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过程中铜绿假单细胞菌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乳腺癌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给予新辅助化疗方案,而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铜绿假单细胞菌注射液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病情缓解率为96.88%,对照组患者病情缓解率为78.13%,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而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出现5例患者出现体温升高,经常规降温处理后均得到缓解。结论:在乳腺癌患者进行化疗治疗的过程中采用铜绿假单细胞菌注射液联合治疗,能有效提高患者细胞免疫力,明显改善癌症的疾病控制率,不良反应较轻,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治疗铜绿假单细胞菌临床疗效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8.164【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8-0105-01
乳腺癌是乳腺上皮组织常见恶性肿瘤的一种,多见于女性(约占99%)。其典型体征为:乳腺肿块,少数患者伴有疼痛感;乳头溢液,即非妊娠期乳头有乳汁、血液、脓液等渗出:“酒窝征”癌细胞侵犯患者乳腺皮肤和韧带,使其弹性消失而引起的;乳头、乳晕瘙痒、糜烂;腋窝淋巴转移等等[1]。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与治疗理念的更新,乳腺癌的治疗逐步迈入综合治疗。笔者对铜绿假单细胞菌注射液联合新辅助化疗治疗乳腺癌进行了相关研究,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基本资料。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乳腺癌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均为女性,年龄32—77岁,平均(56.21±5.16)岁。其中乳头状癌3例,髓样癌5例,单纯癌16例,浸润性小叶癌8例,润性导管癌32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所有患者或家属均同意治疗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及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给予新辅助化疗方案,不采用任何抗肿瘤药物或免疫调节药物治疗。
1.2.2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铜绿假单细胞菌注射液联合治疗,具体用法为:首次0.5ml,随后0.1ml/次,采用上臂皮下注射的方式,隔日注射1次至放疗结束[2]。
1.3临床疗效判定。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实体瘤疗效评定标准对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情况进行判定:完全缓解(CR),患者病灶完全消失;部分缓解(PR),病灶径长减少大于30%;疾病进展(PD),出现新病灶或病灶径长增加超过20%;疾病稳定(SD),上述情况均不符合[3]。病情缓解率为CR与PR患者所占比例的总和。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抗肿瘤化疗药物毒副反应的有关规定将不良反应划分为0—IV级。
1.4数据处理。本次研究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观察组患者的病情缓解率为96.88%明显高于对照组78.13%,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兩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组别例数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病情稳定SD病情进展PD病情缓解率观察组3217(53.13%)14(43.75%)0(0.00%)1(3.12%)96.88%对照组3214(43.75%)11(34.38%)4(12.50%)3(9.37%)78.13%X2值0.2580.6321.5871.6494.592P值0.5830.4490.2760.1850.0272.2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对比。观察组患者中有5例患者治疗期间出现体温升高的症状,但均未出现白细胞增高或感染症状,给予常规降温处理后症状得到缓解;治疗期间,对患者进行血常规,心电图,心、肝、肾功能复查,没有异常情况发生。
3讨论
自上世纪70年代起,全球乳腺癌的发病率逐渐增多,我国虽然不是乳腺癌的高发国家,但仍有较高的发病率,乳腺癌已经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目前,临床上乳腺癌患者的治疗以手术为主、化疗为辅,新辅助化疗因其具有有效减轻肿瘤伴随症状,减少原发病灶或病灶转移情况,提高手术成功率等优点,在临床应用逐渐广泛[4]。在本次研究中,在新辅助化疗的过程中联合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治疗乳腺癌患者病情缓解率达到了96.8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13%,且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少,这就表明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临床疗效显著,在诱导癌细胞凋亡,增强机体免疫力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值得临床应用。参考文献
[1]毛启新,张敏,郝晓甍,张晟,张瑾.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联合新辅助化疗治疗乳腺癌的临床研究[J].中国肿瘤临床,2010,02:117-120
[2]王浩,罗以,唐利立.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治疗乳腺癌癌性溃疡的临床研究[J].中南药学,2010,01:64-66
[3]张凤华,贾玉杰.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辅助治疗恶性肿瘤的应用进展[J].大连医科大学学报,2010,04:479-482
[4]柳晓咏,詹晓虹,刘爱莲.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联合放射治疗乳腺癌术后复发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3,36:133-134
关键词: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治疗铜绿假单细胞菌临床疗效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8.164【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8-0105-01
乳腺癌是乳腺上皮组织常见恶性肿瘤的一种,多见于女性(约占99%)。其典型体征为:乳腺肿块,少数患者伴有疼痛感;乳头溢液,即非妊娠期乳头有乳汁、血液、脓液等渗出:“酒窝征”癌细胞侵犯患者乳腺皮肤和韧带,使其弹性消失而引起的;乳头、乳晕瘙痒、糜烂;腋窝淋巴转移等等[1]。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与治疗理念的更新,乳腺癌的治疗逐步迈入综合治疗。笔者对铜绿假单细胞菌注射液联合新辅助化疗治疗乳腺癌进行了相关研究,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基本资料。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乳腺癌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均为女性,年龄32—77岁,平均(56.21±5.16)岁。其中乳头状癌3例,髓样癌5例,单纯癌16例,浸润性小叶癌8例,润性导管癌32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所有患者或家属均同意治疗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及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给予新辅助化疗方案,不采用任何抗肿瘤药物或免疫调节药物治疗。
1.2.2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铜绿假单细胞菌注射液联合治疗,具体用法为:首次0.5ml,随后0.1ml/次,采用上臂皮下注射的方式,隔日注射1次至放疗结束[2]。
1.3临床疗效判定。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实体瘤疗效评定标准对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情况进行判定:完全缓解(CR),患者病灶完全消失;部分缓解(PR),病灶径长减少大于30%;疾病进展(PD),出现新病灶或病灶径长增加超过20%;疾病稳定(SD),上述情况均不符合[3]。病情缓解率为CR与PR患者所占比例的总和。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抗肿瘤化疗药物毒副反应的有关规定将不良反应划分为0—IV级。
1.4数据处理。本次研究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观察组患者的病情缓解率为96.88%明显高于对照组78.13%,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兩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组别例数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病情稳定SD病情进展PD病情缓解率观察组3217(53.13%)14(43.75%)0(0.00%)1(3.12%)96.88%对照组3214(43.75%)11(34.38%)4(12.50%)3(9.37%)78.13%X2值0.2580.6321.5871.6494.592P值0.5830.4490.2760.1850.0272.2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对比。观察组患者中有5例患者治疗期间出现体温升高的症状,但均未出现白细胞增高或感染症状,给予常规降温处理后症状得到缓解;治疗期间,对患者进行血常规,心电图,心、肝、肾功能复查,没有异常情况发生。
3讨论
自上世纪70年代起,全球乳腺癌的发病率逐渐增多,我国虽然不是乳腺癌的高发国家,但仍有较高的发病率,乳腺癌已经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目前,临床上乳腺癌患者的治疗以手术为主、化疗为辅,新辅助化疗因其具有有效减轻肿瘤伴随症状,减少原发病灶或病灶转移情况,提高手术成功率等优点,在临床应用逐渐广泛[4]。在本次研究中,在新辅助化疗的过程中联合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治疗乳腺癌患者病情缓解率达到了96.8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13%,且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少,这就表明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临床疗效显著,在诱导癌细胞凋亡,增强机体免疫力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值得临床应用。参考文献
[1]毛启新,张敏,郝晓甍,张晟,张瑾.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联合新辅助化疗治疗乳腺癌的临床研究[J].中国肿瘤临床,2010,02:117-120
[2]王浩,罗以,唐利立.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治疗乳腺癌癌性溃疡的临床研究[J].中南药学,2010,01:64-66
[3]张凤华,贾玉杰.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辅助治疗恶性肿瘤的应用进展[J].大连医科大学学报,2010,04:479-482
[4]柳晓咏,詹晓虹,刘爱莲.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联合放射治疗乳腺癌术后复发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3,36:13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