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建设高职特色校园文化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学生成才的迫切需要,是学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主动选择。分析了目前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迫切性和存在的问题,并以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为例,说明了学校党委在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引导作用,探索了培育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立足于以高尚的精神引领学生的素质教育,加强学风建设和教风建设,从而逐步形成特色文化品牌。
关键词:校园文化;高职教育;素质教育;校风建设
作者简介:丁坚钢(1957-),男,浙江宁波人,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党委书记,副研究员。(浙江 杭州 311231)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1)21-0201-03
校园文化是学校所特有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高职校园文化则是融入了更多职业特征、职业技能、职业道德、职业人文素质的校园文化。它是一所院校在长期教育实践中积淀和创造出来的,反映师生共同信念和独特的价值观念体系。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建校时间较短,大多只有10年左右,如何在这些院校中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尤其是高职工科院校如何探索建设有自己特色的校园文化,树立自己的品牌形象,是摆在高职院校领导面前的一道难题。笔者分析了目前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迫切性和存在的问题,并以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为例,说明了学校党委的引导作用,探索了高职院校培育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立足于以高尚的精神引领学生的素质教育,加强学风建设和教风建设,从而大大改进了校风,促进了校园的和谐发展,同时也逐步形成了“扬伟人精神、树厚德之人”的特色文化品牌。
一、建设特色校园文化的背景思考与选择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于优化育人环境,构建和谐校园,培养学生的职业综合素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学生核心竞争力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选择建设主旨明确、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通过合适载体的设计与培育,以品牌的形式渗透到师生,特别是学生的校园生活中去,指导和引领高尚的精神文化生活,是每一所高职院校的必然选择。
1.建设特色校园文化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然要求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经过近十余年的快速发展,其规模已经占据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半壁江山,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一大批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所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国际化以及社会多样化,高职学院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高职学院要在市场竞争中取胜,就必须具备可持续的竞争优势。从历史的长河来看,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命脉,在人类进步与发展中始终担当着导向和推动的重任。尤其是在科学发展的新形势下,文化就意味着生产力、竞争力和凝聚力。对于一所高职院校来说,特色校园文化是形成和维系自身竞争优势的战略基础,优秀的特色校园文化一旦形成,便可构成高职学院最基本、最持久的竞争优势,成为高职学院持续的活力和发展潜力。通过特色校园文化建设,能进一步优化学院的办学理念、促进机制体制的完善、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从而使教育能更好地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2.建设特色校园文化是学生成长的迫切需求
进入21世纪,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为人们带来充裕的物质生活的同时,也强化了社会世俗化的特征,市场化的进程凸显出价值和利益的剧烈冲突,开放的社会文化网络更是严厉拷问作为社会人的道德判断。现在的高职院校学生身处纷繁复杂的社会,其思想品德无疑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考验。从总体上来讲,当代大学生的主流思想是积极向上的、是健康的,但是存在的一些明显不良的现象也是不容忽视的。一方面,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呈多元分流态势。由于生活阅历的关系,大学生的道德判断力和道德敏感性相对较弱,学生往往“重物质享受、轻精神追求”,“重个人价值实现、轻集体利益完成”,缺乏团队合作和无私奉献精神;另一方面,大学生普遍缺乏知荣知辱的强烈信仰。民族国家情感淡化,具有永恒主流精神的爱国主义观念没有得到大力弘扬。大学生诚信危机频发,拖欠学费、考试作弊时有发生。建设特色校园文化品牌,构建一个完善的校园文化体系,有组织地为学生的大学生活提供一个可以主动参与的途径——成为建设校园文化的一分子,有意识地突出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力求形成生动活泼健康向上的校园氛围,这既是学生在校生活成长的迫切需求,也是高职院校思政工作者的社会责任。
3.建设特色校园文化是高职人才培养的主动选择
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由于高职院校发展时间普遍不长,多数是在原来的中职院校和成人高校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在寻求快速发展过程中,大部分高职院校在有限的资源限制下,选择把更多的工作重心放在对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上。单从人才培养方案上看,普遍存在重技能而轻素质的现象,而素质的培养却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行之有效的体系。随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不断深入,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越来越多出现了一个强劲的声音,更多的高职院校和高职教育研究者发现仅仅教会学生“做事”是不足够的,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做人”。学会“做人”,无论在择业还是谋求未来发展、岗位迁移的过程中都具有不可替代的深远意义。毫无疑问,校园文化的建设是高职院校从精神、活动等各个角度,为学生素质教育搭建的最佳平台。富有学院特色的校园文化品牌,将更好地为人才培养提供鲜明的精神食粮。
二、当前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高等职业院校校园文化的底蕴和文化氛围相对较弱,校园文化建设的考核评价机制不完善,具有与育人目标相一致的特色校园文化尚在建设和形成之中,这些都制约了校园文化的功能的发挥。
1.缺少校园文化底蕴
从严格意义上讲,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只经历了十余年的时间,大多缺少高职教育的文化积淀,又处于高等教育规模扩张时期,普遍重视办学条件改善,校园环境等硬件设施建设投入力度空前,而精神文化建设相对落后,校园文化底蕴和文化氛围相对薄弱。
2.忽视校园文化的价值意义
在校园文化建设和考核过程中往往忽视校园文化的价值意义,从实用功利主义的角度来理解和实施校园文化建设。简单地将校园文化理解为学生的文化活动和校园自然景观建设,或认为校园文化建设只是管理和思想教育工作者的份内事,没有真正理解校园文化的深刻内涵,忽略文化的提炼、升华。因此,校园文化建设往往是注重热热闹闹的文化表象,忽视其本质意义。
3.高职特色不明显
校园文化建设远离高职的培养目标,未能突出重点,体现高职特色,具有趋同现象,导向功能缺失,往往将高职校园文化建设“高移”,一味地模仿和复制普通本科院校的校园文化模式,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脱节,学术气氛与实践氛围缺失,偏离高职校园文化的育人目标和本质,未能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应有的功能。
三、建设特色及品牌校园文化的整体思路与实践
校园文化包括校园物质文化、校园精神文化、校园制度文化三个层面。高职特色校园文化的建设必须从整体上规划,全局上构建,要与党的建设、思想政治工作、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紧密结合,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新格局。高职校园文化以品牌的形式出现,不仅能够体现特色,更容易形成一个完整的培育机制。同时,因为具有显著的辨识度,更容易在师生中传导。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率先在全国公办高职院校中开展了“周恩来班、邓颖超班”主体创建活动,以学习周恩来、邓颖超的光辉思想与崇高精神为切入点,着力破解学生“做什么人?”、“怎样做人?”的素质教育问题,以高尚的精神引领教师成长和学生成长,帮助师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该项创建活动经过历时三年多的培育,已经逐渐形成具有学院特色的“扬伟人精神 树厚德之人”的校园文化品牌,在学校的教风建设和学风建设中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
1.机制先行,是建立特色校园文化建设保障条件
高职校园文化的建设作为高等职业院校意识形态领域的一项重要工作,具有复杂性和容易被忽视性的特点,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更是一个长期培育和发扬的过程,必须持之以恒、坚定不移地付出大量工作。为了确保该项工作的有效有序,必须有人、财、物的多重保障。首先是组织保障,党委要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在学院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年度工作计划中有意识地加以引导;在日常工作中,要有强有力的领导机构筹划和领导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学(校)院要成立校园文化建设的领导小组和办公室。领导小组一般由学校(院)党委书记担任组长,在贯彻落实全员参与的原则下,由组织宣传部领衔,团委、学工部、教务处、科研处、总务基建处、保卫处、后服中心、工会及系部主要负责人共同组成校园文化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可设在组织宣传部,具体负责校园文化建设的具体规划、组织建设、协调检查、督促考核等工作。其次是经费保障,充足的经费是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必备条件。每年按照工作目标编制费用预算,并列入学院财务年度计划,确保经费到位,实行项目化管理。同时,建立考核评价指标,根据可量化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工作考核,实现奖励先进的激励机制。再次是人员保障,学院内部必须有一批长期为特色校园文化建设付出思考和实践的教师学生。
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在“周恩来班、邓颖超班”创建活动中,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组长的领导小组,以组织宣传部人员为主要策划人员,学院团委及其下属社团为具体组织活动的操作人员,吸引了一大批积极创建的班集体,形成了建设特色校园文化的骨干力量。为了更好的做好“周恩来班、邓颖超班”创建活动,学院还成立了“周恩来班、邓颖超班创建工作研究会”,明确人员和职责,形成了创建特色文化的研究机制,为特色文化持续建设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2.贯穿全程,调动全员积极性,构建校园文化品牌育人模式
特色校园文化品牌的重要任务是必须使学生在校园学习生活的全过程都获得感召,体现文化的力量,实现文明教化、以文化人。也就是说,在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特色校园文化品牌要做到令人过目难忘、铭刻终生,其中体现出来的精神始终能令学生警醒奋发、积极向上,设计的特色活动能够充满活力地带动一届又一届的学生紧紧追随。特色校园文化的潜移默化作用要能够帮助学生实现自身素质的提升,并最终成为受到企业欢迎的合格的职业人,就必须贯穿在学生学习知识、技能的全过程中。具体来讲,可以采用下述措施推荐校园文化建设:
(1)特色校园文化建设不是校园中一部分人的事情,而是每个人必须参与的工作。因此,要调动每个工作人员、每个教师、每个学生的积极性,这就需要在学院的制度上、政策上有全面的考虑。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学生管理等各项工作中,要让每个人的每一项活动都要考虑如何育人,在学院的考核等工作中也要提出对教师的相应要求。
(2)考虑院校或专业的行业特点,将行业文化与人才培养紧密相联。一个行业的文化发达程度和内涵,也深刻地影响着行业的发展模式、制度选择、政策取向以及各种资源开发和生产要素组合的水平,从而也就深刻地影响着行业发展的速度、质量和水平。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学校的校园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学生管理等各项工作中,都有所反映。
(3)将企业文化融入人才培养中。将企业文化融入人才培养,可以帮助高职院校找准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和选择正确的人才培养模式,帮助学生成才、成人、就业和创业,顺利实现高职的人才培养目标;引进优秀企业文化可以通过在办学理念中融入企业文化、在实践教学中渗透企业文化、用企业化方式进行学生管理以及在校园文化活动和思政工作中实现校企文化的互动与融合。
(4)三步方法。在实际的高职人才培养工作中,可以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实行三步方法。
第一步,主要针对一年级的学生,重在思想政治课程教育,主要开展“对校园文化的认知及行为养成”。通过对老一代革命家、行业代表人物、国内外名人事迹的宣传或参观考察,让学生感受一种文化精神,感化学生心灵。
第二步,主要针对二年级的学生,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到职业素养教育的提升。通过开展具体的创建活动,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培养成效,并在学习成效、健康活动开展等各方面对学生的学习生活进行评价,引导学生培养自身的责任心、诚信精神和大爱之心。同时,也在学习中初步引入行业文化和企业文化,使学生能够感受到自己未来从事的职业。
第三步,针对三年级的学生,重在职业综合素质的集成,校园文化建设的主题是“做厚德的职业人”。结合毕业阶段的各项生产实习和顶岗实习的职业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职业技能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健康素质,把学生培养成高素质的高技能人才。
这三个步骤是围绕主题、循序渐进的,同时将全部活动融合到针对学生的各个培养环节中,目的就是将特色校园文化与人才培养的过程契合。
3.宣传带动,营造校园文化建设积极氛围
校园文化深入人心,离不开有效的宣传带动。成功的文化建设往往是和成功的宣传策划相结合的。宣传的形式多种多样,作为特色校园文化的宣传旨在形成浓厚的氛围,在有限的环境里形成无限的生命力,最终深深的将先进的文化、崇高的精神传导给需要它的人。宣传需要策划,需要载体。
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在建设“扬伟人精神 树厚德之人”校园文化的过程中,在校园广场上竖立了周总理铜像,供全院师生瞻仰的同时,也给学生提供了爱国主义自我教育的直接阵地。学院将开展“纪念周恩来、邓颖超”征文比赛、演讲比赛、黑板报比赛作为每年学生活动中的常规重要赛事,使学生在回顾伟人精神的过程中完成对伟人精神的认知。“周恩来、邓颖超班”的创建活动更是成为了学院学生积极争创的年度大事。
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的校园文化建设正在不断地探索和丰富中,特色校园文化品牌在价值追求、精神信念、做人品格等多个文化层面上的引领作用已逐步显现。
四、结语
好的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不仅是一所院校存在的标志,也是院校凝聚人心的内核,更是院校持续创新发展的不竭动力。创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要加强党委的引导作用,要在院校的制度上、管理机制上、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中全面考虑如何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此外,还要调动校内每个人的积极性,充分利用各种校内外的资源。同时,也要加强宣传带动,营造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氛围。
参考文献:
[1]何玲霞.建设有特色的高职校园文化研究[J].文学教育(上),2010,(1).
[2]付海龙.引入优秀企业文化,顺利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
[3]向阳.培育大学文化再铸大学精魂[J].中国高等教育,2010,(19).
[4]戚步云,姚钟华.凝练办学特色提升核心竞争能力[J].中国高等教育,2010,(18).
[5]阙明坤.教育改革期待一场文化启蒙[J].教育与职业,2010,(31).
[6]于振梅.当代大学生诚信道德缺失的原因及教育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0,(32).
(责任编辑:刘丽娜)
关键词:校园文化;高职教育;素质教育;校风建设
作者简介:丁坚钢(1957-),男,浙江宁波人,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党委书记,副研究员。(浙江 杭州 311231)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1)21-0201-03
校园文化是学校所特有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高职校园文化则是融入了更多职业特征、职业技能、职业道德、职业人文素质的校园文化。它是一所院校在长期教育实践中积淀和创造出来的,反映师生共同信念和独特的价值观念体系。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建校时间较短,大多只有10年左右,如何在这些院校中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尤其是高职工科院校如何探索建设有自己特色的校园文化,树立自己的品牌形象,是摆在高职院校领导面前的一道难题。笔者分析了目前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迫切性和存在的问题,并以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为例,说明了学校党委的引导作用,探索了高职院校培育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立足于以高尚的精神引领学生的素质教育,加强学风建设和教风建设,从而大大改进了校风,促进了校园的和谐发展,同时也逐步形成了“扬伟人精神、树厚德之人”的特色文化品牌。
一、建设特色校园文化的背景思考与选择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于优化育人环境,构建和谐校园,培养学生的职业综合素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学生核心竞争力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选择建设主旨明确、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通过合适载体的设计与培育,以品牌的形式渗透到师生,特别是学生的校园生活中去,指导和引领高尚的精神文化生活,是每一所高职院校的必然选择。
1.建设特色校园文化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然要求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经过近十余年的快速发展,其规模已经占据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半壁江山,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一大批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所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国际化以及社会多样化,高职学院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高职学院要在市场竞争中取胜,就必须具备可持续的竞争优势。从历史的长河来看,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命脉,在人类进步与发展中始终担当着导向和推动的重任。尤其是在科学发展的新形势下,文化就意味着生产力、竞争力和凝聚力。对于一所高职院校来说,特色校园文化是形成和维系自身竞争优势的战略基础,优秀的特色校园文化一旦形成,便可构成高职学院最基本、最持久的竞争优势,成为高职学院持续的活力和发展潜力。通过特色校园文化建设,能进一步优化学院的办学理念、促进机制体制的完善、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从而使教育能更好地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2.建设特色校园文化是学生成长的迫切需求
进入21世纪,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为人们带来充裕的物质生活的同时,也强化了社会世俗化的特征,市场化的进程凸显出价值和利益的剧烈冲突,开放的社会文化网络更是严厉拷问作为社会人的道德判断。现在的高职院校学生身处纷繁复杂的社会,其思想品德无疑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考验。从总体上来讲,当代大学生的主流思想是积极向上的、是健康的,但是存在的一些明显不良的现象也是不容忽视的。一方面,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呈多元分流态势。由于生活阅历的关系,大学生的道德判断力和道德敏感性相对较弱,学生往往“重物质享受、轻精神追求”,“重个人价值实现、轻集体利益完成”,缺乏团队合作和无私奉献精神;另一方面,大学生普遍缺乏知荣知辱的强烈信仰。民族国家情感淡化,具有永恒主流精神的爱国主义观念没有得到大力弘扬。大学生诚信危机频发,拖欠学费、考试作弊时有发生。建设特色校园文化品牌,构建一个完善的校园文化体系,有组织地为学生的大学生活提供一个可以主动参与的途径——成为建设校园文化的一分子,有意识地突出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力求形成生动活泼健康向上的校园氛围,这既是学生在校生活成长的迫切需求,也是高职院校思政工作者的社会责任。
3.建设特色校园文化是高职人才培养的主动选择
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由于高职院校发展时间普遍不长,多数是在原来的中职院校和成人高校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在寻求快速发展过程中,大部分高职院校在有限的资源限制下,选择把更多的工作重心放在对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上。单从人才培养方案上看,普遍存在重技能而轻素质的现象,而素质的培养却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行之有效的体系。随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不断深入,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越来越多出现了一个强劲的声音,更多的高职院校和高职教育研究者发现仅仅教会学生“做事”是不足够的,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做人”。学会“做人”,无论在择业还是谋求未来发展、岗位迁移的过程中都具有不可替代的深远意义。毫无疑问,校园文化的建设是高职院校从精神、活动等各个角度,为学生素质教育搭建的最佳平台。富有学院特色的校园文化品牌,将更好地为人才培养提供鲜明的精神食粮。
二、当前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高等职业院校校园文化的底蕴和文化氛围相对较弱,校园文化建设的考核评价机制不完善,具有与育人目标相一致的特色校园文化尚在建设和形成之中,这些都制约了校园文化的功能的发挥。
1.缺少校园文化底蕴
从严格意义上讲,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只经历了十余年的时间,大多缺少高职教育的文化积淀,又处于高等教育规模扩张时期,普遍重视办学条件改善,校园环境等硬件设施建设投入力度空前,而精神文化建设相对落后,校园文化底蕴和文化氛围相对薄弱。
2.忽视校园文化的价值意义
在校园文化建设和考核过程中往往忽视校园文化的价值意义,从实用功利主义的角度来理解和实施校园文化建设。简单地将校园文化理解为学生的文化活动和校园自然景观建设,或认为校园文化建设只是管理和思想教育工作者的份内事,没有真正理解校园文化的深刻内涵,忽略文化的提炼、升华。因此,校园文化建设往往是注重热热闹闹的文化表象,忽视其本质意义。
3.高职特色不明显
校园文化建设远离高职的培养目标,未能突出重点,体现高职特色,具有趋同现象,导向功能缺失,往往将高职校园文化建设“高移”,一味地模仿和复制普通本科院校的校园文化模式,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脱节,学术气氛与实践氛围缺失,偏离高职校园文化的育人目标和本质,未能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应有的功能。
三、建设特色及品牌校园文化的整体思路与实践
校园文化包括校园物质文化、校园精神文化、校园制度文化三个层面。高职特色校园文化的建设必须从整体上规划,全局上构建,要与党的建设、思想政治工作、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紧密结合,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新格局。高职校园文化以品牌的形式出现,不仅能够体现特色,更容易形成一个完整的培育机制。同时,因为具有显著的辨识度,更容易在师生中传导。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率先在全国公办高职院校中开展了“周恩来班、邓颖超班”主体创建活动,以学习周恩来、邓颖超的光辉思想与崇高精神为切入点,着力破解学生“做什么人?”、“怎样做人?”的素质教育问题,以高尚的精神引领教师成长和学生成长,帮助师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该项创建活动经过历时三年多的培育,已经逐渐形成具有学院特色的“扬伟人精神 树厚德之人”的校园文化品牌,在学校的教风建设和学风建设中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
1.机制先行,是建立特色校园文化建设保障条件
高职校园文化的建设作为高等职业院校意识形态领域的一项重要工作,具有复杂性和容易被忽视性的特点,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更是一个长期培育和发扬的过程,必须持之以恒、坚定不移地付出大量工作。为了确保该项工作的有效有序,必须有人、财、物的多重保障。首先是组织保障,党委要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在学院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年度工作计划中有意识地加以引导;在日常工作中,要有强有力的领导机构筹划和领导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学(校)院要成立校园文化建设的领导小组和办公室。领导小组一般由学校(院)党委书记担任组长,在贯彻落实全员参与的原则下,由组织宣传部领衔,团委、学工部、教务处、科研处、总务基建处、保卫处、后服中心、工会及系部主要负责人共同组成校园文化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可设在组织宣传部,具体负责校园文化建设的具体规划、组织建设、协调检查、督促考核等工作。其次是经费保障,充足的经费是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必备条件。每年按照工作目标编制费用预算,并列入学院财务年度计划,确保经费到位,实行项目化管理。同时,建立考核评价指标,根据可量化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工作考核,实现奖励先进的激励机制。再次是人员保障,学院内部必须有一批长期为特色校园文化建设付出思考和实践的教师学生。
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在“周恩来班、邓颖超班”创建活动中,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组长的领导小组,以组织宣传部人员为主要策划人员,学院团委及其下属社团为具体组织活动的操作人员,吸引了一大批积极创建的班集体,形成了建设特色校园文化的骨干力量。为了更好的做好“周恩来班、邓颖超班”创建活动,学院还成立了“周恩来班、邓颖超班创建工作研究会”,明确人员和职责,形成了创建特色文化的研究机制,为特色文化持续建设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2.贯穿全程,调动全员积极性,构建校园文化品牌育人模式
特色校园文化品牌的重要任务是必须使学生在校园学习生活的全过程都获得感召,体现文化的力量,实现文明教化、以文化人。也就是说,在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特色校园文化品牌要做到令人过目难忘、铭刻终生,其中体现出来的精神始终能令学生警醒奋发、积极向上,设计的特色活动能够充满活力地带动一届又一届的学生紧紧追随。特色校园文化的潜移默化作用要能够帮助学生实现自身素质的提升,并最终成为受到企业欢迎的合格的职业人,就必须贯穿在学生学习知识、技能的全过程中。具体来讲,可以采用下述措施推荐校园文化建设:
(1)特色校园文化建设不是校园中一部分人的事情,而是每个人必须参与的工作。因此,要调动每个工作人员、每个教师、每个学生的积极性,这就需要在学院的制度上、政策上有全面的考虑。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学生管理等各项工作中,要让每个人的每一项活动都要考虑如何育人,在学院的考核等工作中也要提出对教师的相应要求。
(2)考虑院校或专业的行业特点,将行业文化与人才培养紧密相联。一个行业的文化发达程度和内涵,也深刻地影响着行业的发展模式、制度选择、政策取向以及各种资源开发和生产要素组合的水平,从而也就深刻地影响着行业发展的速度、质量和水平。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学校的校园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学生管理等各项工作中,都有所反映。
(3)将企业文化融入人才培养中。将企业文化融入人才培养,可以帮助高职院校找准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和选择正确的人才培养模式,帮助学生成才、成人、就业和创业,顺利实现高职的人才培养目标;引进优秀企业文化可以通过在办学理念中融入企业文化、在实践教学中渗透企业文化、用企业化方式进行学生管理以及在校园文化活动和思政工作中实现校企文化的互动与融合。
(4)三步方法。在实际的高职人才培养工作中,可以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实行三步方法。
第一步,主要针对一年级的学生,重在思想政治课程教育,主要开展“对校园文化的认知及行为养成”。通过对老一代革命家、行业代表人物、国内外名人事迹的宣传或参观考察,让学生感受一种文化精神,感化学生心灵。
第二步,主要针对二年级的学生,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到职业素养教育的提升。通过开展具体的创建活动,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培养成效,并在学习成效、健康活动开展等各方面对学生的学习生活进行评价,引导学生培养自身的责任心、诚信精神和大爱之心。同时,也在学习中初步引入行业文化和企业文化,使学生能够感受到自己未来从事的职业。
第三步,针对三年级的学生,重在职业综合素质的集成,校园文化建设的主题是“做厚德的职业人”。结合毕业阶段的各项生产实习和顶岗实习的职业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职业技能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健康素质,把学生培养成高素质的高技能人才。
这三个步骤是围绕主题、循序渐进的,同时将全部活动融合到针对学生的各个培养环节中,目的就是将特色校园文化与人才培养的过程契合。
3.宣传带动,营造校园文化建设积极氛围
校园文化深入人心,离不开有效的宣传带动。成功的文化建设往往是和成功的宣传策划相结合的。宣传的形式多种多样,作为特色校园文化的宣传旨在形成浓厚的氛围,在有限的环境里形成无限的生命力,最终深深的将先进的文化、崇高的精神传导给需要它的人。宣传需要策划,需要载体。
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在建设“扬伟人精神 树厚德之人”校园文化的过程中,在校园广场上竖立了周总理铜像,供全院师生瞻仰的同时,也给学生提供了爱国主义自我教育的直接阵地。学院将开展“纪念周恩来、邓颖超”征文比赛、演讲比赛、黑板报比赛作为每年学生活动中的常规重要赛事,使学生在回顾伟人精神的过程中完成对伟人精神的认知。“周恩来、邓颖超班”的创建活动更是成为了学院学生积极争创的年度大事。
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的校园文化建设正在不断地探索和丰富中,特色校园文化品牌在价值追求、精神信念、做人品格等多个文化层面上的引领作用已逐步显现。
四、结语
好的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不仅是一所院校存在的标志,也是院校凝聚人心的内核,更是院校持续创新发展的不竭动力。创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要加强党委的引导作用,要在院校的制度上、管理机制上、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中全面考虑如何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此外,还要调动校内每个人的积极性,充分利用各种校内外的资源。同时,也要加强宣传带动,营造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氛围。
参考文献:
[1]何玲霞.建设有特色的高职校园文化研究[J].文学教育(上),2010,(1).
[2]付海龙.引入优秀企业文化,顺利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
[3]向阳.培育大学文化再铸大学精魂[J].中国高等教育,2010,(19).
[4]戚步云,姚钟华.凝练办学特色提升核心竞争能力[J].中国高等教育,2010,(18).
[5]阙明坤.教育改革期待一场文化启蒙[J].教育与职业,2010,(31).
[6]于振梅.当代大学生诚信道德缺失的原因及教育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0,(32).
(责任编辑:刘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