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声交流”方式在特殊教育中的作用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ngtao06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家孔子说过,教育要因人施教。对于不同类型的孩子,我们的教育方式要有所侧重。例如特殊教育就是针对一些发育存在一定障碍的孩子们专门设立的一种教学方式,我国十分重视这种教学环节,每一个省、市都有相应的培训组织。发育存在一定障碍的孩子可能在认识世界,自我认同上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些就是特殊教育的重点和难点,美术绘画是一种无声的交流手段和方式,教会孩子用绘画表达自己的感受,对他们以后的生活学习是最大的帮助。本文重点探讨了美术教学在特殊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一、引言
  教育的基本目的就是培养人才,进一步提高人类的整体素质,美术教学是一种美学感受、心灵美化的教育过程,对于世界上的感受,也可以通过美学教学进一步表达出来,这就是美术教学的主要作用。在我们周围还有一群急需教育的听力障碍的孩子们,随着和谐社会的发展,他们的教育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国家也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人员开展特殊教育,让这些孩子们能够进一步认知自我,认知世界,能有自食其力,掌握一门生存的技能。这就是特殊教育的意义所在。
  二、意义
  特殊教育中有群孩子是听力障碍,他们对世界的感知就是通过眼睛和手,在他们的世界中,没有声音的概念,他们不能像一般孩子那样进入小学学习各种知识,因为他们听不到老师在说什么,也没有办法表达自己的意识。绘画恰恰成为他们认识世界唯一手段和途径,他们可以通过绘画进一步表达他们对世界的感受,他们也可以通过绘画进一步认识世界的实际情况。因此,美术教学在听力障碍的特殊教育之中的作用尤为突出,也是听力障碍孩子们受教育的主要途径和方式。听力障碍的孩子在认识世界的时候缺乏安全感,也没有很强的自信心,对于很多事物缺少感知,在学校里,一切都要进一步独立起来,很多事情需要自己完成,很多时候这些孩子在家都是被家长保护起来,缺少独立性,与人交流的空间也是有限的,只有绘画这种方式可以进一步加强老师与孩子们、孩子们之间的交流。
  三、具体作用
  在这个特殊教育中,美术教学工作是一项重要的教学环节,只有教会孩子们用绘画表达自己的心理感悟,孩子们才能在以后学习生活中健康快乐地成长,只有教会孩子们读懂别人绘画的含义,孩子们才能了解这个世界,认知这个社会。
  (一)进一步增强孩子们整体思考的能力。美术的教学过程是一个整体思考的过程。部分不是等同于整体,整体是各个部分组成的,但是大于各个部分。整个绘画的过程就是不断观察事物的整体形态特征,进一步分析各个表达细节,逐步形成一种整体的思考方式,这就是美术教学对于孩子们整体思考能力的锻炼。素描就是要学会明亮和暗黑的整体处理。彩笔画就是用颜色进一步描述事物的整体特性和形状,有时我们会发现整体上看一幅绘画作品,它的整体十分形象,栩栩如生,但是仔细看来它的细节就什么也不像了,不是事物本来的那个样子了,因此,绘画教学进一步可以锻炼孩子们的整体思考的能力。
  (二)进一步增强孩子们的理解能力和整体概括水平。在绘画的教学过程中,孩子们要进一步观察事物各个细节的特征,不断通过部分细化的观察,得出整体的效果概括。这个过程也是进一步理解事物特征的过程,是对孩子们理解能力的提升,更是教学环节中最为关键的一步。发育存在障碍的孩子们理解事物比一般孩子要慢一些,所以他们更需要进一步锻炼这种能力,赶上同龄的孩子们。比较也是绘画过程中进一步锻炼的思维方式,没有比较,很难知道一个事物区别于另一个事物的特征,只有观察到了这样的特征才能有效地绘画更为形象具体的作品。在绘画中,抽象思维也是可以进一步诱导激发的,因为绘画就是对现实事物的表述,这种表述有时就是一种抽象过程,将具体的三维空间的事物抽象在平面画纸上的二维图像。因此,整个绘画教学过程充满了理解力、概括性、抽象思维、比较能力等多种思维能力的锻炼,有效增强孩子们理解世界、把握世界的能力。
  (三)进一步增强孩子们的创新性和自信能力。绘画不一样就是素描写真,尤其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们,可以让他们随心所欲地发挥,画出他们脑海中的世界,脑海中的学校是怎样的,自己的爸爸妈妈是怎样的。这种看似无目的的绘画,实质上是一种孩子创新能力的不断培养过程,这种过程需要教师要有耐心观察和聆听孩子们的创新内容,同时要不断鼓励孩子们的这种创新性能力,可以说,“你真聪明”“你真棒”“我都没想出来还可以这样画”等等。受到极大鼓励的孩子们对自己的绘画就充满了自信。这样也在不断提升孩子们的自信心,对自己充满信心。有了自信的孩子可以进一步从自己的某一种缺陷阴影中走出来,进一步融入社会。
  【作者单位:修文县特殊教育学校 贵州】
其他文献
小学英语互动生成教学模式就是让课堂的主导者变为学生主导,让学生在课堂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也是转变“高分低能”的状况的明智之举。本文阐述了小
“交往”是孩子社会化的重要途径,是孩子成长进步的桥梁。伙伴交往实际上是一种同龄人的自我教育,他们平等交流,互相学习,互相促进,通过互动,取长补短,获得信息。这种教育和自我教育是家庭、学校教育无法代替的。幼儿处于人际交往的初级阶段,这一关键时期幼儿交往理念和方法的形成对于其今后的人际交往影响较大,必须正确引导。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要为幼儿创设有利的游戏交往环境,通过游戏课程的有效设置,促进幼儿在游戏
在小学数学北师大版教材里有一个内容是“数学好玩”,名字取于2002年在北京举行的国际数学家大会期间,91岁高龄的数学大师陈省身先生为少年儿童的题词。设计这一单元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会数学思想,锻炼思维能力,积累思考经验,开阔眼界。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全新的课程。原来小学数学只局限于教学,实践活动是个全新的理念,教育工作者目前都是在摸索中教学,需要教师们在教学中总结经验,推广借鉴。 
线描从中国画的角度而言就是白描,可以解釋为用线条来描绘对象。线描也是从西方素描和速写里分支出来一种绘画形式,可以用线条的浓淡、粗细、长短、曲直、穿插等变化来表现对象的造型和空间质感等。常用的线条有直线、曲线、弧线、折线等。  纵观中外美术史,许多作品都以线造型。我国线描历史悠久,“十八描”“曹衣出水”“吴带当风”都是对线描发展的总结与概括。达芬奇用线表现对物象的透辟认识,他的自画像让人感觉“这便是
美术包括很多方面,如素描、油画等,对于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有积极的意义,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但是,要做一名合格的美术老师,并不是对美术各个方面的知识掌握、绘画技艺高超就可以,而是能够针对教学内容,及时调整教学方式,从教育学甚至美学方面对学生进行培养,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对于美术学习的兴趣。但是经过相关的调研发现,小学美术教育并没有得到老师的相关重视,导致教学过程中出现一些弊端。  一、小学
教育公平理念下的户外活动开展,对幼儿的社会化、个性化发展及幼儿间和谐关系的建立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活动的设计上,我们应遵循生活素材的挖掘,融合个性差异的统筹活动安排。在过程实践上,应坚持给予幼儿展示自我的机会,以有效激发幼儿兴趣;通过极尽的生活展现,充分发挥幼儿过程实践中的主导地位;在各主体的有效性渗透中,扩展幼儿见识,促进幼儿综合全面成长与发展。  一、秉持公平理念的幼儿户外活动开展的价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