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有效性是衡量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想要实现高中数学的有效教学,不仅需要完成足够数量的知识教授,还需要从教学形式与方法的科学创新上进行保障,以促进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关键词:高中数学 课堂教学 有效性
高中数学的教学地位是具有综合性的,它既衔接着初中阶段的基础性知识,又开启了大学阶段的提高性知识。与此同时,它与高中阶段的诸多其他学科之间也存在着横向联系。可以说,学好高中数学,对于整个理科知识体系的形成都具有重大意义。由此,对于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也就显得尤为关键了。
一、教学目标明确,任务布置有重点
高中阶段的数学知识密度明显增强了,这的确给课堂教学内容的设置造成了不小压力。但这并不代表教学内容的呈现失去了重点。很多教师为了片面地追求课堂教学效率,尽可能多地教授知识内容,但只是简单地把所学内容罗列出来,平铺直叙地讲给学生,这种方式是十分不可取的。在很多时候,毫无重点的讲解反而会让学生失去理解方向,即使包含再多内容,教学效果也是不显著的。
想要使课堂教学重点突出,教师首先要在教学设计中明确目标。一节数学课,即使知识内容再多,它们之间的搭配与呈现也必须具有一定的逻辑关系。千头万绪,重点只能有一个。只有教师明确了教学重点,学生才能随之找到学习方向,为学生节省大量的知识分辨时间,让课堂教学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教学方法灵活,小组合作有热情
同样的知识内容由不同教师教,学生的接受效果也是截然不同的。其中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起到了很大作用。教师采取的不同种类的教学方法,就像给数学知识穿上了一件外衣,使它们能够以全新的面貌展现在学生面前。所以,只有把这件衣服穿好了,穿巧了,学生接受起知识来,才能更加顺畅和深入,课堂教学也才能更加有效。
例如,在一次课堂教学中,我向学生呈现了这样一道习题(见图1):一个正三棱柱的三视图,试求这个三棱柱的表面积与体积。这个问题是对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考查,因此,我把学生进行了分组,将探究问题的权利交给了学生。学生看到这个三视图后,对正三棱柱的形态都有了自己的看法,通过小组讨论,学生间的互相交流,他们说明自己的理由,并快速而准确地画出了正三棱柱图形,标示出了相应的棱长。学生在此基础上又进行了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完成得十分顺利。如果这个由三视图得出图形的过程由教师一步步地教,学生便失去了一个绝佳的自由想象的思维机会。学生经过讨论得出结论,其实并没有耽误太多时间,得到的效果却是十分理想的。
数学课堂教学的方法多种多样,我比较倾向并常用的是小组合作。高中生已经累积了一定的基础知识,数学能力也已初步形成,很多问题也无须完全依靠教师的指导来解答了。很多时候,在小组研讨的氛围中,在思维火花的碰撞中,学生反而能更加快速地得出答案,或是找到更让教师满意的研究结果。小组合作的开展在无形中也促进了学生多元化思维的发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意义重大。
三、关注教学过程,联系实际有动力
在高中数学的各类测试中,应用问题常常出现。我认为,应用问题不仅是学生必须掌握的题目类型,更为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提供了一个重要启发。应用问题中明确了数学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向,只有知晓了理论层面的数学知识,将其成功应用于指导实践的过程中,才能说将数学知识完整地掌握了。
例如,在学习“函数”知识内容时,我请学生尝试解答这样一道应用问题:某公司为某产品做广告,经调查,一年之内的年销量Q(万件)与广告费x(万元)间的函数关系是(x≠0)。为生产此产品,公司每年的固定投入是3万元,每生产1万件产品需要继续投入32万元,每件产品的售价是年平均每件所占广告费的50%与年平均每件成本的150%之和。那么,年利润W(万元)与年广告费x(万元)之间的函数关系是什么?年广告费的投入为多少时,公司所获得的年利润能达到最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很自然地要运用到函数知识。而这个贴近生活的问题情境,也让学生看到了函数知识对于实际问题解决的帮助,学生对这个内容也逐渐感兴趣了。
由此可见,在课堂教学中勤于联系实际,不仅能让学生获得更为全面的数学知识,还能大大加强课堂的教学效率。这背后是学生数学学习热情显著提升的效果,如果数学学习仅仅停留在单一的理论层面上,学生很难在长时间的学习中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没有兴趣的学习又何谈主动性呢?在成功融入实际生活元素之后,学生能很快地找到学以致用的感觉,这也提升了学生对数学知识学习的兴趣。联系实际的教学方式,为数学课堂添加了无尽动力,使课堂教学实现了高效。
四、教学评价及时,总结方法有条理
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的收尾环节,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却经常被教师所忽略。当课堂教学时间比较紧张时,很多教师就会取消评价行为,直接为学生布置课后作业。殊不知,缺少评价的知识学习是不完整的,甚至是效果不佳的。教学评价既是课堂学习的阶段性总结,又是课后作业的前提性铺垫。想要实现最为有效的数学教学,及时有效的课后评价是必不可少的。
例如,在进行“等差数列”内容教学时,我在课堂上请学生尝试完成了这样一道习题:已知{an}是一个等差数列,其中,a2=1,a5=-5。那么,该数列的前n项和Sn的最大值是多少?进行教学总结时,我重点针对这个问题的解答过程进行了评价。我并没有将评价的关键放在具体如何解答上,而是以解题方法的选择为切入点。这个问题虽然以数列的形式出现,但其中“最大值求解”则提示我们要通过方程的途径进行研究。这种以方程思想解决非方程问题的思路在很多高中数学问题解答过程中都是普遍适用的。学生不要被题目表面的描述所蒙蔽,而要根据题目所求,选择相应的思想方法。
有效的数学教学需要有效的课堂评价,如何合理确定评价的内容是教师应特别注意的。既然大部分的课堂时间都放在了对具体数学知识内容的教授上,作为总结阶段的评价活动,自然也应将内容目标设置得更高一些,即由具体知识内容上升为宏观的思想方法。对于数学方法的总结,实现了数学教学效果的升华,对于学生知识学习的帮助也是条理清晰的。
让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得以提升,是一个全面且长期的工作。不难发现,想要获得有效的课堂教学,需要教师从各个环节入手,对教学要有创新,要给学生以充分的辅助。高中阶段的数学学习不同于以往,知识量显著增加,知识难度也明显增强。因此,教师在对课堂教学进行优化设计时,应同时兼顾知识内容的全面覆盖与教学形式的有效创新,让学生在崭新的数学课堂上更为深入地学习。通过不断拓宽教学视野,完善各个环节教学,高中数学教学水平一定会有显著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孙华.高中数学教学过程有效性策略探析[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0(7).
[2]高湘江.高中数学有效教学初探[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7(2).
[3]董雄杰.浅谈高中数学课堂提问的实效性[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版),2008(6).
[4]孙赋美.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有效教学方略运用刍议[J].数理化学习,2011(2).
关键词:高中数学 课堂教学 有效性
高中数学的教学地位是具有综合性的,它既衔接着初中阶段的基础性知识,又开启了大学阶段的提高性知识。与此同时,它与高中阶段的诸多其他学科之间也存在着横向联系。可以说,学好高中数学,对于整个理科知识体系的形成都具有重大意义。由此,对于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也就显得尤为关键了。
一、教学目标明确,任务布置有重点
高中阶段的数学知识密度明显增强了,这的确给课堂教学内容的设置造成了不小压力。但这并不代表教学内容的呈现失去了重点。很多教师为了片面地追求课堂教学效率,尽可能多地教授知识内容,但只是简单地把所学内容罗列出来,平铺直叙地讲给学生,这种方式是十分不可取的。在很多时候,毫无重点的讲解反而会让学生失去理解方向,即使包含再多内容,教学效果也是不显著的。
想要使课堂教学重点突出,教师首先要在教学设计中明确目标。一节数学课,即使知识内容再多,它们之间的搭配与呈现也必须具有一定的逻辑关系。千头万绪,重点只能有一个。只有教师明确了教学重点,学生才能随之找到学习方向,为学生节省大量的知识分辨时间,让课堂教学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教学方法灵活,小组合作有热情
同样的知识内容由不同教师教,学生的接受效果也是截然不同的。其中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起到了很大作用。教师采取的不同种类的教学方法,就像给数学知识穿上了一件外衣,使它们能够以全新的面貌展现在学生面前。所以,只有把这件衣服穿好了,穿巧了,学生接受起知识来,才能更加顺畅和深入,课堂教学也才能更加有效。
例如,在一次课堂教学中,我向学生呈现了这样一道习题(见图1):一个正三棱柱的三视图,试求这个三棱柱的表面积与体积。这个问题是对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考查,因此,我把学生进行了分组,将探究问题的权利交给了学生。学生看到这个三视图后,对正三棱柱的形态都有了自己的看法,通过小组讨论,学生间的互相交流,他们说明自己的理由,并快速而准确地画出了正三棱柱图形,标示出了相应的棱长。学生在此基础上又进行了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完成得十分顺利。如果这个由三视图得出图形的过程由教师一步步地教,学生便失去了一个绝佳的自由想象的思维机会。学生经过讨论得出结论,其实并没有耽误太多时间,得到的效果却是十分理想的。
数学课堂教学的方法多种多样,我比较倾向并常用的是小组合作。高中生已经累积了一定的基础知识,数学能力也已初步形成,很多问题也无须完全依靠教师的指导来解答了。很多时候,在小组研讨的氛围中,在思维火花的碰撞中,学生反而能更加快速地得出答案,或是找到更让教师满意的研究结果。小组合作的开展在无形中也促进了学生多元化思维的发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意义重大。
三、关注教学过程,联系实际有动力
在高中数学的各类测试中,应用问题常常出现。我认为,应用问题不仅是学生必须掌握的题目类型,更为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提供了一个重要启发。应用问题中明确了数学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向,只有知晓了理论层面的数学知识,将其成功应用于指导实践的过程中,才能说将数学知识完整地掌握了。
例如,在学习“函数”知识内容时,我请学生尝试解答这样一道应用问题:某公司为某产品做广告,经调查,一年之内的年销量Q(万件)与广告费x(万元)间的函数关系是(x≠0)。为生产此产品,公司每年的固定投入是3万元,每生产1万件产品需要继续投入32万元,每件产品的售价是年平均每件所占广告费的50%与年平均每件成本的150%之和。那么,年利润W(万元)与年广告费x(万元)之间的函数关系是什么?年广告费的投入为多少时,公司所获得的年利润能达到最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很自然地要运用到函数知识。而这个贴近生活的问题情境,也让学生看到了函数知识对于实际问题解决的帮助,学生对这个内容也逐渐感兴趣了。
由此可见,在课堂教学中勤于联系实际,不仅能让学生获得更为全面的数学知识,还能大大加强课堂的教学效率。这背后是学生数学学习热情显著提升的效果,如果数学学习仅仅停留在单一的理论层面上,学生很难在长时间的学习中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没有兴趣的学习又何谈主动性呢?在成功融入实际生活元素之后,学生能很快地找到学以致用的感觉,这也提升了学生对数学知识学习的兴趣。联系实际的教学方式,为数学课堂添加了无尽动力,使课堂教学实现了高效。
四、教学评价及时,总结方法有条理
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的收尾环节,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却经常被教师所忽略。当课堂教学时间比较紧张时,很多教师就会取消评价行为,直接为学生布置课后作业。殊不知,缺少评价的知识学习是不完整的,甚至是效果不佳的。教学评价既是课堂学习的阶段性总结,又是课后作业的前提性铺垫。想要实现最为有效的数学教学,及时有效的课后评价是必不可少的。
例如,在进行“等差数列”内容教学时,我在课堂上请学生尝试完成了这样一道习题:已知{an}是一个等差数列,其中,a2=1,a5=-5。那么,该数列的前n项和Sn的最大值是多少?进行教学总结时,我重点针对这个问题的解答过程进行了评价。我并没有将评价的关键放在具体如何解答上,而是以解题方法的选择为切入点。这个问题虽然以数列的形式出现,但其中“最大值求解”则提示我们要通过方程的途径进行研究。这种以方程思想解决非方程问题的思路在很多高中数学问题解答过程中都是普遍适用的。学生不要被题目表面的描述所蒙蔽,而要根据题目所求,选择相应的思想方法。
有效的数学教学需要有效的课堂评价,如何合理确定评价的内容是教师应特别注意的。既然大部分的课堂时间都放在了对具体数学知识内容的教授上,作为总结阶段的评价活动,自然也应将内容目标设置得更高一些,即由具体知识内容上升为宏观的思想方法。对于数学方法的总结,实现了数学教学效果的升华,对于学生知识学习的帮助也是条理清晰的。
让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得以提升,是一个全面且长期的工作。不难发现,想要获得有效的课堂教学,需要教师从各个环节入手,对教学要有创新,要给学生以充分的辅助。高中阶段的数学学习不同于以往,知识量显著增加,知识难度也明显增强。因此,教师在对课堂教学进行优化设计时,应同时兼顾知识内容的全面覆盖与教学形式的有效创新,让学生在崭新的数学课堂上更为深入地学习。通过不断拓宽教学视野,完善各个环节教学,高中数学教学水平一定会有显著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孙华.高中数学教学过程有效性策略探析[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0(7).
[2]高湘江.高中数学有效教学初探[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7(2).
[3]董雄杰.浅谈高中数学课堂提问的实效性[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版),2008(6).
[4]孙赋美.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有效教学方略运用刍议[J].数理化学习,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