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龟北路上,月湖深处,掩映着一片被废弃的厂房,地处三镇核心,却有着难得的幽静。百年之前的清中期,这里因为张之洞的“汉阳造”而闻名,成为中国近现代工业的发源地;百年之后的今天,这里再次因为新的“汉阳造”,而成为武汉艺术文化的聚集区。
百年“汉阳造”已经在龟北路上被遗弃了20多年,在2011年,它又被艺术拾起,并赋予了新的生命和标签,同一个名字,同样的建筑,但此“汉阳造”已非彼“汉阳造。”
百年之后文艺范儿的“汉阳造”是否还能延续曾经的的辉煌?欧阳莉说百年前的“汉阳造”拉开了近代工业的序幕,那么今天新生的“汉阳造”则是为振兴武汉文化产业而战,同样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虽然这条路很难走,很漫长,但我们有信心并且会一直走下去。
为何会和“汉阳造”结缘?欧阳莉回忆道,做一个文化产业园,是早已有之的想法,但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项目来做,碰巧遇到汉阳区政府意将这块宝地打造成文化创意产业园而进行招商,二者相遇,一拍即合。
第一次来到这里考察,看到的是一片废弃了20多年的锈迹斑斑的大厂房,被汉正街一些工厂承租下来作为小作坊,偶有三两个归隐此处的艺术家。这里和北京798极为相似,他们心中暗暗欣喜。
于是就承接下了这片90亩土地、4万平方建筑面积的旧厂区,进行重新翻新改造。将每间厂房屋顶的青灰色瓦片一片一片取下来,清洗干净,再按照原样放上去,外墙也是尽量恢复原貌。
“汉阳会”是参考在原址上的汉阳铁厂1906年历史照片中的建筑风貌设计重建的,同时结合了其他城市现存的洋务运动时期近代工业建筑遗产特征,力图使“汉阳会”提炼出当时的工业建筑特色。这不仅仅是一次老青砖与新玻璃的时尚碰撞,更完成了一次历史的邂逅。
虽然上海致盛精心打造了這样一个艺术创意的园区,但当时他们对于武汉的文化市场并没有太大把握。这里租金虽然不贵,但每间厂房装修的费用最少是十几万,这个成本对于武汉的艺术家和企业而言,市场接受度如何?受北上广深欢迎的产品,在武汉是否也能一炮打响?
但不久,他们这个担心就被化解了。当“汉阳造”要打造一个文化创意产业园的消息传出之后,园区还在建设过程中,就已经签约了60%的企业,第二年,入住率达到70%,今年,园区内已经入驻了84家企业,入住率为100%。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现正在申请二期开发,欲将后面更大的一片老厂区租赁下来进行改造开发,占地面积约为167亩,10万方建筑面积,“二期还没开始动工,已经不少企业前来抢位置了,现在已接待了300多家意向企业来访咨询”,欧阳莉笑着说。
汉阳造项目在初期规划的时候,上海致盛公司决策层就已经非常清晰地对它的将来给予了明确的定位:商业,武汉从来就不缺乏,而文化创意行业的聚集,才是汉阳造项目想要的,这也是提升武汉软实力的一种体现;80%的创意业态办公,不超过20%的商服配套,是汉阳造项目设定的入驻客商比例,是硬性要求。不管经济实力有多强,非文化产业相关的企业一律不得入园。园内服务配套企业严格控制在20%以内。
欧阳莉表示,“文化产业和文化地产,最大的差别就是,我们不是为了单纯租房子,而是通过园区的集聚效益,帮助入园的企业做大做强,合力发展。园区对企业而言,除了提供政府的资金扶持外,更重要的帮助就是打造一条文化创意的产业链,让企业之间,企业和人才之间能衔接起来,以大带小,以强带弱。”
据介绍,目前,园内企业包括广告、设计、原创艺术、会展策划、动漫、摄影等领域,其中不少企业在这里遇见了自己想要的人才,同时也有不少“千里马”在这找到了自己的“伯乐”。
目前,文化产业虽然是潜力股,但是真正做文化的企业大多数却是举步维艰,文化产业是否真的很难迎合市场需要?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企业蜂拥而入?
对此欧阳莉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文化产业并非是亏损行业,相反是很有市场潜力的,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文化产业的特性而造成的。相比其他产业,文化产业运转周期长,成本投入大,风险高,对于文化作品没有固定的市场标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费很大功夫精心制作出来的产品,不一定就能符合观众胃口,一旦失败就是巨大亏损,同样的,如果产品受到观众喜爱,则会收到巨大的市场回报。
“文化这条路是最不好走的,如果不是真信念,面对如此高投入高风险的产业,很难耐得住寂寞,守得住。这就是文化产业市场上企业流动率大的原因”,欧阳莉说。
但对于“汉阳造”而言,目前的情形是乐观的。除了利好政策的大背景外,近几年,文化艺术人才已经逐渐从北上广深等地回归内地,武汉的文艺青年和文化企业越来越多,另一方面,市场对文化的刚性需求也在逐渐增加。
巢已经建好,欧阳莉和她的新版“汉阳造”正期待着越来越多的金凤凰飞过来。
图说:
欧阳莉,上海致盛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
汉阳会实景
“衍艺广告” 外墙
百年“汉阳造”已经在龟北路上被遗弃了20多年,在2011年,它又被艺术拾起,并赋予了新的生命和标签,同一个名字,同样的建筑,但此“汉阳造”已非彼“汉阳造。”
百年之后文艺范儿的“汉阳造”是否还能延续曾经的的辉煌?欧阳莉说百年前的“汉阳造”拉开了近代工业的序幕,那么今天新生的“汉阳造”则是为振兴武汉文化产业而战,同样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虽然这条路很难走,很漫长,但我们有信心并且会一直走下去。
为何会和“汉阳造”结缘?欧阳莉回忆道,做一个文化产业园,是早已有之的想法,但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项目来做,碰巧遇到汉阳区政府意将这块宝地打造成文化创意产业园而进行招商,二者相遇,一拍即合。
第一次来到这里考察,看到的是一片废弃了20多年的锈迹斑斑的大厂房,被汉正街一些工厂承租下来作为小作坊,偶有三两个归隐此处的艺术家。这里和北京798极为相似,他们心中暗暗欣喜。
于是就承接下了这片90亩土地、4万平方建筑面积的旧厂区,进行重新翻新改造。将每间厂房屋顶的青灰色瓦片一片一片取下来,清洗干净,再按照原样放上去,外墙也是尽量恢复原貌。
“汉阳会”是参考在原址上的汉阳铁厂1906年历史照片中的建筑风貌设计重建的,同时结合了其他城市现存的洋务运动时期近代工业建筑遗产特征,力图使“汉阳会”提炼出当时的工业建筑特色。这不仅仅是一次老青砖与新玻璃的时尚碰撞,更完成了一次历史的邂逅。
虽然上海致盛精心打造了這样一个艺术创意的园区,但当时他们对于武汉的文化市场并没有太大把握。这里租金虽然不贵,但每间厂房装修的费用最少是十几万,这个成本对于武汉的艺术家和企业而言,市场接受度如何?受北上广深欢迎的产品,在武汉是否也能一炮打响?
但不久,他们这个担心就被化解了。当“汉阳造”要打造一个文化创意产业园的消息传出之后,园区还在建设过程中,就已经签约了60%的企业,第二年,入住率达到70%,今年,园区内已经入驻了84家企业,入住率为100%。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现正在申请二期开发,欲将后面更大的一片老厂区租赁下来进行改造开发,占地面积约为167亩,10万方建筑面积,“二期还没开始动工,已经不少企业前来抢位置了,现在已接待了300多家意向企业来访咨询”,欧阳莉笑着说。
汉阳造项目在初期规划的时候,上海致盛公司决策层就已经非常清晰地对它的将来给予了明确的定位:商业,武汉从来就不缺乏,而文化创意行业的聚集,才是汉阳造项目想要的,这也是提升武汉软实力的一种体现;80%的创意业态办公,不超过20%的商服配套,是汉阳造项目设定的入驻客商比例,是硬性要求。不管经济实力有多强,非文化产业相关的企业一律不得入园。园内服务配套企业严格控制在20%以内。
欧阳莉表示,“文化产业和文化地产,最大的差别就是,我们不是为了单纯租房子,而是通过园区的集聚效益,帮助入园的企业做大做强,合力发展。园区对企业而言,除了提供政府的资金扶持外,更重要的帮助就是打造一条文化创意的产业链,让企业之间,企业和人才之间能衔接起来,以大带小,以强带弱。”
据介绍,目前,园内企业包括广告、设计、原创艺术、会展策划、动漫、摄影等领域,其中不少企业在这里遇见了自己想要的人才,同时也有不少“千里马”在这找到了自己的“伯乐”。
目前,文化产业虽然是潜力股,但是真正做文化的企业大多数却是举步维艰,文化产业是否真的很难迎合市场需要?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企业蜂拥而入?
对此欧阳莉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文化产业并非是亏损行业,相反是很有市场潜力的,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文化产业的特性而造成的。相比其他产业,文化产业运转周期长,成本投入大,风险高,对于文化作品没有固定的市场标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费很大功夫精心制作出来的产品,不一定就能符合观众胃口,一旦失败就是巨大亏损,同样的,如果产品受到观众喜爱,则会收到巨大的市场回报。
“文化这条路是最不好走的,如果不是真信念,面对如此高投入高风险的产业,很难耐得住寂寞,守得住。这就是文化产业市场上企业流动率大的原因”,欧阳莉说。
但对于“汉阳造”而言,目前的情形是乐观的。除了利好政策的大背景外,近几年,文化艺术人才已经逐渐从北上广深等地回归内地,武汉的文艺青年和文化企业越来越多,另一方面,市场对文化的刚性需求也在逐渐增加。
巢已经建好,欧阳莉和她的新版“汉阳造”正期待着越来越多的金凤凰飞过来。
图说:
欧阳莉,上海致盛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
汉阳会实景
“衍艺广告” 外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