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中—天水经济区包括陕西省西安、铜川、宝鸡、咸阳、渭南、杨凌、商洛(部分区县)和甘肃省天水所辖行政区域,2009年6月10日,国务院正式批准了《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将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发展提升到全国和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层面加以推进。西安作为“关天规划”的核心城市,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众多科研单位,但在全国副省级城市竞争力排名中仅徘徊于中下游,工业发展落后,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等问题困扰着西安城市竞争力的发展。
一、西安城市竞争力分析
(一)优势分析
1、丰富的旅游资源
西安作为十三朝古都,是我国首批列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之一。全市共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14处,古遗址、陵墓4000多处,人文旅游资源占全市旅游资源的96.9%,被誉为中国的“天然历史博物馆”。西安的自然景观资源也独具特色,在市辖9区4县,998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秦岭山地与渭河平原界限分明,形成了独特的景观地貌。自然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让西安独具城市魅力。
2、科技研发优势
西安的综合科技实力位居全国大城市前列,现有国家级科研基地9个,两院院士44人,拥有各类科研机构3000多个,各类科研人员占全市职工总数的26.5%。全市高新技术企业1164家,中小企业3500多家,每年有3000多项科技成果和发明专利问世。2008年西安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到199.26亿元,占全市GDP的比重为9.1%。科技强市逐渐使西安具备了经济强市的潜力。
3、良好的产业基础
近年来,西安产业结构加速优化,三次产业结构2007年为4.68:43.80:51.52,产业发展实现了工业化转变,目前已形成以中高压输变电成套设备、航空航天产品、重型载货汽车、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制冷设备、通用及专用设备、石油化工、食品饮料八大行业为主的工业体系。此外,西安是全国6个综合性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之一,良好的产业基础奠定了西安城市竞争的实力。
4、交通物流便利
西安地处我国中西结合部,历来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在高铁时代,以西安为中心的“1小时生活圈”正在构建,将形成贯通关中及周边主要城市的快速客运大通道,关中城市群与周边省份将呈现出明显的“同城效应”。在公路方面,以西安为中心的“米”字形高速公路四通八达,已实现县县通高速,乡乡通油路,村村通公路。交通物流的快捷便利为西安增添了流通物质的能力。
5、金融商业圈发展成熟
西安已建立起了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金融体系,包含资本市场、货币市场、外汇市场构成的金融市场体系和银行监管、证券监管和保险监管构成的金融监管体系,融资环境便利。同时,西安市商品流通市场体系健全,商业圈贸易发达。全市拥有各类贸易市场543个,销售过亿元的市场16个。活跃的融资市场和商品市场保持着城市经济的活力。
(二)劣势分析
西安地处内陆,开放程度不高,工业产值占GDP比重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仅为倒数第二。由于工业发展落后,城市GDP增长缺乏强大的拉动力,导致政府财力紧张,城市基础设施投入有限,尽管科研实力雄厚,但科技成果转化率偏低,使得西安的科研成果只能以较低水平贡献城市经济。此外,与东部发达城市相比,西安周边没有形成强经济实力的城市群,难以形成城市经济发展的聚集效应,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着西安城市竞争力的提升。
二、提升西安城市竞争力的政策思考
(一)明确城市定位,发展低碳经济
按照“关天规划”,西安的建设目标是国际化大都市,作为核心城市,要在区域经济中发挥科研、商贸、旅游、金融中心作用,这对西安的城市发展提出了多方位高标准的要求。首先,政府应该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建立服务型政府,实行政事公开,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调,进一步简化审批手续,提高整体办事效率;其次,应加大对人力资本的投资,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并重,积极培养和引进人才,保障经济建设的人力资源供给;第三,发展循环经济,淘汰落后的工业装备,加快产业升级,研发二氧化碳的回收、转化与固存技能,降低碳排量,延长产业链,提高废弃物再利用率,同时建立低碳经济政策研究机构,建立科学合理的“碳预算”制度,进一步探索“碳交易”模式,以低碳经济引导城市经济健康发展。
(二)发展产业集群,优化资源配置
在资源整合方面,“关天规划”支持以市场为导向,发挥产业优势,加强配套分工和优势产业基地构筑。对此,政府首先应制定和组织实施发展规划和行动方案,推进军民产业结合,中央企业和地方企业结合,全面推进城市工业发展进程;其次,应充分利用工业园区,大力发展西安的优势产业,引导工业资源向专业化园区聚积,在园区培育产业的集聚效应,有重点有区别地指引企业发展,做大做强龙头企业,提高中小企业的配套能力;第三,应在各级工业园区坚持贯彻错位发展的战略,克服各自“大而全”的局面,形成优势互补,通过工业发展带动GDP增长,扩大城市可调控和支配资本的能力。
(三)加大财政支持,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在科技研发方面,“关天规划”支持西安建立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的同时,从财税、金融、投资、土地、环保六个方面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这正是西安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实现由科技强市到经济强市的大好时机。在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中,首先,政府應制定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的优惠政策,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建立科技产业信息平台,引导企业资本、金融资本和风险投资等社会资金流向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过程;其次,强化激励机制,不断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建立以企业为主体、高校与科研院所为依托的产学研创新体系,充分发挥中介服务等机构的纽带作用,优化市场资源配置;第三,把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结构升级结合起来,把高新技术不断引入主导产业产品开发和产业建设之中,带动关联产业共同发展,将高新科技成果的产业化收益最大程度的在城市经济运行中共享。
(四)加强对外开发,促进交流合作
在交流合作方面,“关天规划”致力于推动东西部合作和国际投资贸易洽谈。西安有着对外交流的悠久历史,在新的历史时期,首先,政府应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提高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推动区域经济对外开放;其次,应大力发展以欧亚经济论坛、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中国国际通用航空大会为代表的会展活动,加强对外交流的广度和深度,并通过2011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等国际活动的举办,提高城市参加国际经济社会活动的程度。
(作者单位:西安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一、西安城市竞争力分析
(一)优势分析
1、丰富的旅游资源
西安作为十三朝古都,是我国首批列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之一。全市共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14处,古遗址、陵墓4000多处,人文旅游资源占全市旅游资源的96.9%,被誉为中国的“天然历史博物馆”。西安的自然景观资源也独具特色,在市辖9区4县,998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秦岭山地与渭河平原界限分明,形成了独特的景观地貌。自然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让西安独具城市魅力。
2、科技研发优势
西安的综合科技实力位居全国大城市前列,现有国家级科研基地9个,两院院士44人,拥有各类科研机构3000多个,各类科研人员占全市职工总数的26.5%。全市高新技术企业1164家,中小企业3500多家,每年有3000多项科技成果和发明专利问世。2008年西安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到199.26亿元,占全市GDP的比重为9.1%。科技强市逐渐使西安具备了经济强市的潜力。
3、良好的产业基础
近年来,西安产业结构加速优化,三次产业结构2007年为4.68:43.80:51.52,产业发展实现了工业化转变,目前已形成以中高压输变电成套设备、航空航天产品、重型载货汽车、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制冷设备、通用及专用设备、石油化工、食品饮料八大行业为主的工业体系。此外,西安是全国6个综合性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之一,良好的产业基础奠定了西安城市竞争的实力。
4、交通物流便利
西安地处我国中西结合部,历来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在高铁时代,以西安为中心的“1小时生活圈”正在构建,将形成贯通关中及周边主要城市的快速客运大通道,关中城市群与周边省份将呈现出明显的“同城效应”。在公路方面,以西安为中心的“米”字形高速公路四通八达,已实现县县通高速,乡乡通油路,村村通公路。交通物流的快捷便利为西安增添了流通物质的能力。
5、金融商业圈发展成熟
西安已建立起了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金融体系,包含资本市场、货币市场、外汇市场构成的金融市场体系和银行监管、证券监管和保险监管构成的金融监管体系,融资环境便利。同时,西安市商品流通市场体系健全,商业圈贸易发达。全市拥有各类贸易市场543个,销售过亿元的市场16个。活跃的融资市场和商品市场保持着城市经济的活力。
(二)劣势分析
西安地处内陆,开放程度不高,工业产值占GDP比重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仅为倒数第二。由于工业发展落后,城市GDP增长缺乏强大的拉动力,导致政府财力紧张,城市基础设施投入有限,尽管科研实力雄厚,但科技成果转化率偏低,使得西安的科研成果只能以较低水平贡献城市经济。此外,与东部发达城市相比,西安周边没有形成强经济实力的城市群,难以形成城市经济发展的聚集效应,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着西安城市竞争力的提升。
二、提升西安城市竞争力的政策思考
(一)明确城市定位,发展低碳经济
按照“关天规划”,西安的建设目标是国际化大都市,作为核心城市,要在区域经济中发挥科研、商贸、旅游、金融中心作用,这对西安的城市发展提出了多方位高标准的要求。首先,政府应该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建立服务型政府,实行政事公开,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调,进一步简化审批手续,提高整体办事效率;其次,应加大对人力资本的投资,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并重,积极培养和引进人才,保障经济建设的人力资源供给;第三,发展循环经济,淘汰落后的工业装备,加快产业升级,研发二氧化碳的回收、转化与固存技能,降低碳排量,延长产业链,提高废弃物再利用率,同时建立低碳经济政策研究机构,建立科学合理的“碳预算”制度,进一步探索“碳交易”模式,以低碳经济引导城市经济健康发展。
(二)发展产业集群,优化资源配置
在资源整合方面,“关天规划”支持以市场为导向,发挥产业优势,加强配套分工和优势产业基地构筑。对此,政府首先应制定和组织实施发展规划和行动方案,推进军民产业结合,中央企业和地方企业结合,全面推进城市工业发展进程;其次,应充分利用工业园区,大力发展西安的优势产业,引导工业资源向专业化园区聚积,在园区培育产业的集聚效应,有重点有区别地指引企业发展,做大做强龙头企业,提高中小企业的配套能力;第三,应在各级工业园区坚持贯彻错位发展的战略,克服各自“大而全”的局面,形成优势互补,通过工业发展带动GDP增长,扩大城市可调控和支配资本的能力。
(三)加大财政支持,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在科技研发方面,“关天规划”支持西安建立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的同时,从财税、金融、投资、土地、环保六个方面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这正是西安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实现由科技强市到经济强市的大好时机。在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中,首先,政府應制定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的优惠政策,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建立科技产业信息平台,引导企业资本、金融资本和风险投资等社会资金流向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过程;其次,强化激励机制,不断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建立以企业为主体、高校与科研院所为依托的产学研创新体系,充分发挥中介服务等机构的纽带作用,优化市场资源配置;第三,把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结构升级结合起来,把高新技术不断引入主导产业产品开发和产业建设之中,带动关联产业共同发展,将高新科技成果的产业化收益最大程度的在城市经济运行中共享。
(四)加强对外开发,促进交流合作
在交流合作方面,“关天规划”致力于推动东西部合作和国际投资贸易洽谈。西安有着对外交流的悠久历史,在新的历史时期,首先,政府应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提高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推动区域经济对外开放;其次,应大力发展以欧亚经济论坛、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中国国际通用航空大会为代表的会展活动,加强对外交流的广度和深度,并通过2011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等国际活动的举办,提高城市参加国际经济社会活动的程度。
(作者单位:西安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