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江,从青藏高原一路奔来,流经四川盆地,冲开崇山峻岭,经过千万年的地质演变,最终形成了举世闻名的大峡谷一长江三峡。
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神奇的峡谷令人无限的向往,而当我真正走近三峡时,峡谷间又多了一处世上最宏伟的水利工程一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壮丽的大坝横跨峡谷,与连绵的山脉共同托起了世上最大的高峡平湖。昔日奔腾的江水收敛了咆哮的脾气,温顺地张开清澈的胸怀,向世人映射出一个全新的长江三峡。
大坝,特殊的风景
从宜昌城乘车前往三峡大坝,沿着三峡专用公路渐渐驶离城区,这是一条三峡水利工程专用公路,工程建设期,公路为建设物资的运输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今这条高等级公路由武警部队管理并实行交通管制,车辆往来很少,车窗外视野尤为开阔,从宜昌到三峡大坝,43公里车程只需30分钟。顺公路溯江而上,沿途山峦碧绿,成片的桔林挂满了金色的果实。车不时地穿行在桥梁和涵洞间,临近坝区,空气中渐渐飘散着细密的雾气。转眼,山峦间已经涌起白色的幕纱,将褐色的岩石,绿色的植被层层包裹,轻轻缠绕,给人似梦似幻的感觉。雾气时而聚合,时而飞逸,轻灵地给山峰平添了妩媚和妖娆。
一位作家曾经对国际友人这样说过:“中国最有意思的地方是三峡。”我不知道对于生活在异国的人来说三峡意味着什么,对于我,三峡就是关于山水、关于景致、甚至是关于长江文化的全部想象。在中学的地理课上,我对三峡就有了初步的了解。绵延200公里的险峻峡谷中奔流着千万年的长江水,不知上苍如何使它们融合交汇,竟然造就出了这般美丽景致,神奇的三峡令人无限向往。而今,更不可思议的是人类又在自然赐予的能源之流上建起了蔚为壮丽的大坝,从此三峡间的这条动能之河将为人类提供源源不尽的能量。
三峡大坝属工业游览景区,目前工程尚未全面竣工,管理区内除工程施工及管理人员外无居民居住,设有独立的管理机构,并由武警部队负责区域安全保卫。开放游览区分为五大部分三峡展览馆,坛子岭园区,185园区、近坝园区及截流纪念园区。这是以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三峡工程为依托,全方位展示工程文化和水利文化的特殊旅游景区。
站在入口处向北望去,前方山岭顶端的观景台恰似一个倒扣的坛子,那就是坛子岭了。
坛子岭上极目远望,山野茫茫,水天一色,晨雾在高峡平湖上升腾,一座灰白色大坝横亘于峡谷间,绵绵山脉倒映在湖光之中。雄伟的大坝,浩浩的江湖,我突然感觉人的弱小,转念一想,眼前这般壮丽的景致不正是人类自己创造的吗!望着开阔的水面,使人确信,举世的长江三峡有了新的高峡平湖,汹涌澎湃的中华民族母亲河,呈现出如此安稳、如此平和的一面,而造就这一切的就是屹立于西陵峡下游段上这座硕大的挡水泄洪建筑物。如若赶上汛期泄洪,仅仅是这一坝之隔,长江之水又成了瀑布,成了彩虹。真不知这一切究竟是谁成全了谁?是自然成全了人类,有了这壮美的峡谷,有了奔腾的峡江,还是人类成全了自然,给山川镶嵌上一颗耀眼的明珠。
消失的船工号子
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分为三大部分:挡水泄洪建筑物,即人们口头常说的大坝,它所对应的功能是防洪,由混凝土重力坝的非溢流坝段和溢流坝段组成,全长2309米。坝顶每隔一段距离即有一座桔黄色钢体结构架,此为溢流坝段弧形闸门启闭系统,无此系统的坝段即为三峡大坝非溢流坝段,系统功能的发挥,既可以驯服洪流,也可以再造飞流直下。
人们常说的阶梯式船闸在坛子岭东侧,这是一座双线五级连续梯级船闸,往来于三峡的各类船只可以乘坐这种水浮阶梯翻越三峡大坝。顺着导游所指的方向,我看到正在建造的垂直升降船闸部分,这是根据长江水运特点专门设计的船只升降台,每次可通过一艘3000吨级的客轮,目的是提高船只通过船闸的速度。我和朋友说,有机会从水路再来三峡大坝,一定要亲自体会坐船“上楼”的感觉。
长江是条巨大的动能之河,水力发电无疑是三峡水利枢纽的重要部分。在近坝园区可以清楚地看到大坝左右两侧的水电站厂房,两座电厂共安装水轮发电机组26台,1820万千瓦的装机总容量创下了世界水力发电之最。
三峡大坝坝顶高度为185米,距离坝上水库最终蓄水水位海拔175米有10米之距。在坝顶东段入口的园区被称之为185园区,此处是登临坝顶及观览高峡平湖的最佳之处。
三峡水库将显著改善湖北宜昌至重庆之间长约660公里的长江航道,以往川江激流汹涌,礁石浅滩密布,如今大坝上游的川江水深大大提高,诸多礁石,浅滩一并没入水下,万吨级船队可经过三峡大坝而长驱直入,直达重庆港。峡谷间不再有船夫拉纤的身影,船夫号子也将消失在人们的生活中。当地人说,消失的川江船夫文化已经被再现于舞台,每到旅游旺季,游客们可以在截流纪念园区内观看到大型歌舞表演“盛世峡江”,想来或许也算一份庆幸,但那动人心魄的船工号子不是任何演出所能替代的。
三峡的千古之变
三峡工程蓄水,对于自然意义上的三峡来说,就是一次换妆。
在三峡工程蓄水前有人发出疑问:素以雄奇秀丽著称的长江三峡风光将与世人作别么?三峡工程的兴建,长江水位被分为4个阶段抬升,我去大坝参观时水位已完成三阶段抬升达到150米。显然,昔日的峡谷景观许多因水位的提高而被淹没。以往长江三峡内影响航行的暗礁、险滩大大减少,水面变得平缓,峡江段内的船只通航能力显著提高,随之消失的即是船夫拉纤的身影和回荡在峡谷间的船工号子。在截流纪念园内,我看到利用废弃钢材塑造的船夫拉纤塑像映衬在三峡大坝的背景前,它告诉人们一个旧时代人文景观的退去,三峡船夫的形象将留在文化园内,也将留在人们的记忆中。
“高峡平湖”的营造无疑为三峡增添了新的景观,而三峡的“雄、秀、险”自然风光并没有截然的改变。雄伟的瞿塘峡、幽深秀丽的巫峡,两岸山峰海拔高程不会改变,依然是1000至1500米之间,工程蓄水使三峡段水位提高约20~50米,因此,三峡仍保持着世界上最典型的高山峡谷景观。随行的大坝管理处工作人员告诉我,著名的白帝城脚下江面水位约抬高10米,海拔248米的白帝庙届时矗立于三面环水的半岛上,如仙境琼阁:大宁河小三峡、龙门峡,巴雾峡,滴翠峡等景区的自然景观依旧是碧水绿潭,清风丽影,只是水位的上升峡谷感会比以前略小。
三期蓄水已经完成,三峡大坝上游西陵峡段水情平缓。九畹溪风景区观光段进一步向上游迁移,溪中自然风光依旧旎丽。巴东神农溪线因蓄水路线延长,其上游深处峡谷可以乘舟前往。随着神农溪线路的延长,景区内景点内容也不断增多。
水位的提高使得巫峡中的“神女”仿佛走下了几级台阶,拉近了与人世间的距离。由于西陵峡中的牛肝马肺峡、兵书宝剑峡,崆岭峡距大坝最近,淹没影响相对较大。这里峡谷两岸的山峰高程较低,蓄水后峡谷感明显减弱,但其险峻的峡谷格局总体没有改变。
据专家介绍,三峡水库蓄水到海拔175米高程后,其水位会有较大变化。为满足长江中下游防洪要求,每年5至10月长江汛期,三峡水库坝前水位要降至145米,此时段内三峡山峰又会显得更高,峡谷感重新增强,昔日三峡风光将会重现。
漫步于截流纪念园,一处处截流纪念物均由施工物资及工程机械组成,从一个景点到另一个景点,从一段距离到另一段距离,让人充分体会三峡截流时工程的艰巨和人类征服自然的伟大。置身于蓝天白云下,青山灵水间,悠然逍遥,人的心情也会随之转化。我在想,如若乘船游览三峡,虽没有以往的波澜惊险,但平缓中你可以动观流水静观山,水动心动,山静心静,得天地之韵律。眼前的山山水水构成一幅幅淡彩的水墨画,令人心神融化其中。山水本是画中景,游人自是画中仙。
“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我知道引用这句诗似乎很俗套,但这句诗的确可以形容游览三峡大坝时眼前看到的一切。
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神奇的峡谷令人无限的向往,而当我真正走近三峡时,峡谷间又多了一处世上最宏伟的水利工程一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壮丽的大坝横跨峡谷,与连绵的山脉共同托起了世上最大的高峡平湖。昔日奔腾的江水收敛了咆哮的脾气,温顺地张开清澈的胸怀,向世人映射出一个全新的长江三峡。
大坝,特殊的风景
从宜昌城乘车前往三峡大坝,沿着三峡专用公路渐渐驶离城区,这是一条三峡水利工程专用公路,工程建设期,公路为建设物资的运输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今这条高等级公路由武警部队管理并实行交通管制,车辆往来很少,车窗外视野尤为开阔,从宜昌到三峡大坝,43公里车程只需30分钟。顺公路溯江而上,沿途山峦碧绿,成片的桔林挂满了金色的果实。车不时地穿行在桥梁和涵洞间,临近坝区,空气中渐渐飘散着细密的雾气。转眼,山峦间已经涌起白色的幕纱,将褐色的岩石,绿色的植被层层包裹,轻轻缠绕,给人似梦似幻的感觉。雾气时而聚合,时而飞逸,轻灵地给山峰平添了妩媚和妖娆。
一位作家曾经对国际友人这样说过:“中国最有意思的地方是三峡。”我不知道对于生活在异国的人来说三峡意味着什么,对于我,三峡就是关于山水、关于景致、甚至是关于长江文化的全部想象。在中学的地理课上,我对三峡就有了初步的了解。绵延200公里的险峻峡谷中奔流着千万年的长江水,不知上苍如何使它们融合交汇,竟然造就出了这般美丽景致,神奇的三峡令人无限向往。而今,更不可思议的是人类又在自然赐予的能源之流上建起了蔚为壮丽的大坝,从此三峡间的这条动能之河将为人类提供源源不尽的能量。
三峡大坝属工业游览景区,目前工程尚未全面竣工,管理区内除工程施工及管理人员外无居民居住,设有独立的管理机构,并由武警部队负责区域安全保卫。开放游览区分为五大部分三峡展览馆,坛子岭园区,185园区、近坝园区及截流纪念园区。这是以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三峡工程为依托,全方位展示工程文化和水利文化的特殊旅游景区。
站在入口处向北望去,前方山岭顶端的观景台恰似一个倒扣的坛子,那就是坛子岭了。
坛子岭上极目远望,山野茫茫,水天一色,晨雾在高峡平湖上升腾,一座灰白色大坝横亘于峡谷间,绵绵山脉倒映在湖光之中。雄伟的大坝,浩浩的江湖,我突然感觉人的弱小,转念一想,眼前这般壮丽的景致不正是人类自己创造的吗!望着开阔的水面,使人确信,举世的长江三峡有了新的高峡平湖,汹涌澎湃的中华民族母亲河,呈现出如此安稳、如此平和的一面,而造就这一切的就是屹立于西陵峡下游段上这座硕大的挡水泄洪建筑物。如若赶上汛期泄洪,仅仅是这一坝之隔,长江之水又成了瀑布,成了彩虹。真不知这一切究竟是谁成全了谁?是自然成全了人类,有了这壮美的峡谷,有了奔腾的峡江,还是人类成全了自然,给山川镶嵌上一颗耀眼的明珠。
消失的船工号子
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分为三大部分:挡水泄洪建筑物,即人们口头常说的大坝,它所对应的功能是防洪,由混凝土重力坝的非溢流坝段和溢流坝段组成,全长2309米。坝顶每隔一段距离即有一座桔黄色钢体结构架,此为溢流坝段弧形闸门启闭系统,无此系统的坝段即为三峡大坝非溢流坝段,系统功能的发挥,既可以驯服洪流,也可以再造飞流直下。
人们常说的阶梯式船闸在坛子岭东侧,这是一座双线五级连续梯级船闸,往来于三峡的各类船只可以乘坐这种水浮阶梯翻越三峡大坝。顺着导游所指的方向,我看到正在建造的垂直升降船闸部分,这是根据长江水运特点专门设计的船只升降台,每次可通过一艘3000吨级的客轮,目的是提高船只通过船闸的速度。我和朋友说,有机会从水路再来三峡大坝,一定要亲自体会坐船“上楼”的感觉。
长江是条巨大的动能之河,水力发电无疑是三峡水利枢纽的重要部分。在近坝园区可以清楚地看到大坝左右两侧的水电站厂房,两座电厂共安装水轮发电机组26台,1820万千瓦的装机总容量创下了世界水力发电之最。
三峡大坝坝顶高度为185米,距离坝上水库最终蓄水水位海拔175米有10米之距。在坝顶东段入口的园区被称之为185园区,此处是登临坝顶及观览高峡平湖的最佳之处。
三峡水库将显著改善湖北宜昌至重庆之间长约660公里的长江航道,以往川江激流汹涌,礁石浅滩密布,如今大坝上游的川江水深大大提高,诸多礁石,浅滩一并没入水下,万吨级船队可经过三峡大坝而长驱直入,直达重庆港。峡谷间不再有船夫拉纤的身影,船夫号子也将消失在人们的生活中。当地人说,消失的川江船夫文化已经被再现于舞台,每到旅游旺季,游客们可以在截流纪念园区内观看到大型歌舞表演“盛世峡江”,想来或许也算一份庆幸,但那动人心魄的船工号子不是任何演出所能替代的。
三峡的千古之变
三峡工程蓄水,对于自然意义上的三峡来说,就是一次换妆。
在三峡工程蓄水前有人发出疑问:素以雄奇秀丽著称的长江三峡风光将与世人作别么?三峡工程的兴建,长江水位被分为4个阶段抬升,我去大坝参观时水位已完成三阶段抬升达到150米。显然,昔日的峡谷景观许多因水位的提高而被淹没。以往长江三峡内影响航行的暗礁、险滩大大减少,水面变得平缓,峡江段内的船只通航能力显著提高,随之消失的即是船夫拉纤的身影和回荡在峡谷间的船工号子。在截流纪念园内,我看到利用废弃钢材塑造的船夫拉纤塑像映衬在三峡大坝的背景前,它告诉人们一个旧时代人文景观的退去,三峡船夫的形象将留在文化园内,也将留在人们的记忆中。
“高峡平湖”的营造无疑为三峡增添了新的景观,而三峡的“雄、秀、险”自然风光并没有截然的改变。雄伟的瞿塘峡、幽深秀丽的巫峡,两岸山峰海拔高程不会改变,依然是1000至1500米之间,工程蓄水使三峡段水位提高约20~50米,因此,三峡仍保持着世界上最典型的高山峡谷景观。随行的大坝管理处工作人员告诉我,著名的白帝城脚下江面水位约抬高10米,海拔248米的白帝庙届时矗立于三面环水的半岛上,如仙境琼阁:大宁河小三峡、龙门峡,巴雾峡,滴翠峡等景区的自然景观依旧是碧水绿潭,清风丽影,只是水位的上升峡谷感会比以前略小。
三期蓄水已经完成,三峡大坝上游西陵峡段水情平缓。九畹溪风景区观光段进一步向上游迁移,溪中自然风光依旧旎丽。巴东神农溪线因蓄水路线延长,其上游深处峡谷可以乘舟前往。随着神农溪线路的延长,景区内景点内容也不断增多。
水位的提高使得巫峡中的“神女”仿佛走下了几级台阶,拉近了与人世间的距离。由于西陵峡中的牛肝马肺峡、兵书宝剑峡,崆岭峡距大坝最近,淹没影响相对较大。这里峡谷两岸的山峰高程较低,蓄水后峡谷感明显减弱,但其险峻的峡谷格局总体没有改变。
据专家介绍,三峡水库蓄水到海拔175米高程后,其水位会有较大变化。为满足长江中下游防洪要求,每年5至10月长江汛期,三峡水库坝前水位要降至145米,此时段内三峡山峰又会显得更高,峡谷感重新增强,昔日三峡风光将会重现。
漫步于截流纪念园,一处处截流纪念物均由施工物资及工程机械组成,从一个景点到另一个景点,从一段距离到另一段距离,让人充分体会三峡截流时工程的艰巨和人类征服自然的伟大。置身于蓝天白云下,青山灵水间,悠然逍遥,人的心情也会随之转化。我在想,如若乘船游览三峡,虽没有以往的波澜惊险,但平缓中你可以动观流水静观山,水动心动,山静心静,得天地之韵律。眼前的山山水水构成一幅幅淡彩的水墨画,令人心神融化其中。山水本是画中景,游人自是画中仙。
“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我知道引用这句诗似乎很俗套,但这句诗的确可以形容游览三峡大坝时眼前看到的一切。