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立荣:再给中国三十年

来源 :TA生活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ystalym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的传统思维中,会更多觉得管理是纯粹经验性的,或者说是一门艺术,而很少有认为管理实际上是一门科学。对管理的科学性认识是一种现代的视角。中国经济的发展必然面临着如何提升管理技术的问题,这种技术的提升与诸如产品制造技术的引进是一个层面的东西。制造技术的引进相对容易,但如何提升管理人員的素质?特别是在中国本身完全没有职业经理人的传统,而管理本身又特别重要的形势下。
  1992年,中国正式确定“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在市场经济的特征中,包含了对管理人才,或说是对职业经理人的需求。产品、金融、环境,甚至是制度这些,都离不开人在其中的重要作用。为什么发达国家市场的效率高,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正是管理的效率高。基于这点认识,中国对MBA教育的引进可以说是国家战略高度的行为。
  在西方MBA教育体系中,MBA与EMBA的差别是全职学习(Full-time)与在职学习(Part-time)的区别。而在中国这种差别不是最主要的,EMBA前面的E(executive,高级管理人员)才是关键。中国的EMBA教育从2002年开始,其模式是符合中国特殊国情的一种创新,即既满足正在快速成长的市场对于职业中高层管理人员的需求,又在入学的方式上做了一个符合现实的转变,即没有MBA一样的全国联考,而是更看重工作经验、管理知识基础和潜力,可谓一时的现实与智慧之举。
  《TA生活家》杂志对于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龙立荣教授的采访,除了华中科技大学的EMBA教育,也涉及当下的公共热点话题,如企业家精神、社会分配领域中的效率与公平等。
  寻找适合中国的管理
  在目前如霜花繁密的EMBA教育市场中,华中科技大学EMBA仍然占据一定历史地位上的优势。据龙立荣介绍,华中科技大学是第一批全国三十所获得举办EMBA教育的院校之一,这主要源于在更早之前全国MBA教育评估中表现十分突出,取得位列全国第七的优异成绩。
  这样一种先发优势,加之也赶上了彼时中国经济增长最好的时期,增速快,通胀低,结构性问题带来的制约不显著。经济的发展也不断催生了人们学习进取的热情,特别是在沿海地区,人们越发认识到管理本身就是一种生产力,通晓更多的现代性管理技术就意味着在降低成本的同时让企业的价值快速提升。华中科技大学EMBA在这一浪潮中始终处在奋勇争先的浪头之列,凭借着“学在华科”的口碑,树立了很高的市场声誉。
  从2002年到今天,社会经济环境不断发生变化。在通胀和经济结构问题严重、经济体制改革亟待突破瓶颈的的背景下,中国EMBA教育也面临严峻的挑战。在过去的十年中,华中科技大学EMBA培养的学生超过了两千人。而从最早一批的30所院校,到2009年第二批获得办学资格的31所院校,再加上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长江商学院等,所有这些机构加在一起,培养的EMBA学生总数已经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经济环境不理想,办学机构大量增加,使得市场整体趋于饱和,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在龙立荣看来,学员对EMBA教育的需求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学知识,二是建人脉,三是拿文凭,并且这三条的重要性依次递减。但是现在却慢慢有一些异化,有很多人读EMBA第一件事就是想着建人脉,其次是要拿文凭,而把最重要的学知识放在了最末位,这与当前社会存在的一些急功近利的风气是一致的,部分偏离了EMBA的办学初衷。
  以上种种因素叠加在一起,造成了目前招收与培养理想生源困难的状况。那么EMBA办学机构如何适应环境、生存和发展下去?首先还是需要把握EMBA教育在中国的发展趋势,龙立荣总结了他的看法:
  首先是共性和个性。所谓共性就是EMBA教育的基本要求,哪些课程是必须的,作为管理教育有一些基本的规律。除了这些基本的要求,还要去考虑差异化、个性化的需求,这就是个性的部分。其次,管理本身是集理论性和实战性于一体的学科,这意味着理论要与实践紧密结合,两者互为充分必要条件。简单地说,理论能够让这些长期在一线打拼的管理者懂得管理的“道”,而实践能够把这些“道”跟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再次是本土和国际,即一种更宏观的视角。管理有国际通用的规律,更有本国文化的特质。寻找适合中国的管理重要,配合未来“走出去”战略的国际视野也重要,这需要两者的融合和交叉。
  对这些趋势的把握就好比在航海中看到了灯塔的亮光,沿着亮光的方向前行就有可能抵达安全的彼岸。华中科技大学EMBA教育要在灯塔亮光的指引下寻求自己的方向。
  什么是华中科技大学EMBA教育的方向?如何建立自己的个性?首先,要看重自己的传统。第一批获得办学资格的院校毕竟很有限,这是先天的优势。十年EMBA办学的经验和积累的声誉,加上华中科技大学在国内外所具有的影响力,都是一般院校难以与之比肩的。以传统深厚的基础和底蕴,不断满足多元化的需求。龙立荣介绍,华中科技大学EMBA教育目前有多个方向:标准班,仍然是突出战略、营销、人力资源、财务等,再结合工科院校的优势,包括物流、供应链、生产制造等特色课程;特色班,强调极强的针对性,如针对金融、房地产、烟草等行业的企业实际需求定制课程体系。
  其次,打造一批特有的师资。这些师资不仅仅局限在管理领域,也包括经济、传媒、社会学、光电、机械制造等学科。EMBA教师光有理论还不行,必须做到跟实践结合。所以非常鼓励EMBA教师走出去,“加强案例教学,到企业去做一些经营诊断,跟企业家、EMBA学员交朋友,探讨企业面临的问题,把这些问题放到课堂里面讨论,把它升华成理论,然后再回到实践,为企业提供解决问题的管理方略。”
  再次,要做所谓的全程营销。EMBA教育要从“入口”开始,即从开学典礼仪式上开始。“出口”管理,就是学员毕业之后要鼓励他们承担社会责任,体现出企业家精神的方方面面。包括让获得成就的企业家回学校进行反哺,担任社会导师、分享人生心得,跟新学员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同时把他们成功的经营管理实践总结成经典案例用于教学,以达成良性的互动。   企业家精神
  与其说一个好的制度和市场环境能形成企业家精神,倒不如说企业家精神实际上更多决定了市场环境的好坏,正如张维迎所说,“市场靠的就是企业家精神。”
  “改革是最大的红利”,某一方面来说,改革就是要释放空间让企业家精神能够养成,继而以企业家精神来形成一种倒推的变革力量。总体来说,企业家精神离不开创新、尊崇契约精神、承担社会责任这些方面。龙立荣在接受采访的过程中也谈到了他所理解的企业家精神。
  第一个方面是企业家本质上要有管理能力,没有管理能力就谈不上企业家了。管理能力意味着两个方面,一是战略决策能力;二是人际关系能力。
  第二个方面是企业家要有过人的心理承受能力。“企业家就像是从山上滚下来的石头,感觉自己生命快要耗竭了,想刹车但是刹不住,身不由己”。市场不可预测,暗藏着无数的风险,稍有不慎可能就陷入一个绝境,这个时候就考验企业家的承受能力。而中国又有另一层情境:复杂的人情关系网,这张网无时无刻不在密织着陷阱。
  第三个方面是企业家要承担社会责任,包括公益、慈善、环境保护等。
  效率与公平
  在接受访谈的过程中,龙立荣几次强调自己本质上还是一个学者,他看重自己作为知识分子的本分。在他的研究領域中,有一个方向是研究现代社会和谐劳动关系,这其中自然就引出了社会分配的问题。
  效率与公平是永恒的话题,即使是计划经济体制也要考虑一个效率的问题,因为计划正是出于一种“理性至上主义”,而人为地去追求一种想象中的效率,附上了乌托邦的色彩,以失败告终。很难说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出发点是效率,因为市场经济强调的是自由、“看不见的手”、反对干预,而这并不直接等于效率。但是自由与自发是肯定,看重的是一种自然正义观。
  龙立荣强调自己在效率与公平的选择问题上赞同罗尔斯的思想,即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并坦承“我偏向于效率还是要多一些,这是一个比例的问题”。
  一个好的社会要鼓励努力工作,鼓励创新,而不是鼓励懒惰。效率优先,强调积累带来的刺激,整个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运转才能朝着一个健康的方向。但是,从正义和伦理的角度,对于那些竞争中的失败者也不能完全不闻不问,政府要有一个兜底的政策,毕竟失败的原因各不相同。
  在历史的某一刻我们可能更多强调公平优先,而在另一时刻我们又强调经济效率,现在我们是不是到了走中间道路的时刻了?龙立荣持这样的观点,他也认为,再给个和平的三十年,中国的未来不可估量。
  抠字:
  在龙立荣看来,学员对EMBA教育的需求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学知识,二是建人脉,三是拿文凭,并且这三条的重要性依次递减。但是现在却慢慢有一些异化。
  “改革是最大的红利”,某一方面来说,改革就是要释放空间让企业家精神能够养成,继而以企业家精神来形成一种倒推的变革力量。
  龙立荣强调自己在效率与公平的选择问题上赞同罗尔斯的思想,即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并坦承“我偏向于效率还是要多一些,这是一个比例的问题”。
其他文献
有人称他流氓软件教父,有人称他红衣大炮、红衣教主,而他则自比为枭雄曹操,对,就是他,互联网大佬中的“战斗机”周鸿祎。  写周鸿祎的故事很容易,因为在搜索栏中输入他的名字,满篇满眼都是关于他的文章,但写好周鸿祎的故事又很难,因为他从不安常理出牌,一般人跟不上他的思维,更猜不透他的想法。故事越多,越让人难以捉摸。  谁能在女神结婚前15天,从表白到拿下,他能!从流氓软件起家,又扛起打击流氓软件大旗的是
期刊
摄影:孟磊@孟磊--M  造型:Suliy  妆发:蓝玉 @造型师蓝玉max  模特:Nadejda Coroi(Izzie国际外模)  后期:李子康  编辑、撰文:陈雪君  服装助理:鲍海  场地鸣谢:武汉光谷君和格雷斯酒店  冬天,寒冷的不止是天气,人生的状态仿佛也随着温度的骤降而坠入寒冷期。人们东张西望,探寻温度,自我修复。上个世纪50年代,经历了战争的淑女把自己裹在长大衣里休养生息;和平年
期刊
如果说,仅选一位在中国当代艺术品市场上最有可能杀出天价的艺术家,无疑曾梵志是最佳人选。2013年10月5日晚,香港苏富比四十周年晚间拍卖中,曾梵志《最后的晚餐》以7000万港元起拍,经过五名竞投者超过15分钟的激烈角逐,最终以1.6亿港元(约合1.26亿人民币)落槌,加佣金成交价达 1.8044亿港元,创下中国当代艺术新纪录,同时也刷新了亚洲当代艺术品纪录,成为首件过亿的亚洲当代艺术品,他也正式成
期刊
见到凯茜·苏丹的时候,她正在接受另外一家媒体的采访。她礼貌的跟我打招呼,示意我坐在她旁边的位置,给了我一个近距离观察她的机会:衣着简单得体,配饰点缀的恰到好处,银色的短发看得出来是精心打理过的,岁月在她的脸上留下了不深不浅的痕迹,却也安详;她会侧耳聆听来访者的每一个问题,回答问题的时候会尽量的放低自己的语速,好让对方能听清楚她说的每一句话。她整个人的状态看起来好极了,你丝毫看不出这是一个从黎巴嫩内
期刊
在哲学的范畴内,我们需要考虑一个衡量万物的尺度的问题,即形而上的超验的尺度,或人的尺度。在柏拉图看来,神是衡量万物的尺度,这是站在超越的视角,也即意味着人的局限性——不足以为尺度,所以苏格拉底也言之“是上帝创造了人类,并非人类自己”。人是充满局限性的生命体,拥有不可战胜的无知。  在刘军宁更早的一部作品《保守主义》中,就展示了他思考的方向和他所信奉的政治哲学。这里的保守主义,在中国的语境下容易被偏
期刊
龟北路上,月湖深处,掩映着一片被废弃的厂房,地处三镇核心,却有着难得的幽静。百年之前的清中期,这里因为张之洞的“汉阳造”而闻名,成为中国近现代工业的发源地;百年之后的今天,这里再次因为新的“汉阳造”,而成为武汉艺术文化的聚集区。  百年“汉阳造”已经在龟北路上被遗弃了20多年,在2011年,它又被艺术拾起,并赋予了新的生命和标签,同一个名字,同样的建筑,但此“汉阳造”已非彼“汉阳造。”  百年之后
期刊
9月27日,第22届金鸡百花节暨第29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提名奖颁奖典礼,在武汉客厅·中国文化博览中心举行。这场众星云集、气势恢宏的国家级文化盛典,让武汉再次登上了历史舞台。对卓尔来说,“武汉客厅·中国文化博览中心”首度揭开神秘面纱,无疑也是在文化产业的又一次跨越。  卓尔集团将武汉客厅定位为一个高品位、高规格的文化综合体。以文化之名,提升城市的品位和质感,助力武汉城市文化发展。作为传承和发扬文化精髓
期刊
严邦山是名副其实的儒商,他敬重文化,参悟禅茶之道,是位虔诚的佛家弟子。“海山新华频媒”、“海山文化艺术城”、“海山艺术茶馆”,自称“新楚商”的严邦山,致力于弘扬湖北文化遗产,为城市文化建设与发展助力。  “做人要有海一样的胸怀,做事要有山一样的信念”,这是海山集团的企业文化精髓,也是董事长严邦山的人生信条。来武汉35年,从建筑工人、承包商到地产大佬,他尝遍人生苦乐,骨子里却满是对这片土地的热爱。 
期刊
“钟表与奇迹——首届亚洲高级钟表展”于9月25日至28日,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Hong Kong Convention and Exhibition Centre)隆重上演。这是一场由十三家代表着高级制表的权威品牌携手打造的钟表展览,为对复杂机械机芯与精湛制造工艺充满热忱的人们奉上一场美妙盛宴。延续了数个世纪的高级钟表辉煌史终将汇聚于“钟表与奇迹”,为亚洲市场完美呈现高级制表行业独具风格的传统与创
期刊
坐拥大江大湖的大武汉,九省通衢,自然是华中重镇。这里的节奏并不像小城市般安逸,却也有太多的过客抱怨武汉无趣。但暂且抛开利益不谈,有一样东西在武汉一直存在着,虽然发展缓慢,却也是不少人或研究或娱乐的对象,是他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这便是古玩。  早在改革开放初期,武汉的古玩市场集中地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依托武汉主要大的集邮门市部,如汉口航空路、武昌司门口等;第二类则是偶尔的零散交易,例如汉口武胜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