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来源 :语文天地·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ejun20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构成生命的重要物质是时间,但生命的价值恰恰不是以时间来衡量的。时间不过是包裹生命的一种物质外壳,而体现生命价值的乃是留给后世的财富,尤其是精神财富。
  沈从文先生在他的《时间》一文中以其独特的朴素而形象的语言向人们阐述了这样一个主题。文章以“时间”为话题,表现的却是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文章第一到第三段以常人的眼光,讲述了时间之于生命的意义。其实这不过是一种铺垫,文章真正对生命意义的阐述是从第四段展开的。第四段中说“聪明人要理解生活,愚蠢人要习惯生活”,其原因正在于“聪明人”不安于现状,他们“理解生活”乃是为了改造生活,进而追求更美好的生活:而“愚蠢人”满足于生活。安于现状,他们的生活只是简单地适应、习惯生活。不安于现状的人因为要追求新的更美好的生活,常常会举步维艰处境艰难,所以他们也就成了常人眼中的“蠢家伙”:而安于现状满足于生活的人往往生活安逸而如意,故成了常人眼中的“聪明人”。这种本质意义和世俗意义上的巨大反差正是由于人生观、价值观的差异所致。
  这样的论述非常深刻,但未必为常人所接受。于是第五、第六两段作者通过具体而典型的事例阐述了人的“生存的意义和价值”。在第六段中。作者以释迦、孔子、耶稣、屈原等历史巨人为例,归纳出这些人“活下来都显得很愚蠢,死过后却显得很伟大”的特点。这里的“愚蠢”,指的是他们不随波逐流,不安于现状,追求心中的远大的理想,因而人生坎坷处境艰难,甚至最终成为“殉道者”。这种“愚蠢”是世俗眼光中的“愚蠢”而非真正的愚蠢:这里的“伟大”指的是他们的不朽的人格魅力和留给后人的巨大的精神财富。“一切人生命都有时间的限制。这种人的生命又似乎不大受这种限制。”而“不受时间限制的人生”才是作者所真正渴慕、所崇仰的人生。
  第七段是对第四段到第六段理论上的总结,其中“时间……还得回过头来从事事物物去取证”这一句特别值得玩味。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没有给这个世界留下过“事事物物”,又能有什么证明我们曾经存在过!所以,生命的意义乃是给这个世界留下点什么。
  最后两段文章宕开一笔,借陈子昂的诗句“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表现出历史上那些追求人生价值、想改变这个世界的人的一种寂寞的心理。“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从时间的角度来看,表现出的是一种“人生苦短”的慨叹:而从人生观这一角度来看,则表现出的是一种“知音难觅”的悲哀。“人生苦短,知音难觅”酿成了清醒追求者内心那种难耐的寂寞。古来清醒者皆寂寞——这也是我们这个世界数千年来难得进步的重要原因吧。
  透过这篇文章,我们看到了青年时代的沈从文先生有着一颗不安于现状的心,有着一种“为人类向上向前而跳跃“而贡献自己的力量的信念。今天我们这些正处于青春年华的青少年读起沈从文先生的这篇旧作,应当明白:时间可以衡量生命的长短,却无法衡量生命的价值。生命的价值在于对现实的改造,在于为追求美好的理想而努力,在于增进人类的幸福,在于给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因此,我们应当珍惜生命,充实自己的生命,追求人类(也包括自己)向上向前的跳跃。
  附原文:
  时间
  沈从文
  一切存在严格地说都需要“时间”,时间证实,二切,因为它改变一切。气候寒暑,草木荣枯,人从生到死,都不能缺少时间,都从时间上发生作用。
  常说到“生命的意义”或“生命的价值”:其实一个人活下去真正的意义和价值,不过占有几十个年头的时间罢了。生前世界没有他,他无意义和价值可言的;活到不能再活死掉了,他没有生命。他自然更无意义和价值可言。
  正仿佛多数人的愚昧与少数人的聪明,对生命下的结论差不多都以为是“生命的意义同价值是活个几十年”,因此都肯定生活,那么吃。喝,睡觉,吵架,恋爱……活下去等待死。死后让棺木来装殓他,黄土来掩埋他,蛆虫来收拾他。
  生命的意义解释得即如此单纯,“活下去,活着,倒下,死了”,未免太可怕了。因此次一等的聪明人,同次一等的愚人,对生命的意义同价值找出第二种结论,就是:“怎么样来耗费这几十个年头。”虽更肯定生活,那么吃,喝,睡觉,吵架,恋爱……然而生活得失取舍之间,到底就有了分歧。这分歧一看就明白的。大别言之,聪明人要理解生活,愚蠢人要习惯生活。聪明人以为目前并不完全好,一切应比目前更好,且竭力追求那个理想。愚蠢人对习惯完全满意,安于现状,保证习惯。在世俗观察上。这两种人称呼常常相反。安于习惯的被称为聪明人,怀抱理想的人却成了蠢家伙。
  两种人即同样有个“怎么来耗费这几十个年头”的打算,要从人与人之间寻找生存的意义和价值,即或择业相同,成就却不相同。同样想征服颜色线条作画家,同样想征服乐器音声作音乐家。同样想征服木石铜牙及其他材料作雕刻家,甚至于同样想征服人身行为作帝王,同样想征服人心信仰作思想家或教主,一切结果都不会相同。因此世界上有大诗人,同时也就有蹩脚诗人,有伟大革命家,同时也有虚伪革命家。至于两种人目的不同,择业不同,即就更容易一目了然了。
  看出生命的意义同价值,原来如此如此,却想在生前死后使生命发生一点特殊意义和永久价值。心性绝顶聪明,为人却好像傻头傻脑,历史上的释迦,孔子,耶稣,就是这种人。这种人或出世。或入世,或革命,或复古。活下来都显得很愚蠢,死过后却显得很伟大。屈原算得这种人另外一格。历史上这种人可并不多。可是每一时间或产生一个两个。就很像样子了。这种人自然也只能活个几十年。可是他的观念,他的意见,他的风度。他的文章,却可以活在人类的记忆中几千年。一切人生命都有时间的限制。这种人的生命又似乎不大受这种限制。
  话说回来,事事物物要时间证明,可是时间本身却又像是个极其抽象的东西。从无一个人说得明白时间是个什么样子,时间并不单独存在。时间无形,无声,无色,无臭,要说明时间的存在,还得回过头来从事事物物去取证。从日月来去,从草木荣枯,从生命存亡找证据。正因为事事物物都可为时间作注解,时间本身反而被人疏忽了。所以多数人提问到生命意义同价值时,没有一个人敢说“生命意义同价值,只是一堆时间”。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这是一个真正明白生命意义同价值的人所说的话。老先生说这话时心中的寂寞可知!能说这话的是个伟人。能理解这话的也不是个凡人。目前的活人,大家都记得这两句话,却只有那些从日光下牵入牢狱,或从牢狱中牵上刑场的倾心理想的人,最了解这两句话的意义。因为说这话的人生命的耗费,同懂这话的人生命的耗费,异途同归。完全是为事实皱眉,却胆敢对理想倾心。
  他们的方法不同,他们的时代不同,他们的环境不同。他们的遭遇也不同:相同的是他们的心,同样为人类向上向前而跳跃。
其他文献
文言文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中广大同仁共同面对的一个老大难问题。这次笔者在教《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一文时试图顺应新课程改革深入开展的形势做一些有益的尝试。现就本堂课的教学做如下反思,以求自己能在不断总结中提高教学业务能力,同时也希望与广大从事语文教学的朋友进行交流和探讨。  首先,在教学设计上。笔者研读教材后,认为内容相对简短好懂,文言知识难点不多,笔者将其定位于学生自主学习解决课文通读,
期刊
读过小说《荷花淀》的人,都会感觉到孙犁致力于表现生活中“美的极致”。可以说。《荷花淀》把淡雅疏朗的诗情画意与注重挖掘中国农村妇女在抗日战争中的美好心灵完美结合起来,从而达到了柔与美、情与景的完美统一。    一、柔与刚的完美统一是孙犁小说的人格魅力    《荷花淀》是柔美的,且柔美中不乏刚劲。作者以极尽凝练、俊逸舒展的语言来描绘赞美荷花淀的人们,尤其是那款款深情、轻言曼语中饱含曲折柔肠的女人,每一
期刊
美籍教育理论家黄全愈指出:创造=创(创新精神)+造(实践能力)。也就是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创造力的两个方面,创新精神激发推动了实践能力,实践能力是创新精神的具体表现。只有鼓励打破常规的创新精神,才能推出有建设意义的新事物。  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从而推动创新能力的发展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改革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必须从改革课堂
期刊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溴。溯游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址。(选自《诗经·秦风》)  注释:蒹葭:泛指芦苇。苍苍:茂盛的样子。所谓伊人:所寻找的这个人。 一方:另一边。溯洄:逆顺而上游走。从:追。
期刊
《亲和力》是歌德在60岁(1809年)思想渐趋稳健深沉时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也是歌德作品中争议最大的一部。小说问世的次年一位友人在给歌德的信中说:“我从来没有听人谈起什么像说您这部小说一样地感情激动,一样地恐惧不安,一样地愚蠢荒谬。书店门前从来也没有过这么热闹拥挤,那情形简直就跟灾荒年间的面包铺一样。”这部小说在当时引起的轰动可见一斑。它在面世之初可谓毁誉参半,有人认为是“一部含义无穷的艺术杰作”
期刊
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但是我们的高中作文教学,目前却仍处于一个比较尴尬的状态,大多数学生畏惧写作,在写作过程中,要么胡编,要么模仿,千人一面、“八股”风盛行。很多同学在考试时,只是“即兴发挥”,有的学生坦言就是乱扯。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必须弄清症结所在。笔者认为问题的关键之一在于学生的生活底蕴不足。在许多学生眼里,生活永远是单调的,实在没有可人题的东西。既然疏于观察生活,也就无从思考
期刊
古代较为完整地描写音乐并能达到一定境界的诗歌并不多,比较有代表性的有白居易的《琵琶行》、李贺的《李凭箜篌引》和韩愈的《听颖师弹琴》等。这三首诗歌的一个共同之处就是把难于捕捉的声音(琵琶声、箜篌声、古筝声)这种抽象感觉借助联想和想象转化为具体的容易感受的物象,使之可见可感,表现了弹奏者精堪的技艺。艺术感染力很强。但三者又有不同之处。李诗更多地对于乐曲及其效果的摹绘。没有直接描述诗人的情思。韩诗在展示
期刊
一、点燃期:表情+煽情    点燃期,就是在“第一次亲密接触”时,带给孩子们期待中的美好感觉,将他们心中的“情苗”点燃。  在这里,所说的“表情”,就是表达教师的情——这份“教师情”要浓淡相宜,才能立竿见影;所指的“煽情”,即是煽起学生的情——这份“学生情”要发自内心。才能耐久保温。  一周后,新生如期报到,一双小手抽到了写有笔者名字的标签,于是,错成为了高一·八班的班主任。  走进学生视野的笔者
期刊
对于学生来说,文学作品鉴赏是一大难点,尤其是文学作品形象赏析的深度难以把握。怎样把教材分析与高考考试接轨,找寻一个支点,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形象呢?那要先从高考题目说起,2008年高考浙江卷第21题要求赏析《乌米》中“我”的形象与作用,在题干中引导说“鲁迅《祝福》中的‘我’既是不可或缺的人物形象,又是主人公祥林嫂命运的见证,其重要性与本篇中的‘我’相似”。并且2007年高职考试中的阅读题《老船》,也
期刊
作者借“从前”的故事,提出了一个很时尚而又发人思索、引人共鸣的问题:有个人,非常勤劳却又非常贫穷,为什么,原因没人知道,连他自己也无法理解。《为骆驼剥皮》一文则巧妙地回答了这个问题。  作者设喻说理。先说“为骆驼剥皮”:1,介绍骆驼的由来;2,详写剥皮经过:一把小刀,很钝,没剥两下就要跑到阁楼上去磨刀,来来去去,跑上跑下,既慢又累,这才想到还是把骆驼放到阁楼上、磨刀石旁去剥皮好。为了方便磨刀,费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