 24~68岁,平均年龄(43.57±4.91)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可比性。本次研究所有患者及家属均知情表示愿意配合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此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干预。
1.2.1对照组患者。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及护理,主要包括:首先对患者进行饮水试验,并对试验结果进行评估,若结果呈阳性,应给予患者鼻饲流食的营养餐,鼻饲前对患者机体及胃肠道状况进行全面评估,以防其胃肠道产生应激反应,匀速输入喂养。
1.2.2观察组患者。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干预。
(1)心理护理。对患者进行相关疾病知识、治疗方法、治疗目的、康复效果的健康知识宣教,针对不同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使患者正视疾病,消除不良情绪,配合治疗。
(2)鼻饲护理。检查胃管插入位置正确与否,先抽净患者胃内残存液体,维持38~40℃的鼻饲液温度,注意控制鼻饲速度,匀速输入,输入过程中对患者症状及反应进行严密观察,一旦发现异常应立即停止输注。鼻饲结束后用温开水冲洗消毒鼻饲管,鼻饲后半小时禁止患者翻身,不得吸痰,对患者体重定期测量并观察其排泄物形状、颜色。
(3)口腔护理: 对患者口腔黏膜状况一天进行2~3次检查,观察有无破损,同时给予相应处理,防止口腔黏膜破损引起感染。
1.3观察指标
分别于护理前、后抽取两组患者空腹静脉血,对其各项营养指标水平TP、PA、TRF进行检测,对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并记录。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分析本次研究数据,计数资料采用%表示,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各项营养指标水平对比
两组患者在护理前各项营养指标水平 TP(总蛋白)、PA(前白蛋白)、TRF(转铁蛋白)对比,无明显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对照组患者各项营养指标水平TP(总蛋白)、PA(前白蛋白)、TRF(转铁蛋白)均低于观察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两组患者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护理后,对照料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4%高于观察组4%,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ICU重症患者由于无法正常进食,普遍对能量需求较大,因而应给予肠内营养支持以满足其机体需求[2]。本次研究中,对照组患者各项营养指标水平 TP、PA、TRF均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4.0%高于观察组4.0%,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ICU重症患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干预较单独常规治疗及护理方式可有效改善其营养状况,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参考文献:
[1]李春丽, 刘景诗. ICU重症颅脑损伤病人采用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护理研究[J]. 大家健康旬刊, 2017, 11(11):00107.
[2]陈苹. 早期肠内营养对ICU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J].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17(1):35-36.
【关键词】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干预;ICU重症患者;营养状况;并发症;效果分析
【中图分类号】R2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7225(2020)05-0069-01
ICU重症患者由于病情严重,不能自主进食,不能满足患者的营养需求,从而加重患者病情,导致其免疫力降低,增加并发症发生机率,影响治療效果,因而对患者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干预是临床治疗ICU重症患者的方法之一[1]。本文从我院收治的ICU重症患者中选取100例分为两组,分别给予两组患者常规治疗及护理、常规治疗及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干预,并对两组患者不同护理方式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我院收治的ICU重症患者中选取2017 年7月~2018 年6月100例做为我们本次的研究对象,其中选取2017 年7月至2017 年12月50例作为对照组,选取2018 年1月至2018 年6月50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50例,男26例,女24例,年龄22~66岁,平均年龄(42. 31±4.72)岁;观察组50例,男28例,女22例,年龄 24~68岁,平均年龄(43.57±4.91)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可比性。本次研究所有患者及家属均知情表示愿意配合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此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干预。
1.2.1对照组患者。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及护理,主要包括:首先对患者进行饮水试验,并对试验结果进行评估,若结果呈阳性,应给予患者鼻饲流食的营养餐,鼻饲前对患者机体及胃肠道状况进行全面评估,以防其胃肠道产生应激反应,匀速输入喂养。
1.2.2观察组患者。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干预。
(1)心理护理。对患者进行相关疾病知识、治疗方法、治疗目的、康复效果的健康知识宣教,针对不同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使患者正视疾病,消除不良情绪,配合治疗。
(2)鼻饲护理。检查胃管插入位置正确与否,先抽净患者胃内残存液体,维持38~40℃的鼻饲液温度,注意控制鼻饲速度,匀速输入,输入过程中对患者症状及反应进行严密观察,一旦发现异常应立即停止输注。鼻饲结束后用温开水冲洗消毒鼻饲管,鼻饲后半小时禁止患者翻身,不得吸痰,对患者体重定期测量并观察其排泄物形状、颜色。
(3)口腔护理: 对患者口腔黏膜状况一天进行2~3次检查,观察有无破损,同时给予相应处理,防止口腔黏膜破损引起感染。
1.3观察指标
分别于护理前、后抽取两组患者空腹静脉血,对其各项营养指标水平TP、PA、TRF进行检测,对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并记录。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分析本次研究数据,计数资料采用%表示,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各项营养指标水平对比
两组患者在护理前各项营养指标水平 TP(总蛋白)、PA(前白蛋白)、TRF(转铁蛋白)对比,无明显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对照组患者各项营养指标水平TP(总蛋白)、PA(前白蛋白)、TRF(转铁蛋白)均低于观察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两组患者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护理后,对照料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4%高于观察组4%,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ICU重症患者由于无法正常进食,普遍对能量需求较大,因而应给予肠内营养支持以满足其机体需求[2]。本次研究中,对照组患者各项营养指标水平 TP、PA、TRF均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4.0%高于观察组4.0%,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ICU重症患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干预较单独常规治疗及护理方式可有效改善其营养状况,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参考文献:
[1]李春丽, 刘景诗. ICU重症颅脑损伤病人采用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护理研究[J]. 大家健康旬刊, 2017, 11(11):00107.
[2]陈苹. 早期肠内营养对ICU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J].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17(1):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