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学语文课程不仅能让大学生进一步学习语言文字知识,同时在大学生的道德修养、能力构建、开拓创新思维、启迪智慧等多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从目前高校大学语文的教学情况来看,这门课程存在逐渐被轻视的问题,鉴于大学语文课程的作用和意义,我们必须转变观念,从多方面下手,改善大学语文教学的现状,提高其教学效果。本文就如何提高大学语文教学效果进行了分析,以供有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提高;大学语文;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TU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9-0020-02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我国教育界正掀起一股轰轰烈烈的教育变革运动,高等教育要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提高教学质量,以顺应社会发展需求。在大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充分整合、利用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致力于创新教学方法,在提升学生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同时,极大地拓展其文化视域。
一、大学语文教学的现状
1.对大学语文这门课程的认识不到位、不够重视
大学语文是高校基础课程之一,作为基础课程应该得到学校、教师、学生的高度重视,然而现实并非如此。首先,学校对这门课程的定位不够清晰,大学语文是高校进行人文及德育教育的基石,并不是一门单纯的课程。但高校中普遍存在大学语文被边缘化的现象,有的高校甚至将其定位为选修课,课程安排也只是短短的一个学期,这样一来,大学语文这门课程的教学效果就没有保障。其次,教师对本课程的认可度也逐渐降低,存在一定的片面性,由于学校对此课程的定位不清晰,导致教师对课程教学缺乏创新和改革的激情。有的老师上课照本宣科,下课不闻不问,连基本的知识讲解效果都不一定能够做到,更谈不上提创新和改革了。再次,学生认为只要考试及格或者学分修够了即可,没有更高的自我要求,加之教学氛围的宽松,大学生对大学语文的学习就更加不重视了。
2.教学方法单一,课堂氛围枯燥乏味
任何一门课程的精彩呈现都离不开教师的优质授课和先进的教学方法,大学语文课程也不例外。要使学生有兴趣,就必须有能够讲授出这门课程精彩之处的教师队伍,而精彩的课堂从来都不会缺少学生。大学语文课程中的人文教育素材很多,内涵丰富,经典著作数不胜数,这都是应该呈现给学生的营养知识。然而,大学语文教学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按部就班,比如讲解一篇诗词。教学流程是介绍作者的情况,讲解创作的历史背景,探讨诗词的意思和表达的思想感情,语法知识的分析运用。这种教学方法与中学的应试教育没有差异,如出一辙,根本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虽然有的教师采取了先进的多媒体教学,也没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学的局面。
二、提高大学语文教学效果的有效措施
1.树立信息化教学理念,加强信息化素养
教学理念是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关于教学的基本思想和观念体系,涵括教育、教学、学生和学习等元素、概念,这些看法与观念对教学实践起着指挥棒的作用,往往主导着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模式,对教学效果产生直接影响。一般来说,教学理念源自长期的教学实践,具有相对稳定性特征,形成以后又直接反作用于教学活动。但教学理念又并非静止不变,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需求的变化,往往也会发展、更新。在高校现代化教学建设中,教师务必具有与时俱进的教育意识,及时转变教育理念、更新教育观念,明确认识信息技术所引发的教育变革,着力提高信息化素养。
2.更新教学内容,转变教学模式
大学语文教师要科学设计教学内容,灵活转变教学模式。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主导,对学生实行“填鸭式”教学,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在教学过程中,大学语文教师要根据需要运用多媒体教学,将传统教学和多媒体教学结合起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一方面,教师不妨通过多媒体把教学内容生动、有效地呈现出来,并且设计师生互动环节,根据学生反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另一方面,以传统板书形式为补充,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准确把握课程教学思路。
3.构建网络交流平台
构建网络交流平台主要就是在教学平台上创建一个平台,不管是学生还是教师都可以在平台上进行交流,学生可以根据自己课堂上的不明白之处或者是在作業中的疑惑之处提出质疑,这样在平台上的所有师生都能够看见,然后教师或者是明白的学生都能够针对这个问题进行解答,这样学生就可以进行讨论与交流,发表自己的看法。大学语文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该让学生能够传承文化,并具有一定的创新,也就是在现有文学的基础上进行思考,从多角度对传统文化进行分析和研究,然后从中发现新的观念。教师在平台上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然后紧紧围绕文章的主旨进行,在讨论的过程中有些同学会提出多种观点,教师不需要及时地对这些观点下定论,只需要给学生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即可。
三、结束语
总之,教师以选择合适的教法和教材,让学生的自主学习行为成为教学中心,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知识的现象,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也就是说,在信息化条件下,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制定与自身情况相一致的学习计划,提升其学习兴趣;学生处于网络信息环境中,接受与反馈同时进行,有助于开拓知识视域,完善自身知识体系,培养表达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
参考文献
[1]关满春.大学语文教学方法改革的必要性及其策略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7,36(06):41-43.[2017-09-08].
[2]刘芳.大学语文教学创新路径探微[J].语文建设,2017,(14):75-76.[2017-09-08].
[3]程瑜,王俊苏.大学语文课程模块化教学体系的构建[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7,34(01):63-66.[2017-09-08].
[4]赵再岚.互文性理论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内蒙古教育,2017,(04):89-90.[2017-09-08].
[5]裴香兰.大学语文教学设计中翻转课堂的应用[J].高考,2017,(18):10.[2017-09-08].
【关键词】提高;大学语文;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TU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9-0020-02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我国教育界正掀起一股轰轰烈烈的教育变革运动,高等教育要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提高教学质量,以顺应社会发展需求。在大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充分整合、利用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致力于创新教学方法,在提升学生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同时,极大地拓展其文化视域。
一、大学语文教学的现状
1.对大学语文这门课程的认识不到位、不够重视
大学语文是高校基础课程之一,作为基础课程应该得到学校、教师、学生的高度重视,然而现实并非如此。首先,学校对这门课程的定位不够清晰,大学语文是高校进行人文及德育教育的基石,并不是一门单纯的课程。但高校中普遍存在大学语文被边缘化的现象,有的高校甚至将其定位为选修课,课程安排也只是短短的一个学期,这样一来,大学语文这门课程的教学效果就没有保障。其次,教师对本课程的认可度也逐渐降低,存在一定的片面性,由于学校对此课程的定位不清晰,导致教师对课程教学缺乏创新和改革的激情。有的老师上课照本宣科,下课不闻不问,连基本的知识讲解效果都不一定能够做到,更谈不上提创新和改革了。再次,学生认为只要考试及格或者学分修够了即可,没有更高的自我要求,加之教学氛围的宽松,大学生对大学语文的学习就更加不重视了。
2.教学方法单一,课堂氛围枯燥乏味
任何一门课程的精彩呈现都离不开教师的优质授课和先进的教学方法,大学语文课程也不例外。要使学生有兴趣,就必须有能够讲授出这门课程精彩之处的教师队伍,而精彩的课堂从来都不会缺少学生。大学语文课程中的人文教育素材很多,内涵丰富,经典著作数不胜数,这都是应该呈现给学生的营养知识。然而,大学语文教学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按部就班,比如讲解一篇诗词。教学流程是介绍作者的情况,讲解创作的历史背景,探讨诗词的意思和表达的思想感情,语法知识的分析运用。这种教学方法与中学的应试教育没有差异,如出一辙,根本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虽然有的教师采取了先进的多媒体教学,也没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学的局面。
二、提高大学语文教学效果的有效措施
1.树立信息化教学理念,加强信息化素养
教学理念是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关于教学的基本思想和观念体系,涵括教育、教学、学生和学习等元素、概念,这些看法与观念对教学实践起着指挥棒的作用,往往主导着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模式,对教学效果产生直接影响。一般来说,教学理念源自长期的教学实践,具有相对稳定性特征,形成以后又直接反作用于教学活动。但教学理念又并非静止不变,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需求的变化,往往也会发展、更新。在高校现代化教学建设中,教师务必具有与时俱进的教育意识,及时转变教育理念、更新教育观念,明确认识信息技术所引发的教育变革,着力提高信息化素养。
2.更新教学内容,转变教学模式
大学语文教师要科学设计教学内容,灵活转变教学模式。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主导,对学生实行“填鸭式”教学,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在教学过程中,大学语文教师要根据需要运用多媒体教学,将传统教学和多媒体教学结合起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一方面,教师不妨通过多媒体把教学内容生动、有效地呈现出来,并且设计师生互动环节,根据学生反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另一方面,以传统板书形式为补充,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准确把握课程教学思路。
3.构建网络交流平台
构建网络交流平台主要就是在教学平台上创建一个平台,不管是学生还是教师都可以在平台上进行交流,学生可以根据自己课堂上的不明白之处或者是在作業中的疑惑之处提出质疑,这样在平台上的所有师生都能够看见,然后教师或者是明白的学生都能够针对这个问题进行解答,这样学生就可以进行讨论与交流,发表自己的看法。大学语文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该让学生能够传承文化,并具有一定的创新,也就是在现有文学的基础上进行思考,从多角度对传统文化进行分析和研究,然后从中发现新的观念。教师在平台上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然后紧紧围绕文章的主旨进行,在讨论的过程中有些同学会提出多种观点,教师不需要及时地对这些观点下定论,只需要给学生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即可。
三、结束语
总之,教师以选择合适的教法和教材,让学生的自主学习行为成为教学中心,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知识的现象,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也就是说,在信息化条件下,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制定与自身情况相一致的学习计划,提升其学习兴趣;学生处于网络信息环境中,接受与反馈同时进行,有助于开拓知识视域,完善自身知识体系,培养表达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
参考文献
[1]关满春.大学语文教学方法改革的必要性及其策略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7,36(06):41-43.[2017-09-08].
[2]刘芳.大学语文教学创新路径探微[J].语文建设,2017,(14):75-76.[2017-09-08].
[3]程瑜,王俊苏.大学语文课程模块化教学体系的构建[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7,34(01):63-66.[2017-09-08].
[4]赵再岚.互文性理论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内蒙古教育,2017,(04):89-90.[2017-09-08].
[5]裴香兰.大学语文教学设计中翻转课堂的应用[J].高考,2017,(18):10.[2017-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