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全球化的袭来,致使当代景观设计“欧陆风”盛行,而最终传统价值观与审美才是国人的回归。由于当前多元文化思潮的兴起,为迎合国人寻根的心理,于是根植于佛教禅宗思想,提取其中的元素并结合现代景观,营造宜人的禅意景观空间应运而生。禅意景观只是古典园林生命力的显性传承,另一方面是则是隐性的传承,更加广泛深入的渗透在当下的景观设计,禅意景观设计手法隐形的存在于古典园林景观构架中。传统的积淀潜移默化的影响了我们的审美与价值观,禅意建构手段与审美成为一种集体无意识力量,默默的影响着当代景观设计,使我们本能的偏好含蓄的空间形式表达与内向的庭院空间场所精神等。
【关键词】 禅宗 景观设计 中式 场所精神
一、景观设计中禅意景观与场所精神的解读
禅宗园林基于寺庙园林,其综合了中国与日本的古代造园特点,体现了禅的智慧。禅宗是体现自然美学,朴素,不浮夸做作,追求的是在顿悟中感受空无的审美观。在造景方面,强调利用自然纯朴,单纯的材料,反对矫揉造作,通过修行的手法来造林,让质朴之美与简洁安静结合,反映内心的超脱。
诺伯格·舒尔兹 (Norberg· Schulz)认为 , 场所是具有清晰特性的空间 ,是生活发生的地方 ,是由具有物质的本质、形态、质感及颜色的具体的 “物 ”所 组成的一个整体 。 所以 ,场所的本质意义在于, 它以本真的方式具化了人们的生活状况, 揭示出人们存在的真理。人们在场所中的居住不仅意味着身寄于场所之中, 而且还包括了更为重要的精神和心理上的尺度即心属于场所。也就是说,场所精神就是人们具体居住、生 活在空间中的总体气氛。在设计中表达场所精神, 可根据设计的主要内容来实现, 但其场所精神的体 现则必须满足人的心理和行为需求: 人是城市空间和场所精神的桥梁,如何给人们提供更舒适、安全、生态的城市,成为建筑师们必须解决的问题。因此引入城市设计并注重设计的品质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的现象。心理和行为的变迁与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许多人都在考虑如何通过对物质环境的设计,诱导和改变人们的某些行为,从而使整个环境在一种运动变化中被正确地感知。虽然不能说环境必然 能够导致人们做出怎样的行为 ,但不可否认,环境可以影响人的行为。可以说 , 物理环境对心理环境具有暗示性,而心理环境可能成为行为的决定性条件。人们以他们获得的环境信息来对环境做出反应,并采取相应的行动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均属于不同的场所和区域。空间以人为本,天地、湖泊 、树 、路 、建筑是空间,建筑物与构筑物之间是空间,围合与开敞也是空间,这些均可称之为实体空间或自然空间但空间并不仅仅是无生命的抽象的几何形态的空间 ,而更应该是充分考虑了人与人的关系 、人与时间的关系、人与环境的关系的多维的生活空间。也即人和人产生交往活动和情感活动的情感空间人与空间的有规律的互动关系就是所谓的场所精神。
二、历史案例
西安市小雁塔歷史文化景区地处高楼林立间, 历经时代变迁, 原有历史遗痕也只剩小雁塔、明清修筑的建筑和几株千年古树。如何在此之上进一步优化景观, 分析不足之处, 提出改善策略, 营造崇尚自然、禅意幽静的禅院空间, 使人们放松的同时, 也能感到文化景观的氛围, 让人们在繁忙工作之余, 远离现代化娱乐产品, 重回户外空间感受历史文化景观带来的“身、心、境” 三者融合的感官体验和心灵体会。
时代变迁,现今寺内唐代古建筑只余小雁塔,其余为明清时期建造。小雁塔“雁塔晨钟”的景点被列入“关中八景之一”,也是“长安三大译场”之一。其发展可分前后两个时期,前期宗教性较强,以官方组织的佛教活动为主,是东西方国家文化交流的地方,也会举行设坛讲法和举办祈雨等法事活动。后期社会性较强,以民间社会文化活动为主,北宋钱易《南部新书》记载:“长安戏场多集于慈恩,小者在青龙,其次荐福……”的戏场活动,武举在小雁塔的“雁塔题名”风俗和徐夤《忆荐福寺南院》:“忆昔长安落第春,……牡丹花际六街尘”的赏花习俗等。小雁塔景区由南至北,以现存唐明清的佛教古建筑为中轴线,有小雁塔、藏经阁、大雄宝殿、慈氏阁、白衣阁、钟鼓楼、山门。除本院外,西侧有原属寺院的空院,面积与寺院本院相当。寺院的东侧为公共绿地,面积相当于寺院本院两倍。小雁塔景区整体空间以对称布局为主要表现形式。
三、结语
当代景观的发展趋势,必定要顺从文明发展的大流,并且能够切实满足人们的功能需求和内心渴望。而高度发达的物质生活往往忽略了精神家园,精神家园,而禅宗空间的出现引导人们重新获得宁静、生态、自主的空间。在具体实践过程中,要把握好禅境空间的营造,首先,禅宗园林在我国有其一定的文化基础,我们应当合理运用其应用价值,针对不同地域运用不同的设计手法,以禅宗的思维分析问题。然后,禅宗园林大多运用在软质景观、庭院中,而建筑环境、广场这类硬质景观的设计中,要把禅宗精神与极简主义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来体现禅境空间。最后,在材料使用上应多考虑生态性原则,追求可持续发展。随着景观设计的进步和发展,欣赏者和设计师们的审美水平和文化内涵不断提高,当代景观设计师需要设计的是有品味、有思想内涵的作品。作为一名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希望通过研究禅宗景观为园林行业添砖加瓦,自己也努力完成优秀的景观设计,来满足大众的需求,促进社会的进步。
【参考文献】
[1] 吴言生禅诗审美境界论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
[2] 肖艺等禅宗思想影响下的古今本建筑庭园空间中国园林.
[3] 皮朝纲关于禅宗美学的逻辑起点、研究对象与理论范式的思考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
[4] 张彪著《日本京都民居建筑》文化艺术出版社.
[5] 王奉慧《浅析禅宗与景观设计》《中国园林》.
[6] 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M].商务印务馆,1994.
【关键词】 禅宗 景观设计 中式 场所精神
一、景观设计中禅意景观与场所精神的解读
禅宗园林基于寺庙园林,其综合了中国与日本的古代造园特点,体现了禅的智慧。禅宗是体现自然美学,朴素,不浮夸做作,追求的是在顿悟中感受空无的审美观。在造景方面,强调利用自然纯朴,单纯的材料,反对矫揉造作,通过修行的手法来造林,让质朴之美与简洁安静结合,反映内心的超脱。
诺伯格·舒尔兹 (Norberg· Schulz)认为 , 场所是具有清晰特性的空间 ,是生活发生的地方 ,是由具有物质的本质、形态、质感及颜色的具体的 “物 ”所 组成的一个整体 。 所以 ,场所的本质意义在于, 它以本真的方式具化了人们的生活状况, 揭示出人们存在的真理。人们在场所中的居住不仅意味着身寄于场所之中, 而且还包括了更为重要的精神和心理上的尺度即心属于场所。也就是说,场所精神就是人们具体居住、生 活在空间中的总体气氛。在设计中表达场所精神, 可根据设计的主要内容来实现, 但其场所精神的体 现则必须满足人的心理和行为需求: 人是城市空间和场所精神的桥梁,如何给人们提供更舒适、安全、生态的城市,成为建筑师们必须解决的问题。因此引入城市设计并注重设计的品质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的现象。心理和行为的变迁与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许多人都在考虑如何通过对物质环境的设计,诱导和改变人们的某些行为,从而使整个环境在一种运动变化中被正确地感知。虽然不能说环境必然 能够导致人们做出怎样的行为 ,但不可否认,环境可以影响人的行为。可以说 , 物理环境对心理环境具有暗示性,而心理环境可能成为行为的决定性条件。人们以他们获得的环境信息来对环境做出反应,并采取相应的行动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均属于不同的场所和区域。空间以人为本,天地、湖泊 、树 、路 、建筑是空间,建筑物与构筑物之间是空间,围合与开敞也是空间,这些均可称之为实体空间或自然空间但空间并不仅仅是无生命的抽象的几何形态的空间 ,而更应该是充分考虑了人与人的关系 、人与时间的关系、人与环境的关系的多维的生活空间。也即人和人产生交往活动和情感活动的情感空间人与空间的有规律的互动关系就是所谓的场所精神。
二、历史案例
西安市小雁塔歷史文化景区地处高楼林立间, 历经时代变迁, 原有历史遗痕也只剩小雁塔、明清修筑的建筑和几株千年古树。如何在此之上进一步优化景观, 分析不足之处, 提出改善策略, 营造崇尚自然、禅意幽静的禅院空间, 使人们放松的同时, 也能感到文化景观的氛围, 让人们在繁忙工作之余, 远离现代化娱乐产品, 重回户外空间感受历史文化景观带来的“身、心、境” 三者融合的感官体验和心灵体会。
时代变迁,现今寺内唐代古建筑只余小雁塔,其余为明清时期建造。小雁塔“雁塔晨钟”的景点被列入“关中八景之一”,也是“长安三大译场”之一。其发展可分前后两个时期,前期宗教性较强,以官方组织的佛教活动为主,是东西方国家文化交流的地方,也会举行设坛讲法和举办祈雨等法事活动。后期社会性较强,以民间社会文化活动为主,北宋钱易《南部新书》记载:“长安戏场多集于慈恩,小者在青龙,其次荐福……”的戏场活动,武举在小雁塔的“雁塔题名”风俗和徐夤《忆荐福寺南院》:“忆昔长安落第春,……牡丹花际六街尘”的赏花习俗等。小雁塔景区由南至北,以现存唐明清的佛教古建筑为中轴线,有小雁塔、藏经阁、大雄宝殿、慈氏阁、白衣阁、钟鼓楼、山门。除本院外,西侧有原属寺院的空院,面积与寺院本院相当。寺院的东侧为公共绿地,面积相当于寺院本院两倍。小雁塔景区整体空间以对称布局为主要表现形式。
三、结语
当代景观的发展趋势,必定要顺从文明发展的大流,并且能够切实满足人们的功能需求和内心渴望。而高度发达的物质生活往往忽略了精神家园,精神家园,而禅宗空间的出现引导人们重新获得宁静、生态、自主的空间。在具体实践过程中,要把握好禅境空间的营造,首先,禅宗园林在我国有其一定的文化基础,我们应当合理运用其应用价值,针对不同地域运用不同的设计手法,以禅宗的思维分析问题。然后,禅宗园林大多运用在软质景观、庭院中,而建筑环境、广场这类硬质景观的设计中,要把禅宗精神与极简主义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来体现禅境空间。最后,在材料使用上应多考虑生态性原则,追求可持续发展。随着景观设计的进步和发展,欣赏者和设计师们的审美水平和文化内涵不断提高,当代景观设计师需要设计的是有品味、有思想内涵的作品。作为一名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希望通过研究禅宗景观为园林行业添砖加瓦,自己也努力完成优秀的景观设计,来满足大众的需求,促进社会的进步。
【参考文献】
[1] 吴言生禅诗审美境界论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
[2] 肖艺等禅宗思想影响下的古今本建筑庭园空间中国园林.
[3] 皮朝纲关于禅宗美学的逻辑起点、研究对象与理论范式的思考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
[4] 张彪著《日本京都民居建筑》文化艺术出版社.
[5] 王奉慧《浅析禅宗与景观设计》《中国园林》.
[6] 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M].商务印务馆,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