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加辅助治疗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内接受手术治疗的60例乳腺癌手术患者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观察组患者采用保乳术治疗;对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改良根治术,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后没有出现胸肌萎缩、皮肤疼痛等现象,观察组有2例复发或转移;对照组有明显的腋窝疼痛、皮肤异样等反应,有7例患者复发或转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加辅助治疗临床疗效更好,可以有效地减少患者手术后的不良反应,并降低肿瘤的复发或转移率。
关键词:早期乳腺癌保乳术临床疗效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8.187【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碼】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8-0118-02
如今,乳腺癌的发病率逐年攀升,而且发病有年轻化的趋势,已经处于国内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之首。据美国CA杂志的研究表示,乳腺癌在女性恶性肿瘤的发生率高达30%[1]。在疾病的根治基础上,患者已经形成了对保留乳房,提高生活质量的迫切需求,因此保乳术后放化疗等辅助治疗方法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探讨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加辅助治疗临床疗效,我院专门成立研究小组,现将研究结果报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内接受手术治疗的60例乳腺癌患者,年龄26到62岁,平均年龄42.4岁。其中有28例患者的肿瘤位于胸部右侧,32例患者肿瘤位于胸部左侧,临床病例Ⅰ至Ⅳ期的患者分别有17、35、5、3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肿瘤部位、病理分期等等特征上均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
1.2治疗方法。对观察组患者采用保乳术治疗;对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改良根治术,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保乳术具体步骤为先采用肿瘤切除扣和腋窝解剖切口,外上象限近乳腺尾叶处切口为放射状,其他部位切口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弧形或横行。对原发病灶进行局部切除,切除的边缘同肿瘤之间的距离保持在2cm以上,标记缝线在切缘的上、下、内、基底部、外援以及乳头方向,送冰冻切片检查,若结果呈阴性则不需要继续进行切除,若呈阳性则需要酌情扩大切除范围。然后与外侧至背阔肌行淋巴结清扫,内侧达胸小肌深面,上方至腋静脉。
术后辅助治疗采取常规放化疗治疗,放疗剂量控制在45到50Gy,瘤床加10Gy,内乳区、锁骨区的放疗根据腋窝淋巴结病理结果调整。化疗根据腋窝淋巴结的病理结果进行分级,区分肿瘤转移情况、肿瘤直径、肿瘤对周边血管的压迫情况、HER-2情况以及患者年龄等将患者分为不同危险度。不同危险度的患者采取不同方案治疗。高危险度患者静脉滴注多西他赛75mg/m2,CTX500 mg/m2,多柔比星50 mg/m2,每20日为1个周期,共治疗6周期;中危险度患者行静脉滴注,多柔比星50 mg/m2或表柔比星100mg/m2,5-FU50 0mg/m2,CTX500mg/m2,每20日为1个周期,共治疗6周期;低危险度患者行静脉滴注表柔比星100mg/m2,多柔比星60mg/m2,CTX600mg/m2,每20日为1个周期,共治疗6周期。
1.3观察指标。在术后一系列的随访后,研究调查患者的肿瘤复发和转移的机率,分析手术的疗效,记录患者在手术后的并发症或不良反应。
1.4统计方法。采用SPSS 14.0软件系统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X2检验。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行保乳术加辅助治疗效果比较理想,观察组手术后没有出现胸肌萎缩、皮肤疼痛等现象,观察组有2例复发或转移;对照组有明显的腋窝疼痛、皮肤异样等反应,有7例患者复发或转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肿瘤复发和转移率比较(n,%)
组别复发骨转移侧腋窝转移复发转移率 /%观察组23130对照组32335t值---8.61P值--->0.05注:P>0.05,与对照组相比。
手术后,观察组患者没有出现胸肌萎缩,上臂内侧麻木患者1例,腋窝疼痛患者1例;对照组患者出现胸肌萎缩4例,皮肤异样12例,腋窝疼痛3例,不良反应19例,见表2。
表2两组不良反应比较(n,%)
组别胸肌萎缩上臂内侧麻木腋窝疼痛不良反应率 /%观察组0116.7对照组412363.3t值---5.23P值---<0.01注:与对照组相比,P<0.01。
3讨论
现今乳腺癌的发病年龄段分布在不通的地区,比如在欧美地区,乳腺癌的发病年龄较早,从20岁起就开始出现乳腺患者,绝经期的女性发病率更高,发病率最高的年龄段为75岁以后[2]。在我国,乳腺癌的高发人群为35到70岁的女性,在绝经期后的发生率反而有所下降。尽管如今乳腺癌发生率不断升高,但乳腺癌的死亡率却在不断降低[3],这都源于现代医学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乳腺癌的原因总的来说有放射线、高脂食物摄入过多、病毒、家族遗传、雄激素长期刺激等[4]。传统的乳腺切除治疗法会因为影响到患者的外表而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改良后的治疗方式不但降低了患者肿瘤的复发率,而且不良反应少。保乳术经过改良后,能够保留患者外形的美观,并且可以减少患者的创伤并且能够有效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根据研究的调查结果,察组手术后没有出现胸肌萎缩、皮肤疼痛等现象,其中观察组有6例复发或转移;对照组有明显的腋窝疼痛、皮肤异样等反应,有7例患者复发或转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加辅助治疗临床疗效更好,可以有效地减少患者手术后的不良反应,并降低肿瘤的复发或转移率。参考文献
[1]刘洋,马骥.236例乳腺癌临床病理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1,09(2):1020一1023
[2]卫旭彪,韩铖琛,白辰光.上海部分地区30年女性乳腺癌发生的临床病理学差异比较[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10,26(5):197一199
[3]方亚,胡梅兰.女性乳腺癌危险因素及其变化[J].中国卫生统计,2012,26(3):110一112
[4]邹汉青,杭剑萍,徐韶华.Kodama改良根治术在老年乳腺癌中的应用观察[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29(8):651-653
关键词:早期乳腺癌保乳术临床疗效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8.187【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碼】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8-0118-02
如今,乳腺癌的发病率逐年攀升,而且发病有年轻化的趋势,已经处于国内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之首。据美国CA杂志的研究表示,乳腺癌在女性恶性肿瘤的发生率高达30%[1]。在疾病的根治基础上,患者已经形成了对保留乳房,提高生活质量的迫切需求,因此保乳术后放化疗等辅助治疗方法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探讨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加辅助治疗临床疗效,我院专门成立研究小组,现将研究结果报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内接受手术治疗的60例乳腺癌患者,年龄26到62岁,平均年龄42.4岁。其中有28例患者的肿瘤位于胸部右侧,32例患者肿瘤位于胸部左侧,临床病例Ⅰ至Ⅳ期的患者分别有17、35、5、3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肿瘤部位、病理分期等等特征上均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
1.2治疗方法。对观察组患者采用保乳术治疗;对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改良根治术,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保乳术具体步骤为先采用肿瘤切除扣和腋窝解剖切口,外上象限近乳腺尾叶处切口为放射状,其他部位切口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弧形或横行。对原发病灶进行局部切除,切除的边缘同肿瘤之间的距离保持在2cm以上,标记缝线在切缘的上、下、内、基底部、外援以及乳头方向,送冰冻切片检查,若结果呈阴性则不需要继续进行切除,若呈阳性则需要酌情扩大切除范围。然后与外侧至背阔肌行淋巴结清扫,内侧达胸小肌深面,上方至腋静脉。
术后辅助治疗采取常规放化疗治疗,放疗剂量控制在45到50Gy,瘤床加10Gy,内乳区、锁骨区的放疗根据腋窝淋巴结病理结果调整。化疗根据腋窝淋巴结的病理结果进行分级,区分肿瘤转移情况、肿瘤直径、肿瘤对周边血管的压迫情况、HER-2情况以及患者年龄等将患者分为不同危险度。不同危险度的患者采取不同方案治疗。高危险度患者静脉滴注多西他赛75mg/m2,CTX500 mg/m2,多柔比星50 mg/m2,每20日为1个周期,共治疗6周期;中危险度患者行静脉滴注,多柔比星50 mg/m2或表柔比星100mg/m2,5-FU50 0mg/m2,CTX500mg/m2,每20日为1个周期,共治疗6周期;低危险度患者行静脉滴注表柔比星100mg/m2,多柔比星60mg/m2,CTX600mg/m2,每20日为1个周期,共治疗6周期。
1.3观察指标。在术后一系列的随访后,研究调查患者的肿瘤复发和转移的机率,分析手术的疗效,记录患者在手术后的并发症或不良反应。
1.4统计方法。采用SPSS 14.0软件系统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X2检验。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行保乳术加辅助治疗效果比较理想,观察组手术后没有出现胸肌萎缩、皮肤疼痛等现象,观察组有2例复发或转移;对照组有明显的腋窝疼痛、皮肤异样等反应,有7例患者复发或转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肿瘤复发和转移率比较(n,%)
组别复发骨转移侧腋窝转移复发转移率 /%观察组23130对照组32335t值---8.61P值--->0.05注:P>0.05,与对照组相比。
手术后,观察组患者没有出现胸肌萎缩,上臂内侧麻木患者1例,腋窝疼痛患者1例;对照组患者出现胸肌萎缩4例,皮肤异样12例,腋窝疼痛3例,不良反应19例,见表2。
表2两组不良反应比较(n,%)
组别胸肌萎缩上臂内侧麻木腋窝疼痛不良反应率 /%观察组0116.7对照组412363.3t值---5.23P值---<0.01注:与对照组相比,P<0.01。
3讨论
现今乳腺癌的发病年龄段分布在不通的地区,比如在欧美地区,乳腺癌的发病年龄较早,从20岁起就开始出现乳腺患者,绝经期的女性发病率更高,发病率最高的年龄段为75岁以后[2]。在我国,乳腺癌的高发人群为35到70岁的女性,在绝经期后的发生率反而有所下降。尽管如今乳腺癌发生率不断升高,但乳腺癌的死亡率却在不断降低[3],这都源于现代医学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乳腺癌的原因总的来说有放射线、高脂食物摄入过多、病毒、家族遗传、雄激素长期刺激等[4]。传统的乳腺切除治疗法会因为影响到患者的外表而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改良后的治疗方式不但降低了患者肿瘤的复发率,而且不良反应少。保乳术经过改良后,能够保留患者外形的美观,并且可以减少患者的创伤并且能够有效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根据研究的调查结果,察组手术后没有出现胸肌萎缩、皮肤疼痛等现象,其中观察组有6例复发或转移;对照组有明显的腋窝疼痛、皮肤异样等反应,有7例患者复发或转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加辅助治疗临床疗效更好,可以有效地减少患者手术后的不良反应,并降低肿瘤的复发或转移率。参考文献
[1]刘洋,马骥.236例乳腺癌临床病理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1,09(2):1020一1023
[2]卫旭彪,韩铖琛,白辰光.上海部分地区30年女性乳腺癌发生的临床病理学差异比较[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10,26(5):197一199
[3]方亚,胡梅兰.女性乳腺癌危险因素及其变化[J].中国卫生统计,2012,26(3):110一112
[4]邹汉青,杭剑萍,徐韶华.Kodama改良根治术在老年乳腺癌中的应用观察[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29(8):651-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