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历史课堂上积极的运用课堂讨论法是一个重要的教学举措。课堂讨论是以研究历史轨迹和真理为教学目的,在辩论和互动交流中进行的一种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的只有教学主体的教师一人发言的状况,极大的鼓励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习效率,如何有效的展开课堂讨论,怎样把握好讨论的模式是摆在我们教学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高中历史 课堂讨论 教学方法
教育改革改变过去的传统教学方法。老师不再满堂灌.学生不再被动接受。学生的主动学习变得越来越重要。课堂讨论就是一种很重要的方法。课堂讨论是在商讨和辩论中互相启发.从而研究和探求真理的教学模式。它强调在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关系中,改变教师“一言堂”的传统方式.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为学生主动地学习。并去研究和探求真理:在学生与教学内容的关系中,改变学生机械地接受知识的观念,让学生多问“为什么”。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构建高效课堂是我们所有教师都在不断探索的课题。而高效课堂的核心就是分组合作学习,课堂讨论是分组合作学习所采用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课堂讨论是学生根据教师或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在集体中相互交流个人的看法,相互学习启发,从而研究和探求真理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改变了教师“一言堂”的传统教学方式,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为学生主动地学习,极大地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是让学生主动思考的最有效途径。如何将这一教学手段用于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使其成为活跃课堂气氛,开拓思维,增强学生学习动力的有效途径,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呢?下面笔者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师生双方的充分准备是搞好课堂讨论的前提
教师事先公布讨论题,提出目的和要求,布置必读的参考资料,提供某些带启发性的思考点。并事先确定 3至5个主要发言人,其余为补充发言人,或按坐位每10人为一组,选出代表汇集小组意见作中心发言。学生则要根据讨论题认真钻研教材,查阅有关资料,写好发言提纲,人人都做发言的打算,发言要力求做到:不离题 ,不超时、态度认真大方,尽可能讲普通话,口齿清楚,措词得当。
二、课堂讨论要贴近当前社会实际
在教学中,历史教师若能在课堂教学中及时讲解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则能有效防止枯燥的说教,变抽象为具体,变空洞为有味,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提高兴趣,增强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在课堂上除了要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外,还应想方设法使课堂教学紧密联系现实问题,拉近时空距离,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的历史知识与技能评析当前的时政热点问题,加深对现实问题的理解并探讨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与策略。当前的时政热点问题,是过去历史问题的延伸。可以追朔其历史根源、演变轨迹,可以由热点现实问题引出许多相关联系的历史现象,从而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现实,激发学生对历史的了解和探究的欲望,强化学生对相应学习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三、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讨论时,教师要善于启发和诱思,高屋建瓴,掌握好火候。当出现沉默时,老师要拨开话题,打破沉默,启发学生发言;当讨论进入高潮,特别是出现争论时,教师要因势利导,紧扣主题,将讨论引向纵深,最后做好总结。总结时,要表扬质量较高的发言和积极性高、进步陕的学生。要特别鼓励学生对书中或前人的一些传统观念提出大胆质疑,对前人尚未揭示的规律勇于探索,即使有不妥之处,得出的某些结论不尽成熟,甚至走入“误区”,教师也要满腔热情地肯定其创新思维,引导学生找出不足,分析原因,走出“误区”,变不足为圆满,变错误为正确,使学生的认识产生质的飞跃。如在讨论美国的罗斯福新政时,有學生将我国目前的经济困难与美国当年的经济危机等同起来,认为要照搬美国的罗斯福新政。对此,笔者首先引导学生回忆资本主义的发展史,着力揭露美国无法解决的内在矛盾,认清周期性的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的本质所决定的。接着,笔者在实事求是地介绍我国目前面临的经济困难之后,启发学生畅谈改革开放20年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目前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良好态势。从而,使学生认识到我国目前的经济困难只不过是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过程中的阵痛,是局部的、暂时的,与美国当时的经济危机呈现的“大萧条”、“大恐慌”是根本不同的。只是某些现象有相似之外,况且在程度上也轻微得多。
四、根据不同学生的水平差异设置问题
课堂提问既要立足于学生整体的学习水平,又要兼顾学生个体的差异性。提出的问题,一定要顺应学生个体的实际状况。因此,问题的难度控制就显得十分重要了。问题过难,学生容易产生畏惧感;而问题过易,则会导致学生思维的倦怠。因此设置问题难度是个技巧,这个技巧应该把握住所出问题必需是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既有利于学生回答,也有利于引导学生的发展。需要注意的是:不同水平的学生对于同一问题的难度认识不同,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熟悉每个学生的情况,做到提问时有的放矢,这样才符合新课改的要求,才能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学习过程,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
因此,笔者根据能力不同把学生分成了三个层次:识记型、理解型和运用型。识记型的学生是指对书本知识只停留在死记硬背这一水平的学生。理解型的学生是指能比较全面地掌握书本知识但运用知识的能力相对较差的学生。运用型的学生是指不但能比较好地掌握书本知识,而且能比较好地运用知识的学生。在充分了解学生的情况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可以根据学生的水平不同设置与其相适应的问题,使提问的效果最优化。
总之,课堂提问是高效课堂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的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正确地、科学地设问,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有利于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学任务的完成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高中历史 课堂讨论 教学方法
教育改革改变过去的传统教学方法。老师不再满堂灌.学生不再被动接受。学生的主动学习变得越来越重要。课堂讨论就是一种很重要的方法。课堂讨论是在商讨和辩论中互相启发.从而研究和探求真理的教学模式。它强调在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关系中,改变教师“一言堂”的传统方式.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为学生主动地学习。并去研究和探求真理:在学生与教学内容的关系中,改变学生机械地接受知识的观念,让学生多问“为什么”。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构建高效课堂是我们所有教师都在不断探索的课题。而高效课堂的核心就是分组合作学习,课堂讨论是分组合作学习所采用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课堂讨论是学生根据教师或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在集体中相互交流个人的看法,相互学习启发,从而研究和探求真理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改变了教师“一言堂”的传统教学方式,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为学生主动地学习,极大地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是让学生主动思考的最有效途径。如何将这一教学手段用于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使其成为活跃课堂气氛,开拓思维,增强学生学习动力的有效途径,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呢?下面笔者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师生双方的充分准备是搞好课堂讨论的前提
教师事先公布讨论题,提出目的和要求,布置必读的参考资料,提供某些带启发性的思考点。并事先确定 3至5个主要发言人,其余为补充发言人,或按坐位每10人为一组,选出代表汇集小组意见作中心发言。学生则要根据讨论题认真钻研教材,查阅有关资料,写好发言提纲,人人都做发言的打算,发言要力求做到:不离题 ,不超时、态度认真大方,尽可能讲普通话,口齿清楚,措词得当。
二、课堂讨论要贴近当前社会实际
在教学中,历史教师若能在课堂教学中及时讲解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则能有效防止枯燥的说教,变抽象为具体,变空洞为有味,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提高兴趣,增强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在课堂上除了要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外,还应想方设法使课堂教学紧密联系现实问题,拉近时空距离,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的历史知识与技能评析当前的时政热点问题,加深对现实问题的理解并探讨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与策略。当前的时政热点问题,是过去历史问题的延伸。可以追朔其历史根源、演变轨迹,可以由热点现实问题引出许多相关联系的历史现象,从而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现实,激发学生对历史的了解和探究的欲望,强化学生对相应学习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三、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讨论时,教师要善于启发和诱思,高屋建瓴,掌握好火候。当出现沉默时,老师要拨开话题,打破沉默,启发学生发言;当讨论进入高潮,特别是出现争论时,教师要因势利导,紧扣主题,将讨论引向纵深,最后做好总结。总结时,要表扬质量较高的发言和积极性高、进步陕的学生。要特别鼓励学生对书中或前人的一些传统观念提出大胆质疑,对前人尚未揭示的规律勇于探索,即使有不妥之处,得出的某些结论不尽成熟,甚至走入“误区”,教师也要满腔热情地肯定其创新思维,引导学生找出不足,分析原因,走出“误区”,变不足为圆满,变错误为正确,使学生的认识产生质的飞跃。如在讨论美国的罗斯福新政时,有學生将我国目前的经济困难与美国当年的经济危机等同起来,认为要照搬美国的罗斯福新政。对此,笔者首先引导学生回忆资本主义的发展史,着力揭露美国无法解决的内在矛盾,认清周期性的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的本质所决定的。接着,笔者在实事求是地介绍我国目前面临的经济困难之后,启发学生畅谈改革开放20年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目前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良好态势。从而,使学生认识到我国目前的经济困难只不过是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过程中的阵痛,是局部的、暂时的,与美国当时的经济危机呈现的“大萧条”、“大恐慌”是根本不同的。只是某些现象有相似之外,况且在程度上也轻微得多。
四、根据不同学生的水平差异设置问题
课堂提问既要立足于学生整体的学习水平,又要兼顾学生个体的差异性。提出的问题,一定要顺应学生个体的实际状况。因此,问题的难度控制就显得十分重要了。问题过难,学生容易产生畏惧感;而问题过易,则会导致学生思维的倦怠。因此设置问题难度是个技巧,这个技巧应该把握住所出问题必需是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既有利于学生回答,也有利于引导学生的发展。需要注意的是:不同水平的学生对于同一问题的难度认识不同,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熟悉每个学生的情况,做到提问时有的放矢,这样才符合新课改的要求,才能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学习过程,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
因此,笔者根据能力不同把学生分成了三个层次:识记型、理解型和运用型。识记型的学生是指对书本知识只停留在死记硬背这一水平的学生。理解型的学生是指能比较全面地掌握书本知识但运用知识的能力相对较差的学生。运用型的学生是指不但能比较好地掌握书本知识,而且能比较好地运用知识的学生。在充分了解学生的情况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可以根据学生的水平不同设置与其相适应的问题,使提问的效果最优化。
总之,课堂提问是高效课堂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的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正确地、科学地设问,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有利于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学任务的完成和教学质量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