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幸福教育理念;心理健康;实践探索
一、概念界定
1.幸福教育的理念
幸福教育是指在幸福的感受中进行幸福内容、幸福观的教育。幸福教育以人为本,关注人的幸福感,激发和唤醒人的幸福意识,在培养人的生活能力的同时,培养人感受幸福的能力,提升人的幸福感。
“幸福教育理念”就是让教育与幸福相连,让校园成为守望师生幸福生活的福祉领地。通过一系列活动,用积极向上的心态帮助师生提高理解幸福、感受幸福、懂得幸福、追求幸福、创造幸福生活的能力,引领教师、学生过一种幸福的校园生活。
2.“幸福教育”理念下学区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
依据积极心理学理论,开展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即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不断优化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的心理机能,开发心理潜能,促进整体素质提高和个性发展,形成健全人格。预防性心理健康教育: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对情感的自我调节能力、意志力、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二、探索途径
良好的“兴趣、习惯、方法”是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的重要因素,是需要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一定的学习策略指导下培养、形成的。因此,我们把“幸福教育工程”的三个落脚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作为学区增强课程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主线,并贯穿在教育教学活动的始终。
(一)开设心理活动课
开设心理健康活动课是我学区心理健康教育的特色之一。早在2004年,我们就在学区范围内开设了此课程。它是以学生的成长点为立足点,以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为主线,以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为主要内容,是一种面向全体学生的、以正面教育为主的活动课程,辅导目标重在发展、预防。
在教学内容确定的基础上,通过“活动、明理、互动、升华”等环节设计,采取情景体验、角色扮演、讨论分析等多种形式的系列辅导活动,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自我观念,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活动:通过小游戏、音乐欣赏等暖身活动,引导学生进入心理活动课情境。给学生创设出一个宽松、愉悦的环境,为进入活动主题进行了有力的铺垫。利用讲故事、学生表演、投影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了解、掌握本次活动的主要内容。
明理:通常是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自由发言,教师加以引导,让学生充分感悟。体验与感悟是心理课常用的方法,让学生充分体验,达到育人的目的,学生在明白事理的同时,自我认识也得到进一步加强。
互助:同学之间结合实际分析自身情况,形成自我认识,提高自我认知能力等。
升华:在认识、理解的基础上,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达到自我提升之目的。
通过实践及调查统计显示,心理活动课已成为学校中最受学生欢迎的课之一,极大地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和身心的健康发展。
(二)在学科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我学区提出“教师人人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工作要求,并对全体科任教师提出:“突出学科特点,挖掘教材中的心理教育因素,全方位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宗旨,开拓性地推行教学新理念,即在幸福教育理念支持下研究突出学生主体性的教学模式。
1.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学习效能
教师通过营造平等、民主、合作的课堂氛围,精心组织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特别是精心设置问题情境等引发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探究新知识,帮助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学习观念,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能。
2. 三个“落脚点”,奠定学生幸福生活基础
结合“幸福教育工程”,我们提出了三个落脚点——“兴趣、习惯和方法”,各校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对学生习惯的培养、学习兴趣的激发以及学习策略的指导。我们采取“两结合、一制定”加以落实,即:把兴趣培养与学习任务结合起来;把培养习惯与教学任务结合起来;制定“兴趣、习惯、方法”的实施方案加以落实。
学区党总支定期听取学校校长落实此工作的汇报,将其纳入校长的考核范围,进行专题汇报……经过四个学期有计划、有步骤的落实,很多学校的学生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等已经有了明显的改观,随之而来的是学习成绩的提高。
3.深挖学科内涵,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
在落实三个落脚点的同时,我们还要求每位科任教师结合学科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审美意识、意志力和群体意识等的培养。例如:语文课通过对优秀文章的分析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及高尚情操的同时,帮助学生克服消极的心理状态;英语课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重点培养学生的协作和交往意识;数学课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和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等。
(三)开展班级团体辅导
班主任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在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从2006年起,学区十分重视班主任这支队伍的建设,充分发挥他们在学生健康成长中的重要作用。结合本班学生实际,开展预防性和发展性为主的班级团体辅导活动。学生们在“倾听”→“同感”→“判断”→“商量”中达到在大我中完成小我,在完成小我中又能促进大我,使大我与小我在和平相处中并进发展,体现出学校“心育”的教育性、发展性、预防性。
(四)综合实践课
活泼好动是孩子们的天性,把心理健康教育融于学校的多种教学活动中,才能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通过调查访问、参观、拓展训练、社会服务等形式培养学生交往、合作、战胜挫折等心理品质。
(五)学校心理咨询活动
小学生的心理咨询是心理教师根据学生的求助情况,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和知识,通过与学生讨论、谈话等方式,给咨询的对象以帮助、启发和指导的过程,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问题与根源,改变其不正确的认知结构和行为模式,提高学生处理学习和生活中所遇到问题的能力,并产生情感、认识和意志上的变化,从而消除不良的心理影响,达到适应环境、发展自我、增进心理健康的目的。在对学生进行补救性和适应性的辅导外,我们还用积极心理学的理念,指导、启发学生依靠自身的内在力量,预防、克服和排解心理问题,同时注重对学生在学习和自我方面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与潜能开发。心理教师利用他们所学的专业知识,结合小学生存在的问题,采取系统脱敏法、认知重建法、宣泄疏导法、赞赏激励法、民主对话法、自我教育法等,对学生进行辅导。对正常的学生,通过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开发学生潜能,使心理咨询室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在对学生开展咨询的同时,也对教师和家长开展心理咨询和辅导活动。
(六)与家长、社区通力合作,开展“三结合”心理健康教育
家庭和社会教育是学生形成健康心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利用家长学校,向家长介绍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科学的亲子互动方法,介绍为孩子创造良好家庭环境的技巧。知心姐姐卢勤为我们进行了“家校配合,共同关注孩子健康成长”的讲座。各学校开展家长参与的亲子运动会,全校师生和家长社区代表参与的六年级“感恩毕业典礼”。
三、完善机制
(一)成立心理核心组
针对各校心理教师师资力量参差不齐的现状,学区发挥资源优势,成立心理健康教育核心小组,加强横向学习与交流。2006年3月,学区心理健康教育核心组正式成立。通过学习、教研与交流等形式不断提高心理教师的专业水平,为营造幸福校园,提高师生幸福感提供了人员保障。
(二)发挥学区指导功能
1.自我学习活动,理解“幸福教育”的理念
学区及各校为每位干部和教师配备了三本书,即《幸福教育论》《教师的幸福感》和《积极心理学》。教师们利用业余时间,阅读书籍,撰写读书心得,为工作实践积累着丰厚的理论知识。
2.交流与论坛活动,感悟“幸福教育”的真谛
利用每周校长例会时间,学区进行“幸福教育”理论学习与探讨,从“内涵解读”到“实践构想”,提高校长们对“幸福教育”的理解;举办全体中层以上干部参加的“幸福教育论坛”会,提高大家开展“幸福教育”的认识,并在实践操作上达成共识。
(三)注重教师专业发展
开展说课做课、导师带徒、校本教研、专题培训等活动,不断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与能力,引导教师用积极向上的心态和享受的心态从教。
(四)开展活动,内化幸福教育
学区通过开展“我谈幸福教育”、“幸福教育案例”及“幸福教育论文”征集、演讲等系列活动,引导教师深入理解“幸福教育”的理念,使教师有效地把育人理念有机地融合到教育教学工作中,提高教师们的业务与技能。
(五)课题引路,逐步提高师生的幸福指数
科研课题的研究能提升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层次,提高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为此我们组织教师参加了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中央教科所、中国教育学会、北京教育学会等的课题研究。如学区组织各校参与了中央教科所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开发心理潜能,提高学习效能的多元智能教学模式”课题的研究。
为了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学区先后多次组织干部和教师参加由中央教科所孟万金、张彩云等人主讲的积极心理学培训。通过培训、学习,强化教师用积极心理学理念思考和处理教育教学的策略与能力,掌握一定的心理知识与技能的能力,带动教师遇到问题时一切从积极出发,用积极的视角发现和解读问题;用积极的途径培养积极的品质;用积极的思想浇灌积极的心灵;用积极的过程提供积极的情感体验;用积极的反馈强化积极的效果;用积极的态度塑造积极的人生。
(六)树立典型,以点带面
三里屯小学作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较早的学校,参加了北师大国家级课题并承办了“学科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区级现场会,专家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给予了充分肯定。
西坝河三小突出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学校以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以心理咨询室的建设为突破口,全方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北京市德育心理研究中心在该校召开了心理健康教育研讨会,目前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学校的特色发展项目。
(七)制度做保障
为了确保幸福教育理念下学区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入开展,提升学校心理教育水平,学区通过制定课堂教学评优制度、幸福教育工程评价制度、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教学流程管理要求等推动幸福教育工程的落实。
四、效果体现
经过几年的努力,学区“幸福教育”理念下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探索取得了显著效果。
(一)学生收获了开展幸福教育带来的快乐
1.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大大加强。主要表现是学生的学习由过去的被动接受转为现在的主动探究。在与家长进行信息反馈座谈会上,许多家长谈到了学生在家学习时的变化。很多家长说:以前在家与孩子谈学习,多半是一扭头就走,现在家长与学生共同交流,彼此分享孩子学习的得与失。
2.学生学会了探索,逐步掌握了学习的一般策略和方法,学习的自觉性得到提高,学生感受到学习带来的乐趣、幸福。
3.学生尝到了落实“三个落脚点”所带来的好处,学习成绩大幅度提高。如近两年来,我学区的教学成绩逐步提高,各种抽测成绩87%以上的学校超过区平均分。学生拿到了开启幸福的金钥匙,感受到了学习的幸福与快乐。
(二)教师逐步体验到了工作的幸福
1.教师们的心理专业水平得到提高
我们积极参加由区指导中心组织的《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例》编写工作,该书已于2007年由新时代出版社在全国范围内发行。
2007年,我们组织教师参加了中国教育学会组织的新课程心理活动课优秀教案评比,我学区有23名教师分别取得一二三等奖的好成绩。
2.心理科研成绩显著
学区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论文和案例评选活动,如参加“健康杯”评审活动、中央教科所举办的征文评比以及市区教育学会举办的征文活动,学区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其中获得国家级别奖项的有338人,市区级的100多人。
3.教学成果突显,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学区品牌
近四年来,我学区及所辖学校参加或承办国家级心理健康教育现场会3次,承办北京市心理现场会2次,区级2次。做心理活动课和班级辅导课33节,得到专家的充分肯定。
学区的心理健康教育经验先后被《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代科学教育》等杂志刊登。《现代教育报》曾三次宣传报道过我学区开展心理活动课情况,对我区教师的课给以详细报道。
在上级领导的亲切关心、干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区8所学校全部被评为朝阳区心理健康教育先进校。其中,7所学校成为北京市心理健康教育实验校。学区先后在全国、市、区内做过典型经验发言,心理健康教育得到心理专家俞国良、北京市教委德育处领导的高度评价,发挥了在朝阳区、北京市乃至全国的典型示范作用,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学区品牌。
(三)带动了学校特色项目的发展
幸福教育带动学校特色的发展,目前学区8所学校校校有特色,如新源西里小学的“普特融合特色”、三里屯小学的摄影特色、黄胄艺术实验小学的艺术特色等项目在市区乃至全国产生影响,另外,学区建立了教辅中心,开设了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为学生个性发展、健康成长搭建了更广阔的舞台……
(四)推动了学校良好校园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在“幸福教育”理念的指导下,不仅促进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入发展,更促进了教师、学生进一步认识幸福、传递幸福、感受幸福等能力的提高,在此基础上,不断推动了学校健康、文明、和谐、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学校成为教师幸福的家园、学生的乐园!(稿件编号:090904004)
(作者单位:北京市朝阳区幸福村学区,100027,电邮:xingfucun123@126.com。该校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理事单位)
编辑/何 妍 终校/于 洪
一、概念界定
1.幸福教育的理念
幸福教育是指在幸福的感受中进行幸福内容、幸福观的教育。幸福教育以人为本,关注人的幸福感,激发和唤醒人的幸福意识,在培养人的生活能力的同时,培养人感受幸福的能力,提升人的幸福感。
“幸福教育理念”就是让教育与幸福相连,让校园成为守望师生幸福生活的福祉领地。通过一系列活动,用积极向上的心态帮助师生提高理解幸福、感受幸福、懂得幸福、追求幸福、创造幸福生活的能力,引领教师、学生过一种幸福的校园生活。
2.“幸福教育”理念下学区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
依据积极心理学理论,开展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即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不断优化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的心理机能,开发心理潜能,促进整体素质提高和个性发展,形成健全人格。预防性心理健康教育: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对情感的自我调节能力、意志力、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二、探索途径
良好的“兴趣、习惯、方法”是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的重要因素,是需要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一定的学习策略指导下培养、形成的。因此,我们把“幸福教育工程”的三个落脚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作为学区增强课程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主线,并贯穿在教育教学活动的始终。
(一)开设心理活动课
开设心理健康活动课是我学区心理健康教育的特色之一。早在2004年,我们就在学区范围内开设了此课程。它是以学生的成长点为立足点,以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为主线,以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为主要内容,是一种面向全体学生的、以正面教育为主的活动课程,辅导目标重在发展、预防。
在教学内容确定的基础上,通过“活动、明理、互动、升华”等环节设计,采取情景体验、角色扮演、讨论分析等多种形式的系列辅导活动,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自我观念,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活动:通过小游戏、音乐欣赏等暖身活动,引导学生进入心理活动课情境。给学生创设出一个宽松、愉悦的环境,为进入活动主题进行了有力的铺垫。利用讲故事、学生表演、投影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了解、掌握本次活动的主要内容。
明理:通常是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自由发言,教师加以引导,让学生充分感悟。体验与感悟是心理课常用的方法,让学生充分体验,达到育人的目的,学生在明白事理的同时,自我认识也得到进一步加强。
互助:同学之间结合实际分析自身情况,形成自我认识,提高自我认知能力等。
升华:在认识、理解的基础上,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达到自我提升之目的。
通过实践及调查统计显示,心理活动课已成为学校中最受学生欢迎的课之一,极大地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和身心的健康发展。
(二)在学科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我学区提出“教师人人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工作要求,并对全体科任教师提出:“突出学科特点,挖掘教材中的心理教育因素,全方位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宗旨,开拓性地推行教学新理念,即在幸福教育理念支持下研究突出学生主体性的教学模式。
1.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学习效能
教师通过营造平等、民主、合作的课堂氛围,精心组织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特别是精心设置问题情境等引发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探究新知识,帮助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学习观念,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能。
2. 三个“落脚点”,奠定学生幸福生活基础
结合“幸福教育工程”,我们提出了三个落脚点——“兴趣、习惯和方法”,各校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对学生习惯的培养、学习兴趣的激发以及学习策略的指导。我们采取“两结合、一制定”加以落实,即:把兴趣培养与学习任务结合起来;把培养习惯与教学任务结合起来;制定“兴趣、习惯、方法”的实施方案加以落实。
学区党总支定期听取学校校长落实此工作的汇报,将其纳入校长的考核范围,进行专题汇报……经过四个学期有计划、有步骤的落实,很多学校的学生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等已经有了明显的改观,随之而来的是学习成绩的提高。
3.深挖学科内涵,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
在落实三个落脚点的同时,我们还要求每位科任教师结合学科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审美意识、意志力和群体意识等的培养。例如:语文课通过对优秀文章的分析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及高尚情操的同时,帮助学生克服消极的心理状态;英语课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重点培养学生的协作和交往意识;数学课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和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等。
(三)开展班级团体辅导
班主任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在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从2006年起,学区十分重视班主任这支队伍的建设,充分发挥他们在学生健康成长中的重要作用。结合本班学生实际,开展预防性和发展性为主的班级团体辅导活动。学生们在“倾听”→“同感”→“判断”→“商量”中达到在大我中完成小我,在完成小我中又能促进大我,使大我与小我在和平相处中并进发展,体现出学校“心育”的教育性、发展性、预防性。
(四)综合实践课
活泼好动是孩子们的天性,把心理健康教育融于学校的多种教学活动中,才能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通过调查访问、参观、拓展训练、社会服务等形式培养学生交往、合作、战胜挫折等心理品质。
(五)学校心理咨询活动
小学生的心理咨询是心理教师根据学生的求助情况,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和知识,通过与学生讨论、谈话等方式,给咨询的对象以帮助、启发和指导的过程,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问题与根源,改变其不正确的认知结构和行为模式,提高学生处理学习和生活中所遇到问题的能力,并产生情感、认识和意志上的变化,从而消除不良的心理影响,达到适应环境、发展自我、增进心理健康的目的。在对学生进行补救性和适应性的辅导外,我们还用积极心理学的理念,指导、启发学生依靠自身的内在力量,预防、克服和排解心理问题,同时注重对学生在学习和自我方面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与潜能开发。心理教师利用他们所学的专业知识,结合小学生存在的问题,采取系统脱敏法、认知重建法、宣泄疏导法、赞赏激励法、民主对话法、自我教育法等,对学生进行辅导。对正常的学生,通过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开发学生潜能,使心理咨询室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在对学生开展咨询的同时,也对教师和家长开展心理咨询和辅导活动。
(六)与家长、社区通力合作,开展“三结合”心理健康教育
家庭和社会教育是学生形成健康心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利用家长学校,向家长介绍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科学的亲子互动方法,介绍为孩子创造良好家庭环境的技巧。知心姐姐卢勤为我们进行了“家校配合,共同关注孩子健康成长”的讲座。各学校开展家长参与的亲子运动会,全校师生和家长社区代表参与的六年级“感恩毕业典礼”。
三、完善机制
(一)成立心理核心组
针对各校心理教师师资力量参差不齐的现状,学区发挥资源优势,成立心理健康教育核心小组,加强横向学习与交流。2006年3月,学区心理健康教育核心组正式成立。通过学习、教研与交流等形式不断提高心理教师的专业水平,为营造幸福校园,提高师生幸福感提供了人员保障。
(二)发挥学区指导功能
1.自我学习活动,理解“幸福教育”的理念
学区及各校为每位干部和教师配备了三本书,即《幸福教育论》《教师的幸福感》和《积极心理学》。教师们利用业余时间,阅读书籍,撰写读书心得,为工作实践积累着丰厚的理论知识。
2.交流与论坛活动,感悟“幸福教育”的真谛
利用每周校长例会时间,学区进行“幸福教育”理论学习与探讨,从“内涵解读”到“实践构想”,提高校长们对“幸福教育”的理解;举办全体中层以上干部参加的“幸福教育论坛”会,提高大家开展“幸福教育”的认识,并在实践操作上达成共识。
(三)注重教师专业发展
开展说课做课、导师带徒、校本教研、专题培训等活动,不断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与能力,引导教师用积极向上的心态和享受的心态从教。
(四)开展活动,内化幸福教育
学区通过开展“我谈幸福教育”、“幸福教育案例”及“幸福教育论文”征集、演讲等系列活动,引导教师深入理解“幸福教育”的理念,使教师有效地把育人理念有机地融合到教育教学工作中,提高教师们的业务与技能。
(五)课题引路,逐步提高师生的幸福指数
科研课题的研究能提升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层次,提高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为此我们组织教师参加了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中央教科所、中国教育学会、北京教育学会等的课题研究。如学区组织各校参与了中央教科所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开发心理潜能,提高学习效能的多元智能教学模式”课题的研究。
为了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学区先后多次组织干部和教师参加由中央教科所孟万金、张彩云等人主讲的积极心理学培训。通过培训、学习,强化教师用积极心理学理念思考和处理教育教学的策略与能力,掌握一定的心理知识与技能的能力,带动教师遇到问题时一切从积极出发,用积极的视角发现和解读问题;用积极的途径培养积极的品质;用积极的思想浇灌积极的心灵;用积极的过程提供积极的情感体验;用积极的反馈强化积极的效果;用积极的态度塑造积极的人生。
(六)树立典型,以点带面
三里屯小学作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较早的学校,参加了北师大国家级课题并承办了“学科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区级现场会,专家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给予了充分肯定。
西坝河三小突出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学校以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以心理咨询室的建设为突破口,全方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北京市德育心理研究中心在该校召开了心理健康教育研讨会,目前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学校的特色发展项目。
(七)制度做保障
为了确保幸福教育理念下学区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入开展,提升学校心理教育水平,学区通过制定课堂教学评优制度、幸福教育工程评价制度、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教学流程管理要求等推动幸福教育工程的落实。
四、效果体现
经过几年的努力,学区“幸福教育”理念下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探索取得了显著效果。
(一)学生收获了开展幸福教育带来的快乐
1.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大大加强。主要表现是学生的学习由过去的被动接受转为现在的主动探究。在与家长进行信息反馈座谈会上,许多家长谈到了学生在家学习时的变化。很多家长说:以前在家与孩子谈学习,多半是一扭头就走,现在家长与学生共同交流,彼此分享孩子学习的得与失。
2.学生学会了探索,逐步掌握了学习的一般策略和方法,学习的自觉性得到提高,学生感受到学习带来的乐趣、幸福。
3.学生尝到了落实“三个落脚点”所带来的好处,学习成绩大幅度提高。如近两年来,我学区的教学成绩逐步提高,各种抽测成绩87%以上的学校超过区平均分。学生拿到了开启幸福的金钥匙,感受到了学习的幸福与快乐。
(二)教师逐步体验到了工作的幸福
1.教师们的心理专业水平得到提高
我们积极参加由区指导中心组织的《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例》编写工作,该书已于2007年由新时代出版社在全国范围内发行。
2007年,我们组织教师参加了中国教育学会组织的新课程心理活动课优秀教案评比,我学区有23名教师分别取得一二三等奖的好成绩。
2.心理科研成绩显著
学区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论文和案例评选活动,如参加“健康杯”评审活动、中央教科所举办的征文评比以及市区教育学会举办的征文活动,学区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其中获得国家级别奖项的有338人,市区级的100多人。
3.教学成果突显,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学区品牌
近四年来,我学区及所辖学校参加或承办国家级心理健康教育现场会3次,承办北京市心理现场会2次,区级2次。做心理活动课和班级辅导课33节,得到专家的充分肯定。
学区的心理健康教育经验先后被《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代科学教育》等杂志刊登。《现代教育报》曾三次宣传报道过我学区开展心理活动课情况,对我区教师的课给以详细报道。
在上级领导的亲切关心、干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区8所学校全部被评为朝阳区心理健康教育先进校。其中,7所学校成为北京市心理健康教育实验校。学区先后在全国、市、区内做过典型经验发言,心理健康教育得到心理专家俞国良、北京市教委德育处领导的高度评价,发挥了在朝阳区、北京市乃至全国的典型示范作用,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学区品牌。
(三)带动了学校特色项目的发展
幸福教育带动学校特色的发展,目前学区8所学校校校有特色,如新源西里小学的“普特融合特色”、三里屯小学的摄影特色、黄胄艺术实验小学的艺术特色等项目在市区乃至全国产生影响,另外,学区建立了教辅中心,开设了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为学生个性发展、健康成长搭建了更广阔的舞台……
(四)推动了学校良好校园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在“幸福教育”理念的指导下,不仅促进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入发展,更促进了教师、学生进一步认识幸福、传递幸福、感受幸福等能力的提高,在此基础上,不断推动了学校健康、文明、和谐、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学校成为教师幸福的家园、学生的乐园!(稿件编号:090904004)
(作者单位:北京市朝阳区幸福村学区,100027,电邮:xingfucun123@126.com。该校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理事单位)
编辑/何 妍 终校/于 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